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144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支架基础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5

木工机械

多功能

6

钢筋切断机

GQ40

7

钢筋弯曲机

GW40-1

8

钢筋调直机

9

切割机

HLQ-18

10

电焊机

BX3-300、500

2台

11

蛙式打夯机

 

12

平板激振夯

13

振捣棒

3米

3个

五、劳动力配置

计划由一个施工队完成。

施工高峰期需木工28人,架子工2人,钢筋工2人,砼工20人,瓦工5人,普工15人,管理人员3人。

六、工艺流程

七、施工要点

1.测量放线

330kV及35kV区以4#控制点及A=93.2马路引得,110kV区轴线由本间隔构架杆中心线引得,作为现场构筑物的定位控制。

引桩布置完成后必须从不同的控制桩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引桩四周砌砖灌混凝土进行保护,做明显标识,防止被堆土掩埋,堆土时考虑轴线可以通视。

2.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2.1计算开挖边线

基底工作面一般按300㎜考虑。

挖方边坡坡度根据现场土质、地下水位、挖方深度、地面荷载、土体稳定等实际情况确定。

常规情况按下表数值计算。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值(高:

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

1.25~1:

1.50

一般性粘土

0.75~1:

1.00

硬、塑

1.00~1:

1.25

1.50或更缓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性粘土

0.5~1:

充填砂土

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

2、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得超过8m。

2.2用线绳挂在基础的四个定位引桩上,交点为基础的中心,从中心向两边量出基坑开挖需要的尺寸,用白灰划出开挖边线。

2.3土方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机械开挖至设计底标高上200mm,余下为人工清基)。

土方开挖分批依次进行,挖出土方及时运至场外。

2.4基坑边挖边修整坑边与坡度,要求坑边顺直、边坡合理。

挖土过程中随时观察土体的稳定,。

如发现有土体滑波或导致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的软弱夹层、裂隙时,应及时清除或采取顶固措施,防止土体崩塌与下滑。

2.5在软土场地内开挖基坑时,邻近四周不得有振动作用。

2.6当基坑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在基坑的四壁或基坑边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桩,在木桩上引测标高控制点,按标高控制点拉线修整坑底。

2.7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经项目部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必须向现场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地质申请验槽(坑),填写验槽(坑)记录并签字齐全。

验槽(坑)合格后立即进行垫层与基础施工。

防止地基土遇水或暴露大气后软化,强度迅速降低。

2.8土方开挖过程中由施工队负责测量控制桩与定位引桩的保护。

3.土方回填

3.1挖方与填方就近平衡。

3.2角砾与粉细砂填在填方区的下部,黄土状粉土填在填方区的表层;

碎块、草根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或淤泥质土不能用作回填土料。

3.3场区保持一定坡度,设置临时排水通道,以利排水;

防止雨水或施工用水浸泡地基与回填土;

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将稀泥铲除更换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4隐蔽工程必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3.5回填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夯实。

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0㎜,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控制在-4%~+2%范围内。

采用立式打夯机,尤其边角地方都要认真夯到。

每层夯实后按施工规范要求取样进行试验,单独基坑:

每层20㎡~50㎡取样一组,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采用木模板支模,振捣棒振捣,铝合金刮杠顺平后木抹子搓平。

表面平整度控制在5㎜以内。

5.模板工程

(1)依据垫层上的弹线进行模板定位,依据引桩复核定位是否准确。

标高用水准仪引测在模板的内表面,并画线标明。

(2)支架基础全部采用木模板。

(3)基础底台模板横肋与纵肋采用φ48×

3.5钢管及木方支设,钢管支顶在土壁上加固;

模板支撑图如下:

(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新机油,严禁脱模剂沾污钢筋或混凝土接茬处。

(5)为保证模板的接缝不漏浆,模板拼缝处需加密封胶条,密封胶条粘贴时必须和模板表面贴平。

(6)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7)基础模板及其支架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一般为混凝土浇筑完成两天后拆模。

a)拆模顺序:

