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2269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docx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doc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

2010~2012年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所在省份:

河北省

学校名称: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盖章)

联系部门:

财务处

联系人:

(签字)

联系电话:

0319-

编制日期:

2013年5月25日

 

 

2010—2012年度中央财政

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总结报告

学院根据河北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规划相关文件精神,为更好地贯彻河北省“打造沿海经济强省”战略,适应河北省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技术升级需要,学院基于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的雄厚基础,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本着“强优势、育特色、创品牌”原则,瞄准河北省支柱产业发展对技能型高端人才的强烈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专业,2010—2012年河北省财政厅、教育厅共批准我院开展了6个专业能力实践基地项目建设。

项目实施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占领技术高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技术升级需要;二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三是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校及优势特色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2010-2012年度,我院累计收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100万元,该专项资金用于建设电气智能化控制技术实践训练基地、际华服饰产品“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数控技术应用性创新能力实践基地、冶金生产节能技术虚拟现实训练基地、汽车节能安全新技术应用推广实践基地、管理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中心等项开支。

目前,该专项资金已完成1046.33万元,执行进度达到95.12%,其中:

1、电气智能化控制技术实践训练基地共计开支150万元,罗克韦尔实验室建设PLC设备和网孔板设备均已正常使用,其中PLC设备采购使用资金130万元,网孔板设备采购使用资金8.74万元,计算机类设备采购使用资金10.74万元,购买专用材料等零星开支0.52万元,项目已完成,执行进度达到100%。

2、际华服饰产品“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共计开支150万元,其中三维人体测量仪设备、针织服装生产设备及配套设备使用资金115万元,实验场地改造使用资金6.98万元,人台原型设计、方案制定使用资金28.02万元,项目已完成,执行进度达到100%。

3、数控技术应用性创新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已完成购置快速成型机、立式加工中心等设备和软件273.12万元,其中快速成型机79.80万元,立式加工中心91.24万元,普通卧铣21.39万元,试验台等设备80.69万元;工具柜及其他零星维修等费用26.88万元,设备均已正常使用,项目已完成,执行进度达到100%。

4、冶金生产节能技术虚拟现实训练基地建设已购置高炉炼铁实训操作台、轧钢仿真软件等设备和软件等主要设备60.09万元;冶金生产实训平台29.80万元,六通阀等等零星材料10.11万元,设备均已正常使用,项目已完成,执行进度达到100%。

5、汽车节能安全新技术应用推广实践基地已购置汽车营销技能机试系统、轿车电气系统教学平台设备45.47万元,ASEP项目专用工具41.05万元,汽车虚拟实训软件等51.30万元,电动汽车电机测功机等99.90万元,实验台等专用材料等开支22.81万元,累计实现开支260.53万元,执行进度达到86.84%,另有动力电池系统正在采购中。

6、管理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中心建设已完成创新创业教学基础条件建设15万元,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大学生创业实战模拟等平台70.80万元,累计实现开支85.80万元,执行进度达到85.80%,另有系统管理软件等正在招标。

二、高校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

按照我院2010-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规划,2010-2012年我院省财政厅、教育厅共批准我院建设6个专业能力实践基地项目。

1、各批准项目及资金情况表

表1:

2010-2012年批准项目资金和申请资金对照表单位:

万元

序号

建设时间

项目

申请资金(央财)

批准资金(央财)

1

2010年

际华服饰产品“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

300

150

2

2010年

电气智能化控制技术实践能力训练基地

300

150

3

2011年

数控技术应用性创新能力实践基地

500

300

4

2011年

冶金生产节能技术虚拟现实训练基地

200

100

5

2012年

汽车节能安全新技术应用推广实践基地

500

300

6

2012年

管理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中心

200

100

2、各项目实施情况

通过2010-2012年6个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学院综合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将达到新的高度,优势与特色专业能紧跟行业最新技术,满足学院10000余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为技能型高端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撑。

公共服务体系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现代化便利条件,把学院建成区域共享的专业能力实践训练中心;依托高精尖设备,开发出高水平工学结合实训项目,增强学生体面就业的能力,为邢台市高教园区内其它兄弟院校实践教学提供协助,并为周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把学院建成先进技术应用推广中心和区域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

