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1842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形式逻辑试题Word格式.docx

30下列概括错误的是——不正确的思想——错误

31.“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一一定义过宽错误

32.判断和语句的关系是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33.在“有的著名科学家也是哲学家”这一判断中,主项概念与谓项概念在外延上具有交叉关系

34.已知某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此判断是一一SOP

35.“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这个三段论是AAI式,所以,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AAI式。

”这一推理一一联言推理的组合式

36.“甲与乙两人同时是凶手或者同时不是凶手”,该命题是-选言命题

37.“并非他不可能成功”与“他必然会成功”这两个命题是一一等值关系

38.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和“鲁迅是知识分

子”这两个语句中的知识分子是一一前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后一个是非集合概念

39.当SAP和POS均取值为真时,则S与P必具有--P真包含S-关系。

40.“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是借助--完全归纳推理--推理得出的。

42.“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

式不正确;

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

所以,这个推理结论不必

然正确不是由于形式不正确”这一推理,是一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43.某大学现有中文系.经济系.物理系等十七个系,这是一把整体分为部分

44.“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我是群众”这句话中,“群众”这个概念是——在前一句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是非集合概念

47.“李华或者懂数学,或者懂逻辑。

李华懂数学。

所以,他不懂逻辑”这一推理犯了一一“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认另一部分选言支”的错误

48.“西北大学的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和“小李是西北大学的学生”,

这两句话中使用的“西北大学的学生”这个概念,它们一一-在前一句中是集合

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

49.“年龄为30岁以下的人”与“年龄为15岁以下的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

50.“能被2整除的数”与“能被3整除的数”,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

51.“《三国演义》”与“《鲁迅全集》”的外延关系为一一全异关系

52.下列概念的括号正确的是一一把“金属”概括为“元素”

53.下列概念的限制正确的是把“生产资料所有制”限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54.在“有的著名科学家也是哲学家”这一判断中,主项概念与谓项概念在外延上具有交叉关系

55.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假,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一一S真包含于P关系。

56.“小李与小王是同学”这一判断是一一关系一一判断。

57.下列判断与“这次考试可能会及格”为矛盾关系判断有这次考试必然不及格

58.“小王参加会议,小张也参加会议”和“要么小王参加会议,要么小张

参加会议”这两个判断一一可同假,不可同真

59.“或是SAP真,或是SEP真“这个判断属于一一不相容选言判断

60.“或者SIP假,或者SOP假”这个判断属于一一不相容选言判断

61.“并非全班所有的同学都会打排球”与“并非全班所有同学都不会打排球”这两个判断一一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62.以“没有一个教师不是知识分子”为前提进行换质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一一教师都不是非知识分子

63.根据判断间对当关系进行直接推理,以“所有的诈骗罪都是侵犯财产

罪”为前提进行直接推理,可必然推出--有的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这样的结论。

64.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鲁迅是知识分子”这两个语句中的知识分子是一在前一句中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

69.从“凡是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有效的推理”可以得出一一不正确的推理

都是非形式有效的推理

70.如果一个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都是假的,其推理形式一一可能有效

71.“假言判断”可以概括为一一复合判断

72.“做文章没有绝对固定的格式”和“做文章大体上有一定的格式”,这

两个判断之间是一一既非矛盾关系,也非反对关系一一关系。

73.负概念与正概念的外延之和一一等于它们的属概念的外延

74.“性质判断由量项,联项,主项和谓项组成,性质判断按质可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这段文字是如何说明“性质判断”这个概念的?

正确的答案是一一先从内涵,后从外延

75.“商品包括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无论何种类型的商品,都是为

专门出售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几个判断对“商品”这个概念的说明是一一---

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76.下列概括,正确的是一一“太阳”概括为“恒星”

77.“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而真理是不怕批评的”这论证属于一一直接论证的演绎论证

78.若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特称否定命题,则小前提只能是一一A判断

79.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是指一一联结词一一相同。

80.以“A不是B,B是C'

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是有C不是A

81.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一一相容关系

82.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不同真,不同假

83.“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一一-.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84.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贝UA与B的外延关系为一一.A与B交叉

85.巳知“甲班有同学不是党员”,可必然推出一一有些非党员是甲班同学

85.5.“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集合概念

86.“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一一定义过宽

87.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一一联项和量项

88.“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

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89.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推理--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

90.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一一A.逻辑常项(逻辑联项和逻辑量项)

91.以E命题为大前题,以I命题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的推理,结论应是――0判断

9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93.如果素材相同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可能同假,则这两个命题之间是一一反对关系

94.若一有两个选言肢的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则其两个选言肢一同真不可同假

95.复合命题的真假取决于一一肢命题的真假

96.以“A并且B'

