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335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法:

直观演示,质疑引导。

学法: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

教学环节及内容

复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天平教具,指导学生认识天平。

(2)师、今天就运用天平来学习测次品的方法。

(板书课题:

找次品)

二、自主探索

1.出示钙片,提出问题:

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

提问:

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方法。

3、引出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

教师指导交流方法。

小结:

课件出示教学例题1

出示例1;

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1)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全班汇报。

组织学生汇报。

板书意图让学生理解。

(4)对几种方法梳理、比较

出示例2

教学例2,解决9个零件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

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2)自主探索。

(3)学生反思自己的分发,并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汇报交流。

(5)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进行比较。

(6)小结:

把9个零件平均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7)探究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5页的“做一做”

学生交流后讨论,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36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作业布置

五、课堂小结:

通这节课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5—1—2—71

找次品

(二)

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经历用天平测次品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发现运用的学习方法。

进一步理解用天平测次品的方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引入

1、教师:

运用天平找次品,应该把物品分成几份?

怎样分才能保证称的次数最少?

2、那么,如果我们需要检测的物品更多,应该怎样找出次品呢?

今天我们来继续探讨找次品的方法。

(板书:

二、探索研究

推测多个物品找次品的方法

(1)提出猜测:

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是最少呢?

我们来猜一猜。

(2)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

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样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定能找出次品?

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我们再来看看别的方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

还有哪些分发?

(4)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

有没有哪种分发能让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5)小结:

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完成教材第137页练习二十六的5——7题。

第5题,用图来分析理解

第6题,这道题与我们探讨过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呢?

第7题,关于一道集合运算的题目。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7—2—1—72

整理和复习

(1)

复习课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大家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同学们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利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课件演示。

观察思考、小组交流。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激趣:

同学们第七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

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

师:

这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单元知识归纳:

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1、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要分得尽量平均。

2、能够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有3袋白糖,其中2袋每袋500克,另一袋不是500克,但是不知道比500克重还是轻。

你能用天平找出来吗?

分析:

本题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是轻,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

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份,至多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

2、出示题目:

如果零件的个数是10个、11个、12个……该怎么分能找出次品呢?

教学时,随着待测物品数量的增多,用试验的方法不但烦琐,而且不容易理清解题的思路,老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找次品的过程。

如对10个待测物品,分成3份(3,3,4),若天平两端各放3个物品时,正好平衡,下一步就把另外4个物品分成(1,1,2);

若不平衡,则下一步就把含有次品的3个物品分成(1,1,1)……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这一数学思维过程。

3、五

(1)班有25人,许多同学参加了课外小组,参加音乐组的有12人,参加美术组的有10人,两个组都没参加的有6人。

既参加音乐组有参加美术组的有多少人?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填空:

(1)有5瓶多种维生素,其中一瓶少了4片。

如果用天平称,每次称1瓶,至少称()次才能找到少药片的那瓶;

如果每次称2瓶,至少需要()次才能找到。

(2)有13瓶水,其中12瓶质量相同,另外有1瓶是糖水,比其他水略重一些,至少称()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糖水。

2、判断:

(1)从3件物品中找1件物品,至少要用天平称2次才能找出来。

()

(2)有5颗外形一样的珍珠,其中1颗是次品,并且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1次能把它找出来.()

3、2008年,部分厂家生产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患上泌尿系结石,食品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全社会关注。

假设有一包奶粉共7袋,其中6袋质量相同,另外一袋稍重一些,怀疑这包稍重的有问题。

如果用天平称,至少成绩次能保证找出这袋较重的奶粉?

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7—2—2—73

整理和复习

(2)

练习课

1、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大家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提高找次品的解题能力。

练习对比,加深巩固。

独立练习,自己总结。

一、基本练习

1、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最少而且保证能找出次品?

2、有7瓶药片,其中1瓶中少2片,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最少而且保证能找出次品?

3、王师生产了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轻些),用天平至少称几次就能保证找到次品?

二、巩固练习

1、有15个轮船上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用天平称,最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现有10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最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3、王师傅生产了11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用天平秤,至少要称几次能找出这个零件?