总结高水平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丰富“邢台模式”内涵,形成便于推广的各专业能力训练基地软硬件系统化解决方案,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专业能力训练基地建设提供借鉴,把学院建成了专业能力训练基地改革示范区。

(1)际华服饰产品“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

际华服饰产品“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由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同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创意·流行株式会社三方共同承建。

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建成“人体形态科学应用技术实验室”、“数字化设计开发工作室”。

◆人体形态科学应用技术实验室

人体形态科学应用技术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在于引进日本先进的人体形态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我国人体形态基础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并开发出适合中国人体型的服装立体裁剪用人体基础模型,并依托立体裁剪用人体基础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和研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装原型。

该实验室建立完成一个三维扫描室并主要配备:

3D光学扫描系统(三维人体扫描仪)、三维人体测量软件、高性能电脑、玻璃钢模具等设备。

目前人体形态基础数据的采集,人体基础模型的制作,立体裁剪用人台已经研发完成;服装样板原型等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人体采集数据和信息也正在形成专业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整理和研究。

◆数字化设计开发工作室

数字化设计开发工作室主要用于服装产品以及服饰产品的设计、研发、实训等项目的开展以及满足服装类设计课程的教学需要。

该工作室建成后,可以使教师及学生从网络信息资料的收集到产品的设计研发,最后形成研发方案,规范了设计研发方案,提高了研发效率。

数字化设计开发工作室主要配备:

高性能电脑60台以上,Internet网络接入设备,网络交换机,专业绘图软件以及数字化投影等设备,目前该工作室已经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

◆服装样品制作工作室

服装样品制作工作室主要用于把定稿的服装产品及服饰品进行样品制作以及后期熨烫,整理等工作的完成。

主要购置电脑、打印复印一体机、服装CAD软件输入设备并配备电脑平缝机、包缝机、锁眼机、钉扣机、双针机、熨烫设备及特型辅助工具等设备。

目前该项目已于12年3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建成后的人体形态科学应用技术实验室实现了以下培养目标:

人体形态科学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对人体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整理,研发出符合中国人体型的立体裁剪用人台;利用人台的研究成果,研发出原型制图公式、比例及定寸,形成适合中国服装企业使用的服装样版原型;以上人体数据信息的采集和整理都以人体原型为基础,掌握了我国青年人体数据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此项目对中国式原型的分析和制作可以进一步编写专用教材,申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专利成果;人体形态科学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对我国服装企业生产以及服装专业的教学的提高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2)电气智能化控制技术实践能力训练基地

根据资金到位情况,对建设内容和目标做了较大调整。

原计划建设电气智能化控制技术实践能力训练基地项目,由工业自动化与驱动技术平台、生产过程控制仪表平台、DCS集散控制系统平台等组成。

调整后的建设目标为建设一个基于罗克韦尔PLC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平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罗克韦尔自动化综合实训室。

罗克韦尔实训室平台由罗克韦尔国际(海外)公司资助建设,罗克韦尔自动化捐赠价值400万元的设备,采用当前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使学习者熟悉、了解当前自动化发展的前沿技术,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本地区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主要示范区。

平台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由ControlLogix平台、PowerFlex变频器平台、PanelView-Plus电子操作员界面和NetLinx三层开放网络体系构成;软件系统由Logix系统的编程软件RSLogix5000、RSLinx网络管理软件、RSView生产过程软件构成。

目前主体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已经安装完成,计划于5月份验收,验收后即可投入使用。

实践基地建设使专业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项目完成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对工业自动化和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可编程控制技术和自动化工业网技术教学,并辐射带动相近专业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项目完成后,为研究和工业项目提供技术平台,并与周边兄弟院校实现实训基地的共享;依托高精尖设备,预计年培训教师可达100人以上。

技术服务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明显增强。

教师科技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扩大,依托共建实训平台,为大学和工业界建立联系,预计年培训在岗职工600人次以上。

(3)数控技术应用性创新能力实践基地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实训室子项目由北京凯奇数控设备成套有限公司资助建设,优惠50余万元。

捐赠20万元的设备,提供价值80万元的技术,同时无偿赠送凯奇数控系统仿真软件40个节点(价值20万元)。

实训室采用先进的数控设备,使学习者熟悉、了解当前数控技术的前沿技术,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本地区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主要示范区。

