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09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02 大小:4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2页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2页
亲,该文档总共4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4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越死亡--达照法师文集.doc

达照法师文集

《超越死亡》

达 照

自 序

导  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一、生死是痛苦的

   二、生死之痛是可以解决的

   三、生死的真相

  第二节  佛教业报论

   一、业因

   二、业缘

   三、业果

   四、业报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一、生命现象的轮回

   二、现实情绪的轮回

   三、超越轮回的束缚

第二章  以觉为本——觉悟乃人生之真谛

  第一节  本觉与生死

   一、本觉如镜

   二、生死如尘

   三、生死即本觉

  第二节  始觉与慈悲

   一、始觉之层次

   二、慈悲之内涵  

   三、修慈悲的机遇

  第三节  究竟觉与净土

   一、心灵的彻底解放

   二、生命的完美归宿

上篇——临终之正面关怀

第三章  饬终关怀——关怀为真情之透露

  第一节  临终关怀之概念

   一、生命的尊严

   二、生命的洒脱

   三、生命的伟大

  第二节  临终关怀之范围

   一、关怀老病死

   二、觉醒成年人

   三、训练少年郎

第四章  正面关怀——死亡为光明之回归

  第一节  死亡的过程

   第一次融化

   第二次融化

   第三次融化

   第四次融化

   第五次融化

   第六次融化

   第七次融化

   第八次融化

  第二节  真情与爱心的关怀

   一、改善临终者的环境

   二、改善临终者的观念

  第三节  智慧与慈悲的关怀

   一、死亡的契机

   二、走向解脱道

第五章  殊胜关怀——佛法是殊胜之通道

  第一节  净宗助念往生

   一、什么是助念?

   二、为什么助念?

   三、为何念阿弥陀佛

   四、助念方法

   五、莲华化生

  第二节  密宗迁识往生

   一、何为迁识?

   二、意识转换

   三、基本修法

   四、迁识往生

  第三节  法物利益亡者

   一、金光明沙

   二、咒轮

   三、往生被

  第四节  善后事宜

   一、废除传统仪节

   二、丧仪办理注意事项

   三、修福超荐注意事项

   四、设置灵堂  

   五、殓、殡仪式

   六、葬礼

第六章  中阴救度——中阴是救度之良机

  第一节  中阴之情境

   一、强光与化佛出现的法性中阴

   二、六道净光

   三、中阴身

  第二节  中阴之救度

   一、密教的中阴救度

   二、大乘的荐亡超度

下篇——临终自我关怀与反向关怀

第七章  自我关怀——自我即生死之主人

  第一节  我是谁

   一、凡我

   二、神我

   三、假我

   四、真我

  第二节  我与生死

   一、人我与法我

   二、分段与变易

   三、无我与无生

第八章  超越自我——无我即解脱之前提

  第一节  临终自我关怀之层次

  第二节  临终自我关怀之方法

   一、自我训练法

   二、自我关怀法

  第三节  临终自我关怀之事例

   一、早期佛教的自我关怀

   二、汉传佛教的自我关怀

第九章  反向关怀——慈悲从爱心中爆发

  第一节  反向关怀之概念

   一、身体的反向关怀

   二、语言的反向关怀

   三、意识的反向关怀

  第二节反向关怀之层次

   一、世间恩情的延续

   二、生命哲思的反馈

   三、人天善法的流露

   四、多闻圣者的回顾

   五、解脱菩萨的爱心

   六、大恩佛陀的慈悲

第十章  智者回眸——智慧从实践中生起

  第一节  反向关怀之训练

   一、认识苦的现实

   二、发起四宏誓愿

   三、修习六度万行

   四、养成四摄风格

  第二节  反向关怀之方法

   一、慰劝学人勿生忧恼

   二、安排学人料理后事

   三、开示学人日常行仪

   四、启发学人思想见地

   五、指出学人用功要点

   六、规定学人生命取向

   七、留给学人悬念感恩

  第三节  反向关怀之事例

   一、佛陀的涅槃纶音

   二、菩萨的反照光明

   三、祖师的生命绝唱

   四、大德的千古回声

结  语——佛教临终关怀的现实意义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超越死亡·自序

达 照

佛教发源于印度,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河文明的积淀与辉煌,恒河绵延不绝的滔滔流水,喜马拉雅山的皑皑雪峰,深邃悠远,高旷纯洁,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虔诚,和神秘莫测的庄严。

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昆仑山的血脉,始终贯穿着炎黄子孙勤劳勇敢的现实主义之精神。

而在公元前后,古印度“以觉为本”的知足深沉之思想,越过高耸入云的葱岭,寻找到了中国“以人为本”的仁恕务实之土壤,从此开始了千百年来“以人为本、追求觉悟”的中国新文化之孕育。

如果有人要问“中国精神”是什么?

