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6387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

花卉产销业务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天津花卉行业市场分析

——基于传统的花卉产销业务

花卉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又是高投入、高产出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花卉不仅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价值,同时还是出口创汇的“利器”。

有一定条件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满足内需,组织出口。

花卉产品已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宗商品;而我国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发展花卉产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我国花卉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以悄然之势迅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但经过几年快速增长之后,产销增速全面放缓,出口略显疲软;天津市地处九河下梢,历来是交通枢纽,商贾通衢、传统与外来文化交汇之地,天津市花卉产业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兴起,肥沃的运河之水孕育了沿河两岸的花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第一章全球花卉行业分析

一、全球花卉消费现状

花卉产品已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宗商品,并形成了三大消费中心,以德国为首的欧共体国家,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地区和以日本、中国香港为首的亚洲地区。

世界花卉主要消费国是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美国、日本等。

欧共体国家的花卉消费量最大,进口额占世界贸易的80%左右,美国占13%,日本占6%。

在花卉的商品结构中鲜切花约占60%,贸易量占一半左右。

切花种类以月季、菊花、香石竹、百合、唐场普、郁金香、非洲菊、满天星为主,同时新型切花品种在不断涌现。

世界贸易中心等贸易组织的数据表明,到20世纪末,世界花卉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鲜切花占60%、小盆花占30%、观赏植物占10%。

二、全球花卉生产现状

欧、美、亚太地区是花卉的主产区,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末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22.3万公顷。

其中亚太地区花卉栽培面积最大,达13.4万公顷,其次是欧洲,栽培面积达4.5万公顷,美洲地区约4万公顷。

花卉栽培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依次是:

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

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是荷兰、哥伦比亚、意大利、丹麦、以色列、比利时、加拿大、德国、厄瓜多尔。

荷兰几乎占世界花卉交易的一半,这个“郁金香王国”一直是花卉的大宗生产国和出口国。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美国的迈阿密、哥伦比亚的波哥大、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是世界主要的传统花卉批发市场。

另外,亚洲也凭借热带花卉、本土性花卉和反季节的中档鲜切花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国际性的花卉集散中心。

 总之,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可以看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生产区域。

经济发达、有着良好花卉消费习惯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消费区域。

第二章中国花卉行业市场分析

一、政策支持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9年就“三农”问题发出一号文件,其中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重视发展特色产业,包括农业。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

2011年,国家林业局将花卉产业作为林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列入《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全国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2013年2月,国家林业局发布《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是中国首部全国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前五年(2011~2015)、后五年(2016~2020)两步走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花卉品种创新体系,健全花卉技术研发推广体系,提升花卉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花卉市场和流通体系,创新花卉社会化服务体系。

《规划》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稳定在130万公顷的目标,这将比2011年增加约27%,还提出了至2020年培育产值超亿元花卉企业30个,建立国家重点花文化示范基地50个,新增300万个就业岗位等指标。

二、中国花卉行业概况

1、中国花卉行业现状

(1)总体概况:

产销增速全面放缓、出口疲软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的发展,以及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等刺激因素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北京申奥成功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助推器”的作用下,中国园林行业凸显出发展升级,市场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1年间中国花卉市场交易额以28.70%的速度复合增长,2011年产值达1068.53亿元、年批发及零售交易总额达385.96亿元;至2011年底,全国花卉种植面积102.40万公顷,从业人员467.69万人,其中花卉专业技术人才19.52万人。

但是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因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国内居民消费开拓乏力,据农业部种植管理公司公布的2012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花卉产销增速全面放缓、出口疲软。

目前,我国花卉行业区域特色日益突出。

由于不同种类的苗木花卉,因生态习性不同,对光照、温度的要求不同,各自适宜的生长范围也不同,故生产布局优化、区域集中化日益突出,基本形成了“西南有鲜切花、东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凉地区有种球、东北有加工花卉”的生产格局;在消费格局方面,基本形成以北京为主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和以广州为主的华南地区的鲜切花消费区域,消费量约占全国的80%。

在全国花卉生产经营综合实力中,云南始终占据着全国首位,广东位列第二。

表2-1:

2012年全国花卉行业情况汇总表

2012

2011

种植面积

公顷(万)