三、深化练习

1、有8个外形相同的乒乓球,其中只有一个重量不标准,请用天平,最多称三次找出上述次乒乓球,并判断它是重于标准球,还是轻于标准球.

2、师傅和徒弟一起做包子。

规定每只包子用的面粉一样重,并且要求10只一笼。

一天师徒共做了5笼包子,其中师傅做了4笼,徒弟做了1笼,但由于徒弟粗心听错了师傅的要求,每只包子都少了10g。

你有什么办法称一次就能知道哪一笼包子是徒弟做的吗?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7—学情评估—1、2—74、75

课题:

第七单元学情评估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第一讲回味无穷——忆中写

  一、习作指导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梦幻的,是快乐有趣的。

在记忆的长河里,哪件事曾经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过乐趣?

又有哪件事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写好一件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是这一讲的主要话题。

  作家孙云晓在一次谈作文时说道:

“作文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失败在于一个‘假’字。

”同学们写作文时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新。

既不能抄编套,也不能落俗套。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坚持与生活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讲,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谁的生活丰富多彩,谁的爱好兴趣广泛,谁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

由此看来,要想写好记事的作文,同学们就要热爱生活,获得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这就解决了作文的第一大难题“苦于无米之炊”、“没的可写”。

我们就可以变“没的写”为“有的写”,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怎样写好记事的文章呢?

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事情要真实,选材要新颖。

  写真实的事,不仅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要求。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印象深、感受多,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真切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满矛盾、充满温馨、充满情趣。

我们要从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感受最深的那些平凡小事中选取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能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又最能反映自己个性特色的事例来写,要“小中见大”地反映事情的意义和情趣。

  例如,一位同学选择了这样的材料:

大年三十晚上看完春节晚会的节目,家庭模特大赛开始了。

通过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加比赛的服装,表演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当时热烈气氛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这场模特大赛的确是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不断改变这一主题。

  这篇作文的选材是多么新颖、有趣呀!

  2、事情过程叙述要清楚、明白。

  不仅选材好,还要把内容写好。

首先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交代清楚。

只有把“六要素”写清楚,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读起来清楚明白。

  至于“六要素”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格式,要侧重于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围绕中心还要巧安排。

  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叙事的文章最忌不分轻重、不分详略,平铺直叙,写成流水账。

我们说,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一条线。

  写事时,还要学会巧安排。

  怎样使用材料,确定详略;

怎样布局谋篇;

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都要通盘考虑巧妙安排,这样才能变化写作角度,努力跳出框框,写出别具一格的好作文。

  二、佳作欣赏

  一个冻柿子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

下午回家时,我已是酷热难忍,大汗淋漓了。

脑子里想的只是冰棍,便急匆匆地奔向冰箱。

  打开冰箱,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冰棍。

“嗯,这是什么?

”我惊奇地脱口而出。

在冰棍旁边,一个硬邦邦,上面带着白霜,皮红红的,既不是橘子,也不是苹果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急忙把它拿了出来,关上了冰箱门。

我拿着这个硬邦邦的东西问:

“妈妈,这个硬东西是什么呀?

能吃吗?

”妈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东西说:

“这个是柿子,能吃。

但得化了才能吃。

”“怎么化呀?

”我又问。

“放在碗里过几个小时就化了。

然后用勺子把皮捅开,刮里面的汤吃。

”妈妈慢条斯理地说。

“啊,要那么长时间,我可等不了!

”我嚷道。

  “唰——”一个想法从我脑里闪过:

我何不把柿子泡在开水中?

这样不就化得快了吗?

对!

就这么干!

我在一个洗菜盆里倒上了暖瓶里的开水,放在地上,再把这个硬邦邦的柿子扔进水盆中。

  我喝了口凉开水,就出去玩了,等我回家想起柿子的时候,才慌忙跑进厨房,凝视着这个柿子:

摸一摸,比刚才软多了,闻一闻,有股怪味,我想柿子这玩意儿可能就这味吧,它的皮还红红的。

哈!

