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287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0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7.一位教授把我国四大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图回答问题。

(1)“绿色中国”对应的是_________地区。

甲图中的现象最可能发生在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_________高原。

(2)写出区域分界上的三条主要山脉。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青藏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四大区域中,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是___________地区。

(4)乙图中A地区有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___________自治区,该省区有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油田)。

(5)我国传统交通工具形成“南船北马”地域特色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地形平坦;

而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图中B地区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有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工业区和___________工业区。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暖湿B.高寒C.干旱D.炎热

9.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B.滥伐森林C.全球气候变暖D.湿地面积缩小

10.长江具有“黄金水道”的美称,是因为长江()

A.具有极大的航运价值B.河流含沙量大

C.水能十分丰富D.我国最长的河流

“人民币上学地理”,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1.上图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位于 (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12.右图50元人民币上的景点所在的地理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13.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B.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

C.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D.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中华水塔”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

A.1月B.4月C.7月D.11月

15.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D.旱地麦浪,沃野千里

“雪山湖泊交相辉映,美丽的格桑花随风招展,冰清的山泉水叮咚远去……”神奇的青藏高原令人向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6.青藏地区的农业以为主

A.旱作农业B.水田农业C.河谷农业D.灌溉农业

17.小明在青藏高原旅游时,可能经历的是

①吃牦牛肉,喝酥油茶②吃糌粑,参加那达慕大会③游布达拉官,感受藏传佛教④洞庭湖畔看油菜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③

二、解答题

18.“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追忆红军长征的光辉岁月,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重走长征路(起点江西瑞金,终点吴起镇)的队员们没有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填名称)。

途经甘孜地区的时候,能遇见号称“高原之舟”的,这种动物皮厚毛长,能适应当地的的自然环境特征。

(2)图中甲、丁两地区的分界线是—淮河一线。

(3)重走长征路的队员们在途经湖南时,发现湖南方言种类多,请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要分析原因。

(4)重走长征路的队员们在途经四川西部时,发现这里经济贫困落后。

对于该地如何脱贫,可可和乐乐观点不同,根据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原则,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19.读下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①②③④。

(2)耕地类型①,②。

④区域最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②区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3)①与②的分界线C大致与1月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最接近,和山脉河流一线相吻合。

确定界线C的主导因素是。

(4)界线B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这条界线由一系列山脉构成、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

(5)②与③的界线A大致与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相吻合,也是我国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③区域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

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8月到10月;

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

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

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等;

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

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

(1)针对这位朋友的建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说明。

①“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

“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是因为.

②“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

③“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等”是因为.

(2)沿途看到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3)这里有我国著名的牧区.

21.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

小玲利用暑假跟团去西藏旅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图中河流A是,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说两点)。

(2)甲图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

乙图中的景观是本地区著名的宗教建筑。

(3)小玲在青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简要分析原因。

(4)三江源湿地是小玲途经地之一。

三江是指、、,图中经过三江源地区的铁路是。

玉树的经纬度是,根据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判断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大”或“小”)。

(5)在可可西里徒步旅游,人们可能面临的挑战有(双选) 

A.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B.大气能见度低,阴雨天较多C.高寒缺氧,呼吸困难D.雨林广布,交通困难

22.读图回答问题:

(1)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读图确定其所在位置为(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2)图中可以看到我国的最大湖泊是________ 

湖.还有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多!

(要求写出三种);

(3)青藏地区是由________ 

和________ 

两个省区组成.

(4)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是中国面积________ 

和世界上海拔________ 

的大高原,号称“________ 

”.青藏高原7月气温在8°

C左右,冬节在﹣15°

C以下,所以称该地气候________ 

,因此,本地区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为

(5)农业以________ 

为主,主要分布在________ 

谷地和________ 

谷地.

