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33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笔记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档格式.docx

基督教民族君主国产生的原因各有不同,然而其共同点是各国君主均不承认世间存在任何高于他们的权力,他们都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

在意大利虽然没有形成君主国,但普世权力也丧失了控制能力:

先是城邦共和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后来又形成了许多僭主国,地域权力变得越来越强大。

  普世权力的衰败和地方势力的兴起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开始瓦解,欧洲开始迈向近代社会。

农业的进步和城市的复兴

  【农业的进步】  西欧中古初期,罗马时代的城市几乎完全没落。

有的成为设防的据点,有的是封建诸侯或主教的驻地。

它们在经济上几乎和农村没有区别。

  公元1000年前后,大规模的民族战争基本结束,相对和平的环境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另外,劳动工具的改造和新技术的引进(如犁杖的革新、马掌的利用与套马技术的革新、耙的发明、三年轮作制的诞生、水车和风车利用),都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小卡片   【农业的三年轮作制】  公元1000年之前,农民一直采用两年轮作制的种植方法。

他们把土地分为两份,每年只耕种其中的一份,另一份则处于休耕状态,以便恢复地力。

采用三年轮作制后,农民把土地分为三份,一份种植秋播作物,一份种植春播作物,一份休耕。

新的轮作制有四大优点:

  ·

实际投入生产的土地面积大幅度增长,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

同两年轮作制一样,三年轮作制也可以保障土壤中的养分。

农田劳作的时间延长为春、夏、秋三个季节。

增加了作物的种类,使人、畜都获得了营养更加丰富的食品。

  【城市的复兴】  大规模战争的结束和农业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人的寿命,增强了生殖能力,人口开始迅猛增长。

农村人口的迅速增长促使人们向城市转移。

在欧洲,尤其是在意大利,古老的城市开始复苏,新城镇不断诞生,城市文化重新兴起。

在中世纪的欧洲走向进步的过程中,意大利的城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先兴起的意大利城市均位于沿海,如威尼斯、阿马尔菲、比萨、热那亚等。

这些沿海城市却因为没有可耕种的土地,只能依靠海上贸易维持生计。

地方性市场因之繁荣起来,欧洲各地之间、欧洲与拜占庭及穆斯林之间的远途贸易交往也愈加频繁,货币得以广泛流通。

城邦共和国和僭主政治

  【城邦共和国】  新兴的城镇往往位于封建主的封地之上,它们通过向封建主赎买或暴动获得了自由。

在富有市民的积极倡导下,人们结成了市民“共同联盟”,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政府。

这种政权名义上仍附属于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但实质上是一种小型的独立国家。

城邦共和国部分地继承了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组织公民大会讨论公共事务,选举城市的执政官,自己管理司法和税收,自己决定内政与外交、战争与媾和。

它们摆脱了封建主和主教的控制,并僭取了皇帝或国王的权力,如铸造货币、征税、建立和统领军队、设立法庭等。

  【僭主政治】  皇帝党与教皇党,贫苦市民与新生的金钱贵族,金钱贵族各个家族,它们之间争权夺利把城邦共和国搅扰得不得安宁。

许多城邦共和国宁愿放弃民主和自由而选择独裁。

他们把政权交到一个权威人物的手中,造就出城市的无冕之王,史称“僭主”。

  在僭主政治诞生初期,仍保留着城邦共和国的政治机构,但已是名存而实亡,市民也逐渐丧失了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城邦共和国时期,市民为保卫和扩大自己的城市而战,因而积极参军。