112

102.4

同比增长

9.4%

11.6%

-种植面积前五省份包括江苏,河南,浙江,四川和广东(取代湖南)

-种植面积增长最快为吉林,增长62.35%;种植面积减少幅度最大为北京,下滑62.48%

-2012年花卉市场数量增长5%,2011年增长10.9%,花卉市场建设热度开始降温

-花卉从业人员的增速依然赶不上花卉企业增速,花企“招人难”的局面持续

-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之和占保护地栽培面积的42.6%,设施提升空间依然很大

销售

亿

1207.7

1068.5

同比增长

13.03%

23.94%

-直辖市及浙江以外的花卉生产强省的销售增幅幅度很小,甚至负增长

-福建、湖北、甘肃、新疆(2012年销售额增幅234.48%)等省区花卉销售增幅很大,花卉消费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出口

亿(美金)

5

4.8

同比增长

3.72%

4.35%

-各地出口额大幅下滑

-黑龙江出口为0(2011年为2707万美元),新疆下滑98.8%,广东,海南等地的出口额也大幅下滑

盆花

种植面积(万公顷)

5.71

5.41

同比增长

5.42%

销售数量(亿)

23.91

20.98

同比增长

13.97%

销售额(亿)

173.38

162.65

同比增长

6.59%

出口(亿美金)

0.72

0.61

同比增长

18.21%

-种植面积前五省份包括广东,四川,江苏,陕西,福建

-总出口额1.05亿美金,增幅1.6%

-出口前两名为广东,福建,占总出口额82.5%

-销售总额增幅不敌数量增幅一般,单价有明显回落

种苗

种植面积(万公顷)

1.07

销售数量(亿)

25.36

销售额(亿)

22.48

出口(亿美金)

0.3671

表2-2:

2012年花卉产品产销情况总表

表2-3:

2012年花卉产品销售结构表

序号

种类

销售额(万元)

占比(%)

出口额(万元)

占比(%)

1

鲜切花

1,354,098.4

11.21

27,907.1

52.39

2

盆栽

2,677,168.6

22.17

10,526.2

19.76

3

观赏苗木

6,159,261.1

51.00

4,817.3

9.04

4

食用于药用花卉

1,018,131.5

8.43

186.5

0.35

5

工业及其他用途

290,922.7

2.41

4,490.0

8.43

6

草坪

220,736.6

1.83

0.0

0.00

7

种子用花卉

33,876.9

0.28

291.1

0.55

8

种苗用花卉

224,802.2

1.86

3,671.0

6.89

9

种球用花卉

83,350.6

0.69

107.0

0.20

10

干燥花

14,798.0

0.12

1,268.9

2.38

 

合计

12,077,146.5

1

53,265.1

1

由上表2-3可以看出,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出口额的统计中,花卉产品中盆栽和鲜切花占比都较大,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2)盆栽:

规模再扩、单价回落

表2-4:

2011、2012年各省盆花类产品产销情况对比表(种植面积排名前十位)

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盆栽植物类(含盆栽植物、盆景、花坛植物三大类)产销双线持续增长,其中种植面积将近9.98万公顷,销售额达到267.7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9.96%和11.05%;出口基本持平,约1.05亿美元,比2011年上扬1.6%。

其中,2012年盆栽类植物种植面积位居前5位的省市分别广东、四川、江苏、陕西、福建。

从种植面积增减百分比方面,可以看出主要产区相对稳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产业发展之势在短期内处于平稳,结合2012年主流盆栽花卉销售市场红灯频现的状况,可知从业者暂时放缓规模扩张,从求规模、数量转向品质升级的行业态势已经显露。

在出口方面,盆栽类植物出口情况与2011年对比变化不大,出口额度增幅仅为1.6%,出口疲软态势初现。

(3)鲜切花:

生产扩容减缓、出口增长

表2-5:

我国主要鲜切花产品产销情况表

表2-6:

2011-2012各地鲜切花类产品产销情况对比表(按种植面积排名前十位)

2012年,我国鲜切花类产品(含鲜切花、鲜切叶、鲜切枝)生产一改前几年大幅增长趋势,生产扩容趋于平稳,销售端虽然实现了稳步增长,但增幅有所减小。

鲜切花类种植面积为5.93万公顷,比2011年增长2.5%,总销售量为213亿枝,增幅13.66%,总销售额为135.41亿元,增长了6.32%。

具体到各省市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种植面积、销售量、销售额和出口额上有增有减,不同地区的发展趋势已有所显现。