和“非A或者c”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B并且C

97.“张云不是钢铁工人,又不是石油工人”与“如果张云是钢铁工人,那

么张云不是石油工人”这两个命题在真假值方面——可同真并可同假

103.当S与P是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假的判断是--SAP

104.并非“只要是法律系毕业,就能成为优秀的律师”等值于

是法律系毕业但却没成为优秀的律师

二、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请将正确或错误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

1.警察分为户籍警、交通警。

(错)

2.“西安市”这一概念的外延小于“陕西省”这一概念的外延。

3.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来实现的。

(对)

4.“所有的同学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这个判断的主谓项都是周延的。

(对)

5.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概念的负概念是资本主义国家。

6.下面的推理是正确的:

春暖花则开,今春未暖,故花未开。

(错)

7.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8.集合概念不能在个体意义上使用。

9.根据矛盾律,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必然有一个是真的。

10.证明就是说明事物客观性的判断。

11.任何一个概念都是由内涵与外延两部分组成的。

12.当SEP为假时,SAP真假不定。

13.如果三段论的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判断,则它的结论应是否定判断。

14.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论据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15.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16.凡形式有效的推理都是正确的推理。

17.“中国历史上至少有一次农民起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属于特称判断。

18.对概念进行限制或概括的逻辑依据是概念的种类。

19.从性质判断的类型来看,“人固有一死”属于特称判断。

20.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概念和判断组成的。

21.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2.“大学生”和“共产党员”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反对关系。

23.“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概念的矛盾概念是“资本主义国家”。

(错)

24.有属种(或种属)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具有反变关系。

25.种加属差的定义方法揭示了被定义概念的外延。

26.“教师分为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大学教师,”这个划分犯了约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27.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是概括。

28.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是限制。

29.判断的特征之一是有真假。

30.“没有那一种商品不是劳动产品”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

31.句子分为主语和谓语。

32.并非白马非马,所以,白马是马。

这一推理是正确的。

33.有人是自学成才的,所以,有人不是自学成才的。

这一推理是错误的。

34.鲁迅先生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所以,鲁迅先生是文学家。

这一推理是错误的。

35.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过宽。

(对)

36.鲁迅可以分为少年时代的鲁迅、青年时代的鲁迅、中年时代的鲁迅、老年时代的鲁迅。

这一划分是正确的。

37.海豚不是鱼;

海狮不是海豚;

所以,海狮不是鱼。

这一推理是有效的。

38.商品不是供生产者本人消费的劳动产品。

这一定义犯了定义不能否定的逻辑错误。

39.矛盾律不允许思想上产生任何矛盾。

40.在辩论过程中,如果揭露了对方的论证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就表明对方的论据是假的。

41.学习努力与否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42.“体力劳动者”可定义为: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43.真包含于关系属于包含于关系。

44.对同素材的A和E可以同时加以肯定。

45.教育者即使执行教育的人,作为定义犯了同语反复错误。

3.简答题(每小题5分)

1.什么是周延?

性质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怎样?

周延性是指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谓项外延数量的断定情况。

如果判断中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如果没有断定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5.概念不明确都有哪些表现?

概念不明确主要有6类表现:

界定不清、含义模糊、发生歧义、概念混淆、偷换概念、概念赘余。

6.语词与概念的关系是什么?

概念与语词的基本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概念是词语的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概念的内容是统一的,表达形式可以多样。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7.什么是判断,其逻辑特征是什么?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是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反映周围现实一种思维形式。

判断的逻辑特征一是有所断定。

二是有真假。

8.判断与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概念本身无所谓肯定或否定;

第二,概念也无法表示它的真或假。

判断则不同,它至少是两个概念的结合。

有的概念是简单的排列,似乎无所谓断定。

但实际上已经有了断定。

有些判断似乎是虚假判断,但在人们的实际思维中是把当真实判断来对待的。

9.什么是正确推理的条件?

“推出真实结论的条件”和“推理有逻辑性的

条件”的区分是什么?

一个推理要能够得出真实的结论,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作为前提的判断要真实;

其二,推理过程要遵守推理的规则。

“推出真实结论的条件”和“推理有逻辑性的条件”的区分:

“推出真实结

论的条件”:

重点是得出真实结论;

它必须具备上述的两个条件。

亦即,前提要真实;

推理过程要符合推理规则。

“推理有逻辑性的条件”:

专指推理形式正

确,它只要求遵守推理的规则。

并按照这一点对推理形式是否正确做出形式上的判定。

10.判断变形直接推理有哪些方法?

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是由一个性质判断通过变形推出一个性质判断做结论的推理。

有换位推理、换质推理和换质位推理。

11.三段论的公理是什么?

三段论的公理就是:

一类事物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那么该类事物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即:

对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进行断定(肯定或否定),那么对该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也应该进行断定(肯定或否定)。

4.论述题(每小题10分)

1.这里有三个盒子:

一个金盒、一个银盒、一个铁盒;

一张照片放在其中一个盒子里,每个盒子上都有一句话:

金盒上是“照片在此盒中”,银盒上是“照片不在此盒中”,铁盒上是“照片不在金盒中”;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请问照片在哪个盒子中?

