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3543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7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四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连云港”23

第五节打造特色会展业,建成国内一流会展中心24

第六节大力发展金融业,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26

第七节促进商务服务业,加快港城商务中心发展27

第八节全面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连云港”28

第九节科教文卫协调发展,强化服务业民生导向30

第四章八大战略35

第一节创新体制战略35

第二节环境战略35

第三节城镇化战略36

第四节创新投资战略37

第五节外向化战略…………………………………………………………………...38

第六节人才战略39

第七节品牌战略40

第八节互动发展战略41

第五章服务业空间布局42

第一节空间布局42

第二节城乡服务业布局重点45

第三节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及其功能定位46

第六章保障措施53

第一节加强政策措施扶持53

第二节实现投融资多元化55

第三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56

第四节加强对外合作交流57

第五节大力发展创新文化58

前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连云港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攻坚时期,更是深入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服务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关键时期。

根据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特编制《连云港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以《江苏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为重要的编制依据,是落实《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部署,是全市今后五年服务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服务业发展基础和形势

第一节连云港“十一五”服务业发展成就

服务业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连云港市区位条件优越、交通网络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基础完善,具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十一五”以来全市服务业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支撑、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和地方财税的重要来源。

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连云港市服务业在“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65.64亿元,年均增长14.9%,高于同期GDP近1个百分点,高于“十五”年均增速3.4个百分点。

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20.5:

42.3:

37.2调整为“十一五”末的15.3:

45.7:

39.0。

随着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有量的扩张,同时也有质的提高。

从各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在2006-2010年的5年中,三次产业的经济总量都在增大,但各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力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缩小,这说明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在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5年间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了绝对主导性地位。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贡献率在逐步提高,说明服务业影响经济增长的能力在不断增增强,服务业的地位在逐步上升,服务业占据着连云港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吸引投资力度增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以来,连云港全市的固定投资增长迅速,平均每年总固定投资增长率超过了30%。

第一产业吸收固定投资逐年下降,而第二产业增长迅猛,吸收了大部分新的固定投资。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额增速保持比较平稳,保持在34%左右的水平,吸收投资额占总数的比重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平均30%的增长速度。

在利用外资方面,服务业实际利用的外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占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比重占到总量的50%以上。

因此总的来说,第三产业对于吸引投资和拉动基金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逐渐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各个产业的投资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

3、就业贡献持续上升,促进就业结构转变。

“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就业份额持续上升,成为促进就业结构转变的推进器。

从统计数据看,2006年全市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达74.8万人,比工业多10万多人,2007年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99.04万人,首次超过农业,这种趋势保持了下来,目前连云港市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都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

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加,但就业份额基本稳定。

服务业就业人数和就业份额都有了较大的增加。

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即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稳步上升、服务业就业比重呈逐步上升的变动趋势,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

纵观“十一五”以来连云港就业结构的变动,可以看出服务行业的发展在其中起到了主要推动的作用。

4、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新兴领域不断拓展。

“十一五”期间,连云港服务业内部各行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行业的同时,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和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服务业行业结构的优化。

从经济普查服务业产业活动单位数及个体经营户户数看,同样反映出连云港传统服务业的主体地位。

可见,全市的传统服务业仍占主体,但去地位相对下降,新兴服务业得到了重视并逐步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总的来说,传统服务业如运输邮电、批发零售等行业基础地位依然保持,但所占比重有了明显的下降势头。

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虽然占的比重还较有限,但已经开始呈现出非常好的增长趋势。

服务业内部结构正逐步得到优化。

5、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部分领域优势明显。

在改革开放后,连云港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十一五”建设期间,服务业有许多优势明显的领域,例如旅游业和物流业等,对服务业贡献的比重很大。

旅游业效益增速加快,旅游的龙头作用凸现。

在旅游环境优化、节庆活动和会展经济等因素拉动下,连云港旅游业质量效益型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对外吸引力迅速上升。

2010年连云港市全市实现年游客接待量1404.33万人次,年均增长14.8%;

实现旅游总收入163.43亿元,年均增长20.4%,实现旅游增加值73.5亿元,年均增长21.5%。

现代物流业呈快速发展态势,物流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以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为现代物流业的加速发展构筑了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

全社会运输量稳定增长,港口物流高速发展,2010年全社会货运总量和港口吞吐量别为1.1亿吨和1.35亿吨,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为24.5%和18.7%。

交通运输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对照国内发达地区和省内先进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

服务业比重偏低,2010年我市服务业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72.5%)的水平。

就业比重偏低,服务业从业人数比重远低于国际水平,2010年服务业从业人数占37.8%,低于高收入国家(68.5%)与中等收入国家(56%)的水平,即使与发展水平和我国相当的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平均水平(47.3%)相比,也低近10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差距巨大。

全市2010年城镇化率仅为43.5%,农村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8%,农村居民的服务性消费仍相对较弱,服务业发展城乡差距比较大。