那就是这“以人为本,追求悟性”八个字。

无论是佛教的八大宗派,还是传统到现代的儒家,无论是书画艺术的寓意,还是文学影视的追求,莫不体现这一以贯之的中国精神!

  “以人为本”是立足于人间,“追求悟性”是超脱于世俗,二者不可缺少不可偏离。

明清佛教的没落,是由于失去了“追球悟性”的光辉!

禅思想走进欧美,则因为提倡了“追求悟性”的洒脱情怀。

  以人为本,人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而在不同文明的熏陶下,却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

在尼泊尔,我看见了纯粹印度式的生死观,直令人目瞪口呆!

  那是在恒河的一条支流旁,河边有一排长长的房子,大约有四五十间,房子六米深左右,没有隔间,面对混浊的河水,三面临空,背面一堵长长的墙壁。

确切地说,更象是河边的一道长廊。

房子里没有任何家具设备,只有许多简易的木板,每块木板上铺着床单,就在床单上躺着一些濒临死亡的人。

他们的亲人好友都围绕着,口里念着经文,神色安详自然。

根本看不出哪些是他们的家属,哪些是来帮助的,哪些是游客。

死亡之后,换下的旧衣服被扔到河里(随波流出一段距离之后,自然有人会来捡走。

被称为“粪扫服”),家属再把换了新净衣服的尸体抬放在房子门口用木材垒起的方墩上焚烧,烧完之后,就把骨灰扫入河中,从此结束了人生最后的“旅游”,他们认为死者从此可以升天了。

  衰老、病危、死亡、焚烧、骨灰、生离死别,在这里没有哭声,没有眼泪,也没有欢笑,没有嘈杂。

只有祈祷,只有沉默,只有真挚的安慰,只有超然的行动,只有默默的送别。

一切都是那么平静,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应当。

  被骨灰和死者遗物污染的河水,象泥浆一般混浊,臭气熏天。

但就在上游洒下骨灰、下游也洒骨灰的中间河段,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们,赤身裸体的在跳水、游泳、嬉笑。

当死者遗物飘流过身旁的时候,他们会用手将之拿起,再往下游扔去,大伙儿继续仰着、俯着、立着游泳,尽情而欢快。

仿佛那污浊的臭水就是他们的清凉圣水,死亡就是他们生活的伴侣。

我数了数,正好是七个孩子。

  河的对岸,绿树丛生,猿猴戏耍;调蛇者演奏乐曲,人蛇共舞;苦行者披头散发,默坐静思;游客们络绎不绝,熙熙攘攘。

这是一幅活泼的“生死画卷”。

  在这里,生与死是和谐的,人与物是同体的,染与净是不二的,客与主是莫分的。

  在经济落后、缺乏现代文明的社会里,尚且如此镇静、洒脱、和谐地对待生死,何况当今人类向现代化、后现代化迈进的时代,岂不是更应该享受生命的自在与和谐之美吗!

  基于对这种生死观的感触,以及对佛教生死学的透视,回顾我们自身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似乎发现人们对于死亡真相的了解几近于零,对于死亡的训练更是荒漠无比,而对于死亡的态度也就难免谬误了。

在二十一世纪的文明社会里,人类再也不能如此冷漠地面对死亡了,再也不能如此草率地解决死亡了。

所以,“生死大事”和“以觉为本”也就成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依此引发了我们对于临终关怀的诸多事项进行介绍讨论之热忱!

可以说,本书是面对想超越死亡束缚和了解佛教思想的读者而作的,同时充满了生活的艺术和实践的智慧,如能放下成见,必可得大受用!