请写出分析证明的过程。

设三个命题分别依次为p、q、r

由题设知p与r一真一假,而p、q、r中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所以q必为假命题,由此知非q:

“肖像在这个盒子里”为真命题.

解答:

解:

•••卩=非r,

二p与r一真一假,而p、q、r中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

•••q必为假命题,

•••非q:

“肖像在这个盒子里”为真命题,

肖像在银盒里.

2.指出下列推理是何种推理,并说明是否有效,写出其推理形式。

所有的公务员都是知识分子,王萧萧是知识分子,所以,王萧萧是公务员。

三段论。

此推理无效。

中间项知识分子两次不周延,因此推理无效。

3.证明:

在三段论中,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违反这条规则,就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同样不能得出结论。

规则1证明:

如果两个前提都特称,则前提的联项情况有三种,第一两个前提都为否定;

第二,两个前提中有一个为否定;

第三,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

第一种情况不符合规则,所以我们只要证明在第二、三种情况下,从两个特称前提都推不出结论,则本规则得证。

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为否定,则两前提中只有一个周延的项,是否定判断的谓项。

则结论为否定,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则其在前提中也应周延,则大项只能是前提中否定判断的谓项,则中项在前提中两次都不周延。

所以,推不出结论。

如果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则两前提的两个主项和两个谓项都是不周延的,中项在前提中两次不周延。

所以,如果两个前提都是特称的,则推不出结论。

4.证明:

中项周延两次的有效三段论,其结论不能是全称判断。

假设中项周延两次的有效三段论,其结论可以是全称判断。

因为结论全称,所以小项在结论中周延,这就要求它在前提中周延,这样小前提中小项和中项都周延,所以小前提是全称否定判断。

因为小前提否定,所以结论否定,贝氏项在结论中周延,这就要求它在前提中周延,所以大前提中的大项和中项都周延,因此大前提也是全称否定判断。

两个否定判断不能得结论,所以假设错误,中项周延两次的有效三段论,其结论不能为全称判断。

5.证明:

在三段论中,两个否定判断不能得出结论

如果是两个否定前提,那就是说,特定的大项分子与特定的中项分子是不相容的;

特定的小项分子与特定的中项分子也是不相容的。

这样的话,特定的大项

分子与特定的小项分子两部分内容的关系无法确定。

根据两个否定前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否定结论,也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结论;

总之,我们不能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

6.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的,请问:

谁参加了公益活动?

写出推理过程。

甲班所有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甲班班长参加了公益活动

甲班所有人都没有参加公益活动

三个命题依次是SAPSIPSEP,只有在SAP为真的时候能够直接推理SEP为假命题,SEP为假命题则SIP为真命题,只有一句假话,其余为真话。

所以都参加了工艺活动。

7.课代表向任课老师打探消息,说:

“这次考试不太难,我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60分以上吧?

”任课老师说:

“你的话前半句不错,后半句不对。

”问:

根据任课老师的意思,下列各项判断中,哪一项必定是事实?

A.多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有少数同学的成绩在50分以下。

B.有些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有些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C.肯定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及格。

D.这次考试太难,多数同学的成绩不理想。

E.这次考试太容易,全班同学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

后半句不对,既SAP是假命题,那么SOP则必定是真命题,既“有些学生不在60分以上“,所以“肯定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及格“必定是事实。

8.一家珠宝店的珠宝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某一人所为。

审讯中,四人是这样说的:

甲:

“我不是罪犯。

”乙:

“丁是罪犯。

”丙:

“乙是罪犯。

”丁:

“我不是罪犯。

”已知四人中有一人说的是假话,请找出罪犯,

由于乙的话与丁的话是相互矛盾的,根据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假,所以四人中唯一说真话的就在乙和丁二人之中。

于是,甲和丙所说的话都为假。

既然甲的话为假,贝U说明甲是罪犯。

所以,甲是假话,是罪犯。

9.某岛居民是骑士和无赖两部分。

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说假话。

甲和乙是该岛上的两个居民,关于他们,甲说,“或者我是无赖,或者乙是骑士。

”根据

上述条件,可以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A.甲和乙都是骑士B.甲和乙都是无赖C.甲是骑士,乙是无赖D.乙是骑士,甲是无赖E.无法断定,

“或者我是无赖,或者乙是骑士“是相容选言命题,根据真值表规则,设我是无赖为p,乙是骑士为q,

若pvq为假,甲是无赖,按真值表规定,则pq均为假,所以得出甲是骑士,乙是无赖,前后矛盾。

因此,pvq命题为真,贝卅是骑士,那么p为假,按真值表规定,q—定为真。

所以甲乙都是骑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