柿子化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柿子从水盆里拿出来,用水冲了冲,放进碗里。

我捧着碗,跑到妈妈面前问:

“妈妈,能吃了吗?

”“行,能吃了!

”妈妈说。

我“扑哧”一勺子捅进了红扑扑的柿子。

  “哎呀!

”我惊叫起来,“妈!

这柿子心儿怎么黑了?

还能吃吗?

”不知怎么的,刚才拿出来还红红的皮,现在怎么也都黑了?

我站在那儿十分尴尬,哭笑不得。

妈妈走过来一看,笑得合不拢嘴,说:

“冻柿子得用凉水拔,不能用热水泡。

冷热相差太大,起了化学反应,所以柿子黑了!

”妈妈说完,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

  我呆呆地站着,原来一个好端端的柿子,让我这么一折腾,成了黑不溜秋的一摊“泥”了。

  事情虽然过去五年了,但是每当想起吃冻柿子这件事,还觉得非常有趣。

原来这都是我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啊!

  点评

  作者小时候用热水泡冻柿子之事,既有趣味又有一定的意义。

当读者在为一个小孩子的幼稚行为捧腹大笑时,会从中体会到孩子们的认识能力是在生活经验的积累中逐渐提高的。

  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所以此文做到了选材新颖,中心突出。

  文章按“发现冻柿子——

  ————______________——”的顺序具体叙述,同时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反映了事情的情趣。

文章结尾点明中心,从中可以看到小作者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升华:

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是不行的。

  童年趣事

  星期天一大早,姥爷和姥姥到街上购物上,家里只留下我(当时上二年级)和妹妹。

  呆着真没意思,干点什么呢?

我望着姥爷那只小黄鹂出神。

突然,我像发现了什么,拉着妹妹指着小鸟说:

“这只黄鹂身上脏兮兮的,咱们给它洗个澡吧!

”妹妹拍手叫好!

“哥哥,用水管子洗太费水了,不如用喷水枪和针管吧!

”我听这个主意好,连忙吩咐:

“你去准备‘武器’,我准备‘弹药’。

”说完,我搬来了一盆水,准备“战斗”。

  随着我的一声枪响,给鸟洗澡的战斗打响了。

可是黄鹂太机灵,一躲,没打着。

我接着又打了一枪,还是不中。

这回妹妹抢了先,没等黄鹂站稳,开了一枪,结果打中了,她高兴地喊:

“打中了,哥,你真笨!

  我不服气,心里想着计策,目光移到了针管上,连忙把针管灌满了水,在笼子四周架起来。

我先朝小鸟虚打一枪,让它进入我的一根针管的射程里,然后随着一道光亮的水线射出,小黄鹂终于被射中了。

就在这一瞬间,我又扣动喷水枪的板机,小黄鹂又挨了一枪。

  一盆水用完了,小黄鹂成了“落汤鸡”,全身发抖地蹲在笼子底下,一动也不动。

“快,用吹风机把它吹干。

”妹妹真机灵,我赶紧拿出吹风机,插上电源,这一下,小黄鹂成了“小刺猬”了。

  就在这时,姥爷回来了。

他赶紧对小黄鹂进行“抢救”。

事后,姥爷哭笑不得地教训我们:

“有你们这样做好事的吗?

真拿你们没办法,鸟儿不能这样洗澡!

以后可不许胡闹了!

  “这是胡闹吗?

”妹妹还在不解地问,我和姥姥、姥爷都笑了。

  童年的生活是充满遐想,令人回味无穷的。

童年的我们也一定是幼稚、可笑的。

小作者的童年虽比不上童年捕猎的闰土那样充满神奇,然而小作者与他妹妹的行动足以让人忍俊不禁。

  这件趣事的确很有意思。

小兄妹俩本想做件好事,但终因年幼无知而事与愿违。

事情紧张而有趣,作者开门见山,直插事情发生的时间,以“准备——给鸟洗澡——给鸟吹风——大人抢救”的事情发展顺序,有条理地描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仿佛两位天真、勇敢的“小战土”就在我们面前。

