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6114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docx

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1

2008年初三化学中考计算复习(三)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相关计算及综合计算

能力目标

1、准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的涵义,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

2、能够根据化学反应的事实和各种已知条件,对有关纯物质反应、含杂质物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和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和计算。

3、通过联系实际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培养综合分析和计算能力,体会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

4、通过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知识点1有关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

知识疏理

有关金属与酸反应和天平平衡的计算,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能力要求较高,判断金属的量和酸的量哪个过量或题意不明时要分别讨论,是这类试题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试题以图象或天平平衡的形式将需要满足的(或需讨论的)条件隐含在其中,需要去寻求、挖掘。

考题经典

题1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m表示氢气的质量,t表示反应时间),则投入的锌与镁的质量比是()

【答案】C

A、1∶1B、24∶65

C、65∶24D、无法确定

【解题思路】此题依据图象所示的信息,计算金属的质量。

解题关键在于分析图示信息,得出符合题意的条件。

酸足量时,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则表示锌、镁都完全反应,其质量不相等,以产生氢气质量相等为桥梁,寻找锌、镁之间的质量关系。

Zn~H2~Mg

65224

即锌与镁的质量比为65∶24。

题2如下图所示,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向左边烧杯中加入ng镁粉,向右边烧杯中加入ng铝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若天平仍然平衡,则混合物中铝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15:

2

思路点拨此题是有关天平平衡的计算,且没有具体数据,则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假设数据。

由于稀盐酸足量,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镁粉和铝粉产生的氢气质量应相等。

设:

ng镁粉和混合物中铝粉的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克。

则:

Mg~H2↑

Al~H2↑

242182

镁的质量n=24克,则混合物的总质量为24克,其中铝18克,氧化铝6克。

然后进一步计算混合物中铝的质量为:

氧的质量为:

则铝氧元素的比之为:

15∶2

答案点击15∶2

知识点2有关纯净物和不纯物间反应的计算

知识疏理

纯净物、不纯物参加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最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解题方法灵活多样,要求分析数据的能力很强,是能力测试点,而且解题需要规范化,有利于考查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

1联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给定反应方程式,通过阅读理解,找出已知量、未知量求解;

2给定混合物间反应,通过分析,寻找某一纯净物的质量,根据反应方程求解;

3联系工业生产,解答不纯物参加反应的计算;

4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分析每一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寻求关系式(或数据)求解。

考题经典

例1某取6.5克锌的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0.19克氢气,则该锌的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是………()

A、MgB、FeC、CuD、Al

【答案】C

【解题思路】此类混合物问题需要使用一定的解题技巧,“中间值”的方法。

先将题目中的6.5克假设成纯净的锌的质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出氢气的质量,在以样品产生的氢气量为中间值,两者相比较进行判断。

【解题过程】

解:

设:

6.5克是纯净物Zn的质量,与足量的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为X克。

Zn~~~~~H2

652

6.5X

X=0.2(克)

则杂质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量应该小于0.19克,或者杂质与酸不反应。

等质量的Mg、Fe、Al、Zn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l>Mg>Fe>Zn,而Cu与酸不反应,所以答案是C。

例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测本地钢铁厂生铁产品的质量,在实验室中称取生铁屑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

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

然后冷却、称量。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34g。

计算:

(1)生铁样品中杂质的含量;

(2)生产100t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

【答案】1)4.8%2)170t

【解题思路】此题为不纯物的计算题。

解题关键在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氢气的量(0.34g)。

然后按氢气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铁中铁的质量。

(2)问可以按铁元素质量守恒,根据化学式计算,也可以按质量比由化学方程式计算。

【解】

(1)设样品中杂质含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2

10.0g(1-x)0.34g

(2)解法一:

设需要赤铁矿的质量为y。

Fe2O3+3CO2Fe+3CO2

160112

y×80%100t(1-0.048)

160/80%y=112/100t(1-0.048)

y=170t

解法二:

设需要赤铁矿的质量为y。

由铁元素质量守恒列式:

答:

生铁样品中含杂质4.8%,生产100t生铁需要赤铁矿170t。

知识点3有关分析讨论的计算题

知识疏理

分析讨论型计算题着重反映学生分析数据的思维活动过程,试题给出数据的方法有时变动反应物中一个量,有时两个量同时改变,需确定参照对象,对比分析找出正好反应的一组数据进行计算;有时两个量同时改变,需对比分析确定两种物质正好反应的质量比。

有时确定两物质正好反应的量,然后再分别讨论其中一种物质的过量问题。

考题经典

题1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3、4两次;2)4.4克3)80%

【解题思路】此题通过不断改变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由生成CO2的质量来判断与等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时,稀盐酸何时不足,石灰石中CaCO3何时完全反应。

解题时以实验1为参照物,分析随样品质量增加,生成CO2质量的增加情况。

分析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CO2增加的质量/g

1.76

0.88

从上表不难看出:

每增加5g样品,CO2增加的质量,实验2增加1倍,而实验3增加不到1倍,从而说明实验3、4中样品过量,m=4.4g。

计算矿石纯度时:

以第1次实验或第2次实验的数据计算都可,第3、4两次中盐酸完全反应,而样品中的大理石过量,所以计算石灰石的纯度始不能用3、4次的数据。

如果,题目中要求计算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则要使用3、4的数据,而不能用前2次的数据。

【解题过程】(3)解:

设矿石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以第1次实验结果计算)

10044

x1.76g

100/x=44/1.76gx=4g

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g/5g×100%=80%

四、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

知识疏理

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是中考必考知识。

以混合物(杂质不参加反应,可能作为生成物列入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某溶液反应,根据产生的气体(有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或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混合物中该物质的含量,并计算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题经典