各城邦共和国均实行市民义务兵役制。

随着僭主制的诞生,市民不再愿意服兵役,认为自己向僭主支付了税款,僭主就应该承担起保卫城邦的职责。

僭主也不信任市民,害怕他们拿起武器夺取政权。

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军队——雇佣军应运而生。

雇佣军很快成为意大利僭主时代(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早期)最常见的军事体制。

  雇佣军首领掌握着军队,势力越来越大,其中有些人成为军阀。

他们不但希望赚取更多的金钱,甚至觊觎雇主手中的政权。

铤而走险、出卖雇主、篡夺政权的事件在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初期屡见不鲜。

新阶级的形成和社会变化

  【新阶级的形成】  随着城市的复兴,一个新的市民阶级形成了,佛罗伦萨人称其为“肥市民”,即资产阶级。

  城市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市民阶级新的、自由的思维方式,使社会的经济体系、政治体系、社会风俗、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哲学、宗教等各个领域都开始发生变化。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这个新阶级变得越来越强大,对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历史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变化】  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开始发生彻底的改变。

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现世生活,追求人世间的享乐和财富。

教会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虽然仍占重要地位,但逐步丧失了吸引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神学和哲学中的一些问题刨根问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思潮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中世纪西欧的许多异端分子,往往是非常虔诚的基督教信徒。

他们不满意教会上层的腐败堕落,自行组织起来传播他们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

由于他们不服从甚至反对教会和教皇,拒绝遵守教会所制定的教规、教义和教仪,因而被判为异端分子,受到教会的严厉惩罚,甚至被处以绞刑或火刑。

中世纪晚期的众多异端教派中,华尔多派和卡塔尔派影响最大。

  反对教会上层腐败堕落、宣扬清贫精神是产生异端教派的根源,同时也是教会内部改革派诞生的基础。

在教会越来越世俗化的形势下,教会内部的改革派——“托钵僧团”应运而生,它主要由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教士组成。

  经院哲学是西欧中世纪中晚期主要哲学思想的总称,因产生于天主教的学院,故称经院哲学。

公元13世纪是经院哲学的鼎盛时期。

  基督教早期著名的拉丁教父圣奥古斯丁提出“理解为了信仰,信仰为了理解”,他深信上天的启示和人的理性是相通的。

在中世纪的早期和中期,人们主要强调这一辩证思想的后半部分,即“信仰为了理解”,认为只要人们虔诚地信仰上帝,就必定会得到上帝的启示,变得更加聪明,从而更好地理解基督教的教义和教规,当时的西欧文化便建立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

  然而,到了中世纪晚期,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经院哲学家们越来越理性化,他们的思想开始逐步向圣奥古斯丁名言的前半部分所指出的方向转变,即更加强调“理解为了信仰”,认为只有真正地理解基督教神学理论才能更好地信仰上帝。

  公元1000年之后,随着城市的复苏和贸易的兴起,需要文化知识的人越来越多。

社会需求促进了城市中的教会学校和非教会学校的诞生与发展。

  在行会林立的城邦共和国时代,从事学习和学术研究的人也与商人和手工业者一样,组织起行会,以保护自己的利益,由此大学诞生了。

当时的大学,不过是教授与学生的联合会。

有些大学是由教授发起创立的,有些大学则是由学生发起创立的。

  大学把世俗文化引上讲台,把职业教育内容带进课堂;

使古典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使文化知识逐步走出中世纪的修道院和教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神学的控制,从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小卡片  【大学的诞生】  梵公元1088年,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城由学生发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

学生们组织起自己的行会,其目的是获得某些有利于求学的优惠条件和特权,如免除兵役和税收、降低房租、获得食品和酒类的优惠价格等。

博洛尼亚大学的学生自主选择教授,教授的薪水由学生共同支付;

此外,他们还每三个月选举一次大学校长。

  继博洛尼亚大学之后,在欧洲其他重要城市中也陆续建立起了大学,如意大利的萨勒诺医科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法兰西的巴黎大学、英格兰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等。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专长,比如,博洛尼亚大学最著名的学科是法律和医学,而巴黎大学以神学闻名于世。