总体来说,鲜切花产品布局稳定,新兴产区的扩容对传统产区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新兴产区面临技术、品种的升级,这关系到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012年全国鲜切花类产品出口总额为2.79亿美元,在过去两年持平的情况下,实现了12.94%的增长,实为不易。

2012年,各类产品的生产规模略有调整,依次为月季、百合、菊花、非洲菊、康乃馨和唐菖蒲。

2、中国花卉行业发展问题的总结

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花卉苗木及园林绿化行业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产品结构失衡,绿化苗木、草皮等产品占了绝大多数,主要为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草皮,鲜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第二,中国主要商品花卉品种、栽培技术和资材等基本以来进口,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不力,开发利用不足,科研、教学与生产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率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相对落后,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花卉产品质量不高,单位面积产值较低,产品出口量较小,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中国花卉消费分析

1、一般花卉消费分析

(1)购买时间对经营者的影响分析

可以发现,购买者在平时买花占了17%,真是因为送花对象多为自己,因此在购花时间的分布中平时买花的比较多,而生日、春节、情人节、教师节分别占有15%、13%、9%。

(2)购买目的(用途)分析

购买者送花给自己占了很大比重,因此表中家居鲜花占了鲜花用途的最大比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买花给自己或满足对鲜花的爱好,或用来装饰家庭办公环境,以愉悦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3)鲜花购买品种趋向分析

百合、康乃馨、满天星是最主要的消费品种,可以发现这些品种是在日常的家居消费的主要品种。

(4)购买途径分析

在现有的购买途径中,花店购买是最主要的途径。

花店能够提供的样式选择比较丰富,可直接满足消费者的用途。

网上订花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还没成为销售的主要渠道,B2C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5)各因素影响鲜花购买的程度

在各因素影响鲜花购买程度的分析中可以得知,新鲜度和造型是影响鲜花购买的主要因素,第三个主要因素才是价格,而他人的消费行为几乎不对鲜花购买者产生任何的影响。

2、高端进口花卉消费分析

鲜切花、鲜切枝叶:

由于进口花卉的可替代性,主要集中于一些高品质酒店、婚庆礼仪公司、品牌公关公司活动提前预定,市场份额较小。

种球、种苗:

繁育后在国内市场销售或者返回国际市场进行拍卖。

3、进口花卉消费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进出境植物检疫范围中指出“对参与国际贸易、技术合作、赠送、援助、携带等各种方式进出口的植物、植物产品以及其他检疫物都应实施检疫。

”按照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有关规定,凡从国外进口农、林、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实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地方省市两级审批制度。

审批手续办完以后,通知外商按合同要求及时发货。

当国外种苗到达国内指定口岸后还需着手办理报检手续,与检疫部门商定检疫时间,此外,办理货物入境时必须应备有关单据等。

再加之对国际花卉贸易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等,这些都是在花卉进出口环节值得我们关注的风险点。

第三章天津市花卉行业分析

一、天津市花卉行业概况

在花卉生产方面,截止2006年,全市花卉生产面积达到2210.77公顷,其中鲜切花400.95公顷,干花106.67公顷,盆花425公顷,观叶植物35.53公顷,盆景60.57公顷,观赏苗木388.92公顷,种子用花卉558公顷,其他用途花卉20公顷,草坪草708.33公顷。

基本形成了盆花,草花,宿根、球根花卉,观叶花卉,绿化苗木,种苗生产等多种类、多品种的花卉种植结构。

此外,近几年天津市郊、县农村花卉生产异军突起,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投资热点。

如西青区中北镇投巨资建立了花卉生产基地、大型花卉交易市场、“热带植物园”大型花卉观光旅游基地,成为京津地区有名的花卉集散地。

曹庄村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晚香玉之乡”、“全国重点花卉市场”。

静海县梁王庄的“十里花乡”已初具规模。

台商在津的独资企业———育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蝴蝶兰组培苗年产上千万株,主要销往国外。