  本书上篇的第三、四、五、六章为佛教正面的临终关怀,包括了对“临终关怀”这个概念和范围的演绎确定、对死亡过程的分析介绍、对面临死亡的关怀提示、对中阴阶段的救度超拔。

这是一般人所认识或想象得到的佛教正面的临终关怀。

但是,本书下篇所揭示的自我关怀和反向关怀,却是以往未被人们所注意到的部分,是笔者首次在“临终关怀”这个课题中提出,并且以熟悉的佛法思想理论和史料来加以论述,展现了佛教临终关怀的深远意义在于——生死一如。

  同时,佛教是一种全面关注生命内在真实和内在超越的学说和教育,生命当然包含了生活和死亡,在生死之间找到普遍性的真理,然后彻底超脱了生活和死亡的束缚,这是比较现实的理想境地。

再说目前,人类文明正面临着重大的转型阶段,中国社会乃至佛教本身也同样面临着重新整合的机遇和挑战,佛教也应该有一个新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了。

  三大语系的佛教教育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藏传佛教着重信仰和修证的次第,南传佛教贴近生活融入社会,而真正体系庞大的就是汉传佛教了,因为汉传佛教流行区域最为广阔,教育形式最为丰富。

就中国汉地佛教而言,目前缺乏修证次第、融入生活、学术研究、有机管理等等教育方式,于是有不少信徒产生了一种“出离汉传佛教”的现象,去追寻南传或藏传的佛教教育。

就汉传佛教教育而言,佛学院是佛学教育的基地,已经成为佛教教育的重心所在,而佛学教育仅仅只是佛教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与真修实证是不可分离、不可偏重的。

“佛学教育”和“佛教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的范围、对象、方法、结果都有明显的差异。

所以,僧团素质如何,佛学院不应负全部的责任,重要的责任在于学僧的常住寺院。

寺院或者道场,理应担当起佛教教育的神圣使命。

而一个寺院是否如法有效地起到佛教教育的功能作用,如何体现大乘佛法的精神,我构思了七个方面的修学内容:

第一培养福德、第二学习教理、第三实修证悟、第四弘法利生、第五僧团住持、第六慈悲济世、第七临终关怀。

  这七步如果都能够实现的话,这个寺院一定是完全体现大乘佛法的道场,这个行者也一定就是整个大乘佛法的实证者、成就者了。

如果只是具有其中的任何一项,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寺院,行者也是一位修学有所专长的人才了。

而从前到后,自始至终,就有次第渐进的过程。

我正想从这个思路开始探索佛教教育的外在形式和精神内涵。

  恰巧,今年年初杭州灵隐寺的定源法师来信说,浙江大学出版社想出版一套临终关怀的丛书,其中有一本是佛教方面的,问我能否担任这项任务。

我本来是教学任务繁忙,无暇顾及写作。

但临终关怀这个课题正是我上述七步当中的第七步,是我必须探讨的佛法内容,既然有外缘来促进自己努力完成,何不借此东风呢!

所以,我就不揣陋劣,答应下来了。

随后,与丛书主编杜希武先生取得联系,并开始搜集资料,在杜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着手撰写文稿。

悠悠忽忽,断断续续,挨过了整整一年时间了。

  一年来,导师方广锠先生从始至终都关心此事,审阅了全部文稿,并对书中的“独创”部分表示欣赏,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普陀山佛学院的领导和师生们对我诸多照顾,特别是续圣法师、2001级本科班的部分同学帮我看了书稿,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我在修改过程中得以受用。

感激不尽!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的是,自2001年来普陀山佛学院闭关至今,一直都是戒修法师为我护关,从早到晚风雨无阻,精心护持令我感动!

以及庆喜法师、能忍法师、门肃法师、修定法师等,也都帮了我很多的忙。

还有我深心敬仰爱戴的白光老法师,时常不忘教诲我,慈母般地关怀我。

诸位大德的护念,使我很顺利地提前完成了闭关计划,欢悦之情难以言表,道情友谊感铭五内,佛恩师德永不忘怀!

  不幸的是,我的剃度恩师了识上人于今年秋季辞世了。

愿以此书功德,回向恩师之灵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亲见彼佛弥陀世尊,乘愿再来广度众生!

