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04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docx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1教案

教材: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

第一课

曲目:

《请弹吧》(右手)

课时:

半小时

学习要点:

1) 基础知识:

五线谱、高音谱号、4/4拍、音符do、大拇指是1指、全音符唱4拍。

2) 坐姿:

琴凳一定要摆在钢琴正中央,身体坐在琴凳正中间、正对中音区的位置,大约坐在琴凳2/3的位置(膝盖窝不要碰到琴凳,上身挺直略向前倾,两肩平行、头摆正,两只脚自然下垂与肩同宽,左手放在左腿上。

3)手型:

手背、手腕、小手臂在一条平行线上,胳膊肘略大于90度角,将所有手指关节和掌关节顶出,大指与食指之间呈椭圆型鸡蛋状。

大指第一指关节外侧放在琴键上;2、3、4指用手指前端的肉站立(不要用指甲、手指肚接触琴键);5指用手指右前端触键。

(如果小朋友不好掌握手型,可以将左手握拳,用右手轻轻包住左手,把左手慢慢撤出、即为右手手型。

手指弹奏白键2/3的位置,不要伸到黑键中间,白键和黑键中间放一只铅笔,位置刚好。

4)弹奏要点:

弹奏时要将手垂直慢慢抬起,高度大约和谱架同高,落下时要慢不要砸琴。

要用整只小臂带动手、手腕保持不动,不要让手腕上下移动。

大指弹奏时,其他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不要将其他琴键按下。

每一个音4拍要唱平均、每一个小节中间起手速度要一样,不要长短不齐。

第二课

曲目:

《请弹吧》(左手)

学习要点:

基础知识:

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低音谱号、左手1指的认知。

因为坐姿、手型、弹奏要点和第一课要求一样,只要让孩子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这节课重点想说一下孩子在初次弹琴时容易出现、忽略的一些问题。

(1)头部:

很多孩子在数拍子时,习惯一边点头一边数,看似很正常的动作其实是不必要的,这么做会使整个上半身不停晃动、重心不稳,也不好看。

(2)肩膀:

因为刚开始弹琴整个上半身都会紧张,所以很多孩子在弹琴时都有耸肩的动作,这样弹琴不仅姿势不好看,还会使整个手部的力量向上提、影响力度的传送,感觉很累。

由于耸肩所以腋下就会紧紧地夹着这样的姿势也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肩膀放松放平、腋下微微打开。

(3)胳膊肘:

因为大指用力、整只手都向左边倾斜,导致手肘向外翘起,这样做整只手的手型就会受到影响,平行的手背会向大指方向

倾斜;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手肘自然放松下垂。

(4) 时值(拍子):

因为刚开始弹琴手指力度不够,第一个音弹下去数拍子的时候,手指已经把键盘松掉了,弹钢琴时手就是我们的嘴,如果松掉键盘音符的时值就改变了,4拍就变成了1拍,整个乐曲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保持音符的正确时值是很重要的。

而且数拍子的时候正是调整手型的最佳时机,正好可以在手不动的情况下把错误的手型修正。

(5) 力度:

很多初学者第一次弹琴,就希望弹出的声音可以和老师弹奏的声音一样大,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办到的。

因为刚开始学琴整条手臂和手指的力量还不能准确、自然地掌握,整只手臂都处于紧张状态,如果盲目的追求音量效果,只会让原本就紧张的手更加僵硬,不仅弹出的声音不好听(像在砸琴),还会直接影响正确的手型。

所以我建议只要把键盘弹到底(一定要注意不能弹一半)能够出声、手型正确、时值准确就可以了,不必太强调音量;因为随着弹琴技巧的熟练,对手型掌握自如,力度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6)脚部:

很多孩子在弹琴过程中两只小脚都会盘在一起,或者是来回的晃动,这也是需要改正的。

之所以讲了这么多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个人认为弹琴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既要听老师讲,自己的脑、眼、嘴、手、心还要高速运转,所以应该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不必要的、会影响弹奏的肢体动作去掉,从最初就养成良好的弹琴习惯,以免日后一边要学习新课程、还要改正老毛病,岂不事倍功半!

