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3926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4.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稿

1项目背景

1.1工程概况

孟加拉国希拉甘杰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装机容量为1×

150MW等级的高效单轴燃气轮机简单循环发电机组,预留燃油系统设施及扩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场地条件。

机岛设备采用德国西门子生产的E级双燃料燃机发电机机组(SGT5-PAC2000E)。

电厂厂址位于孟加拉国中部——拉杰沙希区(RajshahiDivision)内的锡拉甘杰(Sirajganj)区的SaydabadUnion,贾木纳多功能大桥(JamunaMultipurposeBridge)西端南侧附近,厂址东侧紧邻河道,处于河流漫滩上,厂址已经回填至一定防洪高程(但仍需要填高至一定高度)。

厂址距离达卡约120公里,车程2小时余。

1.2气候条件

1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2平均气压1007hPa

3室外温度5~45℃

4室外相对湿度36~100%

5室外风速50年一遇最大英里风速为160km/h,相当于50年一遇10m高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36m/s

6地震烈度相当于国内7度,地面水平加速度0.15g

1.3运输条件

本工程厂址位于孟加拉内陆,电厂的一般设备(不含大件设备)及建设期间的材料可采用公路或水路运输。

重大件运输初步考虑采用海运(至吉大港)+水路(Jamuna大河)的方式进行联合运输抵达电厂。

1.4建设要求

1)卖方负责厂级信息系统PIS及CMMS的整体规划、业务数据、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所有应用软件整合,使买方的PIS及CMMS系统成为一个无缝的、完整的集成系统。

2)卖方按照PIS及CMMS整体统一的思想制定方案,系统整合过程中,如果需要第三方开发商配合,买方负责与第三方开发商的联系协调工作。

3)PIS及CMMS系统的总则部分要求详细说明整个电厂PIS及CMMS的整体结构设计,包括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和硬件,以及PIS及CMMS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4)PIS及CMMS系统应用界面采用纯B/S结构,尽量不使用插件技术,增加程序的安全性。

5)卖方应提供完善而直观的工作流配置与驱动支撑。

6)PIS及CMMS系统与DCS、SAS等子系统通讯时,不应对DCS、SAS子系统自身实时处理能力产生影响。

7)PIS及CMMS系统应易于组态、易于使用、易于扩展。

系统所有应用软件的程序界面及系统所有发布信息均采用英文。

8)卖方应提供PIS及CMMS系统软件的病毒清除及预防措施。

通过建立防火墙有效防止病毒从E-mail或其他途径进入到PIS及CMMS网络。

应在技术协议文档中明确提出病毒预防措施。

9)系统内任一部件发生故障均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

10)应遵循PIS及CMMS结构设计的基本标准,基本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

硬件应达到C2安全标准并有相关的证书。

11)当电源中断时,PIS及CMMS系统应能自动保存当前数据并关闭。

12)卖方应对网络和PIS及CMMS系统部件在室内、室外及其他恶劣条件下的布置、安装负责。

管道连接、布线、维护应遵循最新国家标准。

网络布置图应事先交给买方审查以证实其网络布线方案是否经济可行。

13)对PIS及CMMS系统的任何操作(包括对功能模块的访问)都应做记录,并可恢复、查询和打印。

14)应保证PIS及CMMS系统各功能模块数据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15)系统应有安全权限管理。

不同范围的人员对不同功能模块应有不同的使用权。

16)PIS及CMMS子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应安装物理隔离装置,物理隔离装置应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安全测试,隔离装置至少能达到100M~1000M的传输速率且支持冗余电源。

17)所有基础硬软件按照技术协议内容要求有分项价格。

2项目建设内容

2.1PIS及CMMS应用软件要求

2.1.1电厂信息系统(PIS)

以报告和画面方式,提供电厂管理级人员必要的厂级信息,实现对全厂的监视和管理功能。

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1电厂运行/效率信息

2电厂维护相关信息

3环境信息

2.1.1.1电厂信息系统应基于客户机服务器及关系型数据库环境。

系统运行在通用的硬件平台及网络操作系统(推荐基于WindowsNT);

2.1.1.2系统应基于画面的友好交互界面。

系统应适用于宽范围的编码系统,特别是KKS系统;

2.1.1.3系统采用密码保护。

对系统的用户分组,每组拥有不同的安全身份,每组里面的个人成员提供另外的安全设置;