在花卉销售方面,据统计,全市现有批发市场16个,企业52个。

销售的花卉外地产品居多,本市产品只占一小部分。

有学者做过调研,在天津市最大的花卉市场——曹庄花卉市场——也是京津地区有名的花卉集散地,它既是销售市场,也是批发市场,它的情况足以说明天津花卉市场的现状。

在该花卉市场销售的中高档盆花主要为外地所产,占比高达90%以上,而本地产的仅占10%左右,究其原因:

一是某些品种在天津没有生产,二是即使天津有生产,价格太高。

从销售品种上看,大部分是观叶种类,也有小部分的观花种类,如蝴蝶兰等。

运输途径都是陆路运输。

销售对象都是团体和个人,其中团体占80%左右,主要购买大型观叶种类,个人占20%左右,主要购买小型观叶、观花、多浆植物类。

在鲜切花销售方面,曹庄花卉市场销售的地产品占81%左右,本地产品占19%左右,销售对象为团体或个人,运输途径为空运到北京,从北京再陆运到天津。

表3-1:

天津市主要花卉市场统计

名称

介绍

曹庄花卉市场

●位于外环线7号桥北,占地6万m2,现有3000m2花卉展销厅,国内外名贵花卉2000多种

●12年总体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进货价格提高

●主要消费类型有盆栽,花卉,鲜切花,水培花卉

●盆栽占60%,包括一品红,凤梨,红掌,蝴蝶兰等许多种,小型盆栽,盆景等

●水培花卉占5%

●鲜切花占5%

梨园花卉市场

●位于西青区李七庄街东南部,未经南路与外环线交口。

●5个交易大厅,包括花鸟鱼虫,建筑面积2.1万m2,其中花卉厅有3个,占1.08m2

晶宝温泉农庄

(绿色世界现代农业观光园)

●农庄总面积3000多亩,约合2万m2,其中观光占1万m2,门票为30元,里面有采摘,垂吊,餐饮,农业观光等服务,里面分为5大园区,包括希腊罗马神话植物神,农神,丰收神,花神及水果神

●天津市里自沽农场(津蓟高速第3出口(京津新城)西3公里处/新宝白路25公里处)

万源龙顺庄园

●地处外环线与进京功率交汇处,占地面积千亩,集旅游住宿,商务会议,棋牌茶艺,餐饮娱乐,温泉,垂钓采摘,观光农业为一体。

●生态观光园涵盖了五大景观区域,百花艺苑、南国风情、瓜艺博览、农艺新科、蔬园群英。

囊括了遍布大江南北的许多珍贵品种。

在花卉科研及人才培养方面,全市共有花农4987户,从业人员3万人,专业技术人员492人。

同时,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花卉产业的拉动,我市园林部门,农科院、农学院在花卉新技术、新品种与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如天津农学院与中北镇花卉中心联合攻关的“晚香玉综合开发研究”项目,历经8年,在基础和应用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推广,制定了种球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我市在仙客来育种、制种,菊花、月季良种繁育,干花工艺,压花工艺品,草坪工艺、蝴蝶兰、百合组培,晚香玉选优,彩色马蹄莲、大叶花烛繁育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具有较强的市场转化和拓展能力。

目前,园林部门对水生花卉的研究,园林绿化研究所对宿根花卉的研究,天津农学院对新型地被植物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花卉龙头企业已加大科技投入,相继成立企业的研发中心。

二、天津市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未形成“当家品种”

据统计,天津市花卉生产企业生产的高中档盆花的种类十分雷同,几乎都是:

蝴蝶兰、一品红、竹芋、风梨、鹤望兰、红掌、粉掌,宝莲灯等,盲目跟风市场,形成同种类竞争压力比较大。

每一个生产单位都没有突出自己的生产品特点,且种苗来源几乎都是外地甚至国外,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形成了外地或国外的种苗在天津养护一段时间再卖的来料加工式的生产方式。

而有花卉之乡美称的云南,已形成了“云花”经济优势,他们充分发挥云南的资源优势,将鲜切花产业做大做强,仅鲜切花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60%。