第三课

曲目:

《爷爷的大钟》、《莫卡辛软皮鞋舞》

基础知识:

(1)音符:

二分音符唱2拍、四分音符唱1拍。

(2)符干:

符干向上用右手弹奏、符干向下用左手弹奏(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是一般规律,以后曲目中会有所不同)。

弹奏要点:

(1)节拍:

这两首曲目中每小节的音都扩展为2个、四个,这时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节拍

时值要弹够、弹均匀,不要忽长忽短。

小节之间的节奏也要平均。

这时抬手的高度就很重要,不要忽高忽低,要控制在同一个高度(和谱架同高),速度才能相同。

(2)双手交替弹奏:

这两节课的练习重点就是双手交替弹奏,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在准备时两只手的大指就要同时放到do±,右手弹奏时很多小朋友会把左手整个向左边挪、或者从键盘上拿下(左手弹奏时右手相同),这样做是不对的。

如果这样做两只手就会很忙乱,因为右手弹完之后马上要接左手弹奏,如果将左手拿开再需要弹奏时,还要重新找左手do的位置(右手弹奏时也一样),两只手就会在键盘上来回、上下挪动,不仅动作不好看、小节之间的节奏也会受到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

在右手1指弹奏时,左手2、3、4、5指在原来的把位上保持不动,只将左手的1指藏在2指下面,这样就空出了右手do的位置,既不影响右手弹奏、左手的把位也不会移动;左手1指弹奏时,右手2、3、4、5指保持不动,将1指藏到2指下即可。

这样弹奏两只手的姿势、节奏都不会受到影响。

(3)手型:

在双手弹奏时要注意两只手的手背要撑平、很多小朋友会将双手同时向外侧倾斜,这时应该将重心向双手中间对齐。

在一只手弹奏时要注意,不弹的那只手要支撑好。

手腕要支撑住,不要把手掌放在键盘上。

(4)学习两只手交替弹奏,双手在抬起和落下时都要慢,速度不要太快、动作不要太猛,不要砸琴。

第四课

曲目:

《火车》、《海军工兵》

基础知识:

(1) 音符:

右手re、左手si。

(2) 节拍:

全音符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

弹奏要点:

(1)手型:

左右手两个音都用2指弹奏,弹奏时不要2指折指,不要用指头肚、指甲尖触碰琴键;不要将2指伸到黑键中间去。

2指触键的同时其他的手指不要翘、也不要勾着,要同时贴在琴键上,保持好基本手型。

(2)节奏:

一定要注意不同音符之间的节奏,这也是这首曲目的难点所在。

很多小朋友在弹全音符时(4拍),因为每小节只有一个音比较容易弹,所以会弹得很快;而到了四分音符(1拍)时,因为要弹四个音有一定的难度,速度就会明显慢下来;我通常建议把最难弹那一小节的速度,也就是弹得最慢的那一小节,定为全曲的速度,这样整首曲子的节奏就可

以统一、就不会忽快忽慢了。

如果有明显的节奏不统一,家长也不好掌握,可以适当使用节拍器。

第五课

曲目:

《小矮人进行曲》、《小矮人舞曲》

基础知识:

(1)《小矮人进行曲》主要是复习巩固前面所学习过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右手do、re,左手do、si。

弹奏注意每小节两个四分音符之间的节奏要紧凑、间不要拖长拍子,二分音符弹奏时不要着急、要数够拍子再往下弹。

小节之间的拍子也要准确,两只手的二指不要折指。

很多小朋友在双手弹奏时,两只手在白色键盘上的位置不是平行的,而是一只手靠上、一只手靠下,应该注意让两只手的手背高度一样,手指前端距离黑键的位置也一样。

(2)《小矮人舞曲》认识附点二分音符,节拍器的使用。

从这首乐曲开始,曲目的节奏将更为复杂,这时节奏的控制就更为重要。

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刚开始弹琴,节奏不准确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从最简单、最初开始重视,弹到复杂的曲子时整个节奏就会很混乱。

当然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不可能一点节奏偏差都没有,但是大方向还是不能错的,一首乐曲的整体节奏一定要稳定,这时就可以使用节拍器作为辅助手段。

每首曲子如果三小节以上存在节奏问题就需要用节拍器来纠正,但是要注意不要一开始就是用,要把曲子弹熟之后再用。

因为是刚开始,所以可以将节拍器调到最慢的速度,适应以后再根据孩子实际弹奏速度调整。

第六课

曲目:

《玛丽有只小羔羊》、《伞兵》

基础知识:

(1)《玛丽有只小羔羊》学习右手新音mi、用3指弹奏。

因为我们人的1、2指手指独立灵活性是比较好的,所以在弹奏时困难不大;从3指开始就会出现较多问题,当3指落键时是比较容易折指的,而且会出现手指前后闪动,不能让手指很好的稳定站立,而且很多孩子在弹奏时会把不用的1、2、4、5指都翘起来,或者把不弹的4、5指键盘压下,这时一定要注意3指落下时第一指关节要顶住不要折指、晃动,其他手指在3指落下时清搭在键盘上即可。

在节奏上一定要注意1拍之间要弹得均匀、平稳,不要忽快忽慢;1拍接2拍时拍子长

短要区分清楚,很多小朋友会把2拍弹得和1拍一样,2拍时值要弹够再起手。

如果节奏有明显问题,可以使用节拍器。

(2)《伞兵》学习左手新音la、用3指弹奏。

这首乐曲在节奏上没什么难点,主要是复习附点二分音符的拍子,手指弹奏要求和右手是一样的。

第七课

曲目:

《越过山坡》、《雷格泰姆舞》

基础知识:

(1)《越过山坡》:

这首乐曲主要是复习音符la、mi,

没有什么难点。

(2)《雷格泰姆舞》:

是近期所学的第一首旋律较为完整的、具有歌唱性的乐曲。

在弹奏这首曲子时一定要注意两只手交替弹奏的完整性、中间不要有间断;两只手的力度也要相同,不要一只手重、一只手轻。

因为这首乐曲比较长,节拍比较多,所以弹奏时速度容易快,一定要注意节奏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

(3)慢练的重要性:

很多初学的小朋友弹琴都偏快,这和孩子的年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虽说性格不能改变,但是弹琴却是慢工出细活。

刚开始学琴因为各方面条件还不稳定,所以还是主张慢,弹琴进度要慢、速度要慢、心性也要慢。

很多家长在孩子初学琴时就互相比较孩子学琴的进度,你家孩子这周弹了几首曲子、我家孩子已经弹到什么教材了,本来很好的良性学习却成为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孩子一首曲子还没弹好就学下一首,一本书没学完就换新的教材,这样做短期内看似孩子进度很快,长期下去基础没打好、知识没学够,最终一边学新的还要补旧的,反而造成更大的麻烦。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希望家长和琴童们能摆正心态,为漫长的学琴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八课

曲目:

《排钟》、《滑稽面孔》

基础知识:

左手4指sol,力度的控制。

(1)《排钟》:

从这节课开始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整只手在琴键上的位置,因为4指比较短,所以用4指弹奏时,孩子为了能触到琴键通常会把整只手向前挪,这样就造成较长的2、3指会伸到黑键中间去,现在曲目比较简单不会对弹奏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很多老师会忽视这个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将正确的手位(第一课)变成错误的,随着曲目难度增加、

篇二:

小汤简易教程1教学备课

第一课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

曲目:

《请弹吧》(右手)

学习要点:

(1) 基础知识:

五线谱、高音谱号、4/4拍、音符do、大拇指是1指、全音符唱4拍。

(2) 坐姿:

琴凳一定要摆在钢琴正中央,身体坐在琴凳正中间、正对中音区的位置,大约坐在琴凳2/3的位置(膝盖窝不要碰到琴凳),上身挺直略向前倾,两肩平行、头摆正,两只脚自然下垂与肩同宽,左手放在左腿上。

(3)手型:

手背、手腕、小手臂在一条平行线上,胳膊肘略大于90度角,将所有手指关节和掌关节顶出,大指与食指之间呈椭圆型鸡蛋状。

大指第一指关节外侧放在琴键上;2、3、4指用手指前端的肉站立(不要用指甲、手指肚接触琴键);5指用手指右前端触键。

(如果小朋友不好掌握手型,可以将左手握拳,用右手轻轻包住左手,把左手慢慢撤出、即为右手手型。

手指弹奏白键2/3的位置,不要伸到黑键中间,白键和黑键中间放一只铅笔,位置刚好。

(4)弹奏要点:

弹奏时要将手垂直慢慢抬起,高度大约和谱架同高,落下时要慢不要砸琴。

要用整只小臂带动手、手腕保持不动,不要让手腕上下移动。

大指弹奏时,其他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不要将其他琴键按下。

每一个音4拍要唱平均、每一个小节中间起手速度要一样,不要长短不齐。

第二课

曲目:

《请弹吧》(左手)

基础知识:

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低音谱号、左手1指的认知。

因为坐姿、手型、弹奏要点和第一课要求一样,只要让孩子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这节课重点想说一下孩子在初次弹琴时容易出现、忽略的一些问题。

(1)头部:

很多孩子在数拍子时,习惯一边点头一边数,看似很正常的动作其实是不必要的,这么做会使整个上半身不停晃动、重心不稳,也不好看。

(2)肩膀:

因为刚开始弹琴整个上半身都会紧张,所以很多孩子在弹琴时都有耸肩的动作,这样弹琴不仅姿势不好看,还会使整个手部的力量向上提、影响力度的传送,感觉很累。

由于耸肩所以腋下就会紧紧地夹着这样的姿势也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肩膀放松放平、腋下微微打开。

(3)胳膊肘:

因为大指用力、整只手都向左边倾斜,导致手肘向外翘起,这样做整只手的

手型就会受到影响,平行的手背会向大指方向倾斜;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手肘自然放松下垂。

(4)时值(拍子):

因为刚开始弹琴手指力度不够,第一个音弹下去数拍子的时候,手指已经把键盘松掉了,弹钢琴时手就是我们的嘴,如果松掉键盘音符的时值就改变了,4拍就变成了1拍,整个乐曲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保持音符的正确时值是很重要的。

而且数拍子的时候正是调整手型的最佳时机,正好可以在手不动的情况下把错误的手型修正。

(5)力度:

很多初学者第一次弹琴,就希望弹出的声音可以和老师弹奏的声音一样大,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办到的。

因为刚开始学琴整条手臂和手指的力量还不能准确、自然地掌握,整只手臂都处于紧张状态,如果盲目的追求音量效果,只会让原本就紧张的手更加僵硬,不仅弹出的声音不好听(像在砸琴),还会直接影响正确的手型。

所以我建议只要把键盘弹到底(一定要注意不能弹一半)能够出声、手型正确、时值准确就可以了,不必太强调音量;因为随着弹琴技巧的熟练,对手型掌握自如,力度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6)脚部:

很多孩子在弹琴过程中两只小脚都会盘在一起,或者是来回的晃动,这也是需要改正的。

之所以讲了这么多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个人认为弹琴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既要听老师讲,自己的脑、眼、嘴、手、心还要高速运转,所以应该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不必要的、会影响弹奏的肢体动作去掉,从最初就养成良好的弹琴习惯,以免日后一边要学习新课程、还要改正老毛病,岂不事倍功半!

第三课

【小汤1]

曲目:

《爷爷的大钟》、《莫卡辛软皮鞋舞》

基础知识:

(1)音符:

二分音符唱2拍、四分音符唱1拍。

(2)符干:

符干向上用右手弹奏、符干向下用左手弹奏(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是一般规律,以后曲目中会有所不同)。

弹奏要点:

(1)节拍:

这两首曲目中每小节的音都扩展为2个、四个,这时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节拍时值要弹够、弹均匀,不要忽长忽短。

小节之间的节奏也要平均。

这时抬手的高度就很重要,不要忽高忽低,要控制在同一个高度(和谱架同高),速度才能相同。

(2) 双手交替弹奏:

这两节课的练习重点就是双手交替弹奏,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在准备时两只手的大指就要同时放到do上,右手弹奏时很多小朋友会把左手整个向左边挪、或者从键盘上拿下(左手弹奏时右手相同),这样做是不对的。

如果这样做两只手就会很忙乱,因为右手弹完之后马上要接左手弹奏,如果将左手拿开再需要弹奏时,还要重新找左手do的位置(右手弹奏时也一样),两只手就会在键盘上来回、上下挪动,不仅动作不好看、小节之间的节奏也会受到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在右手1指弹奏时,左手2、3、4、5指在原来的把位上保持不动,只将左手的1指藏在2指下面,这样就空出了右手do的位置,既不影响右手弹奏、左手的把位也不会移动;左手1指弹奏时,右手2、3、4、5指保持不动,将1指藏到2指下即可。

这样弹奏两只手的姿势、节奏都不会受到影响。

(3) 手型:

在双手弹奏时要注意两只手的手背要撑平、很多小朋友会将双手同时向外侧倾斜,这时应该将重心向双手中间对齐。

在一只手弹奏时要注意,不弹的那只手要支撑好。

手腕要支撑住,不要把手掌放在键盘上。

(4)学习两只手交替弹奏,双手在抬起和落下时都要慢,速度不要太快、动作不要太猛,不要砸琴。

第四课

【小汤1]

曲目:

《火车》、《海军工兵》

基础知识:

(1)音符:

右手re、左手si。

(2)节拍:

全音符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

弹奏要点:

(1)手型:

左右手两个音都用2指弹奏,弹奏时不要2指折指,不要用指头肚、指甲尖触碰琴键;不要将2指伸到黑键中间去。

2指触键的同时其他的手指不要翘、也不要勾着,要同时贴在琴键上,保持好基本手型。

(2)节奏:

一定要注意不同音符之间的节奏,这也是这首曲目的难点所在。

很多小朋友在弹全音符时(4拍),因为每小节只有一个音比较容易弹,所以会弹得很快;而到了四分音符(1拍)时,因为要弹四个音有一定的难度,速度就会明显慢下来;我通常建议把最难弹那一小节的速度,也就是弹得最慢的那一小节,定为全曲的速度,这样整首曲子的节奏就可以统一、就不会忽快忽慢了。

如果有明显的节奏不统一,家长也不好掌握,可以适当使用节拍器。

第五课

【小汤1]

曲目:

《小矮人进行曲》、《小矮人舞曲》

基础知识:

(1)《小矮人进行曲》主要是复习巩固前面所学习过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右手do、re,左手do、si。

弹奏注意每小节两个四分音符之间的节奏要紧凑、间不要拖长拍子,二分音符弹奏时不要着急、要数够拍子再往下弹。

小节之间的拍子也要准确,两只手的二指不要折指。

很多小朋友在双手弹奏时,两只手在白色键盘上的位置不是平行的,而是一只手靠上、一只手靠下,应该注意让两只手的手背高度一样,手指前端距离黑键的位置也一样。

(2)《小矮人舞曲》认识附点二分音符,节拍器的使用。

从这首乐曲开始,曲目的节奏将更为复杂,这时节奏的控制就更为重要。

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刚开始弹琴,节奏不准确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从最简单、最初开始重视,弹到复杂的曲子时整个节奏就会很混乱。

当然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不可能一点节奏偏差都没有,但是大方向还是不能错的,一首乐曲的整体节奏一定要稳定,这时就可以使用节拍器作为辅助手段。

每首曲子如果三小节以上存在节奏问题就需要用节拍器来纠正,但是要注意不要一开始就是用,要把曲子弹熟之后再用。

因为是刚开始,所以可以将节拍器调到最慢的速度,适应以后再根据孩子实际弹奏速度调整。

第六课

【小汤1]

曲目:

《玛丽有只小羔羊》、《伞兵》

基础知识:

(1)《玛丽有只小羔羊》学习右手新音mi、用3指弹奏。

因为我们人的1、2指手指独立灵活性是比较好的,所以在弹奏时困难不大;从3指开始就会出现较多问题,当3指落键时是比较容易折指的,而且会出现手指前后闪动,不能让手指很好的稳定站立,而且很多孩子在弹奏时会把不用的1、2、4、5指都翘起来,或者把不弹的4、5指键盘压下,这时一定要注意3指落下时第一指关节要顶住不要折指、晃动,其他手指在3指落下时清搭在键盘上即可。

在节奏上一定要注意1拍之间要弹得均匀、平稳,不要忽快忽慢;1拍接2拍时拍子长短要区分清楚,很多小朋友会把2拍弹得和1拍一样,2拍时值要弹够再起手。

如果节奏有明

显问题,可以使用节拍器。

(2)《伞兵》学习左手新音la、用3指弹奏。

这首乐曲在节奏上没什么难点,主要是复习附点二分音符的拍子,手指弹奏要求和右手是一样的。

不同学琴阶段,什么样的老师更适合你?