与博洛尼亚大学不同,巴黎大学是由教授发起建立的,当时,它是一所极其重要的大学,有约100名教授任教,平均每10名学生一名教授。

2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

1368,朱元璋建立明朝(1368-1644)1399-1402,“靖难之役”朱棣即位1405-1433,郑和七次下西洋1421,明朝迁都北京,南京改为留都1517,果阿(葡殖民的印度属地)总督到广州请求通商未果,炮轰广州1553,中葡停息干戈,1553-1557年葡人开始在澳居留1567,有限度的开放海禁,史称“隆庆开海”1598,西班牙闯入广东,1601年荷兰炮舰首次开到广州1609,琉球受入侵萨摩藩的支配,形成中日两属的状态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1-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27,中俄签订《中俄布连斯奇条约》1453,拜占庭灭亡1487,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149-1498,达·

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1517,马丁·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动宗教改革1519-1522,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154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620,“五月花”号到达新英格兰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9,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1661,路易十四亲政1688,英国光荣革命,威廉入主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从14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意大利兴起了一场对古典语言及文化(古希腊和古罗马语言及文化)深入研究的运动,史称人文主义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对西方文化和整个西方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史称人文主义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在文学、艺术、政治、科学等各个领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复兴时期,史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常被描述为古希腊罗马学术的发现或再发现。

他们不再使用古代知识来支持基督教会的神学,而是向往希腊和罗马在创造这些知识时的世界样貌而意图加以拟造。

他们想回到过去那个非基督教的世界——但这样的世界已被教会藏匿起来,因为教会只把这些知识利用于遂行自己的目的上。

  不过,文艺复兴学者并没有直接攻击基督教。

他们的个人态度或有不同,但大致上对基督教采取的观点颇类似于古人的宗教观,那就是:

宗教是个基本的存在,大体而言是件好事或者说有存在的必要,只是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关注。

宗教不该钳制生活和思想的一切,而这正是教会一贯的目的。

这样的钳制一旦被打破,欧洲的思想反而变得比过去更大胆开阔、天马行空。

小卡片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艺】  文艺复兴时期,不仅文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艺术更是进入了灿烂辉煌的时代,正如彼特拉克所说的,意大利“成为世界的导师和光荣”,启迪了人类的智慧。

由于人文主义的影响,意大利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更加强调自然和人。

开始出现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题材。

即使在基督教题材的作品中,人物形象也更接近于真实生活或古典神话中的人物。

更加重视通过人的姿态、动作、表情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作品逐步摆脱了中世纪单调而神秘的金色,取而代之的是更能体现现世生活和自然的丰富色彩。

艺术家们利用“明暗对比”、“透视”、“晕涂法”等手段,科学地展示三维空间和人物的精神状态。

在继续使用胶彩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油彩,版画的数量逐步增多。

航海热兴起与新科学技术

  【航海热兴起】  新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消灭了东罗马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东西方陆路交通的咽喉,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欧洲国家要想继续在东西方贸易中获取财富,就必须尽快开辟海上贸易通道。

同时,科学的进步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有能力进行远洋航行,人文主义也激励人们勇敢探索,在现世生活中建功立业。

于是在欧洲兴起了航海热。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的船遇到了风暴并失去了控制,风暴过后他发现自己已经越过了非洲大陆的最南端。

这一消息大大地鼓舞了葡萄牙人,给他们带来了到达印度的一线希望,葡萄牙国王也将“风暴角”更名为“好望角”,并继续为航海提供资助。

    1497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年后,葡萄牙的另一位航海家达·

伽马从里斯本出发,到达了印度西南的卡利库特。

葡萄牙人在印度和中国开辟了许多贸易口岸,很快便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东方贸易帝国”。

后来,荷兰和英国崛起,取代了葡萄牙人的地位。

小卡片  【马可·

波罗与游记】  马可·

波罗(1254-1324),威尼斯旅行家、商人,著有《马可·

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元朝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

  根据《马可·

波罗游记》中关于中国的经历的描写,在中西方史学界尚存有一定争议,而且争议双方都不能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马可·

