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1943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常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卷

化  学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75分钟)

2021.02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I—127

一、单项选择题:

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

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各微粒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该化学反应的类型不一定是(  )

A.分解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吸热反应

D.可逆反应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FeCl3溶液具有酸性,可用于蚀刻铜制品

B.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甘油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化妆品的保湿剂

D.Na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备Ti

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下列实验室中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先用稀硫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

B.滴定接近终点时,用锥形瓶内壁触碰滴定管的尖嘴

C.金属镁不慎着火时,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酯化反应完成后,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4~9题:

由于化石燃料的长期大量消耗,传统能源逐渐枯竭,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氢能源和化学电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问题。

4.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获取氢能源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

已知反应1:

SO2(g)+I2(g)+2H2O(l)===2HI(aq)+H2SO4(aq);ΔH<0

反应2:

H2SO4(aq)===SO2(g)+H2O(l)+1/2O2(g);ΔH>0

反应3:

2HI(aq)===H2(g)+I2(g);ΔH>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反应的活化能,可加快反应速率

C.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的总反应为2H2O===2H2↑+O2↑

D.升高热源温度可使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增大

5.水合肼(N2H4·H2O)是重要的氢能源稳定剂,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

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在装置甲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碱石灰制取NH3 B.用装置乙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

C.制备水合肼时从装置丙的b口通入NH3 D.用装置丁吸收反应中过量的NH3

6.氨硼烷(NH3·BH3)是一种颇具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

下列关于氨硼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氨硼烷结构与乙烷相似,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

B.氨硼烷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故易溶于水

C.分子中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小于B原子

D.分子中由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B原子形成配位键

7.科学家利用氨硼烷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在常温下即可工作,总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室为该原电池的正极区

B.a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H3·BH3+2H2O-6e-===NH

+BO

+6H+

C.放电过程中,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b室移向a室

D.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硫酸能增大电流强度

8.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和Co2O3,含少量Al2O3和ZnO)为原料制备锂电池的电极材料Co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入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3++SO2+2H2O===2Co2++SO

+4H+

B.加入适量Na2CO3调节pH是利用几种氢氧化物Ksp的不同除铝

C.若萃取剂的总量一定,则分多次加入萃取比一次加入萃取效果更好

D.将含Co2+的溶液缓慢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沉钴,以提高CoCO3的产率

9.一种新型电池的电解质是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元素W、X、Y、Z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r(W)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W

C.W和X组成的XW3分子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Y和Z组成的ZY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1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颜色变化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NaClO溶液滴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缓慢褪色;若同时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去

ClO-的氧化性随pH的减小而增强

B

将石油分馏的产品石蜡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逐渐褪去

石油中含有烯烃

C

向滴有酚酞的氨水中加入CH3COONH4固体,溶液的红色变浅

CH3COONH4溶液呈酸性

D

向含AgCl和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产生两种颜色沉淀,但以白色为主

溶液中c(Cl-)/c(Br-)减小

11.阿魏酸乙酯(Y)是用于生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品的基本原料,可由下列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Y与足量Br2既可发生取代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C.可用FeCl3溶液检验产品Y中是否混有X

D.1molX、Y分别与足量H2反应时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5∶4

12.已知p[

]=-lg[

]。

室温下,向20.00mL0.10mol·L-1HX溶液中逐滴滴加0.10mol·L-1NaOH溶液,溶液pH随p[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p[

]=1时,溶液的pH=5.75

B.当p[

]=0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10.00mL

C.当加入10.00mLNaOH溶液时:

c(H+)+c(HX)=c(Na+)+c(OH-)

D.如图所示各点对应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

a>b>c

13.以丙烯、氨气和空气(空气中O2体积分数约为20%)为原料,在催化剂条件下生产丙烯腈(CH2CHCN)的过程中会同时生成副产物丙烯醛,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C3H6(g)+NH3(g)+3/2O2(g)===CH2===CHCN(g)+3H2O(g)

C3H6(g)+O2(g)===CH2===CHCHO(g)+H2O(g)

在恒压、460℃时,保持丙烯和氨气的总进料量和空气的进料量均不变,丙烯腈和丙烯醛的平衡产率随进料气中n(氨气)/n(丙烯)的比值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a表示丙烯腈的平衡产率随n(氨气)/n(丙烯)比值的变化

B.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丙烯腈的平衡产率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使丙烯腈的平衡产率达到100%

D.由图可知,原料氨气、丙烯和空气的理论最佳进料体积比为2∶2∶3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共61分。

14.(15分)CO2甲烷化加快了能源结构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碳资源的转变。

(1)CO2甲烷化反应最早由化学家PaulSabatier提出。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CO2和H2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可得到甲烷。

已知:

CH4(g)+H2O(g)===3H2(g)+CO(g);ΔH=206kJ·mol-1;

CO(g)+H2O(g)===H2(g)+CO2(g);ΔH=41kJ·mol-1。

则反应CO2(g)+4H2(g)===CH4(g)+2H2O(g)的ΔH=________kJ·mol-1,ΔS________(填“>”“<”或“=”)0。

(2)催化剂的选择是CO2甲烷化技术的核心。

在两种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O2转化率和生成CH4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①过渡元素是寻找催化剂的主要方向。

催化剂Ni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②高于320℃后,以NiCeO2为催化剂,CO2转化率略有下降,而以Ni为催化剂,CO2转化率却仍在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③对比上述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工业上应选择的催化剂是________,使用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

(3)近年来新兴的生物电催化技术运用微生物电解池也可实现CO2甲烷化,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微生物电解池实现CO2甲烷化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处理有机物[(CH2O)n]产生标准状况下56m3的甲烷,则理论上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15.(15分)肾上腺素(F)可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和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其合成路线(图1)和体内代谢过程(图2)如下:

已知:

①MAO酶为胺氧化酶,可催化胺发生如下反应:

②酮的αH可与卤素发生酮α氢的卤化反应,如

(1)D→E不宜使用NaOH溶液代替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前四步反应得到的E为混合物,加入d酒石酸是为了分离去除与F具有不同药效的同分异构体G,F和G属于________(填“构造异构”“顺反异构”或“对映异构”)。

(3)在注射使用肾上腺素时通常用其盐酸盐的原因是________。

(4)肾上腺素经胺氧化酶(MAO酶)代谢后的产物X(分子式为C8H8O4)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含有苯环的水解产物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

(6)麻黄碱(

)与肾上腺素同属于拟肾上腺素药物。

写出以

、CH3CH2COOH和CH3NH2为原料制备麻黄碱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6.(15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

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有氧化法和还原法。

(1)过硫酸盐氧化法:

用原料亚氯酸钠(NaClO2)和过硫酸钠(Na2S2O8)直接反应,操作简单,同时可得到副产品Na2SO4。

①制备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料亚氯酸钠的阴离子(ClO

)中Cl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副产品Na2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盐酸还原法:

此法制得的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常含有ClO2和Cl2两种主要成分。

为测定某二氧化氯消毒液中ClO2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

量取5.00mL二氧化氯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到25.00mL,再向其中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振荡;用0.1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后,加入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5.50mL;加入稀H2SO4调节溶液pH=3,再用0.1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滴至浅黄色时加入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第二次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已知:

2ClO2十2KI===2KClO2+I2

KClO2+4KI+2H2SO4===KCl+2K2SO4+2I2+2H2O

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时,均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②计算该二氧化氯消毒液中ClO2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③若实验中调节溶液pH时稀硫酸用量不足,将导致测得的ClO2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7.(16分)实验室用氨法浸出氧化锌烟尘制备活性ZnO,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1)浸出。

用一定浓度的氨水和NH4HCO3配成的混合液浸取氧化锌烟尘,得到锌氨[Zn(NH3)4CO3]浸出液。

①烟尘中的主要成分Z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锌元素的浸出率随浸出液初始pH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当浸出液初始pH大于10时,浸出率随pH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杂。

Cu2+、Pb2+等杂质也与氨水形成配合物存在于浸出后的滤液中,加入Zn粉可将它们置换除去。

写出Zn粉和铜氨配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3)蒸氨。

加热时溶液中过量的氨和铵被蒸出,锌氨配合物最终以2ZnCO3·3Zn(OH)2沉淀形式从溶液中析出。

该过程需保持恒温80℃,可采取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

(4)焙解。

已知Zn(OH)2和ZnCO3的分解温度分别为125℃、300℃。

实验室加热碱式碳酸锌[2ZnCO3·3Zn(OH)2]时测得的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图3

①275℃时,碱式碳酸锌分解产生的气态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经焙解得到的活性ZnO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

该晶胞中Zn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Zn2+

5.9

8.9

Fe2+

5.8

8.8

Fe3+

1.1

3.2

(5)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

右表是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设计以锌灰(主要成分为Zn和ZnO,杂质为Fe及其氧化物)为原料制备活性ZnO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

1.0mol·L-1HNO3、1.0mol·L-1H2SO4、1.0mol·L-1NaOH、20%H2O2)。

 

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卷(常州)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A 3.B 4.D 5.C 6.C 7.C 8.D 9.B 10.A 11.B 12.D 13.A

14.(15分)

(1)-165(2分) <(2分)

(2)①[Ar]3d84s2(2分)

②320℃时,以NiCeO2为催化剂,CO2甲烷化反应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左移;以Ni为催化剂,CO2甲烷化反应速率较慢,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加快,反应相同时间时CO2转化率增加(3分)

③NiCeO2(1分) 320℃(1分)

(3)①CO2+8H++8e-===CH4+2H2O(2分)

②2×104mol(2分)

15.(15分)

(1)NaOH会与酚羟基反应(2分)

(2)对映异构(1分)

(3)肾上腺素盐酸盐的溶解性更好(2分)

16.(15分)

(1)①2ClO

+S2O

===2ClO2↑+2SO

(2分)

②sp3杂化(2分) 正四面体形(2分)

(2)①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颜色(2分)

②依据反应原理得关系式:

2ClO2~2KClO2~4I2~8Na2S2O3(2分)

 1      4

 x 0.1mol·L-1×20.00mL×10-3L·mL-1

x=5.0×10-4mol(2分)

c(ClO2)=5.0×10-4mol/5.00mL×10-3L·mL-1=0.1mol·L-1(1分)

③偏低(2分)

17.(16分)

(1)①ZnO+3NH3·H2O+NH4HCO3===Zn(NH3)4CO3+4H2O

或ZnO+3NH3+NH4HCO3===Zn(NH3)4CO3+H2O(2分)

②碱性过强时,溶液中OH-浓度增大,生成了Zn(OH)2沉淀(2分)

(2)Zn+[Cu(NH3)4]2+===[Zn(NH3)4]2++Cu(2分)

(3)水浴加热(2分)

(4)①CO2和H2O(2分)

②4(2分)

(5)在搅拌下将锌灰加入1.0mol·L-1H2SO4,待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20%H2O2;再加入1.0mol·L-1NaOH调节溶液的pH在3.2~5.9之间,静置后过滤;向滤液中再加入1.0mol·L-1NaOH调节溶液的pH在8.9~11之间,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在125℃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