不同时期什么样的老师适合你

一、初学入门阶段(老师认真、严格的要求最重要)。

孩子最初开始接触钢琴学习,是孩子在漫长的钢琴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

我个人认为,一个要求严格、对基本功(手型、节奏、识谱)等认真讲解、仔细负责的老师,远比一个教育背景很辉煌、有很多高水平学生的老师更重要。

因为这部分内容如果被忽略,或者学习不够扎实,会对今后长期弹奏学习造成很大影响。

很多家长会和我交流,我们孩子的老师水平很高,教出很多拿过大奖的学生,就是对孩子基本功要求不是很严格,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高水平的老师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高水平的学生身上,就好像我们让一位大学教授去教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难免有一些大材小用,这个阶段孩子学习的内容相对都很简单,高水平的老师还无法发挥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

所以家长对于这个相当于'小学阶段'老师的要求应该是,能够认真讲解每一节课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音符、节奏、手指弹奏内容等,要让孩子将每一首乐曲都弹好,而不是一带而过、弹下来就可以。

老师还能够及时发现、并正确帮助孩子改正弹奏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学习中段(老师需要具备专业、扎实的基本功)。

随着孩子实际学习能力提高,各种弹奏技巧和弹奏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学习,如果老师自己没有进行过长期扎实的专业学习,就无法将乐曲中涉及到的弹奏内容讲解出来。

有家长会反应,我们孩子的老师态度很和蔼、对孩子也很好,上课也很用心,只是对于很多弹奏技巧没有讲解;只是给孩子示范一遍,也没有让孩子课上弹奏,就直接让孩子回家依葫芦画瓢就可以了。

这样的教学只会为孩子的学习埋下空白点和盲点,因为钢琴弹奏技巧并不是孩子照着做就可以,一定要让孩子先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老师进行示范弹奏、并且不断纠正孩子的弹奏动作,直到达到正确弹奏。

如果老师对于很多弹奏技巧都是模凌两可、一知半解,那么很难清楚明白的讲解给孩子,孩子学习到的也只是皮毛、甚至是错误的弹奏内容。

所以这个相当于'中学阶段',家长应该要求老师,将曲目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弹奏技巧仔细分析讲解,进行正确多次示范,并让孩子在课上仔细练习、正确掌握之后再回家复习。

三、学习后期(老师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

这个阶段对于基础弹奏内容和常用弹奏技巧已经基本学习完毕,更多的弹奏注意力应该放在对乐曲、作者等作品表现风格上。

就像我们平时写作文,字、词、句和写作技巧都已经掌握,要从更深层次进行修饰、表现,最终达到高水平的写作能力。

篇三: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第1册教学计划

第一课曲目:

《请弹吧》(右手)

学习要点:

(1) 基础知识:

五线谱、高音谱号、44拍、音符do、大拇指是1指、全音符唱4拍。

(2) 坐姿:

琴凳一定要摆在钢琴正中央,身体坐在琴凳正中间、正对中音区的位置,大约坐在琴凳2/3的位置(膝盖窝不要碰到琴凳),上身挺直略向前倾,两肩平行、头摆正,两只脚自然下垂与肩同宽,左手放在左腿上。

(3)手型:

手背、手腕、小手臂在一条平行线上,胳膊肘略大于90度角,将所有手指关节和掌关节顶出,大指与食指之间呈椭圆型鸡蛋状。

大指第一指关节外侧放在琴键±;2、3、4指用手指前端的肉站立(不要用指甲、手指肚接触琴键);5指用手指右前端触键。

(如果小朋友不好掌握手型,可以将左手握拳,用右手轻轻包住左手,把左手慢慢撤出、即为右手手型。

)手指弹奏白键2/3的位置,不要伸到黑键中间,白键和黑键中间放一只铅笔,位置刚好。

(4)弹奏要点:

弹奏时要将手垂直慢慢抬起,高度大约和谱架同高,落下时要慢不要砸琴。

要用整只小臂带动手、手腕保持不动,不要让手腕上下移动。

大指弹奏时,其他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不要将其他琴键按下。

每一个音4拍要唱平均、每一个小节中间起手速度要一样,不要长短不齐。

第二课曲目:

《请弹吧》(左手)

基础知识:

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低音谱号、左手1指的认知。

因为坐姿、手型、弹奏要点和第一课要求一样,只要让孩子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这节课重点想说一下孩子在初次弹琴时容易出现、忽略的一些问题。

(1)头部:

很多孩子在数拍子时,习惯一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