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3881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1111Word格式.doc

如果放大镜的焦距是10厘米,被观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___10厘米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7,一块1厘米厚的铁板质量是3.16千克,它的面积是____400___厘米2(铁的密度是7.9×

103千克/米3)。

0.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90__千克(冰的密度是0.9×

103千克/米3)。

8,一个人向着对面的山崖喊了一声,1.2秒后听到回声,当时的气温是150C,那么人到山崖的距离是___204__________。

9,光在___均匀介质中___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3×

108米/秒_

10,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___玻璃______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容器底_______或___容器壁________。

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要使游码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____平衡螺母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中线_____,这就表示横梁平衡了。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秒通过的路程是12米,后5秒通过的路程是18米,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D)

A,6米/秒;

B,5米/秒;

C,4米/秒;

D,3米/秒。

3,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C)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这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D,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4,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来晒效果较好,这是由于:

(B)

A,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有关;

C,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无关;

C,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D,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6,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0C,那么480C的海波:

A,只能是固态;

B,只能是液态;

C,只能是气态;

D,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

7,两只同样的水银温度计,其中一支玻璃泡上包有浸过酒精的湿沙布,则:

A,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小;

B,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大;

C,两支温度计读数一样;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8,下面几种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水结成冰时要吸热;

B,冰在00C时一定会熔化;

C,水的温度低于1000C时不能变成水蒸气;

D,给烧开了的水加猛火,水的沸腾加剧,但水的温度不变;

9,下面哪种现象是升华?

(B)

A,将水淋在烧红的铁上,水很快变干;

B,将固态的碘加热,碘变成紫色的气;

C,冰熔化成水后再变成水蒸气;

D,在手擦一些酒精,酒精很快就变干。

10,关于光的传播,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早晨穿过大气层的太阳光线是弯曲的;

C,光从空气中射到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

11,图表示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形,则:

A,MN右方是空气;

B,MN左方是空气;

C,EF上方是空气;

D,EF下方是空气。

12,人在平面镜中成像时:

A,人距平面镜越近,镜中的像越大;

B,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小;

C,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大;

D,无论人距平面镜多远,镜中的像的大小与实际的为的大小相同。

13,关于照相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照相时,在胶片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

C,照相时,如果被拍摄的景物离镜头较近,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就应调近一些,才能在胶片成清晰的像;

D,照相机的镜头实质上是凹透镜。

1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B,铁的密度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都一样大;

C,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15,关于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正立的实像;

B,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C,只有u>

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只要f<

u<

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16,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是2:

3,体积之比是2:

1,甲、乙金属密度之比应为:

A,1:

3;

B,4:

C,3:

2;

D,3:

1。

17,用一把准确到0.1毫米的游标卡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1.243厘米,若改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钢尺去量这个物体,则测量结果是:

A,0.11243米;

B,0.1124米;

C,0.112米;

D,0.11米。

18,用体温计先测得甲的体温为380C,若此体温计没有甩过就用它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50C和38.50C,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的读数应是:

A,37.50C和38.50C;

B,380C和38.50C;

C,37.50C和380C;

D,38.50C和38.50C。

19,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物体的质量总是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B,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就大;

C,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D,一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后,质量就变小了。

20,如图所示,A、B两面平面镜相交300角,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A,那么经A、B两平面镜反射的反射角分别是:

A,900和600;

B,900和300;

C,00和600;

D,00和300。

三,作图题(5分)

1,完成下列光路图。

2,根据光路在方框中画上合适的镜子。

四,计算题:

(15分)

1,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长2430千米,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通过一个1050米长的隧道,用了1分10秒钟。

求:

(8分)

(1)火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合多少千米/小时?

(2)火车以这个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2,体积是30厘米3的空心铜球的质量是89克,将空心中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是105克,求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

(铜的密度是8.9×

103千克/米3)(7分

五.实验题(10分)

1,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亮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样做是为了___测出凸透镜的焦距____;

实验时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___凸透镜___和___光屏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___蜡烛_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_____光屏_____。

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下左图所示的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

如下右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量筒中标出的数值的单位是厘米3。

请从图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金属块的质量m(克)54

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厘米3)25

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厘米3)45

金属块的体积V=V2—V1(厘米3)20

金属块的密度(克/厘米3)2.7

六,问答题(5分)

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这是液化现象,因为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时。

眼镜片的温度较低,在眼镜片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温度下降,液化成小水珠粘在眼镜片上,所以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温度会下降,液化成小水珠落在镜片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