该项目包括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实验室、NC多轴联动控制实验室、NC单轴运动控制实验室、FMS与伺服技术实验室、液压气压传动实验室、凯奇数控公司邢台工作站和数控技术展览室。

目前主体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已经安装完成,计划于6月份验收,验收后即可投入使用。

精密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子项目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资助建设,捐赠17万元的配套设备。

实训室设备均已到位,并通过了学院验收,相关安装、调试工作已经完成。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应用性创新能力实践基地项目由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实训室与精密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两个子项目组成。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实训室

该实训室以数控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揭示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的基本规律和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内涵建设为中心,整合所涉及到得关键技术,建设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实验室、NC多轴联动控制实验室、NC单轴运动控制实验室和液压气压传动实验室,同时,为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数控技术的前瞻性,建设了FMS与伺服技术实验室、凯奇数控公司邢台工作站和数控技术展览室。

该实训室以训练学生认知、了解、掌握当前的数控主流技术,开发企业需要的先进技术实训项目作为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载体,完成项目标准、实训指导书、教学组织方案、操作视频等材料,集成为实训项目“学习包”。

◆精密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

该实验室采用当前先进的快速成型设备和动平衡机,使学生熟悉、了解当前快速成型的前沿技术,包含快速成型实验室和动平衡实验室。

实验室建成后,可以为机械类专业开设逆向工程设计、快速成型技术等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实践教学基础,同时本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使用可以带动并辐射周边兄弟院校实现实训基地的共享;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辐射带动相近专业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可为800余名学生提供高水平先进技术项目实训,并将为学校教师从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信息技术、过程控制等方向的科研和软件开发等提供充分的科研条件,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科和专业建设。

为河北省机械工程、电气信息、钢铁冶金、石油化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技能型高端人才支撑。

(4)冶金生产节能技术虚拟现实训练基地

建设冶金生产节能技术虚拟现实训练基地项目由模拟仿真实训平台和冶金生产实训平台组成。

◆模拟仿真实训平台

模拟仿真实训平台可满足学生在校内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的需求,解决学生在钢铁企业高危险、高成本的生产环境中不能反复训练的难题,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专业教学保驾护航。

该实训平台建立完成并主要配备:

炼铁生产仿真实训系统48套、炼钢生产仿真实训系统48套、轧钢生产仿真实训系统48套、单元仿真实习软件、炼钢操作台、轧钢操作台、炼铁操作台、投影仪、液晶电视、交换机等主要设备。

目前该实训平台已经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

◆冶金生产实训平台

冶金生产实训平台主要用于提高学生关键岗位的操作能力,其按照生产工艺工程,将行业生产分解为多个生产环节,按主要生产环节设置专项技能实训。

该实训平台建成后,可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给学生创造动手机会,提高其岗位操作能力。

冶金生产实训平台主要配备:

流体输送操作实训装置、精馏操作实训装置、传热操作实训装置、设备拆装实训单元、吸收解吸操作实训装置、恒压过滤实验装置等设备,目前该实训平台已经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

◆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实践基地建设使专业整体水平得到提高,项目完成后,冶金专业实训基地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辐射带动相近专业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承担的实训教学任务可以从3千人时增加到1万5千人时/年,为学生提供高水平先进技术项目实训26项,提高了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钢铁企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

技术服务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明显增强,为相关钢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职业资格培训、新员工上岗培训、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

并且可以为周边的冶金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故障排除、关键设备优化、单元操作条件优化等实验研究,为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提供支持。

技术科研型、社会实践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完成多项纵、横向科研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5)汽车节能安全新技术应用推广实践基地

建设汽车安全舒适系统工学站、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工学站、汽车动力系统工学站、汽车营销工学站和汽车电子技术工学站等共由5个工学站组成。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研究所,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所主要从事汽车节能技术开发与测试、电动车辆动力驱动系统测试与匹配、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与测试、专用车辆新能源技术应用研究与测试等工作。

下设汽车节能技术研发室、汽车电驱动研发室、汽车混合动力技术研发室和专用车辆新能源技术研发室。

汽车动力系统工学站,汽车动力系统工学站主要用于提高学生在发动机结构、控制原理、检修方法、故障排除、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关键能力。