  小作者克服了写“童年生活”经常以“那是发生在我×

×

时的事情”为开头的写法,而结尾也戛然而止,给人以整洁、流畅的感觉,使得一对纯情少年形象较为突出的跃然纸上。

  三、训练设计

  在过去的五年里,你曾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或有意义的事,请你写出来。

第二讲身边人物——悟中写

  同学们在家庭、社会的关爱下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每天,我们都接触许许多多的人,有无微不至关怀你成长的家长,有诲人不倦的老师,有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还有那些熟悉的或一面之交的警察叔叔、清洁工人……他们的言行影响教育着你。

这次习作就是要通过具体事例写一个你最敬佩的人,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成功的人物描写要一人一个模样,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

要让所写的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给人以生动鲜明的印象,请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所谓典型事例是指在表现人物特点上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材料。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选择的“谈碰壁”、“救车夫”、“关心女佣”、“谈《水浒》”等几件事例就非常典型,它让我们了解了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2、要抓住人物外部的形貌特征描写,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要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一般要抓住人物的容貌、姿态、表情、服饰等进行描写。

  例如:

我的爸爸是胜利油田的石油工人,今年37岁。

他个子不高,但身体结实得像钢浇铁铸一般,纯补和善的面容总是带着笑。

  这段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我们已从句中体会到小作者的爸爸是一个身体健壮、和蔼可亲的人。

  外貌描写要注意三点

  ①要为突出中心服务;

②要有一定顺序;

③要抓典型特征。

  3、让笔下的人物开口说话,应力求语言个性化。

  人物的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简单地说,就是写人物“怎么说”、“说了什么”。

老舍先生曾指出:

“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

”这句话说明了语言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的钥匙。

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经历等不同,语言也应有差异,这就是个性的鲜明性。

爸爸会干木匠活儿,经常有人找他帮忙,有一次哥哥发牢骚说:

“爸,你做的都是义务工,何必这么卖命!

”爸爸脸一板,训斥道:

“你小孩子懂什么!

人家上门求咱们帮助,是看得起你,信得过你,是觉得你人好!

  爸爸的话朴实、自然,合乎身份,表现了他淳朴、乐于助人的精神。

  4、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得体,可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的揭示。

《景阳冈》一文,作者写武松看到官府的榜文,“知道真的有虎”时,他想: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看看怎么样。

”这里虽有犹豫,但还是揭示出武松勇往直前的豪气。

  5、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具体体现。

《景阳冈》中,在写武松面临猛虎的锋芒毕露而机智避让的“三闪”时,休现了武松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总之,写人物要善于抓特征,要让人物自己闪亮登场;

让文中人物自己说,自己想,自己动作,作者不掺和、不包办代替。

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使笔下的人物勃勃有生气,给读者留下鲜明和生动的形象。

  不一样的老爷爷

  街上又飘起了烤红薯的香味,我不禁想起了那个老爷爷。

以前,在我读书的桃园学校门口东侧,有个卖烤红薯的爷爷,跟别人相比,他有很多的不一样。

  爷爷大概五六十岁,虽说天天跟煤灰打交道,他却经常穿着一套白衣白裤,干干净净的,就像那些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衬着那张黝黑脸,真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爷爷烤红薯,火候把握得很好。

大大小小的红薯一古脑儿地放进烤炉里,什么时候,哪个红薯要翻身了,哪个红薯要出炉了,他只用手摸一摸,捏一捏,就一清二楚。

炉盖只要一揭开,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常常飘过院墙,钻进我们的鼻子里。

有些小馋猫写着作业,口水就不知不觉地滴在了本子上。

  爷爷从不吆喝,可是他的烤炉前,一下课,就围满了孩子;

放学的时候,更是里外三层。

谁爱吃甜软软的红心薯,谁爱吃香香粉粉的白心薯;

谁的肚皮大,谁的肠胃小,你只要买过一次,他就不会弄错。

下次再来,不用你开口,他拣出来的热乎乎的红薯,是大是小,是甜是粉,准保合你心意。

  爷爷非常讲究。

他的炉子旁边有一个自制的垃圾桶。

烤炉周围好大的一圈,总是干干净净的,一片纸屑也没有。

不管哪个孩子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