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1162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docx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评析

2008年11月23日深圳公务员申论题目

   问题一:

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不超过150字)

   问题二:

概括赞成政府救市的理由和反对政府救市的理由。

(不超过350字)

   问题三:

就政府应如何稳定楼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站在个人角度谈谈您的看法。

字数1200字左右,要求结合实际,题目自拟。

   背景材料一:

     

   2008年以来,一向只涨不跌、成交旺盛的中国楼市出现了一些引人关注的变化。

各地一手、二手房交易量出现全线低迷:

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表明,今年1月至5月,全国4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4.9%、20.9%。

不仅各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出现回落,由于开发商资金链紧张,一向红火的土地交易市场流拍现象也是此起彼伏。

   

   在房地产市场下滑迹象的刺激下,一些地方政府悄然推出“暖市”优惠政策。

9月初,西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恢复房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土地、公积金、税收、金融等领域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市民购买商品住房给予一定比例的政府财政补贴:

西安市民在2008年9月4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商品房均可在办理房产证时获得购房款总额0.5%至1.5%的政府补贴。

按照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商品房销售均价4340元/平方米计算,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面积住房,西安市民最高可获5859元财政补贴。

   

   事实上,目前类似优惠政策正在许多地方低调推进。

8月份,沈阳市政府宣布重启购房补贴政策,并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年限和限额。

同样在8月份,为防止房地产销售持续回落,河南省政府宣布,自9月1日起,河南省居民购买商品房可减免房地产交易契税、降低首付房款、延长贷款期限等,同时可享受到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房贷最优惠利率。

    

   

   此外,今年下半年以来,厦门、长沙、成都等地也相继出台包括购房入户、免税降税、购房补贴等购房优惠措施,希望刺激房地产市场消费,挽回楼市的颓势。

   动机和时机引发质疑

   

   在各地政府密集出台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优惠政策的同时,不断有媒体和专家对其合理性提出质疑。

尤其是西安的购房补贴政策出台后,引发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将其解读为地方政府出手“救市”的信号,在网络上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网民认为,用财政资金补贴购房者,这一政策具有“特惠”而非“普惠”的性质,对不购房者来说有失公平。

政府更应当降低有关购房税费收取标准,而不是直接予以财政资金补贴。

还有网民表示,西安市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救房地产商,刺激购房需求,阻止房价下跌,与中央调控政策背道而驰,这样是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

   

   一些西安市民也认为,西安市的房价事实上还在上涨之中,政府应该把着力点放在降低房价上,这样才能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市民薛文说,西安市的房价去年以来上涨很快,从3000多元的水平一下上涨到4000多元,虽然涨幅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大,但也超过了许多市民的预期。

发放补贴固然是好事,但政府也应该想一想如何将房价降一降。

   

   对于出台购房补贴等优惠措施引发的争议,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肖争光表示,西安市作为受汶川地震之害较为严重的地区,“救市”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市民恐慌心理,恢复受地震影响的房地产行业。

   

   数据显示,2008年5月12日至31日,西安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量比上月同期下降37%,比去年同期下降34%,而6月至8月成交量为159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31%,有相当多的楼盘,特别是高层楼盘,震后一个月内几乎没有销售量。

   

   据肖争光介绍,由于建筑业增加值、房地产开发投资在西安市经济总量增长指标中所占的比例达40%,而地震导致的建设行业受损情况对全市经济增长指标的影响较大,因而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成为制定政策的初衷之一。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出现问题,政府有义务帮助解决。

除了象征性的补贴之外,这次出台的还有一系列优惠政策,目的在于恢复整个房地产行业,而不是像外界所说那样‘托市’或是给房地产开发商输送利益。

”肖争光说。

   

   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持续调控,从最早的“国八条”、“国六条”,到2007年对土地的调控政策和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

随着这些“组合拳”累积效应的显现,中国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终于开始冰消瓦解,房价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各地相继推出的一系列被解读为“救市”信号的优惠政策,难免有与宏观调控大环境“撞车”之嫌。

人们不禁要问:

地方政府在楼市宏观调控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此时“救市”,动机是否合理?

时机是否合适?

