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3420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Word文件下载.docx

Fe3++Ag(s)的平衡常数K=3

求:

(1)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

(2)求平衡时Fe2+、Ag+、Fe3+的浓度各为多少

(3)Ag+的转化率

(4)如果保持Ag+和Fe3+浓度不变,加入FeCl2则使Fe2+的浓度变为0.3mol/L,求在新条件下Ag+的转化率。

7室温时,M(OH)2(s)

M2+(aq)+2OH-(aq)  Ksp=a。

C(M2+)=bmol·

L-1时,溶液的pH等于

 A.

             B.

 C.

        D.

8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Q,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9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

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pM=-lgc(M),pc(CO32-)=-lgcc(CO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32-)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

C(CO32-)

 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

10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

CO(g)+H2O(g)

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在III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D.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11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FeSO4·

7H2O)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FeSO4+Na2CO3===FeCO3↓+Na2SO4 FeCO3+C6H8O7===FeC6H6O7+CO2↑+H2O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

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Al3+

3.0

5.0

Fe2+

5.8

8.8

(1)制备FeCO3时,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原因是     。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b.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c.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2)生成的Fe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3)将制得的FeCO3加入到足量柠檬酸溶液中,再加入少量铁粉,80℃下搅拌反应。

①铁粉的作用是                。

②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方法是            。

(4)最后溶液经浓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

分离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成柠檬酸亚铁。

请结合右图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FeSO4·

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

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

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得到FeSO4溶液,            ,得到FeSO4·

7H2O晶体。

(1)c  避免生成Fe(OH)2沉淀

(2)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3)①防止+2价的铁元素被氧化 ②加入适量柠檬酸让铁粉反应完全

(4)降低柠檬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量,有利于晶体析出

(5)“(过滤,)向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滴加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约为5,过滤”或“过滤,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过滤”

(滴加稀硫酸酸化,)加热浓缩得到60℃饱和溶液,冷却至0℃结晶,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12已知:

Ksp(CuCl,白色)=1.2×

10-6,Ksp(CuOH,橙黄色)=1.2×

10-14。

如图,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e-+Cl-==Cu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B.实验开始时,A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

 C.电解时,Na+移向A极

 D.一段时间后,U形管底部形成橙黄色沉淀

13Cl2合成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

4HCl+O2

2Cl2+2H2O,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

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L,8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物质由2.5mol减少至2.25mol,则HCl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

(2)若该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v(HCl)=2v(Cl2)

  b.4v正(HCl)=v逆(O2) 

  c.又加入1molO2,达新平衡时,HCl的转化率增大

  d.分离出H2O,达新平衡时,v正(HCl)增大

(3)下图是该反应两种投料比[n(HCl):

n(O2)分别为4:

1和2:

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值增大

  c.若平衡常数K值变大,达新平衡前v逆始终减小       

  d.若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投料比为4:

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物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1)

         0.0625mol/L∙min

(2)a c      (3)a d    (4)0.3529(0.353、0.35均可)

14已知可逆反应:

CO2(g)+H2(g),平衡常数见下表:

温度/℃

500

700

850

1000

平衡常数

2.5

1.7

1.0

0.6

(1)该反应ΔH________0(填“<”或“>”)。

(2)850℃时,若向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mol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正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

是       。

若x=5.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H2)=______      。

< (6)x<3.0  4.8mol

15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molO2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 DH<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SO2的平衡转化率是90%。

 A.相同条件下,平衡时若充入稀有气体,SO2的转化率增大

 B.反应开始时,向容器中通入的SO2的物质的量是0.7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缩小容器体积,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有1.485mol气体

16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molN2和4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

17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

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反应过程

化学方程式

焓变△H(kJ/mol)

活化能Ea(kJ/mol)

甲烷氧化

CH4(g)+2O2(g)=CO2(g)+2H2O(g)

-802.6

125.6

CH4(g)+O2(g)=CO2(g)+2H2(g)

-322.0

172.5

蒸汽重整

CH4(g)+H2O(g)=CO(g)+3H2(g)

206.2

240.1

CH4(g)+2H2O(g)=CO2(g)+4H2(g)

165.0

2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CO(g)+H2O(g)=CO2(g)+H2(g)的△H=        kJ/mol。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    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反应CH4(g)+H2O(g)

CO(g)+3H2(g)的KP=         ;

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能量角度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            。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H2和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

①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

65%、CO的物质的量分数<

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  。

 A.600℃,0.9Mpa   B.700℃,0.9MPa     C.800℃,1.5Mpa   D.1000℃,1.5MPa

②画出600℃,0.1Mpa条件下,系统中H2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计时)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原因是       。

-41.2。

(2)小于。

(3)

 增大。

(4)系统内强放热的甲烷氧化反应为强吸热的蒸汽重整反应提供了所需的能量。

(5)①B;

 ②

(6)甲烷氧化程度过高,氢气和氧气反应(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18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己知:

Ksp[Fe(OH)3]=4.0×

10-38)

I:

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

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过程I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          ,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           ;

(3)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过程II中调节溶液的pH为5,金属离子浓度为          。

(列式计算)

(1)2Fe3++Cu=2Fe2++Cu2+

(2)回收铜 Cu和Fe 加盐酸反应后过滤

(3)FeCl2+Ca(OH)2=Fe(OH)2↓+CaCl2  4Fe(OH)2+O2+2H2O=4Fe(OH)3

(4)c(Fe3+)=4.0×

10-38÷

(10-9)3=4.0×

10-11(mol/L)

19工业上从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

PbSO4(s)+CO32—(aq)