由上向下支架与模板同时逐层拆除。

b)若脱模困难,可用撬杠垫木片撬模板下口,不得在基础顶撬模、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

c)掌握好杯口模板脱模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拔起杯斗,既不能让杯口内壁混凝土坍落,又方便拔出模板;

杯口内壁用钢丝刷将表面拉毛。

(9)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尤其是基础棱角要用角钢保护,防止碰损。

6.混凝土工程

6.1工艺流程

6.2支架基础采用自拌混凝土。

6.2.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浇筑前检查本次浇筑所需要用的原材料是否充足,以免停工待料。

6.2.2由项目部技术员依据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成实际施工配合比。

6.2.3原材料选用:

(1)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采用青铜峡水泥。

(2)砂选用渠口中砂、级配优良、含泥量<3%。

(3)碎石采用中宁昌源石料厂5~31.5mm破碎石,质地坚硬、级配优良、含泥量<1%。

(4)拌制混凝土采用饮用水。

6.2.4现场混凝土搅拌

(1)现场采用台秤计量砂、石料,做到盘盘过磅。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混合材料

±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

(2)严格控制砼的搅拌时间,普通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不少于90秒,掺加外加剂时根据使用说明延长搅拌时间。

(3)搅拌程序:

搅拌砼前加水先空转数分钟后,将积水倒掉,使搅拌机内充分润湿,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简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

具体的投料顺序为:

石子→水泥→砂→水。

拌好的混凝土要基本卸尽后再进行下一盘混凝土的拌制。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6.2.5混凝土运输与浇筑

(1)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不得有离析现象。

(2)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作好记录,签署“混凝土浇筑通知单”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3)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4)震捣:

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混凝土会产生离析现象。

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秒,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混凝土浆为准。

(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准确。

不得踩踏钢筋和杯斗模板,随混凝土浇筑进程观察模板、支架、钢筋和杯斗模板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2.6混凝土养护

(1)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12h以内及时对混凝土用毛毡加以覆盖和浇水;

混凝土的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d,浇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为准;

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与拌制用水相同。

(2)采用毡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用毡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养护要控制浇水量,不得浸泡地基与回填土。

八、成品保护

1、室外基础的保护:

采用木制边框保护基础边角,杯口内要清理干净。

基础施工完后,表面可覆盖塑料薄膜,以防止基础表面污浊。

2、基础上安装钢杆及设备时,必须指挥吊车缓慢落绳,避免突然下降损坏基础表面及边角。

3、不得在已完工或部分完工的施工成果上乱写乱划,任意标志。

每天施工结束后立即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九、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体系见《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要求与内控标准如下:

1.土方开挖质量标准

1.1主控项目:

基底土性:

全数检查。

边坡检查:

每20米取1点,每边不少于1点。

长度、宽度和标高检查:

每20㎡抽查1处,但每个基坑不应少于1处。

1.2一般项目

平整度检查:

基坑每20㎡抽查1处。

1.2.1挖方的允许偏差:

a)表面标高:

0~-50mm;

b)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50。

c)边坡坡度:

表面平整、不应偏陡;

2.填土压实的质量标准:

a)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0㎜;

b)回填土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差值控制在-4%~+2%范围内

c)填土压实后干容重,100%符合设计要求;

d)采用环刀法取样时,基坑回填每坑每层20-50㎡取样一组,且不少于一组;

3.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架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上、下层支架的立柱

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隔离剂

不得沾污混凝土垫层

模板安装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预埋件、预留孔(洞)

应齐全、正确、牢固

轴线位移

≤4mm

截面尺寸偏差

7㎜

杯口柱垂直度

5㎜

相邻两板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3㎜

杯口中心位移

≤10㎜

标高偏差

杯形基础的杯底

-10~-15mm

基础顶面

4㎜

4.混凝土

4.1混凝土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a)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b)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c)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

d)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时间应随时检查。

以上各项由项目部技术质量部具体检查控制。

4.2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标准试件的混凝土强度。

试件强度试验的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

4.3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

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其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1次。