   

   在房地产还是暴利行业、泡沫正在挤出、房价正向理性回归之时,说“救市”已不合时宜,还以“政府责任”去逆向干预,更是南辕北辙。

   

   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王圣学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除了西安市外,国内一些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刺激房地产市场消费的优惠措施。

地方政府出手“救市”的目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确保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

房地产行业是地方政府投资和税收的重要来源,其持续低迷将对地方经济造成一定打击,造成GDP增长减速,这是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相对于政府的补贴,民众其实更需要来自制度层面的利好。

西安丹尼尔集团总裁王国庆说,虽然地方政府有义务保持当地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但也要防止把好不容易涨幅略有下降的房价再“救”上去。

各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的建设,满足更多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采取这一措施,才能缓解目前各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刚性需求旺盛的主要矛盾,才能从根本上把房价降下来,为老百姓谋得利.  来源《半月谈》            

   背景材料二:

   经过最近这两年的大幅的上涨,房价与收入之间的比例远远背离了。

一般国际上标准是3到6倍,现在很多地方的房价收入比已到了30倍到40倍。

普通百姓要30年或者4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远远背离了国际上这个标准。

用这个房价收入比来衡量已经说明房价实在高得太离谱了。

房地产的冬天还没有过去。

潘石屹去了一趟美国后觉得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他说如果政府早救的话,房产可能就会是一个反弹。

我能理解这个撕心裂肺的痛是什么。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西安、南京,救市的办法无所不用其极。

许多地方政府能用的政策,基本上都用到了。

有的在打擦边球,比如说有的城市它开始在税费上开始减免,这个可能应该是中央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来的政策,被地方政府做为擦边球用了。

又比如说有些地方政府说用财政补贴直接补贴购房者。

这是个有广泛争议的举动,能不能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救房地产?

必须打个问号。

还有在一些户口相对稀缺的城市里面,许多地方政府用户口来吸引百姓买房。

    

   这些救市的措施,结果确实能让开发商活得更好一点了。

如果救市是救了百姓的话,就比较绕了。

因为房地产涉及到40多个,甚至50多个行业,相关的产业,包括农民工的就业,包括这个地方政府的一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资金,很多都来自于土地出让金。

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这个模式有很紧密关系,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二线城市的一个市长。

他就对我说这个地方的房地产就是龙头产业,因为土地出让金,几乎占财政收入的60%到70%。

    

   地方政府一定要明确,救市不是托市,不是救价格,而且地方政府千万不要再和房地产商的利益绑在一起了。

那么对于地产商来说了,随着整个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这种建设的进一步的落实,地产商你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降价。

   一些开发商说,说现在楼市不能降,因为越降的话,老百姓越不买。

我觉得这个判断是不对的,因为买房的人实际上是两种,一种是自己要住房,所以他要去买房。

这些人他不是说为了投机的,所以他看到,当你的房价真的是降到能够给他得到实惠的时候,他会去买的。

只要是房价降到合理的程度,从自有住房的角度来说,百姓可能是去买的。

    

   另外,房地产的冬天其实还没有到来,现在房地产商可能遇到的不是一个冬天,而是一个冰河世纪!

房地产商现在正在面临被迫调整商业模式,以前空手套白狼的魔术将会彻底失效。

因为过去房地产商拿土地比较容易。

但现在中央政府对土地政策控制得比较严,纷纷出台廉租房,两限房的政策就是真正来解决那些种低收入阶层购房问题。

对于房地产商来说,这是一个打击。

因为原来百姓只能靠房地产商盖房,现在政府增加了供应,对原来处于一个垄断地位的房地产商来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打击。

   政府一系列房地产的政策出台,看起来好像是和地方政府救市的措施是一样的。

但是仔细去看就发现实际有所出入。

比如财政部规定了是从11月1号起,如果你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那契税要下调到1%,然后买卖房子时,暂时免征印花税、个人销售住房免征土地增值税。

所以都是在免掉税负,实际上是个惠民的政策。

另外,政府之所以出台一些措施针对房地产市场,有两个用意,一个用意就是说真正看到老百姓现在住房比较困难,买房比较困难,所以想让中低收入阶层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二就是在美国金融危机风暴的冲击下,不想让中国经济出现一个硬着陆,采取保经济增长的办法。

但是这样的政策,恰恰被房地产商,被一些地区政府给误读了。

    

   因为这里包含一个利益所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被结合的非常紧密,除了它直接要得到土地的收入,它还带动了其他的各个行业,家具行业、装修行业。

作为一个地方政府,也不愿意看到地方经济一片凋零,所以就会出台各种政策,来想救房市。

救市应该是救中国经济,要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这些群众,提供一个新渠道。

我们看到政府加大了对廉租房、两限房,包括一些经济适用房的加大这样的举措,实际这是个民生工程。

    

   如果救经济,要逐渐地调整,要防止房地产一枝独秀,一家坐大的局面。

   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被房地产俘虏了,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是畸形的。

因为2007年的时候,投资占中国GDP的40%,其中房地产投资又占四分之一。

所以按照这个比例,2007年的时候,房地产的投资占GDP的比例的是10:

7这个比例要比美国和日本都要高得多,而且这个上涨的速度也比美国和日本要高得多,甚至比日本在经济崛起的那一段时期还要高。

比美国在前几年,房地产泡沫的那一个时期长的速度都要高。

因此,所以我们现在,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要改变房地产一家坐大的情况。

尽管我们承认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的支柱行业,但是有见过一个柱子就能够支起来的大厦,所以现在要做的不是说要去加固房地产行业,而是要尽快地让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的平衡。

   

   否则的话,无论是地方政府,无论是银行,还有普通老百姓,可能就都会被拴在房地产这一条绳子上。

房地产行业应该让它降价,另外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下一步可能就是要进行一些财政制度的改革。

不能再让地方财政完全依赖土地的收入,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物业税,可以通过征收土地增值税,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

   各地政府采取了许多令人眼花心乱的救市措施,很多百姓都在思考救市到底是救了谁?

