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4121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ppt

议论文的结构及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指导,层进式结构,二、(为什么),会怎样,摆事实A、做分析,摆事实B、做分析,联系生活、做分析,(分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出问题解决后的前景),做结论,(呼应开头),一、(是什么)用简洁语言亮出中心论点,三、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摆事实,讲道理,小结,讲道理,讲道理,小结,小结,摆事实,摆事实,并列式结构,【几个分论点可在时间、空间、原因、条件、结果等方面并列】,论证方法,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例证法

(二)对比法(三)喻证法(四)引证法,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例证法。

事例可以多举,也可以少举,但应注意详略适当和排列顺序。

由于例证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一般性的结论的,所以,为使结论正确,有较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个别事实必须注意应该是真实的、典型的。

(一)例证法,论点:

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论证:

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

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

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

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发现自己,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特别注意:

论点+事实(),摆事实+讲道理(),怎样讲道理?

假设法,内涵:

假设法是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

论点: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材料:

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论证片断:

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

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

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条件法内涵:

条件法就是对中心所需要的条件进行阐述。

论点:

有志者事竟成材料:

明代徐霞客年轻时就立下自己的志向,要走遍祖国的三山五岳。

后来,虽历经磨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完成了徐霞客游记。

分析1:

(条件法分析)一个人只有真正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己的事业,至死不渝,徐霞客就是从立了志,才取得如此的成就。

分析2:

(假设法分析)我真佩服徐霞客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三十四年如一日,多么需要坚强的毅力。

试想,如果他在露宿野外的日子里,当他屡屡遭盗,频频绝粮,几番病危,多次落荒之时偃旗息鼓,哪会有徐霞客游记这部巨著的问世?

因果法话题:

“谈善思”材料: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少年时代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除了学好老师规定的课程外还阅读了大量书籍。

学习中,他从不墨守成规,盲从书本上的见解。

他曾说:

“决不可过分的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到的东西”。

分析:

正因为他在权威学说和传统的观念面前敢于破除迷信和盲从,所以他才能在科学的领域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成为卓越的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论点:

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论证:

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

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

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

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发现自己,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二)对比论证法论点:

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材料: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

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

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

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对比性分析论证: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

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

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

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

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

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对比论证法的作用:

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类比证论法,内涵:

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要点:

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例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由此可见,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

所以,实质上是一些特殊的论据。

(三)比喻论证(喻证法),比喻论证法:

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

运用比喻论证进行说理时,比喻一定要贴切自然,毫不牵强,只有这样才能顺理成章。

作用:

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例: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

失意吗?

不是。

老吗?

死吗?

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

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问: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其作用是什么?

比喻论证法(喻证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比喻论证法的作用:

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

(四)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即道理论证。

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古人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

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

“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

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

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

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

“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

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思考:

语段使用了引用论证法,请你把它找出来,并说明它的作用。

古人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作用是引用古语阐明了“死”,“活”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关系。

作用:

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小结:

论证方法的种类有很多,例证法、对比法、喻证法、引证法是最主要、常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是往往是综合使用的。

例如:

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

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

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

“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旭日阳刚正是凭着这份真诚与朴实打动了万千观众。

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喻论法,引证法,对比法,例证法。

习作欣赏,坦然面对生活有人感喟,生活就像一条崎岖的山路,坑坑洼洼活着太累!

有人嘘叹,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活着真烦!

其实生活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一首欢快的诗活着真好!

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能坦然地面对生活。

那么,什么是坦然呢?

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生活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要你能在逆境中奋起,不向困难低头,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提出论点,分论点一,2023/5/10,25,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多灾多难:

情人抛弃了他,疾病死缠着他,最终甚至于失去了音乐家最宝贵的听觉。

可他却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在这种顽强精神的支撑下,他创作出了许多如命运交响曲一样的经典乐曲。

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

鲁迅说过: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面对失败或挫折,不要灰心,因为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就会在别处打开了窗。

爱迪生仅为电灯所做的实验就达十二万多次,如果他一遇到失败就缺乏勇气,也许我们人类至今还处于黑暗之中。

例证法,例证法,分论点二,2023/5/10,26,引证法,假设法,因果法,条件法,坦然更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泰戈尔说过:

“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这不是对“坦然”最好的诠释吗?