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需要确定。

4.4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4.5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应按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进行。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水泥检验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

应符合GB8076、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应按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一般项目

矿物掺和料质量

应符合GB1596等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粗细骨料质量

应符合JGJ52、JGJ53的规定

拌制用水质量

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JGJ63规定

配合比鉴定及验证

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的依据

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4.6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砼强度及试件取样留置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砼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接头位置

水泥、掺和料

2%

3%

砼运输、浇筑及间歇

全部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砼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砼初凝之将前上一层砼浇筑完毕。

当底层砼初凝后浇筑上一层砼时,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施工。

一般

项目

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执行

后浇带留置位置

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砼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养护

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7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

外观质量

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尺寸偏差

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处理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独立基础

≤8㎜

垂直度

≤5㎜

杯型基础杯底

0~-8㎜

8㎜

+5~-4㎜

表面平整度

预留杯口

中心位移

+10~-5㎜

4.8现场试验管理

4.8.1现场技术员对所有试验方法、试验手段、试验资料负责,记好施工试验日志,做好各种试块、试件和材料的复验工作,将试验资料及时交资料员整理。

4.8.2试验报告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发出的报告、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试验报告可以为原始记录、正式报告、统计报告等,填写时应项目齐全、字迹清晰、数据可靠,报告与原始资料相吻合,不得随意涂改,试验室按阶段把各类资料整理成册、归类,以备查考。

4.8.3定期进行检定,确保精度符合要求,仪器保管人按时提出申请,联系经国家认可的计量单位来进行检定,通过检定合格后,仪器才能继续使用。

4.8.4明日期、编号,试验室在施工现场建立砂浆、混凝土试块的标准养护室。

并设专人管理,每天按时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测试,并记录。

当发现温度、湿度有差异时,及时进行调整。

4.9隐蔽工程验收

在回填土前,混凝土隐蔽工程必须经施工单位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报现场监理代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在隐蔽验收报告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如在隐蔽工程验收中发现质量问题必须进行返工处理,然后进行二次隐蔽,直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10质量薄弱环节的预控技术措施

项目

薄弱环节

采取预防技术措施

工程测量定位

测量定位有误差

1、测量定位前,必须对测量仪器和器具进行检验和校正;

使其在要求误差范围内。

2、场区主控制网要便于施测、使用并长期保留;

控制网应闭合。

3、距离测量,计算斜距改正值。

4、在基础纵横轴线相应位置处设置引桩,四周用砼砌护,并设置警示标志,防止车辆、施工人员碰撞。

5、执行测量复核制度。

砼工程

麻面

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浇注砼前,模板应浇水湿润;

3、模板拼缝应严密,不漏浆;

4、模板脱模剂涂刷应均匀,严禁漏刷;

5、砼振捣应密实,严禁漏振,每层砼均应振捣至排除气泡;

6、不应过早拆模

烂脖子

1、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台阶砼浇注1.0~1.5h,沉实后,在浇注上部砼,以防止根部砼向下滑动;

2、基础台阶或柱、墙底板浇注后,在浇注上部基础台阶或柱、墙前,应先沿上部基础台阶或柱、墙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度,待上部砼浇注完毕,再将下部台阶或底板砼铲平、拍实、拍平。

(烂脖子:

基础、柱、墙混凝土浇筑后,和底板交界处出现蜂窝状空隙。

松顶

1、控制砼水灰比,水灰比不宜过大,且应使砼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2、在砼中掺加引气剂或减水剂,减少用水量,提高和易性;

3、砼振捣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20s以内,不产生离析现象;

砼浇至顶层时应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

4、采用真空吸水工艺,将多余游离水分吸去,提高顶部砼的密实性

(松顶:

混凝土柱、墙、基础浇筑后,在距顶面50~100mm高度内出现粗糙、松散,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内部呈多孔性,基本上是砂浆,无石子分布其中,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经不起外力冲击和磨损性。

一十、安全措施

1.强化安全保证体系,夯实安全基础工作:

1)切实加强安全基础建设,认真贯彻执行部颁《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定》和公司安全体系文件,坚持安全例会,每周安全学习日、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制度。

2)坚持“五按”施工,即按安全规程、按施工组织设计、按施工工艺标准、按安全技术措施、按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施工。

3)坚持每日每事一票的安全工作票制度,做到“三不施工”,即无安全技术措施不施工,无安全技术交底不施工,未宣读安全工作票不施工。

4)强化安全监察机制,对施工生产全过程进行安全监察。

5)变电站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有关的施工管理规程,严格执行本公司及变电站有关施工的规章制度。

6)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程的学习,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进入带电区域作业时,必须在工作现场设立围栏和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指派临时工单独从事有危险的工作。

8)带电场所警戒区的围栏或安全警示绳应醒目牢固,严禁任意移动或拆除安全警示绳、围栏、标示牌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

9)施工人员进入带电设备区域工作时,必须提前两天向变电站运行人员提出申请,征得值班人员同意并办理工作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方可工作。

未经许可严禁进入带电设备区域工作。

10)在设备区内抬放长物,必须平抬平放,且有两人进行。

11)在带电区工作时,铁锹、铁镐等施工用具举起不得超过头顶,不得扛在肩部以上。

浇水时,水管要平拿,向下浇,不得向上浇水,水管破损时要立即包扎,防止水浇到设备上。

12)由施工单位负责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由运行单位介绍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指明带电设备区域,将带电区用安全网围起,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警示牌,并进行安全措施的交底工作。

13)在工作前要办理工作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施工人员必须按指定的路线行走,不得擅自进入带电设备区,在指定的工作现场工作,车辆应停在设备区的马路上,车辆进入带电区应有专人指挥,沿指定道路行驶。

车辆在站内严禁超速行驶。

14)施工人员不得拆除原变电站的任何安全设施。

15)施工人员不得碰撞设备和设备埋管,严禁触摸、操作各种设备。

16)各种材料要堆放整齐,与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水泥袋、塑料袋等物品要保管好,防止刮到设备或构架上。

17)施工人员应爱护本变电站内的公用设施,不得损坏花草树木、不得损坏设备和建筑成品。

18)施工人员应每天将工作现场清理干净,不得在带电区内吸烟,不得在场区内随手扔杂物、纸屑等,现场要经常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9)在施工中,应经常通报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

20)与施工间隔相邻的带电间隔,工作中应保持安全距离,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330kV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为4m,110kV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为1.5m,35kV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为1m。

施工现场必须在安全距离外设置护网遮拦,并有警示牌,以制止误入高压带电区域静电伤人。

21)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劳务工的管理,施工人员在没有安全监护人的带领下,不得进入带电设备区内从事任何工作。

22)电焊机、振动棒等施工机具应有单独的防漏电保护装置,并有安全可靠的接地接零装置。

严禁乱拉乱接现象,在工作区域内设置配电箱,并有专人管理,所有带电工器具均从配电箱接电,严禁直接接在变电站的动力箱上。

23)施工机具、工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不用。

使用时必须有专业人员操作,中途发生故障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进行修理。

24)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遵守劳动纪律,严禁追逐打闹,严禁破坏所内设备,遵守所内的规章制度。

25)用水用电,必须在指定的位置对接,防止误接。

26)吊车、挖机进入现场,必须征得运行值班负责人的同意,在带电区工作双方和司机要一同到现场查看,是否需要做停电安全措施,如需停电要办好第一种工作票,如不需要停电应做好监护工作,并办理第二种工作票。

27)施工人员在没有办理工作票时,不得擅自进入继电器室、低压配电室内工作。

28)每天下班前,工作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要确保切断所有工器具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