每次当面对这样的质疑时,许多地方政府最典型的说就是救市是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

但是我每次都发现百姓似乎不怎么领情,他们并不认为你救的是百姓,反而大家会觉得救的是开发商。

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可能更需要重新校正自己对各方利益之间的关系。

政府想救的是经济,开发商想救的是自己,百姓还在等待,市场依然低迷,消费者呼吁,提振中国楼市,降价才是硬道理,把房价抬高,才能抬高土地的价格,土地价格高了,土地的财政(收入)就有了。

地方财政有了,你不能把它拿一点出来,说要补贴民众。

其实这种举动并没有补贴民众。

     

   房地产的需求,一定是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购买力作为一个基点的,离开了这个基点来讲,再怎么救,怎么补贴都没有什么用。

尽管比如说有些人发展了经济,但绝大多数人没有能力,购买这么高房价的住房的。

  

 

评析:

今年的深圳市公务员考试于08年5月25日举行,深圳市的申论主题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治理问题,从选题上,从宏观上看契合的是目前最热的国家政策——科学发展观,从微观角度主要涉及的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从材料上分析,今年深圳申论真题的第一则材料主要源于为广东省气象局在某1月14日发布的一项全省大气情况统计,材料中提到广深莞三地随着经济发展,大气质量情况堪忧,尤其以深圳为最,而深圳为全省年均霾天最多城市。

在这则材料中,我们留意到,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年均霾天天数”。

很多考生其实都不是很了解什么是“霾”。

这里关键是要区分“雾”和“霾”。

“雾”是由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在近地面层的大气中组成的悬浮体。

在气象上,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称为浓雾;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雾称为大雾;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于1公里的雾称为轻雾。

“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当水汽凝结加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雾”和“霾”是相对独立的,雾由水汽形成,而霾主要指空气污染物和杂质;另一方面,它们又互相交织,污染物附着在水汽上,越积越多,加重雾霾浓度。

由于城市不断发展,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增多,大气污染有所加重,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扩散更加困难。

其实说白了,“霾”是城市扩张发展的一个结果。

对于这个点,实际上给我们一个提示是,在公务员申论考试有可能涉及更多的在“常识范畴”的专业知识,对此值得我们注意。

而申论的第二则材料论述的是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性,主要是从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角度去描述。

材料中甚至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数据:

全世界每年有8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

从数据角度体现问题的严峻性。

申论的第三则材料列举的是深圳市02年至07年环保部门的空气检测数据情况。

空气检测指标包括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酸雨指数、霾天天数、纳入环保监测的镇以上企业每年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指标。

考生可以通过对历年数据比较,发现空气污染指数仍有上升势头。

申论的第四则材料论述汽车尾气带来的一系列疾病情况,而第五则材料论述深圳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情况。

综合而言,我们发现深圳市的申论材料以数据和案例为主,从某种意义上看,侧重考察的是考生对数据和案例的分析能力。

以下,广州新东方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组组长戴斌老师将对08年深圳市申论真题的答案做出分析:

 

 

1.请用120字左右的篇幅概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要求全面、完整。

 

参考答案:

 

随着深圳城市化的发展,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尤以汽车尾气为源头。

有害气体污染物不仅使深圳成为全省年均霾天最多城市,更带来一系列疾病,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身体健康。

深圳市政府目前高度重视大气污染的治理,但未来的治理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共117字,含标点符号。

 

2.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求对策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参考答案:

(1)推行普通公交到环保公交的更新换代。

(2)加强了车辆的注册登记审核,限制污染车辆上路。

(3)推行“黄绿蓝”环保分类管理制度,加快污染车辆淘汰周期。

(4)加强对经常出入深圳车辆的登记管理。

以上四条是从08年深圳市申论材料五中抽象出来的相关对策,在字数不超出限制范围的情况下,考生还可以参考以下治理对策:

 

(1)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严格排污许可证的发放。

一切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必须经过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否则任何部门不得审批。

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环保部门有一票否决权。

禁止在城区建成区及规划区内建设炼钢、炼铁、电石、水泥等粉尘污染严重的项目,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2)严格按照国家机动车产业政策,停止生产和销售落后车型,加强出租车和公交车的管理,加快运营车辆更新。