2、销售渠道不健全,缺乏花卉行业信息平台

目前,天津市的花卉生产者或企业,只靠自己单枪匹马去闯市场,没有哪个部门或哪个协会给花农或企业以信息指导,全凭市场进行调节。

在中国主要花卉批发市场的价格信息网络平台上,至今没有天津市场信息,这必然会影响花卉的销售,从而影响花卉的生产。

荷兰的花卉业之所以发达,与他快速、高效的花卉市场营销体系分不开的。

荷兰的花卉营销体系由拍卖场、批发、零售及大量出口构成的,其中花卉拍卖场驰名全世界。

发展到90年代,全荷兰共有7家花卉拍卖场,年总营业额达22亿美元。

目前拍卖市场所拍卖的产品已不仅限于产自荷兰的产品,也拍卖来自以色列、肯尼亚、哥伦比亚等国的产品。

拍卖市场上的最新科研成果,往往是遥控拍卖和远距购买,电子订货系统可每天24小时向零售商场提供所售产品的情况,荷兰高效的拍卖营销体系使得花卉产品在拍卖后的24小时内运到世界80多个国家。

3、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目前,天津花卉品种大部分引自外地或国外,无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而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仙客来。

至今在天津也未形成能与山东、河北等省份相抗衡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基地.一些花卉生产单位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水平和生产质量普遍不高.花卉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新品种培育跟不上社会的需求,种苗生产落后,尚未形成健全的种苗生产体系.企业管理粗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管理体制不健全,面对市场竞争缺乏有力的调控手段.天津花卉产业中心的温室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改良产品,耗能比较严重,这就增加了花卉生产的成本,从而影响花卉的销售价格,以至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项目与研究方向仍存在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花卉方面的研发资金投入相对太少,花卉龙头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①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市虽然是四大直辖市之一.但生产力水平相对还较低。

天津又是工业城市,受企业转制和大气候影响,我市用于农业建设的投资相对较少.②民营花卉企业是近几年兴起的。

受资金和生产意识的限制,民营花卉企业的新品种研发得不到重视.荷兰政府一直很重视花卉的科研工作,为了发展花卉生产,政府承担了一半的研究经费。

4、花卉物流的瓶颈障碍

据了解,天津的鲜切花都是经空运在北京下飞机,然后再陆运到天津,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天津航班少,第二是运费比北京贵。

其实天津的地理位置决定天津可以发展航空运输,如果航空运输不发达,势必影响天津花卉产业的发展,因为陆路运输存在冬天保温防寒、夏季降温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天津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花卉集散中心和花卉出口空港,这势必严重影响到我市花卉产业的傲大做强。

而荷兰花卉产业发达得益于他快速的运输,不管购买者在世界哪个国家,24小时内所购产品肯定送到购买者手中。

5、天津的花卉产业缺乏花卉深加工行业

天津的花卉目前多用于观赏,而用于深加工的很少.据研究在整个花卉产业链中包括:

观赏价值、营养保健价值、药用价值、美容价值、食用价值,其开发价值大小的排列为:

美容价值>药用价值>营养保健价值>食用价值>观赏价值。

花卉的观赏价值(除高档观赏花卉以外的普通观赏花卉)处于最低端,开发价值最低。

据不完全统计,天津有200多种药用植物,如果结合花卉观赏,把药用植物开发出来,不仅可以使企业和农民增收,还可以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同理,还可以充分挖掘花卉的食用价值、营养保健价值和美容价值等。

此外,还有专业协会和会在花卉行业中的作用不够完善,管理部门混乱、无序,扶持政策无法落实,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较小,花卉市场管理部规范,人们的花卉消费观念滞后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太低等因素。

三、天津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

1、地理与地域优势

天津市处于暖湿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2度左右,全年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550~680m,全年光照充足。

此外天津还有地热资源,总面积达2328平方公里,热水储量2204.61立方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中低温地热田。

从地域优势上分析,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有北方最大的空港物流基地,为将来花卉产业的发展打好了物流运输的基础。

天津还有唯一的山区县——蓟县,天津的地形、地貌有平原、丘陵和山区,所以天津既可以生产平原花卉,也可以生产高山花卉,使天津可生产花卉种类更加丰富,为天津花卉产业的发展打好了生态基础。

2、科技优势

我市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绿化研究所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花卉研究的单位和数以百计的科技人员,技术力量雄厚,他们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通过引种、驯化等手段,选育繁殖了大批花卉新品种,如仙客来“彩云”系列新花色和芳香型新品种育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另外,天津建立了现代生物实验室,开始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花卉新品种。

先进的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