2.1.1.4PIS系统通过电厂网络经接口服务器从DCS/SAS/CMMS等系统获取数据;

2.1.1.5PIS应提供所有的应用软件实现下列的功能:

1电厂运行历史

2设备维护历史

3电厂性能显示

4在线工作信息支持

5支出跟踪及预告

6环境及危险管理

2.1.1.6PIS至少应提供以下信息:

8最大及最小发电数据

9电量输入/输出数据

10收入生成(如需要)

11电厂性能保证显示

2.1.1.7目前有3个用户可以明确,用户PC都布置在各自的建筑物内,以下用户地点暂定,并在下一阶段具体实施时确定:

1行政办公楼内的电厂运行经理

2行政办公楼内的电气/仪表主管工程师

3行政办公楼内的机械主管工程师

2.1.2计算机维护管理系统(CMMS)

2.1.2.1CMMS应基于客户服务器及关系型数据库环境,系统运行在通用的硬件平台及网络操作系统(推荐基于WindowsNT);

2.1.2.2CMMS通过电厂网络经PIS接口服务器从DCS/SAS等系统获取数据;

2.1.2.3系统应基于画面的友好交互界面。

2.1.2.4系统应基于画面的友好交互界面。

2.1.2.5系统采用密码保护。

2.1.2.6CMMS应通过以下模块完成相应功能:

1)资产和仓库管理及注册

该模块实现资产注册管理。

资产注册应对每项资产详细描述。

典型保存的数据包括资产编号,部门,资产名称,型号,序列号,图纸号,采购价格,地点,供货方,计划及未计划维护历史等。

该模块应完成以下功能:

1通过资产注册系统管理需维护资产的公司目录

2资产统计管理,采购价格,折旧率等

3维护仓库管理(仓库管理,请购,采购)

2)定期维护计划

该模块是维护计划器。

当计划器运行时,它来回扫描每个资产,并检查维护周期。

可查看上次维护的时间,如果到期,则对该资产生成一个定期维护工作指南。

典型的做法是,计划器每周往前滚,生成工作指南及把它们添加到待执行的工作。

1计划定期预防检修过程

2管理定期预防检修程序及文档

3帮助维护项目管理

3)定期工作顺序生成及发布

该系统可在发布前按不同交易、资产组别及地点生成计划次序。

4)未定期工作报告

该系统应支持未定期工作报告,典型的是包括设备资产号,报告名称及故障简单描述。

运行人员可能希望维护人员在发电人员提醒后提出缺陷报告。

不管哪一种情况,系统应列出所有待执行的工作清单,实现定位及采取行动。

1组织维护个人数据库,包括交接班工作计划

2管理发布及未定期维护工作的文档

5)浏览未完成的工作

该系统应支持按交易、工作类型及部门等快速地选择显示工作顺序清单。

2.1.3系统软件要求

2.1.3.1软件的版权

PIS及CMMS系统中所有应用软件的使用权应属买方。

PIS及CMMS数据库应选用ORACLE或其他类型关系型数据库,PIS及CMMS系统用户数支持至少为15个用户。

2.1.3.2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软件

1)支持多种网络协议,远程访问服务;

2)具备目录及安全服务的支持能力;

3)具备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

4)具备网络服务器系统的备份与恢复能力;

5)支持集群技术;

6)安全性最少达到C2级;

7)支持至少2路对称多处理器(SMP)系统;

8)支持网络负载平衡;

9)支持集中式存储;

10)支持磁盘阵列(RAID)。

11)具备网络服务器系统的备份与恢复能力;

12)符合美国CZ级安全标准,具有以用户为单位的自主型存取控制安全机制,能进行审计、定期检验并维持系统的完整性;

2.1.3.3关系数据库系统软件

1)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支持主流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和网络平台;

2)具有良好的伸缩能力,支持超大型数据库;

3)支持大用户量的并发操作;

4)可靠性好,安全性好;

5)具有完善的数据一致性机制和在线数据备份/恢复机制;

6)具有完善的数据完整性机制和安全访问控制体系,安全级别至少为C2级;

7)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的存贮处理;

8)支持数据仓库技术;

先进的体系结构;

9)支持Internet/Intranet技术;

10)具有高效的数据复制能力;

11)提供异种数据源访问技术;

12)网络能力强,透明支持通用的各种网络协议,如TCP/IP、SPX/IPX等;

13)提供分布式存储、处理机制;