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不平衡。

服务业的各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和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较大比例,占据36%的比例,新型服务业发展滞后。

另外,服务业总体质量不高,市场化程度偏低。

新兴服务业市场发育不足,数量比重较低。

如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企业数仅占这个服务业的1.9%,从业人数仅达到0.9%,同时市场开发程度和产业化程度仍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企业融资难度较大,由于我市经营服务业的大多是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他们资金缺乏,固定资产较少,融资规模也不大,无资产抵押担保,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市仍将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建设总体方案》的提出,给连云港市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政策选择。

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十二五”服务业将明显提速,加快发展服务业将成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把发展服务业上升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在国家层面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

可见,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政策选择。

2、世界经济结构形成以服务经济为高端、以发展服务贸易为重点、以服务业加快转移重组为特点的新形势。

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制造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过程。

全球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国际投资更加倾向于服务业,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以服务外包和承接服务外包为重点将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稳定快速增长。

尽管由于金融海啸的冲击,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产业转移进程暂时趋缓,但从长期看,这种国际分工的格局和产业升级及跨国传递的规律仍将会持续。

这为连云港市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承接服务业产业转移,直接推进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又一次历史机遇。

3、国家级政策规划战略为连云港市服务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都提出要将连云港建设成综合性交通枢纽和国际性海港城市。

规划中明确提出,连云港港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及区域性中心港口,要建立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国际交通枢纽,加强物流合作;

加快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建设,完善商务服务功能,设立服务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的技术交易市场、非上市公司产权交易中心、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市场、进出口市场和信息中心,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中介代理、会展交易等商务服务,提升国际会展功能,打造区域性和国家级会展品牌;

打造特色旅游城市,将连云港建成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最近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将连云港作为示范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提升出海通道功能,着力完善合作服务体系,着力建设产业合作基地,着力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强化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加快培育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路径。

这些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连云港市服务业的全发提速和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4、国家及省重点扶持苏北发展的政策倾向带来的机遇。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地区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增加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持苏北产业发展、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推动苏南苏北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政策的大力倾斜、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苏北的经济迅猛的发展。

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连云港市,正在普遍受到国家和江苏省的密切关注,国务院已将大陆桥优先发展项目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连云港市定位为是“连接太平洋沿岸国家和中东地区的港口城市,是环境优美的旅游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与交通枢纽”;

国家海洋局则把连云港市列为全国海洋开发规划中的三大特殊开发区域之一,并与上海浦东新区一起列入中国4个“内地香港”建设的范畴;

对于江苏省来说,近年出台了关注苏北地区的《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省政府已明确确定连云港市为一级城市和三大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之一。

所有这一切都清楚地说明了连云港市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使连云港在国际运输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洲际间货物中转取道连云港的机率上升,这必将会给连云港市带来经济的迅速腾飞。

江苏省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将连云港摆上了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位置,也对进一步发挥连云港港口优势提出了更高要求。

连云港要抓住大好机遇,成为沿东陇海线率先崛起的龙头城市。

5、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国际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服务业向中西部转移带来的机遇。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与东部沿海地区深化合作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增强,对江苏沿海地区出海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将为江苏沿海地区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江苏沿海地区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以及东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为本区域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强化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创造了新机遇。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口的连云港,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只要连云港市依靠和始终坚持港口经济和港口服务业的发展,就能够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和求得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服务业已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转移趋势。

服务业占跨国直接投资的比重上升,超过制造业而高达50%以上,金融、保险、咨询、管理和法律等专业服务是转移的重点领域,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对外投资也越来越多。

连云港面临着通过承接服务业转移的良好机遇,抓住机遇主动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有利于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服务业的素质和水平。

第三节连云港“十二五“服务业面临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发展总体上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但是以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

1、不可控的外部环境及各种负面影响

从国际、国内以及我市周边经济环境来看,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例如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特别是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传统的产业的冲击比较严重。

处于国际通道上重要战略地位的连云港市,难免受到其负面影响。

另外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增加了企业和产业的运行风险,从而也会导致服务业的运行风险。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我市服务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巨大的周边城市及港口竞争力

连云港本身处于苏北,相对苏南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这导致了一方面我市的发展会受到苏南等发达地区的竞争压力,从而在吸引投资、人才等方面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周边城市发展水平都不太高,无法利用地区的整体优势带动自身服务业的发展。

从沿海港口来看,连云港港南有上海港、宁波港、南通港竞争,北有天津港、青岛港打压,还有临近的日照港的威胁。

周边港口竞争日益激烈,也影响到港口发展的前景和地位。

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江苏港口物流业将面临拥有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的国际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

3、垄断的服务业体制制约行业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业行业垄断、所有制体制垄断等问题突出,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较多,政策门槛较高,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发展活力不足。

具体表现为金融、电信、邮政、铁路、港口、共用事业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性服务业领域存在不开放的现象。