23.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和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基本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地区(填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多的维吾尔族和族主要分布的地区。

(2)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第级阶梯,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长江中下游灾害加剧。

(3)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北京位于平原,与广州相比,北京全年降水总量(填“多”或“少”)。

我国的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

受气温条件的影响,农作物只能(作物熟制)。

(4)岛屿甲是台湾岛,西隔海峡与(填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相望。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型经济。

参考答案

1.B

【解析】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因此在一天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是有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日较差大。

故选B。

2.D

【解析】关于旅游团去西藏旅游的宣传提示,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高,气温日较差大;

空气稀薄、光照强;

海拔高,气压低,7月份时经常下雨,故选D。

3.D

【解析】读图可知,①北方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②南方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③西北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④青藏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故答那选D。

4.A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①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④青藏地区的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故答案选A。

5.B

【解析】我国有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牧场,主要的牲畜是三河牛、三河马;

新疆牧区,属于山地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细毛羊;

青海和西藏牧区,属于高寒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牦牛和藏绵羊;

青藏地区由于受地势的影响,形成了我国独特高山气候区,使植被呈现出垂直变化,这也是形成青藏高原“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与人口多少无关;

故答案选B。

6.D

【解析】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的升高,空气中氧含量减少,导致人需要急促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点睛】

知道青藏地区高寒,空气稀薄的主要原因。

7.

(1)南方地区云贵高原

(2)秦岭大兴安岭横断山脉(或昆仑山、祁连山)

(3)高寒海陆位置青藏地区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

(5)降水充沛,河湖众多

(6)京津唐山东半岛

【解析】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如果说“金色中国”代表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西北地区,那么“黄色中国”代表黄土遍布的北方地区,“绿色中国”代表郁郁葱葱的南方地区,“银色中国”则代表了终年积雪,冰川纵横的青藏地区。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貌广泛发育,“地无三里平”反映了它地形,人们无论是干农活,还是去赶集,都背篓是当地居民常备的用具。

(2)我国地形复杂,山脉众多,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很多山脉本身还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分界线。

据图可知:

秦岭、大兴安岭、横断山脉是该区域分界上的三条主要山脉。

(3)青藏高原则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

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大陆内部,距离海洋遥远,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很小,降水少,晴天日数多,因此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四大区域中,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是青藏地区,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4)A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有我国著名的卡拉玛依油田。

(5)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湖众多,过去主要交通工具是船,北方地区降水较少,过去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因此我国传统交通工具的显著特点为“南船北马”。

(6)读图可知,乙图中B地区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有我国著名的辽中南工业区和京津唐工业区。

点睛:

该题考查我国的四大区域的划分,读图分析即可。

8.B

9.C

10.A

8.青藏地区因其地势高,气温低,气候特征以高寒为主。

9.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故选C。

10.我国河流众多,其中长江由于丰富的水资源,极高的航运价值而被叫做“黄金水道”.长江宜宾以下的河段江阔水深,全年通航,航运价值极高,为我国南方之交通大动脉。

年货运量大约占全国河流总运输量之70%,被称为“黄金水道”。

故选A。

此题考查了三江源地区几长江开发。

理解分析即可。

11.B

12.A

13.B

11.读图可知,20远人民币上的景观是桂林山水,位于南方地区,50远人民币上的景观是布达拉宫,位于青藏地区。

12.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南方地区,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属于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13.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故选:

B。

考查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要理解记忆。

14.C

15.A

【解析】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这里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是湿地保护区。

14.由图可知,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被称为“中华水塔”,位于青海省南部,其水源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气温最高的7月,故选C。

15.三江源地区是位于青海省南部,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其景观是“雪山连绵、沼泽密布”,“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是南方地区景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西北地区景观,“旱地麦浪,沃野千里”是北方地区景观,故选A。

16.C

17.B

16.我国青藏地区冻土广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热条件好,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水谷地,适宜发展种植业,所以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属于河谷农业,C对,ABD错。

故选C

17.青藏地区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吃牦牛肉,喝酥油茶,吃糌粑是风俗,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洞庭湖、那达慕大会,不在青藏地区。

该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和民俗,记住即可。

18.