14)提供并行处理技术;

15)提供直观、有效的系统管理工具;

16)支持面向对象技术,能够处理多媒体数据;

17)支持多种故障的自动恢复;

2.1.3.4网络防病毒系统软件

1)速度更快、占用资源更少;

2)病毒实时监控功能对系统速度影响很小;

3)经国际计算机安全协会认证,可100%查杀已知病毒;

4)实时扫描模式对包括压缩文件在内的所有进出服务器的文件都要进行实时扫描,阻止病毒在网络中传播;

5)确保用户完全不受以软盘,光盘及网络驱动器为传播途径的病毒的困扰;

6)因特网应用因特网是病毒感染的最新来源。

在下载文件中的病毒感染机器之前,病毒就会被自动检测出来,而且该功能同样支持压缩文件;

7)可以扫描各种压缩文件和因特网下载文件中的病毒;

8)智能陷阱检测阻止未知病毒对系统造成影响;

9)宏病毒分析全面、快速、安全的宏病毒分析器先进的病毒扫描技术;

10)基于规则的多态分析检测观察程序的运行方式以检测可疑的程序行为。

11)中断监视观察所有试图进行的程序系统调用,以停止可能存在病毒的调用序列。

12)病毒特征代码扫描该方法针对病毒附加在受感染文件中的病毒特征值进行检测。

通过搜索带有这些代码的程序文件,可以检测到已知的病毒。

13)灾难恢复急救盘可以快速恢复被病毒破坏的系统数据。

14)病毒处理选项对检测出的病毒提供多种处理方法,包括:

修复、复制/修复、重命名、移动、报告、删除或彻底删除。

2.1.3.5企业电子邮件系统软件

1)由于企业内部需要方便的接收外部邮件,需要建设一套既能够满足办公自动化业务要求,又可以方便的和企业的网上业务直接沟通的邮件系统。

2)系统应采用支持基于Web和本地的邮件服务器,能方便地添加用户及完成网上的收发Mail服务;

3)协议兼容性要求:

开发的邮件系统符合INTERNET标准的邮件协议,支持SMTP、ESMTP、POP3、IMAP4等标准,能够兼容INTERNET上流行的几大厂家(NETSCAPE、MICROSOFT)的邮件系统;

4)邮件的发送和转发可靠,用户响应速度快;

5)提供完全的安全性措施,具有良好的灾难恢复能力;

保证系统在大负荷情况下正常稳定运行,而不至于发生意外宕机。

6)邮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定制性;

7)完善的用户验证体系;

8)系统负载:

在重负载情况下,单个页面平均等待时间不超过1秒;

每节点每日可处理的邮件数量不低于100万封;

邮件发送能力为每秒可处理常规邮件(<

100K)20封;

邮件接收能力为每秒可处理常规邮件(<

100K)60封。

9)提供基于浏览器的邮件处理功能,使得用户只需一个浏览器即可完成所有的邮件处理功能;

10)提供基于浏览器的MAIL服务器管理功能,方便系统管理员对MAIL服务器的管理工作。

11)支持文件夹管理;

12)支持广播通告功能和群组管理;

13)用户邮箱空间限制功能;

14)支持密码遗忘找回功能;

15)提供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的过滤;

16)多语种支持;

17)需要的情况下,能对保存在系统中的邮件进行高强度的加密存储和传输,以保证高安全性邮件系统的应用需求;

18)用户有新邮件时,能够及时提醒用户,也可根据需要发手机短消息提示用户;

19)支持邮件检索(包括标题和正文)。

2.1.3.6开发工具

卖方应提供服务器操作系统和PIS/CMMS的开发工具,提供支持32位及以上的版本,支持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支持Browser/Server的应用,支持面向对象的技术,能够连接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是实用和主流产品。

2.2PIS及CMMS系统硬件要求

卖方应该提供一套完整的用于实现系统功能的全部硬件设备,包括网络内部设备和各功能站(含原装机架、机柜等)、通讯接口以及和下层控制网络连接的通讯光纤、接口机等。

2.2.1PIS及CMMS设备

卖方应提供PIS及CMMS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数据库的设计方案、网络的设计方案。