PbCO3(s)+SO42—(aq)。

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       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                    。

(3)查阅文献:

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

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

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

全部为PbCO3;

假设二:

                 ;

假设三:

                 。

(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

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

②定量研究:

取26.7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

假设一不成立。

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1)K=[SO42—]/[CO32—]

(2)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c(CO32—)较大

(3)全部为PbCO3·

Pb(OH)2      PbCO3与PbCO3·

Pb(OH)2的混合物

(4)

实验步骤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然后将样品加热分解,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

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样品全部是PbCO3

②同意 若全部为PbCO3,26.7g完全分解后,其固体质量为22.3g

20SO2是硫酸工业尾气的主要成分。

实验室中,拟用下图所示流程,测定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L的硫酸工业尾气中SO2的含量:

(1)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molH2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

(2)步骤③的操作依次是:

过滤     、     、      、称重。

(3)一定温度下,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步骤②逐滴加入Ba(OH)2溶液的过程中,BaSO4的溶度积常数    (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溶液中SO42-浓度的变化情况为  (填序号)

 ①d→c→e   ②b→c→d ③a→c→e ④d→c→a

(4)该VL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用含有V、m的代数式表示)。

H2O2+SO2===2H++SO42-,1.204×

1024

(2)(4分)洗涤,干燥 

(3)(4分)不变,③

×

100%

21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10min时达到平衡:

PCl3(g)+Cl2(g)

 PCl5(g)

PCl3(g)

Cl2(g)

PCl5(g)

初始浓度(mol/L)

2.0

平衡浓度(mol/L)

c1

c2

0.4

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10min内,v(Cl2)=0.04mol/(L·

min)

 B.当容器中Cl2为1.2mol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平衡时PCl3的

 D.平衡后移走2.0molPCl3和1.0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mol/L

22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K甲(CaSO4)=9×

10-6。

 A.a点对应的KSP小于c点对应的KSP

 B.a点变为b点将有沉淀生成

 C.加入蒸馏水可以使c点变为d点

 D.含有大量SO2-4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Ca2+

23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某容积恒定的真空容器中,发生反应:

H2NCOONH4(s)

2NH3(g)+CO2(g)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平衡状态部分数据见右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T2>T1,则该反应的ΔH<0

 B.向容器中充入N2,H2NCOONH4质量增加

 C.NH3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D.T1、T2时,H2NCOONH4转化的Δn(T2)=2Δn(T1)

温度

平衡浓度/(mol L-1)

c(NH3)

c(CO2)

T1

0.1

T2

242SO2(g)+O2(g)

 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起始物质的量

n(SO2)/mol

0.8

n(O2)/mol

0.24

0.48

SO2的平衡转化率/%

80

α1

α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值为400

C.平衡时,丙中c(SO3)是甲中的2倍

D.平衡时,甲中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O2的转化率

25蛇纹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I.制取粗硫酸镁:

用酸液浸泡蛇纹石矿粉,过滤;

并在常温常压下结晶,制得粗硫酸镁(其中常含有少量Fe3+、Al3+、Fe2+等杂质离子)。

II.提纯粗硫酸镁:

将粗硫酸镁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加入适量的0.1mol/LH2O2溶液,再调节溶液pH至7~8,并分离提纯。

III.制取氢氧化镁:

向步骤II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已知:

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pH

Fe3+

Al3+

Fe2+

Mg2+

开始沉淀时

1.5

3.3

6.5

9.4

沉淀完全时

3.7

5.2

9.7

12.4

请回答:

(1)步骤II中,可用于调节溶液pH至7~8的最佳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MgO    B.Na2CO3     C.蒸馏水

(2)工业上,常通过测定使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不变色所需H2O2溶液的量来确定粗硫酸镁中Fe2+的含量。

已知,测定123g粗硫酸镁样品所消耗的0.1mol/LH2O2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平行测定数据

平均值

实验编号

1

2

3

4

消耗H2O2溶液的体积/mL

0.32

0.30

0.31

①Fe2+与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根据该表数据,可计算出123g粗硫酸镁样品中含Fe2+           mol。

(3)工业上常以Mg2+的转化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步骤III制备氢氧化镁工艺过程的适宜条件。

其中,反应温度与Mg2+转化率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步骤III中制备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根据图中所示50℃前温度与Mg2+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可判断此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图中,温度升高至50℃以上Mg2+转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④Ksp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

Mg(OH)2(s)

 Mg2+(aq)+2OH-(aq)     Ksp=c(Mg2+)·

c2(OH-)=5.6×

10-12

Ca(OH)2(s)

 Ca2+(aq)+2OH-(aq)     Ksp=c(Ca2+)·

c2(OH-)=4.7×

10-6

 若用石灰乳替代氨水,   (填“能”或“不能”)制得氢氧化镁,理由是     。

(1)A

(2)2Fe2++H2O2+2H+===2Fe3++2H2O     6.2×

10-5

(3)①Mg2++2NH3·

H2O===Mg(OH)2↓+2NH4+ 

②吸热

③温度过高时,氨水受热分解,浓度降低,Mg2+转化率下降

④能  Mg(OH)2的溶解度小于Ca(OH)2,可发生沉淀的转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6已知反应:

CO(g)+H2O(g)

CO2(g)+H2(g)

(1)将1molCO和1mol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器,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此时有2/3的CO转化为CO2。

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此温度下平衡常数为         。

(2)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中充入1molCO2、1molH2,则达到平衡时与

(1)相比较,平衡应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此时平衡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约是下列各值中的        (填编号)

  A.22.2%      B.27.55%      C.33.3%     D.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