汽车动力系统工学站主要配备:

教学用车、教学总成、故障诊断设备、废气分析仪,实训教学平台等设备,目前该工学站已经部分投入使用。

汽车营销工学站,汽车营销工学站主要用于培养学生进行汽车销售、汽车公关礼仪、汽车商务谈判、汽车营销大赛等活动的模拟训练和培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实景销售的体验。

该工学站建成后,可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给学生创造实训机会,提高其岗位操作能力。

汽车营销工学站主要配备:

营销实训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设备,目前该工学站已经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

◆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实践基地建设使专业整体水平得到提高,项目完成后,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辐射带动相近专业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提高了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

技术服务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明显增强,为相关汽车服务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职业资格培训、新员工上岗培训、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

并且可以为周边的汽车服务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服务,为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提供支持。

技术科研型、社会实践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完成多项纵、横向科研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6)管理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训练中心

建设方案通过重新调整修正为五个平台的建设,分别是:

创新创业信息平台、创新项目体验平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网络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信息平台

为引进企业的创新项目和吸引风险投资,同时发布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信息和训练资讯,搭建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通路。

建立连接外部企业和校内的多渠道信息交流平台,为创新创业其他平台顺利运行提供畅通的信息支持保障。

◆创新项目体验平台

引进企业创新需求项目,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完成企业实际创新项目,采用PK筛选的方式,组建企业和专家评议小组,进行选拨最佳创新方案,并进行奖励。

◆创业项目孵化平台

采用比赛的形式选拔创业项目,引进天使投资基金,帮助创业项目孵化。

由学生个人或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申请,提交创业项目计划书,最终采用参赛筛选的方式由天使投资人选择可投资的项目,获得投资基金运作创业项目,投资基金的使用由训练中心监管。

◆网络创业平台

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成为大学校园为目标市场,吸引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并自主运营。

学院通过2010-2012年6个专项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实训基地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对外服务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明显增强,特色专业及学院示范作用更加突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共享平台。

——实训基地建设中与3家企业深度合作,获捐助设备和技术达500余万元。

——高质量完成6个专业能力实践基地17个实训室建设,满足6000余名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需要;实践基地具有良好的职业氛围,浸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完善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形成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新模式;

——开发25个以上高水平工学结合先进技术实训项目“学习包”,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完成实用新型技术专利10项以上;

——面向职业院校培训教师400人以上;面向社会培训鉴定10000人次以上;

——形成6个可移植的专业能力实践基地软硬件系统化解决方案。

三、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院对2010-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批准的资金按照2006-2009年示范校建设的资金管理办法执行;按照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冀财教[2010]59号)文的精神;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为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严格、高效奠定了基础。

在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1、资金到账时间较晚,该专项资金大部分用于购置设备和软件等固定资产,每项设备从招投标到政府采购到安装调试运行都需要一些时间,开支进度难以完成。

2、预算批复时间较长采购准备工作不好入手。

3、设备质保金大都在设备验收一年后支付,很容易造成零余额账户资金沉淀。

四、开展专项检查情况

开展专项检查严格按照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冀财教[2010]59号)文的精神;按照文件要求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对资金检查在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根据各建设项目的预算,分别设立明细科目,做到专帐核算、专款专用.日常工作中,对资金的支出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审批程序的事项及时纠正,严格执行不同支出额度的签字程序。

严格监控资金使用,各项目负责人从源头上对建设项目资金进行严格管理,按照招投标管理规定,监督小组自始至终全程参与招投标工作。

财务部门始终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规定,分类别控制资金支付,通过制度的制约和强有力的管理,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学院针对2010-2012年所报所有项目进行统筹规划,采用示范校建设的管理模式,做到所有项目,前期有规划论证,中期有检查,项目建设完有验收报告;学院针对项目检查,采用听取汇报、讨论,后期要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上报每年度项目申请书和批准的资金对规划做进一步的论证。

对项目中急需满足教学和对外服务能力的必须购置的设备作为重点。

五、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更好地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根据学院发展中长期建设规划,大力提高学院办学实力;结合我院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多方论证如何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办学软实力上给予资金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