最终设计方案应由买方确认。

2.2.1.1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数量为1台,配置要求为IBM系列。

应用服务器数量为2台,配置要求为IBM系列。

名称

型号

详细描述

数量

PIS及CMMS系统数据库服务器

IBM

2核3GHzCPU/16G内存/1*300G+1*146G硬盘/双网卡

1台

PIS及CMMS系统应用服务器

2台

2.2.1.2核心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1台。

核心交换机采用千兆互连,与各接入二级交换机采用千兆链路连接。

2.2.1.3二级交换机

二级接入层交换机:

接入交换机要求与核心交换机为同一品牌。

所有光纤接口模块要用单模。

2.2.1.4客户机

目前有3个用户可以明确,用户PC都布置在各自的建筑物内,以下用户地点暂定,并在下一阶段具体实施时确定:

4行政办公楼内的电厂运行经理

5行政办公楼内的电气/仪表主管工程师

6行政办公楼内的机械主管工程师

2.2.1.5打印机

●彩色激光打印机:

2套,用于应用服务器

打印速度:

最大60秒/页

分辨率:

最小800DPI

屏幕锁出时间:

最大5秒

●彩色喷墨打印机:

5套,用于用户工作站

最大2PPM

2.2.1.6电源

PIS及CMMS的电源分配柜由卖方提供,卖方负责PIS及CMMS设备的电源分配。

卖方应提供进口UPS电源装置。

UPS电源装置将接收买方提供的两路240VAC的电源。

UPS选用选用美国山特,容量按照40%的冗余作配置,电池至少2个小时。

2.2.1.7设备机柜

PIS及CMMS所有硬件设备安装在设备机柜内,所有机柜布置于集控楼的系统室内,采用标准机柜(600深×

800宽×

2200高)。

配置托盘、理线器、温度报警等。

卖方应根据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情况,对系统机房的设备布置进行设计,提供相应的设备机柜及工作台椅、电缆等。

2.3PIS及CMMS系统网络要求

布线系统应使用单模光纤和非屏蔽6类双绞线(数据线);

建筑物内室水平布线采用双绞线;

建筑物内室内垂直布线采用光缆;

各建筑物之间布线采用铠装光缆。

室内分支单模光纤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六芯光纤,对单独使用的光纤点(只使用一对时)其余应全部熔接为备用。

光纤配线架线也应留一定的冗余。

主要建筑物主干网采用单模铠装9/125um-OS1光纤采用12芯光纤,需满足架空直埋要求。

设计电缆路径应避免强EMI干扰(电磁干扰),符合关于计算机场地安全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

主干网光纤缆应符合千兆以太网光纤传输标准IEEE802.3。

卖方应根据厂区总平面布置预估各类线缆长度,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满足现场实际安装需要,没有价格因素。

PIS及CMMS系统计算机网络采用星型结构。

网络中心采用核心交换机,网络主干采用千兆光纤,各建筑物内子网采用6类布线系统。

网络布线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分为建筑物间布线及建筑物内布线两部分。

网络中心位于集控楼系统室内,网络通过位于系统室内的中心交换机与其他建筑物内的二级交换机进行千兆连接;

在主干网络上和数据网络中心采用千兆快速以太网技术,形成高速的网络骨干;

在各建筑物内子网中利用交换技术为每台工作站提供独享的100M带宽。

PIS及CMMS系统网络信息点分布如附表所示,表中的建筑物及点数仅是初步估算数量,实际的点数由卖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实施中提供建筑物平面布置图)。

详细设计过程中当信息点有10%增补时应不产生价格因素。

PIS及CMMS时钟同步。

PIS及CMMS系统中心服务器的时钟来自电厂GPS(数量一个),其余服务器的时钟保持和中心服务器的时钟同步。

卖方负责提供PIS及CMMS系统时钟同步的软件、硬件、电缆和接口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

卖方负责提供GPS信号和PIS到CMMS系统的电缆。

依据本工程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本工程厂区内综合布线系统中与PIS及CMMS相关的建筑物综合布线的设计、全部设备和安装材料的供货及全部施工、调试、培训、施工图、竣工图设计均属于卖方的职责范围。

2.3.1设计原则

2.3.1.1总体要求

应注重系统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提供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环保、节能的工作环境。

设计应符合未来运营、管理、发展要求,保持系统可扩展性。

2.3.1.2技术要求

设计深度要求:

依据现行的国内、国际标准规范对相应结构化布线系统进行深化设计,直至达到能够指导施工安装,符合雇主要求;

施工图设计深度应满足买方规定图纸格式要求、各建筑物卷册设计深度要求、制图标准、时间进度等要求。

买方应配合联合设计方进行深化设计图纸确认和报审工作。

局部管线深化设计要求:

所有招标图纸中未设计到位或因二次装修设计需要调整的管线均由分包商完成深化设计,直至能够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机房的内部设计:

包括机房整体布局,设备机柜/箱摆放、照明和供配电,通风和空调,防雷和接地,线管线槽走向,线缆敷设要求,内部装修要求等的细化设计。

2.3.1.3设计图纸要求

设计图纸应包括系统设计说明、系统图或系统原理图、平面布置图、系统配线图表、设备安装图等;

设计图纸要达到系统管线路由清晰、系统功能及监控信息点清晰、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晰要求;

说明系统电缆类型和敷设要求;

系统图深度要求:

描述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控制、传递、和反馈的关系;

平面图深度要求:

设备平面位置及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缆线的型号和走向;

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2.3.2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技术要求

2.3.2.1标准依据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标准:

GB/T50311-2000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ISO/IEC11801:

2002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通用布缆

ISO/IEC14763-1:

1999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布缆的实施和运行

ISO/IEC14709-1:

1997信息技术用于应用的用户建筑群布缆配置

GB/T15972.1-1998光纤总规范

ISO/IEC1801客户建筑通用布线系统信息技术国家标准

TIA/EIA568B商用楼通用信息建筑布线标准

EIA/TIATSB67商用建筑群综合布线测试标准

EIA/TIA569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2.3.2.2系统设计内容

工作区子系统:

包括配线模块技术指标、信息插座(模块和面板)的型式、信息插座类型、用途、位置、安装方式等;

水平配线子系统:

包括电缆规格、光缆规格、水平电缆长度核算,敷设方式等;

管理子系统:

包括配线架、跳线架、机柜的设计,连接插头模块,配线架容量核算及安装方式,编号方案等;

垂直干线子系统:

包括语音主干线规格及与语音信息点数的对应关系、数据主干线规格及与数据信息点数量的对应关系等;

设备室子系统:

包括总配线架的容量,配线架类型、规格及安装方式,机柜、机架设计等;

建筑群子系统:

包括主楼与各工艺楼群之间连接、厂区其他辅助建筑的连接等;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测试验收方案。

2.3.2.3设计功能要求

设计要求

◇主干光纤采用千兆光纤技术方案实施,水平布线采用百兆以太网方案;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信息网络和专业工艺网络在物理上互相独立;

◇要求布线系统的线缆满足主干网络线缆防火等级要求CMR(垂直防火)级或相应级别,水平网络线缆防火等级要求CM(水平防火)级或相应级别。

布线系统产品技术要求

■线缆

◇布线系统要求电缆及接插件符合TIA/EIA568B或ISO/IEC11801标准。

卖方采用的布线产品应为各类产品高性能的组合,并要求选用传输性能参数可以达到250MHz带宽或以上的Cat.6电缆和接插件。

◇选用产品应选用标准件。

■非屏蔽6类双绞线

◇水平电缆应为4对形式,采用六类物理隔离中间有十字骨架23号线规的非屏蔽双绞线;

◇电缆性能应符合下列标准:

ISO/IEC11801-20022ndEdition,ANSI/TIA/EIA-568,IEC61156-5:

2002,ULCMX,ULCMR和CSAFT4。

■光纤

◇光纤应备有下列型式:

室内为多模OM36芯,室外为铠装单模12芯光缆(室外小于500米距离主要建筑物主干网采用多模铠装50/125um-OM2光纤采用12芯光纤;

室外大于500米距离主要建筑物主干网采用单模铠装9/125um-OS1光纤采用12芯光纤);

2.3.2.4施工图图纸深度要求

◇提供详细的设计说明:

包括系统功能说明、性能指标、信息点表、系统安装、施工的土建条件和环境要求;

◇提供结构化布线平面图:

包括系统深化管理路由图、管线槽敷设施工图(含敷设方式及线缆规格)、信息点平面布置图、网络通信中心、分中心、电信间机柜/机架平面布置图;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图;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布线设备安装点位图;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按楼层及布线设备划分的监控点表;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布线设备配置性能与参数一览表;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布线设备、器材及线缆的配置和数量清单;

◇设备安装图:

包括网络通信中心、分中心、弱电间/井/室、电信间/井/室等设备间交接间的机柜/机架、管线和设备的安装图。

2.3.2.5工程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