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文成达照于普陀山佛学院

2003年12月12日

第一章、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达 照

导论

——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生死乃世间之主题,觉悟乃人生之真谛。

关怀为真情之透露,死亡为光明之回归。

佛法是殊胜之通道,中阴是救度之良机。

自我即生死之主人,无我即解脱之前提。

慈悲从爱心中爆发,智慧从实践中生起。

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就在菩提树下惊叹道:

“奇哉!

奇哉!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无师智,自得现前。

”遂开始半个世纪的说法布道,直到最后涅槃会上,仍然殷切叮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自具足常、乐、我、净涅槃四德,是故一切众生皆当作佛。

”可见,佛陀自始至终,所有说法,都是围绕“众生与佛性”这个主题。

众生就是苦乐纷呈变化无常的生死现象,处处执著痛苦;佛性则没有苦乐纷呈变化无常之诸相,而又不曾离开我人身心世界一切行相,时时洒脱自在。

  佛性就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门头放大光明,每一众生的身心世界无不遍照,一切行住坐卧、言语动作也都是佛性的妙用。

若能远离妄想执著,当下一念灵光自照,则现前一切就是佛性的全体显露。

无作无造,非修非证,远离取舍,亦无名字,即时圆满现成,何其微妙!

六祖说:

“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觉即是诸佛。

”诚哉斯言!

  佛法就是破迷开悟的方法。

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需舟。

开悟见性之后,更无一法可得,彻底自在。

因其根尘相对之时,全无能所是非之相;触对逢缘之处,消尽知识计较。

般若如大火聚,四边都不可著。

如朗月升空,清虚万里;似烈日当头,光明无限。

一切法、一切事、一切佛、一切心,众生国土,尘尘刹刹,不增不减,恰到好处,妙用无尽!

无相无知,历历分明!

《法华经》说:

“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佛陀一代时教之旨意,尽归于此。

  我等众生竟日语默动静、运作施为,全体即是佛性之妙用!

无论何等烦恼痛苦,无论何等忧愁懊恼,无论什么罪大恶极,无论什么淫怒痴爱,只需当下顿断妄想执著,直见自心,心体寂然如如不动,不动而动即是佛性。

过去、未来、现在,所有一切藤葛,释然解脱。

亦无解脱之相,不留痕迹,不落断灭,一派生机,何其快哉!

此即如来、智慧、德相。

  然而,如此完美自在的生命真相,我等凡愚却未能直接明悟和受用,总是落在妄想与执著之中,不能自拔,受尽轮回生死的冤枉苦头。

犹如盲人处于宝库,自叹贫穷孤苦,却被珍贵宝物所伤;亦如骑着驴子去找驴,千山万水逢人就问,却没有人能知能说。

何等冤屈!

何等可怜!

于是,佛陀就苦口婆心,时时开示;祖师亦悲智双运,处处指归。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由于众生不能直接体悟本无生死的寂灭心性,而乱起种种妄想、颠倒、执著,导致了迷惑、造业、受报,轮回生死,受尽苦厄,无有了期。

因此诸佛菩萨,以及历代祖师大德们,秉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愿力,运用方便和究竟的般若智慧,揭开了“生死大事”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生死”那丰富多彩和玲珑剔透的本来面目。

于是,智慧和慈悲,从每个人的心中油然生起,我们因此懂得了生活,而不再畏惧死亡。

当死亡来临时,我们还将心怀宁静和喜悦!

一、生死是痛苦的

首先,生死是痛苦的!

凡夫众生,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都不能得到绝对的自由;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社会,努力的结果,也都无法达到绝对完美的幸福!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有生必有死。

死亡,谁都不愿意。

  生与死,具有极大的束缚性。

我们现在无法知道生与死的来源和去处,这就使我们只能局限在短暂的人生中思索。

离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对于过去和未来,都毫无知晓,毫无把握,最多也只是留下一些模糊的记忆,却无法重现它们的真实面目。

整体的生命似乎被分割成无数个零落的碎片,随风飘逝。

而感觉中,我们总还以为拥有什么似的。

对于生前死后的凌乱与隔阂,这种无知的状态,佛法中称之为“分段生死”。

  现实的人生,就是分段生死的展现。

形体的美丑,寿命的长短,知识的多寡,情绪的高低,智慧的深浅,人人各不相同,自有特色,彼此之间难以沟通,难以理解,难以想象,种种差别情景,都是“分段”之意。

分段生死具有最基本的三种痛苦:

苦苦、行苦、坏苦,通常称为三苦。

  苦苦,就是直接的、具体的、客观的、痛苦的感受。

一切不如意的痛苦感受,具有强烈的逼迫性,逼恼身心,不堪忍受之苦。

生老病死谁替得?