虽然我国服务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服务业中非公益性质的行业在逐步开放,但是现有的服务业体制机制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务业某些行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尤其像处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我市就将变现的更加的明显。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枢纽城市、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苏北及鲁南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有区域影响力的高端商务中心、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海滨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通过“产业互动、陆桥互动、区港联动”这三大互动提升产业层次,切实推进服务业与各产业互动发展,推动连云港服务业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身区位、资源优势,分阶段、有重点的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形成服务业与多产业互动发展、区域间交流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充满创造性、整体发展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形成多层次、多产业、多贡献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结构,全面提升连云港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

第二节发展原则

1、在尊重服务业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和突破。

连云港市服务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发展基础薄弱这一现实,以及人才不足、短期内增强实力和吸纳就业必须倚重制造业等制约因素,制订发展目标和措施时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但同时又必须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危机感和赶超意识,紧跟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和世界服务业、服务贸易加速发展的潮流,紧盯等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布局和动向,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政策促进体系上寻求创新和突破,抢占若干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江苏沿海开放战略中炫目的亮点。

2、在处理好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关系的前提下实现健康和谐发展。

决定连云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之一是能否创造宜居、宜商环境,吸引各类高端专业化人才在园区集聚,因而在产业园的启动和发展过程中,要恰当处理好“生产与生活”、“商务与生活”的先后次序和轻重关系。

既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但同时要以人为本,关注生活性服务业在聚集人气、创造宜居环境、吸引高端稀缺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些民生性、消费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应置予“同等优先”地位,有效防止很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些城市新区因为生活设施不配套经常出现的“空城”现象。

3、在市场化基本取向下加强政府调控和引导。

除社会服务和部分流通服务外,大部分现代服务业属于竞争性行业,且一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适合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因此科技产业园现代服务业的投融资和运作发展要以市场化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政府的规划、进入和退出机制、扶持促进政策等引导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发挥政府在整合资源、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促进我市服务业快速发展。

4、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积极开放合作。

金融危机促使国际服务外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现代服务业人才正在进行较大范围和规模的工作流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

为应对市场竞争和强化区域管理,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将研发、管理以及营销等环节设立在中国,其投资不再限于生产领域,这为连云港市发挥后发优势、吸引新型外商直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实施积极的开放合作战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参与全球服务外包竞争的同时,也要深层次、全方位地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并在“苏北振兴、苏中崛起、苏南转型升级”新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比较优势,与其他城市和区域互动合作,互利共赢。

第三节主要目标

1、服务业增速明显加快。

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

服务业增长速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年均增长15%以上。

2、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

服务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十二五”末达到41%,力争43%;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达到42%。

3、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金融、物流、科技、信息、商务等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0%左右。

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咨询服务等新兴行业成为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实现特色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4、“六大中心”建设步伐加快。

根据沿海开放的定位,充分利用我市区位优势,加快建设航运、商贸、金融、信息、物流、旅游六大区域性中心,成为中国东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和辐射能力强的东方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第三章服务业发展重点

第一节加强物流业发展,建成国际性物流中心

将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港口物流、空港物流;

建设和完善与临港产业配套的物流园区,促进物流业与大陆桥沿线广泛开展合作,特别是铁路系统合作、口岸单位合作等;

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和物流保税中心的作用,强化物流对开发区工业、临港工业的支撑作用,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构建依托连云港港口、面向苏北及长三角区域、服务新亚欧大陆桥区域、辐射东南亚的现代物流体系,把连云港港建设成区域性的国际化物流中心和现代化物流枢纽城市。

到2015年,物流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总量比重达13%,年均增长20%;

港口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中心建设完成,基本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并能满足市场需求;

连云港港完成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达到800万标箱。

港口不仅能服务于东陇海产业带、淮海经济区和新亚欧大陆桥地区,而且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企业协作发展,加快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到2015年第三方物流业务量占物流业务总量的18%以上;

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物流电子商务、城市配送体系完善,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辐射力,成为全国物流枢纽城市。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管作用,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服务功能,以港口为建设龙头,构建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口物流中心服务体系。

积极整合区域内物流供应商资源,引导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加快物流园区的整合和建设,同时加快物流企业培育和发展,提高物流产业链的整体水平。

及时融入长三角港口群,与苏北各市共建共用连云港口岸,构建港口物流战略联盟。

进一步建设和优化港口物流集疏运一体化硬件环境,加快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奠定优势。

同时,还应该积极探索,进行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第二节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力争成为中部地区的商贸中心区

充分发挥连云港作为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江苏省港口的优势,力争成为苏北经济发展和商贸流通业的领头羊。

建设成为辐射范围覆盖苏北鲁南及大陆桥经济腹地的商贸流通中心,进一步提高商贸流通业在服务业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提升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商贸流通业的市场化建设,积极培育商贸流通业新型业态,培养高素质人才市场,又快又好地推动商贸流通业成为全市市场化资源配置程度高、活力强、发展快、特色鲜明的重要产业,力争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商贸中心区之一。

到2015年,商贸流通业主要经济指标力争实现翻番,在全省排名前移和增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