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631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 寒假 高三 化学 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Na<

K<

Rb<

Cs

B.同一种碱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比原子半径小

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比较为Li<

Rb

D.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比较为Li+<

Na+<

K+<

Rb+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

B.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Cl2===Fe3++2Cl-

C.氯化铁与过量氨水反应:

Fe3++3OH-===Fe(OH)3↓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3++Fe===3Fe2+

7.如图是铝热反应(2Al+Fe2O3

Al2O3+2Fe)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为镁条

B.b为氧化铁与铝粉的混合物

C.2mol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6NA个

D.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8.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②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③纯净的二氧化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④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O2的,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

⑤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⑥明矾常作为消毒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9.物质的量相同的N2、O2、CO2混合后,通过Na2O2颗粒一段时间,测得体积变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

(同温同压下),此时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0

B.6∶9∶0

C.3∶4∶1

D.3∶3∶2

10.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二、双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11.(双选)由5molFe2O3,4molFe3O4和3molFe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纯铁1mol并在高温下和Fe2O3反应。

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

A.4∶3

B.3∶2

C.3∶1

D.2∶l

12.(双选)现有浓度均为1mol·

L-1的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100mL,向该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待反应完毕。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Fe2+、Cu2+,不含Fe3+

B.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Fe2+0.2mol、Cu2+0.1mol

C.反应后的溶液中Fe2+增至0.2mol

D.反应后容器中残留有Cu0.05mol

13.(双选)“钾泻盐”的化学式为MgSO4·

KCl·

xH2O,是一种制取钾肥的重要原料,它溶于水得到KCl与MgSO4的混合溶液。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方案能够计算出“钾泻盐”中KCl的质量分数

B.足量Ba(NO3)2溶液是为了与MgSO4充分反应

C.“钾泻盐”化学式中x=2

D.上述实验数据的测定利用学校实验室里的托盘天平即可完成

1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苛性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的碱性不变,有H2放出

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D.溶液的碱性不变,有O2放出

分卷II

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15.在50mLbmol·

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50mLamol·

L-1NaOH溶解。

(1)当a≤3b时,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当a、b满足________条件时,无沉淀产生。

(3)当a、b满足________条件时,先有沉淀生成,后又有部分沉淀溶解,此时Al(OH)3的质量为________g。

16.Fe是地壳中含量很丰富的元素,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元素。

自然界中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和磁铁矿,金属铁是在高炉中冶炼的,高炉炼铁除了加入铁矿石外,还需加入焦炭和石灰石。

请填空:

(1)写出磁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赤铁矿被还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焦炭在高炉中参与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炼铁高炉中造渣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与水反应的实验。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编号)。

A.有气体生成

B.钠融化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的金属钙生成

D.溶液变浑浊

(3)在钠与水反应过程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mL的H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铁、铝、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

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的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________。

(2)某溶液中有Mg2+、Fe2+、Al3+、Cu2+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将滤渣高温灼烧并将灼烧后的固体投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字母)。

A.Mg2+B.Fe2+

C.Al3+D.Cu2+

(3)氧化铁是重要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A

【解析】A项,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因此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错误;

B项,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NA,正确;

C项,过氧化钠有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木炭、铝粉反应,此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正确;

D项,过氧化钠有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二氧化硫反应可生成硫酸钠,正确。

2.【答案】C

【解析】解决此题关键要掌握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异同,特别是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两者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无法鉴别,而加BaCl2溶液,现象不同,仅Na2CO3与BaCl2反应中有BaCO3沉淀生成,C正确。

3.【答案】D

【解析】锡青铜属于合金,根据合金的特性,熔点比任何一种纯金属的熔点低,A错误;

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降低,B项错误;

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3+2H2O+CuSO4===Cu(OH)2↓+(NH4)2SO4,接着Cu(OH)2

CuO+H2O,溶液中NH3不能还原CuO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错误。

4.【答案】C

【解析】在常温下,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这层氧化物薄膜能够阻止金属的继续氧化,所以镁和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但是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A错;

镁能跟酸反应,不能跟碱反应,B错;

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进行铝热反应时,为了引燃,在铝热剂上放供氧剂(氯酸钾),中间插一根镁条,是引燃用的,D错。

5.【答案】D

【解析】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A正确;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半径减小,B正确;

K的性质出现反常现象,其密度比钠小,C正确;

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原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错误。

6.【答案】D

7.【答案】A

【解析】B中b为氯酸钾;

C中1mol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6NA个;

D中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选A。

8.【答案】A

【解析】①铝及其氧化铝能与酸、碱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正确;

②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正确;

③纯净的二氧化硅有良好的折光性,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正确;

④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且又有强氧化性,有漂白性,所以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O2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正确;

⑤碳酸钠碱性较强,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错误;

⑥明矾是强酸弱碱盐,Al3+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不能作消毒剂,错误。

9.【答案】C

【解析】设反应前N2、O2、CO2的体积都为3,则反应前总体积为9,反应后总体积为8。

2Na2O2+2CO2===2Na2CO3+O2   ΔV

    2        1    1

    2        1    (9-8)=1

即反应消耗CO22体积,生成O21体积,

故反应后:

V(N2)=3,V(O2)=3+1=4

V(CO2)=3-2=1,

三者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为3∶4∶1。

10.【答案】A

【解析】2NaHCO3

Na2CO3+CO2↑+H2O m(减少)

84106 62

x           w1-w2

解得x=

,将其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w1-x)/w1=

11.【答案】BC

【解析】分析题给混合物和高温下发生的反应,可知当发生Fe2O3+Fe===3FeO时,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6molFeO,4molFe2O3,则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当发生反应:

Fe2O3+FeO===Fe3O4时,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2molFeO,4molFe2O3,则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当两反应均存在时,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处于两者之间,故BC可能。

12.【答案】BC

【解析】Fe3+和Cu2+均能氧化Fe,而且由于Fe3+的氧化性更强,所以Fe3+先与Fe反应。

假设Fe3+完全反应,根据反应:

2Fe3++Fe===3Fe2+可知需要消耗0.05molFe,假设成立,仍剩余0.05molFe。

假设Cu2+完全反应,根据反应:

Cu2++Fe===Fe2++Cu可知需要再消耗0.1molFe,比剩余的Fe多,假设不成立,所以0.05molFe完全反应,析出0.05molCu,剩余0.05molCu2+,0.3molFe2+。

综上所述,A、D均为正确答案,B、C错误;

选B、C。

13.【答案】CD

【解析】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能将氯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由沉淀质量进而求得氯化钾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氯化钾的质量分数,A说法正确;

加入足量Ba(NO3)2溶液是为了与MgSO4充分反应,从而计算硫酸镁的质量,B说法正确;

根据提供的数据,可计算出硫酸镁和氯化钾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式可求出化学式中x的值;

根据方程式:

MgSO4+Ba(NO3)2===BaSO4↓+Mg(NO3)2,可知:

n(MgSO4)=n(BaSO4)=

=0.100mol,m(MgSO4)=120g·

mol-1×

0.100mol=12.00g。

AgNO3+KCl===AgCl↓+KNO3,可知:

n(KCl)=n(AgCl)=

=0.100mol,m(KCl)=74.5g·

0.100mol=

7.450g。

m(H2O)=24.85g-12.00g-7.45g=5.4g,n(H2O)=

=0.300mol,所以n(MgSO4)∶n(KCl)∶n(H2O)=0.100mol∶0.100mol∶0.300mol=1∶1∶3,化学式为MgSO4·

3H2O,即x=3,故C说法错误;

因为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而题目中的数据精确到0.01g。

14.【答案】CD

【解析】向饱和苛性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氧化钠会消耗水,生成氧气,排除B,钠离子浓度不变,始终是饱和溶液,但是钠离子的数目少了。

15.【答案】

(1)

mol 

(2)a≥4b (3)3b<a<4b

3.9(4b-a)

【解析】在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可发生的反应有:

AlCl3+3NaOH===Al(OH)3↓+3NaCl①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②

(1)根据以上两反应可以看出:

当a≤3b时只发生第一个反应,此时NaOH不足量,产生沉淀的量取决于NaOH,n[Al(OH)3]=

n(NaOH)=

mol。

(2)如果无沉淀产生,则Al元素全部以AlO

形式存在。

n(AlCl3)∶n(NaOH)≤1∶4,即a∶b≥4∶1,所以答案为a≥4b。

(3)此种情况应当是两个反应均发生,铝元素以Al(OH)3和AlO

两种形式存在。

符合关系:

,即:

整理得:

3b<a<4b或

<b<

16.【答案】

(1)Fe3O4

(2)Fe2O3+3CO

2Fe+3CO2

(3)C+O2

CO2 CO2+C

2CO

(4)CaCO3

CaO+CO2↑ CaO+SiO2

CaSiO3

【解析】解题的基点:

铁的冶炼常采用热还原法,用CO作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化合态的铁还原为单质。

由于铁矿石中含有脉石(SiO2),用CaCO3作造渣原料除去SiO2等杂质。

17.【答案】

(1)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或钠块表面变暗) 4Na+O2===2Na2O 

(2)①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②钠的熔点低 C (3)0.02mol (4)隔绝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的接触

【解析】

(1)Na非常活泼,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

(2)Na放入饱和石灰水中,消耗水,故Ca(OH)2固体析出,可观察到D中现象;

因为Na与水反应,所以不可能置换出金属钙,故C项不可能观察到。

(3)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所以对应关系:

H2~2e-,n(e-)=0.224L÷

22.4L·

2=0.02mol。

(4)因为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隔绝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的接触。

18.【答案】

(1)Fe2+、Fe3+、H+

(2)BC

(3)①过滤 洗涤

②4FeCO3+O2

2Fe2O3+4CO2

(1)磁性的固体Y为四氧化三铁,溶于过量盐酸溶液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

所以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Fe2+、Fe3+、H+。

(2)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故大量减少的离子有Al3+、Fe2+。

(3)①经操作Ⅰ得到滤液和滤渣,故该操作为过滤。

结合产品为Fe2O3,则逆推知经煅烧产生。

为防止其中会有杂质混入,应对沉淀进行洗涤,再经干燥处理。

②煅烧过程中,分解产生的Fe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2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