严格按照国家发布的政策和标准,做好机动车报废工作。

对超期服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实行强制淘汰。

  

(3)推广燃气汽车技术,加快燃气站建设,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重点,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等清洁能源。

(4)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督管理力度,将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纳入车辆年检程序。

办理车辆年检、转入等手续时,应取得市环保部门核发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超标排放尾气的车辆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尾气超标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得通过年检,不得上路。

  

(5)加强对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的监督检查,环保部门要建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监督管理动态数据库,定期向政府报告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6)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

政府应成立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项治理的组织、监督、协调工作。

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7)各部门应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

各责任单位要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分工负责,务求实效;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管辖范围内的督查落实工作。

  

(8)执法部门应该严格执法,严惩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是主要的环保执法监督部门,要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集中突击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

供电、技术监督、工商、公、检、法等各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配合环保部门,进行严厉查处。

  

(9)扩大环保宣传,加强舆论监督。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环保法律法规。

环保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发布环境信息,公布环境污染治理进度及环境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

(10)政府应将把专项治理任务作为环保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考核。

对在治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对逾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单位,将按照有关的环保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3.请用1200字左右篇幅,就全部材料或材料中的某一个点发表你的评论。

 

参考范文:

 

 

谁为“灰霾天气”埋单?

 

近几年来,深圳时常出现“灰霾”天气,到处灰蒙蒙的,似乎满天飞扬的都是烟雾和尘埃,艳阳被蒙上一层薄纱,市民眼前的景物不再明朗洁净,大街上也弥漫着呛人的汽车尾气。

面对此情此景,或许我们不禁要问:

到底“谁”在污染深圳的空气?

或许大多数人很容易将此与深圳城市日益增多的汽车联系在一起。

因为从深圳空气污染源看,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大幅增长。

据统计,深圳全年汽车销售已突破11万辆,全市汽车保有量则超过60万辆,另外,每天还有10多万辆过境的车辆。

鉴于此,许多人对汽车日益增多的问题表示忧虑,汽车增长在直接考验深圳道路“承载力”的同时,也对深圳空气环境“承载力”提出挑战。

对此,当我们内心深处追问“谁应该为讨厌的‘灰霾天气’埋单”时,大家一定会把矛头对准了“日益增多的汽车”。

而跟“日益增多的汽车”有关的其实有三类主体,我们不妨逐一讨论一番,看看谁最应该为此而“埋单”:

第一类主体是政府,这是目前的“灰霾天气”埋单人。

现在,每年深圳市政府都要拿出大量的政府支出来改善大气环境。

但我们不能一直依赖政府的财政支出,毕竟汽车尾气的排放人并不是政府,而沉重的环保支出也可能增大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无论从感情角度,还是责任角度,政府都不应该成为“埋单人”,尽管如今政府正在承担这个责任。

第二类主体是汽车的使用者。

从直接的角度看,汽车的购买者作为汽车的使用人,应该为此负上一定的责任。

或许会有人问,假如让汽车的购买者“埋单”,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向汽车的购买者征收费用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汽车的汽油费用中增加一定的环保费用。

同时笔者要强调的是,征收环保费用不是“惩罚”,而是引导。

关键是让汽车的使用者尽量选择耗油量小的车型,同时鼓励在不必要使用私人汽车时,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第三类主体当然就是汽车生产商。

或许很多有识之士会提出增加汽车生产商的税收,或出台相关的环境保护税等新税种,以此来让汽车生产商承担高额的环境治理费用。

但我们要思考一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是以此摆脱高额环保费用的负担,还是防止大气污染的进一步恶化?

答案显然是后者。

我们需要探究的是,收税真的可以让汽车生产商更加“环保”吗?

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

增加汽车生产商的税收,其实还是会转嫁在汽车的使用者身上,最终也是没能解决问题。

然而,有人会问:

难道汽车生产商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吗?

答案是否定。

戴斌老师认为有关政府部门可以出台强制性的汽车政策,引导汽车生产商引进或改革生产技术,生产能耗小排污少的车型。

同时对生产排污量大车型的生产商应加大税收力度,甚至予以取缔,从而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从经济角度引导环保车型的生产。

综上所述,戴斌老师认为探究“谁应该为讨厌的‘灰霾天气’埋单”的过程中,关键不在费用的支出角度,而是在于如何“引导”。

在上述分析中,汽车的使用者和汽车生产商都应该承担大气污染的责任,而我们的管理部门关键不是去做相应的“经济惩罚”,而是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引导“汽车的使用者”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同时也引导“汽车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更多思考“企业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从更深的层次思考,或许大家会发现,为“灰霾天气”寻找所谓的埋单人其实并非是我们的初衷,戴老师更多地是希望不再需要任何人为此而“埋单”,这才是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