波罗来过或者未来过中国。

有人认为其口述的《马可·

波罗游记》为纯粹的杜撰。

小卡片  【哥伦布与“新大陆”】  1492年8月3日,意大利热那亚航海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向西航行,前往东印度群岛。

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终于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其中的瓦特林岛登陆。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所发现的是新大陆,始终认为自己距日本和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读到过的大汗帝国(即中国)已经不远了。

  当时就有些曾经到过东方的旅行者怀疑,哥伦布所登陆的地方并不是亚洲。

此后,哥伦布又3次西航,先后到达了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巴拿马等地,但他始终认为所到之处均属于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这个错误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1501年,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在葡萄牙人的资助下来到巴西海岸探险,他发现自己是在一块欧洲人从未到过的新大陆上,于是他把新大陆称作“新世界”,并在1503年发表的游记中把该称谓公布于众。

1507年,一位德国地理学家建议用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世界”命名,新大陆从此得名“亚美利加”。

  (哥伦布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探险家,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探险家是莱夫·

埃里克松。

  航海探险活动和新大陆的发现是人类步入近代的标志,西方史学家往往把新大陆的发现看作近现代的开端。

但欧洲各国的经济地理地位也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意大利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小卡片  【利玛窦与郎世宁】  1582年8月7日,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1552-1610)抵达澳门,开始刻苦学习汉语并潜心研读《四书五经》等中国典籍,从南到北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先后在韶州、南昌、南京、北京创建了四所耶稣会修院。

1610年,利玛窦病逝于北京。

在他之后来华的许多西方传教士也奉行他的传统,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

此后来华的传教士中也多聪明博学之士,他们翻译了大量西方自然科学作品,多次参与了中国历书的修订和编纂工作,其中较著名者有汤若望(1591-1666)和南怀仁(1623-1688),二人均担任过钦天监监正一职。

  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修道士郎世宁(1688-1766),康熙五十四年(1715)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经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将欧洲油画技巧教授给中国宫廷画师,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新科学技术】  1.艺术领域中的科学发展

   ①透视学的产生和发展   ②解剖学的诞生和发展  2.火器的发明与使用  3.金属活版印刷的实现  4.天文学的伟大成果  5.科学革命与新科学技术的诞生  6.新科学仪器的诞生和其他重要的科学发现   ①开普勒(1571-1630,德国)与行星运动定律   ②牛顿(1643-1727,英国)与现代物理学   ③哈维(1578-1657,英国)、马尔皮基(1628-1694,意大利)与血液循环的原理

小卡片  【印刷术与火药】  在印刷术诞生之前,人们只能通过手工在羊皮纸上抄写的方式制作书籍。

抄写一卷200页的书,需要25张羊皮制作的羊皮纸,加之抄写者所做的大量工作,书的价格昂贵,知识传播受到了极大限制。

然而,由于大学和其他世俗学校的诞生和发展,人们对书的需求量迅速增长。

1100年前后,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了欧洲,大大地降低了欧洲纸张的成本,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1300年前后,刻板印刷术传入欧洲,但欧洲人只利用它印制图片。

15世纪,欧洲人开始研究金属活版印刷术。

1456年,德国金银匠谷腾堡最终成功地实现了金属活版印刷,使大批量印刷书籍的梦想成真。

金属活版印刷术的诞生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火药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400年前后,欧洲人开始用其制造枪炮,十六世纪时,火器已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欧洲笔记宗教改革[摘要]1517,果阿(葡殖民的印度属地)总督到广州请求通商未果,炮轰广州1553,中葡停息干戈,1553-1557年葡人开始在澳居留1567,有限度的开放海禁,史称“隆庆开海”1598,西班牙闯入广东,1601年荷兰炮舰首次开到广州1609,琉球受入侵萨摩藩的支配,形成中日两属的状态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1-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27,中俄签订《中俄布连斯奇条约》1517,马丁·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动宗教改革1519-1522,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154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620,“五月花”号到达新英格兰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9,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1661,路易十四亲政1688,英国光荣革命,威廉入主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3宗教改革(16世纪-17世纪)