咸酸苦辣自承当。

爱者有别离,怨憎却相会,所求不如意,五阴常炽然,忧悲恼苦,难以尽言。

旧苦未去,新苦又来。

如麻风病未痊愈又生毒痈,毒痈未好又生疮;年老体衰已经行动不便,偏又摔跤骨折甚至瘫痪。

屋漏更遭连夜雨,人生之痛何堪言!

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务,从生到死,总要接受各种苦难的折磨。

在一切苦苦当中,老、病、死之苦,是最根本、最自然的痛苦。

  行苦,就是间接的、无形的、变化的、不苦不乐的感受。

一切事物无常变化,没有永恒的存在,亦即这种不知不觉使人迁流在三界六道之中,受尽苦楚。

时光不待人,渐渐皆远去。

看看他人老,不觉轮到己!

人生在世,能让自己快乐和痛苦的事情,在时间的比例上并不是最多的,而不苦不乐的感受,才是最多的。

从生到死,能够留下的记忆实在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的光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然而,在生活中,人们却是何等的无能为力?

一任时光流失,一任岁月蹉跎。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在无常面前,众生显得何其脆弱!

何其无奈!

  坏苦,这是指直接的、具体的、主观的、快乐的感受必将坏灭,从而产生痛苦。

所有的快乐感受,都会形成感官上的强烈对比,在失去快乐时,内心就产生极大的痛苦。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亲人的别离,相爱的分手,青春的逝去,才华的枯竭,财富的消耗,荣华的衰落,无一不是乐极生悲之惨状。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所有快乐,终必损败,无常世间,谁能久留!

人们只知道追求幸福,却不知道正在幸福的时候,幸福已经渐渐的离去!

临死之际,回首人生,一切都是无常、败坏、不安之相。

  凡夫众生处于生死之中,不知诸法缘起缘灭,未明生命本质内涵,对于身心苦乐感受,产生欣厌,执取坚固,就是如此的习惯成自然!

不能从痛苦中认得真相,不能从苦难中锻炼心志,而是苦上加苦,苦不可言。

也不能从快乐中悟得真理,不能由欢乐中升华生命,而是乐极生悲,徒自兴叹。

亦不能从不苦不乐中晓了实相,不能因为不苦不乐而倍加珍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豁达超越之胸怀,而是糊里糊涂、得过且过,浪费生命。

于是,受苦固然是苦,就是快乐也变为痛苦的根源,不苦不乐亦成为痛苦的重要因素。

  人生中,最大之苦,莫过于老苦、病苦、死苦!

在十二支的因缘法中,“老死”同属一支  ,当然这一支还包含了出生之后的种种病苦,以及忧悲恼苦。

所以,在佛法中正面的临终关怀,就包括了对于人生的老、病、死的关怀,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这项工程就建立在“生死是苦”的基础上来进行。

明白生死是苦,这绝对不是消极、胆怯、懦弱的表现,而是如实观察的结果,正是一种对生命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对人生的局限充满挑战性的无畏精神。

如此,面对一切事业和行为,就能够坦然地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了。

所以,在照见“生死是苦”的黑暗后,进而看到解脱此苦的光明!

二、生死之痛是可以解决的

其次,生死之痛是可以解决的!