例1将一黄铜样品粉末(含铜、锌)7.0克,投入49.0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试求:

1)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7.1%2)29.1%

【解题思路】此题属于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种只有一种物质参加反应,求出混合物中所含物质的质量分数,并涉及到有关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解题时,应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锌的质量,进一步求出铜的质量分数。

第二问要先求出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并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进一步求出反应后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此题解答时应注意以下2点:

1)黄铜中只有锌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反应;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中不包括氢气的质量和不反应的铜的质量;即: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稀硫酸的质量-氢气的质量

【解】设:

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克,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克。

Zn+H2SO4ZnSO4+H2↑

651612

Xy0.2

反应生成溶液的质量=6.5+49-0.2=55.3g

题2有一种只含SiO2杂质(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石灰石样品。

某学生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取用2g样品,把16g稀盐酸平均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依次记录于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4g

1.4g

第二次加入4g

0.8g

第三次加入4g

0.5g

第四次加入4g

0.5g

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2g样品与稀盐酸充分反应时,恰好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多少克?

此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答案】

(1)75%

(2)10g13.7%

【解题思路及过程】此题为分析讨论类计算题。

由题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第二次较第一次溶解了(1.4g-0.8g)=0.6g,第三次较第二次溶解了(0.8g-0.5g)=0.3g<0.6g,说明:

(1)0.5g就为杂质SiO2的质量,CaCO3的质量为2g-0.5g=1.5g,所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75%;

(2)第三次溶解CaCO3的质量0.3g正好是第二次溶解的一半,则耗盐酸也只有一半(2mL),这样共消耗稀盐酸质量为4g+4g+2g=10g。

解:

设生成CaCl2的质量为x,CO2的质量为y。

由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11144

1.5gxy

生成物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

化学计算中考分类汇编(上海市2000~2007年)

方程式计算及综合计算

1(00)、将26.0克不纯的氯化钡粉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一定量硫酸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0﹪的溶液97.5克。

请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不纯的氯化钡粉末中含氯化钡的质量百分含量;

(3)反应前硫酸钠溶液的质量。

2(01)、在某温度下,20gCuSO4饱和溶液跟20g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 求硫酸铜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2) 求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

 (3) 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精确到0.1%)。

3(02)、等质量的碳、镁、铁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是( )

   A.1∶4∶7    B.6∶3∶4

   C.7∶4∶1    D.28∶7∶4

4(03)、往5.6g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

A.大于0.2克B.等于0.2克C.小于0.2克D.无法确定

5(02)、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

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2.12

2.08

2.04

2.04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

__________(填是或否)。

  (3)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4)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6(03)、在一定温度下,将200g硫酸钠溶液与100g氯化钡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得到滤液276.7g,往滤液中加入83.7g该滤液的溶质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

求:

⑴原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⑵滤液中的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多少?

7(04)、不同植物燃烧得到的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不同。

为测定玉米杆燃烧得到的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了100g该草木灰,向其中加人足量的稀硫酸,待完全反应后,收集到6.6gCO2气体(假设草木灰中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

求:

①100G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

②该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8(05)、为测定某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含量,取20g溶液于烧杯中,加入5.5g盐酸(足量)使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反应,将产生的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为2.87g。

(1)求上述20g溶液中AgNO3的质量

(2)在实验操作中,通常是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来取用一定量的液体。

查得上述盐酸在实验条件下的密度为1.1g/mL,则在本实验中所用的5.5g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9(06)、某学生用250mL的集气瓶收集4瓶氧气,进行硫、红磷、木炭、铁丝的燃烧实验。

(4)若要制取本实验所需的4瓶氧气(

),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精确到0.01g)

10(07)、将4.4gCO2通入200g4%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求生成的Na2CO3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7(填“>”、“=”、“<”)。

 

实验数据处理题:

1(02)、50.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假设: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

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产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①称取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8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

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

④安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5)数据处理:

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为0.96g……

(6)结论: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各类试卷中计算题选

1、(06静安)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

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学生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

物质质量

学生甲

学生乙

学生丙

学生丁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30

25

20

20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00

120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22

17

12

12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求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1.某班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40mL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K2CO3溶液。

滴入K2CO3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

(1)所取40mL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

(2)实验结束后,若将烧杯中的物质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

2.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

他们取该纯碱样品11.0g,全部溶解在100.0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0g,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0g。

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

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

试计算:

⑴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⑵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

4.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先后有三组同学用含有碳酸钠的氯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老师提供的试剂有:

①盐酸②氯化钙溶液③氢氧化钡溶液。

(1)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第一组同学取一定量的上述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然后加入所选试剂,生成沉淀,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为氯化钠溶液。

则该组同学选择的试剂是(填写所选试剂编号)。

(2)为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第二组同学取该固体混合物26.5g,全部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另一种所选试剂,反应至溶液pH等于7,生成气体质量为2.2g。

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第三组同学利用第一组同学除杂提纯氯化钠的方法,配制6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上述固体混合物多少克?

5.东方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测定由氯化钠和硫酸钠形成混合物的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20g混合物全部溶于水,将得到的溶液等分为4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未知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第四份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15

20

25

30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g)

1.40

1.86

2.33

2.33

若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Na2SO4+BaCl2=BaSO4↓+2NaCl,请计算:

⑴未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⑵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01)

6、实验室里有一瓶固体烧碱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部分变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这瓶烧碱的纯度,称取该样品5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该烧碱样品中:

(1)碳酸钠的质量。

(2)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