  【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欧洲天主教徒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分裂运动,史称“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了新宗派,即新教。

中国常以“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

  狭义上的新教及宗教改革,通常限定在1517年马丁·

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出台为止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小卡片  【圣彼得大教堂与“赎罪券”】  1506年,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正式破土开工,它是世界上最大、最辉煌的教堂,工程历时110年,1615年才正式竣工,杰出的艺术家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人先后担任该工程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

1517年,为了聚敛金钱以满足圣彼得大教堂工程的巨大开支,教皇利奥十世组织出卖“赎罪券”,并派人去德意志推销,向民众大肆宣扬“赎罪券”的重要性:

只要购买了“赎罪券”,就可以减少自己或亲属的灵魂在炼狱中受苦的时间,获得上帝的宽恕,死后尽快地升入天国。

当地民众已经不再信任教会,他们戏谑说:

“金钱扔进募捐箱,灵魂即刻入天堂。

”这种“买卖圣物”的行为成为天主教宗教改革的直接导火索。

  教士马丁·

路德(1483~1546,德国)对教皇的权威提出了质疑:

教皇真有能力解救在炼狱中受苦受难的灵魂吗?

如果有,他为什么不直接解救而一定要借助买卖“赎罪券”呢?

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公开在教堂的大门上贴出了一篇檄文,严厉谴责买卖“赎罪券”的无耻行径。

檄文共有95条,被称作《95条论纲》。

路德声明,只有信仰上帝灵魂才能获得解救,其他任何美丽的许诺都是骗人的谎言。

  马丁·

路德对自己的宗教非常认真。

他对自己的救赎充满煎熬:

“我,一个满身罪恶的人,必须怎么做才可能得救?

”一天,他读到《圣经》中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顿时豁然开朗。

保罗说:

“你只要相信耶稣基督就能得救。

”马丁·

路德从这句话里做出推论:

  你根本不必做任何事就能得救,尤其不必对神父的指示言听计从。

你只要相信上帝、抱持信仰就行了。

  “因信称义”,是路德教派的中心教义。

只要相信基督,你就能得到救赎。

  这是新教和天主教教义的基本分野。

罗马天主教强调,行善积德是得救的一个过程,朝圣、施舍钱财给穷人,都有助于你的最终目的——与上帝同在。

但马丁·

路德说不是这样的;

就凭我们,浑身罪恶又腐败的我们,哪有可能做出什么让上帝高兴的事情来?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崇信上帝,而只要我们崇信他,上帝就会让我们得救,这是他做过的应许。

当然,作为信徒,你会乐于行善积德,去做一些耶稣说我们该做的工。

可是,行善积德本身并不能帮助你得救。

小卡片  【德语版的《圣经》与金属活版印刷术】  为了使德意志的基督徒不再受教会的蒙蔽,路德把《圣经·

新约》译成德语,使不懂拉丁语的信徒也能够直接阅读《圣经》,领悟《圣经》的精神。

金属活版印刷术很快便把德语版的《圣经》传播到使用该语言的各个地区。

  由于《圣经》是以拉丁文书写,极少人能够阅读。

教会垄断了对《圣经》解读。

任何利用《圣经》去批评教会的训示或作为,都会受到极为严厉的惩戒。

然而,拜印刷术发明之赐,使马丁·

路德逃过这个劫数。

路德对教会的批评和谴责立刻被印成文字,传遍了整个欧洲。

马丁·

路德开始抨击教会之时,印刷术还是个新发明,问世不过五十年;

教皇要打压马丁·

路德的计划还没成形,他的大名已是尽人皆知,每个人都在拜读他的批评文章。

  【反宗教改革运动】  为了阻止新教的传播,避免教会的分裂,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展开了一场反宗教改革运动。

  反宗教改革运动促生了一系列新的天主教组织,它们积极传播天主教教义,教育青年,从事慈善事业,为挽回天主教会的形象和抵制新教思想的传播努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