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289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docx

课堂改革生长课堂

生长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基本构想

 

一、什么是“自生长课堂”

(一)提出“自生长课堂”的背景与缘由

1、杜威说:

“教育即生长”理论的启迪

杜威说:

“教育就是不断地生长。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

教学也是不断地生长。

因为课堂教学时师生共同的生命经历与体验。

它不仅收获知识、砺炼能力、培养情感、激发思维,更重要的是促进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收获、进步、提高的过程,其实就是“自生长”的过程。

2、由高效课堂的特质决定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是充满了生活性、生成性和生命性的课堂,一堂课如果缺乏了动态的生成性,就等于停止了生长,所以生动、生发、生机、生命都应当成为新课堂应有的特征。

3、“自生长课堂”是对学校自生长教育的落地生根、拓展与延伸

平顶山市七中的发展主题是自生长教育,核心理念是“向下扎根,向上发展”,向上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学生的生命是由N个40分钟组成的,所以课堂是学生主要的生长田地。

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发现,每堂课都有新生长,这就是我校课堂改革的一种追求。

(二)“自生长课堂”的定义

自生长课堂,是以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尊严为出发点(生命),课堂的一切教学活动以服务学生发展为根本(生本),还课堂教学应有的真实、和谐、愉悦、享受的自然状态(生态),千方百计创设主动、心动、律动的课堂氛围与情境(生动),不断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生发问题,构成课堂教学循环往复的“问题链”(生成),从而促进讲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与共同成长(生长)。

(三)体现“自生长课堂”6个关键词

1、生命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原点。

课堂教学也是这样,面对一个个基础、个性、学习品质、家庭背景等方面都不相同的学生,唯有尊重与捍卫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与尊严,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完善自我,自主地生长,快乐地发展。

2、生本

生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学设计、实施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调研学情——把握教学的起点;点燃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成为课堂的主人、主角与主体。

3、生态

生态的课堂就是还原课堂以本来的面目,呈现出它应有的原始状态,不表演,不作秀,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生长与进步。

4、生动

生动是体现课堂生命性的外显特征。

它一改传统课堂的压抑、沉闷为生机蓬勃、生机盎然。

它追求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命个体内心的活动、激动与律动。

生动的课堂必然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生动的课堂必然是活泼、活跃、活力的课堂,生动的课堂必然是最具魅力与生命力的课堂。

5、生成

课堂上的问题不可能都是预设的,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课堂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又生发问题——再引入新的研究与解决”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课堂教学一旦没有问题生成,教与学的价值将大大折扣。

6、生长

自生长课堂,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不仅促进学生知识、经验的生长,实践创新能力的生长,思维品质与学习力的生长。

同时,还要着力于教师教学机智与教学智慧的生长,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的提高,从而实现“我与学生共成长”。

(四)自生长课堂建构的6个关注

1、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2、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空。

3、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

5、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享受生命的快乐。

(五)自生长课堂的四项基本原则

(1)低——低起点。

摸清学生相关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水平上。

(2)小——小步走。

教学步子要小,内容要由易而难,由简而繁,层次合理,逐层推进,让学生天天有进步,节节有收获,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多——多活动。

努力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情感上有温度,方法上有力度,练习上有效度。

(4)快——快反馈。

当堂提问,当即反馈,做到堂堂清。

(六)生长课堂要实现的十大转变:

1、教室——学堂 (教学场所)

2、教材——学材 (教学资源)

3、教案——学案 (教学蓝图)

4、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5、讲授——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6、一言堂——民主、平等、和谐(教学关系)

7、压抑、被动、煎熬——主动、生动、律动(教学状态)

8、苦学、死学——乐学、创学(学习状态)

9、单一——多元(教学评价)

10、分数——幸福指数、综合素质、考试成绩(三结合)

二、自生长课堂教学主打模式

主要流程:

设疑自学——存疑合学——质疑探学——释疑量学——生疑拓学

模式阐释:

第一步:

设疑自学(10分钟)

1、教师导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教师自设问题,或学生自设问题。

3、围绕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文本。

第二步:

存疑合学(10分钟)

1、小组长征询小组同学自学中的疑惑,进行“一对一”帮扶。

2、“一对一”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本组“小老师”负责讲解。

3、小老师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求助,各学习小组共同帮助解决,教师适时适当予以点拨。

第三步:

质疑探学(10分钟)

1、教师针对学生自学、群学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点、盲点、常考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讨,集体公关。

3、各组展示汇报探究成果,小组互评,教师导评。

第四步:

释疑量学(10分钟)

1、围绕学习目标及课堂上生成性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当堂训练。

2、公布答案,学生自评或同桌互评,疑难问题一对一辅导,或由小教师帮助解决。

第五步:

生疑拓学(5分钟)

1、学生自结本节学习的得失、发现与感悟。

2、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梳理、延伸性拓展。

3、为学生分层提供“自助餐”,以便课外自学。

自生长课堂亮点:

问题为主线,活动为主轴,学生为主人,教师为引导,生长为宗旨。

三、自生式课堂的文化系统

这是平顶山市七中首创的一个课堂改革模式。

这个模式有多个“3”组成,因此也可以称为“N3自生长课堂”。

(一)三大课程理念

1、解放教师,让教师淡出课堂。

2、相信学生,让学生享受学习。

3、研究课堂,让课堂生成智慧。

(二)三维目标

1、探索、创造一个有平顶山市七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范式——N3自生长课堂。

2、促进平顶山市七中学生学习品质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双向发展与提升。

3、生成与研发一套平顶山市七中课堂教学新文化。

(三)三支课改团队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由本校课改积极分子与教学骨干参加的课改领导办公室。

其主要职责:

(1)出台课改大政策与课改行动方案,创造“全校人人参与搞课改”的大气候。

(2)全程指导与跟进课堂教学改革,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教学困惑疑难问题及其它可能随时随地发生的问题。

(3)制定与课改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等,建立强有力的联动、物资与资金保障体系。

2、成立以校聘课改指导专家牵头的平顶山市七中课改专家顾问小组。

其主要职责是:

(1)深入实际,调研校情、教情、学情,为平顶山市七中课堂教学改革出谋划策。

(2)跟进课堂,为课改把脉、诊断、开方,及时校正偏差,解决疑难困惑。

(3)阶段性总结课改进展情况,并规划下阶段课改战略,帮助研发与升华平顶山市七中课改经验。

3、成立以教研组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由学科组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的教研团队,其主要职责是:

(1)坚决贯彻、不折不扣地践行学校课改理念,落实课改行动方案。

(2)探索并实践学校推出的主打课堂教学模式,集体研发或自主创新不同课型的不同模式。

(3)注意在课堂中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生发问题,将课改不断推向深入,出经验,出智慧,出质量。

(四)自生长课堂三个关注“点”

1、互动性:

坚决反对教师唱独角戏,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时间、空间与氛围;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气氛活起来,效率高起来。

2、生长点:

成功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新生长,学习品质有新生长,幸福指数有新生长,成绩仅仅是享受快乐学习的一个副产品。

3、促进点:

经常思考本节课对培养促进学生发展做了些什么?

对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带来些什么?

“双向发展”是否和谐、统一、效益最大化?

(五)自生长课堂的三大支持系统

1、操作程序系统

我们所研发的平顶山市七中课堂模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有简明规要的模式名称

②有清晰明确的操作流程、步骤

③有配套的课型模式教学案例

④有对该课型模式实用价值的论证与反思

2、科学评价系统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新课改理念,符合平顶山市七中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特别关注课堂教学通过课改是否实现如下转变:

①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引导者、激励者、帮助者、促进者。

②“一言堂”变为百家争鸣

③由单纯知识型为知识、能力、情感、思维四维目标。

④变教师教为学生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⑤变课堂的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

⑥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生成的高度,生命的温度。

3、政策保障系统

①制度;②时间、空间;③培训(沙龙、体验、专题研讨、课改反思等);④课改经费。

四、推行自生长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自生长课堂理念为指针,以研发多元课堂教学模式,生成课堂新文化为重心,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学生共同成长为宗旨,全力打造平顶山市七中特色课堂。

(二)N3自生长课堂的基本框架

三大主体工程:

1、多元课堂模式的研发;2、学生学习力与学习品质的培养;3、教师教学力与教育智慧的提升。

十项辅助工程:

    1、解读课标;2、小组建设;3、编写学案;4、规范流程;5、赛课推动;6、问题教研;7、跟进诊断;8、创新评价;9、阶段反思;10、全程培训。

(三)相关措施与有关要求:

1、学习开路

学校采用为教师购书、帮助选书、指导评书、优秀奖书等方式,开展教工读书活动,并要求摘抄笔记,心得分享,重奖发表,购置专业阅读书籍,以便教师随时查阅。

2、改革例会

减少教工例会的行政因素,增加培训,以会代训。

3、名师讲堂

每期安排名师讲堂,给全校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不断推出学校的名师、名课。

4、问题科研

把问题当课题,每周各个教研组都要统计课改中遇到的困惑疑难问题,以沙龙形式进行研讨,聚焦攻坚。

5、教学反思

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有效反思,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力,并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6、科研论文

配合课改,每学期要求每个教师完成1-3篇“教学设计”(或导学案、或课堂实录、或我的课堂教学模式)。

7、观察会诊

在课改推进过程中,教学现场观察会诊将是一个改进提高的好方法,其基本流程是:

课前调研——现场观察——课后讨论分析——形成改进方案——循环实践提升。

8、成果命名

对在推进自生长课堂改革中师生创生的教法、学法、课堂模式等,学校以创生者的姓名予以命名表彰。

  

9、学法指导 

    学校成立学法研究会,开设学法课,创办平顶山市七中学习方法报《金钥匙》,定期评选学法研究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小院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