对生死之痛的解决就是整个佛法的主体部分,也是佛法的真正内涵和终极理念。

佛法可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世间法就是对于世间各种资生产业,和世间各种差别相状的描述;而出世间法才是佛法最根本的义趣,包括解脱道和菩萨道。

解脱道主要在于对生死之苦的解脱,而菩萨道的重心,则在于帮助他人解脱生死之苦。

三藏经典当中,所有教示的核心,都是对“生死”的透视和对烦恼的解决。

  佛教的四谛、十二因缘和六度,就是三种解脱生死之苦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和方法。

四谛是一种“依苦寻因,慕灭修道”的解脱法,十二因缘是一种“推因知果,观果断因”的解脱法,而六度则是一种“自利利他,摄末归本”的解脱法。

这在佛法中称之为“三乘佛法”,即声闻乘的四谛法,缘觉乘的十二因缘法,菩萨乘的六度四摄法。

当然,佛法中还有人天乘的方便法,那就是为了获得现实世界的快乐,和去除人们生活中导致痛苦的思想行为。

人天乘的基本教义就是建立现实人间的美好生活,宣说彼此共生、共存的理念,具有强烈的伦理性质,同时也是整个佛法的基石所在。

如果失去这个基础,那么三乘佛法也就无从建立了。

  除了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的基本解脱法之外,还有许许多多解脱生死的方法,比如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特别是净土宗、禅宗、密宗和天台宗等,尤其重视内心的修行功夫,对于修行的前后次第,正行助行,都有非常明确详细的解说。

还有藏传佛教五大流派,以及南传佛教的各种禅修法门,都是能够从根本的“我执”上下手,断除生死的束缚,从而得到生死的真正解脱,使生命呈现完全自由开放的状态。

  尽管在整个佛法中的解脱生死之方,有着各个宗派的差别,修行的方法次第和论理模式各有特色,但还是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问题,那就是破除“我执”才能真正彻底的解脱生死之苦。

不过,在大乘佛法中,特别是净土宗和密宗,有其不可思议的奥妙,可以通过比较殊胜的捷径来了脱生死。

  简而言之,只要把这颗生灭的妄心降伏了,一切杂念执著、是非人我全都破除之后,生命就象是从鸡蛋壳里面钻出来的小鸡,束缚自己思维举动的所有错误看法、想法,都立刻灰飞烟灭,生死之苦被彻底征服,生命出现崭新的景象,内心中只有光明和宁静。

此时,不由得发出自信而诚恳的声音“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陀说:

“寂灭乃人生之至乐!

”这是解脱道上的终极境界。

三、生死的真相

最后,生死的真相是完美的!

生死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长阿含经》卷二佛陀说:

“阿难!

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怪!

”  因为对生死以及生命中所感到的任何痛苦,都只是凡夫众生的错觉而已。

所以在通过种种修行,证悟了真心和佛性之后,彻底看清生死的真实面目,此时的生死就不再是一种束缚和痛苦,而是真如实相在具体事物上的显现。

禅宗顿悟的“见性成佛”,天台圆教的“大开圆解”,都是直接从心性上契入,一切法无相无作,生死无生死相,解脱无解脱相,而生死解脱的来龙去脉、因缘果报却清楚明了,正是: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原自性天真佛。

  这真是难以想象不可思议的境界,也是大乘佛法的颠峰,完全不同于凡夫和二乘的观点。

直示佛乘究竟了义,就在我等众生一念心中完全具足,亦在我等众生举手投足之际显露无遗:

烦恼即菩提,所以没有烦恼可以破除;生死即涅槃,因此亦无生死可以解脱。

菩提即烦恼,所以没有菩提可求;涅槃即生死,因此亦无涅槃可证。

生死的真相,本来如此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奈何众生,于此微妙庄严的生死真相,无闻无知,沦落贪嗔痴等烦恼剧毒之中,梦幻颠倒,从迷入迷,对自己生命真相的内涵,不曾丝毫觉察,受苦无量。

又对直指心性的教诲,不信不受,邪见深重,妄自尊大。

再如世间自恃聪明豁达之流,掩耳盗铃式的自以为是。

种种错误观点和行为,纵然偶尔行善享乐,也不能给予方便和究竟的升华,更不能突破生死迷惑的局限,反而导致了许多痛苦结局。

带有错误而局限的观点,继续造作种种善恶事业,有了善恶的行为,就要形成相应的结果,从而继续接受颠倒的苦乐。

  一切身、口、意等行为的力量,又都是构成现实人生世界的重要因素。

因此,佛教的临终关怀就是对这些“行为”作出正确的疏导。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了解各种行为(业)与结果(报)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