(1)西北牦牛高寒

(2)秦岭(3)湖南多山地丘陵,造成人们联系不便(4)乐乐

(1)读图可知,甲是北方地区,乙是西北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区;

读长征路线可知,该路线不经过的是乙西北地区。

甘孜位于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特有畜种是牦牛,有“高原之舟”称号。

这种动物皮厚毛长,能适应当地的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

(2)图中甲是北方地区和丁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一月0℃等温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湖南省的多山地丘陵,造成人们联系不便,不同地区的人们沟通不方便,所以造成方言的种类很多。

(4)根据可可和乐乐的描述可知,可可的观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乐乐的观点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该题考查我国的地区差异,读图分析即可。

19.

(1)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水田旱地高寒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00C800秦岭淮河气候(气温和降水)

(4)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5)400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解析】整体分析:

该题以读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分布、地理分界线,以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①是南方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

(2)读图可知,耕地类型①是水田,②是旱地。

④区域最主要的气候特征是高寒。

②区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读图可知,①与②的分界线C大致与1月00C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800米等降水量线最接近,和山脉秦岭河流淮河一线相吻合。

确定界线C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4)读图可知,界线B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这条界线由一系列山脉构成、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5)读图可知,②与③的界线A大致与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相吻合,也是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③区域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20.

(1)缺氧或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日温差大;

(2)牦牛;

(3)西藏.

(1)①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缺氧,所以携带物品要以轻便实用为主,可以减轻登山者的负担,同时最好携带吸氧用具,以预防高原反应(因缺氧导致胸闷、气喘吁吁等症状)。

②青藏地区大气透明度好,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强,紫外线照射强烈,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可以避免光线过强造成的伤害。

③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日温差大,所以衣物中最好带上保暖的羽绒服等。

(2)沿途看到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牦牛,牦牛能适应高寒气候,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除人类外)哺乳动物。

(3)这里有我国著名的西藏牧区,主要的畜种有藏牦牛和藏绵羊。

21.

(1)高寒雅鲁藏布江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水源充足等(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2)牦牛布达拉宫

(3)气温日较差大

(4)长江黄河澜沧江(可对调)青藏线33.1°

N、96.7°

E小

(5)AC

(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图中河流A是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气温较高,水源充足。

(2)甲图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牦牛,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

乙图中的景观是本地区著名的宗教建筑是布达拉宫。

(3)小玲在青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这是由于该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大造成的。

(4)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的发源地,图中经过三江源地区的铁路是青藏铁路,玉树的经纬度是(33.1°

E),根据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判断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小。

(5)在可可西里徒步旅游可能会遇到地面起伏大,交通不便和呼吸困难的挑战,这里的大气能见度不会低,也不可能遇到雨林,故选AC。

22.

(1)B

(2)青海;

湖泊;

河流;

山脉

(3)青海;

西藏

(4)最大;

最高;

世界屋脊;

为高原高山气候;

高寒

(5)河谷;

雅鲁藏布江;

湟水

(1)柴达木盆地面积20多万平方千米,四周环绕着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盆地内气候干燥,沙漠、盐湖、盐沼遍布。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3)青藏地区主要由青海,西藏两个省区组成。

(4)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是本区重要的环境特点,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5)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受气温的制约,本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温度较高的谷地,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称为“谷地农业”.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本区的牧业也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藏绵羊等。

此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范围和环境特点。

23.

(1)西北蒙古

(2)一大洪涝(3)华北少大一年一熟(4)台湾闽进口—加工—出口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根据不同的自然景和人文特点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单元。

(1)从图中可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基本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西北地区,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多的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主要分布的地区。

(2)从图中可知,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第一阶梯,由于海拔高,其气候高寒,第一阶梯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剧。

(3)我国第三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