是的,许多事情的结局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而为,但求无愧于心。

梵高是个伟大的天才画家,他的向日葵名扬世界,可是他不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错误地选择了死亡。

我们在哀其不幸的同时,也同样怒其不争。

请记住: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没有高山的雄伟,可以有平原的辽阔!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当事人。

所以,我们只有坦然地面对生活,生活才能给我们以快乐的体验。

分论点三,例证法,结论,2023/5/10,27,引证法,对比法,喻证法,三、写作实践,

(一)请以“生活需要微笑”为中心话题作文。

请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二)以“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急,二、为什么急不得,躁难行?

四、我们这样做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有一种“急”叫灾难。

(摆事实A、做分析),有一种“急”叫失败。

(摆事实B、做分析),有一种急叫死亡。

(联系生活、做分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事只能慢出来,(呼应开头),一、世上重重叠叠山,人生弯弯曲曲水。

穿越短暂的人生旅程,就是在万千山水中努力跋涉。

急不得,躁难行。

三、既然“急不得”,那么生活中我们怎么办?

首先,不急于求成。

其次,心态要正,如果我们真正远离了急躁,那我们在人生之旅上跋涉的时候,一定能在慢行中阅尽无限风光。

我们能学有所成,我们的事业能兴旺发达,我们的研究必硕果累累,我们的政策就不会出现失误和偏差,我们的党和国家就能蒸蒸日上。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拒绝急躁,急躁使许多朝代如过眼云烟。

急躁使许多天才如流星划过。

急躁使许多企业如昙花一现。

摆事实,讲道理,小结,讲道理,讲道理,小结,小结,摆事实,摆事实,急,要拒绝急躁之心,需四般法宝在手,即坚定明确的目标,超然物外的旷达,固守寂寞的勇气,开拓进取的恒心。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拒绝急躁,在学校,急躁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绊脚石,在家庭,急躁是我们幸福轨迹里的腐蚀剂,在社会,急躁是我们和谐进程中的拦路虎,摆事实,讲道理,小结,讲道理,讲道理,小结,小结,摆事实,摆事实,急,庄子以“持竿不顾”的淡薄拒绝急躁;陶潜以“种豆南山”的理想排斥急躁;牛玉儒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战胜急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拒绝急躁,干事创业需要拒绝急躁,做学问、搞研究需要拒绝急躁,为官更需要拒绝急躁,摆事实,讲道理,小结,讲道理,讲道理,小结,小结,摆事实,摆事实,急,勇敢者以勇气对抗急躁;执著者以毅力战胜急躁;睿智者以智慧进化急躁。

急社会上流行一种急躁病:

学生学习急躁,不想通过勤奋努力得到收获;人们总想一举成名,一夜暴富;工作应付,敷衍塞责,总想走捷径,找窍门;游戏人生,放荡自我,贪图享乐,追求刺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急躁病害莫大焉!

必须拒绝急躁。

有目共睹的是:

由于急躁,我们在学业上一无所获;由于急躁,干事创业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我们在事业上无所建树;由于急躁,做学问、搞研究,忍受不住寂寞,只想出名,最终无所作为;由于急躁,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只想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瞎指挥,搞一些劳命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致怨声载道。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急躁,会使我们丢掉实干和创新精神,白白丢掉难得的历史机遇急躁实在是社会的大敌,民族的大敌,国家的大敌。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质变都有一个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未达到一定程度时,是不可能发生质变的。

而有急躁心态的人,一心只想着功成名就,不愿静下心来,埋头苦干。

最后除了拔苗助长,事与愿违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

因为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干事创业需要拒绝急躁。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都需要我们附下身子,真抓实干。

妄想不经过艰苦的奋斗而取得事业的辉煌,那是痴人说梦。

一些人只想着“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看不到别人为此付出的辛劳,于是干起了偷,抢,贪,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的勾当,结果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落得深陷牢狱,悔恨终生的下场。

做学问、搞研究需要拒绝急躁。

一项科研成果,一个发明创造,一项技术革新,一个理论的诞生,都是研究人员,科技工作者血汗的结晶,他们为此付出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心血。

许多科学家默默奋斗了一辈子,直到白发苍苍才有所收获。

而一些人,却不想为此付出努力,看到别人成功便眼红心跳,也急于功成名就,于是采取抄袭、剽窃等卑鄙的手段,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

最后,事情败露,他也弄得个声名狼藉。

震惊世界的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科学造假事件,不就是一个明证吗?

事实证明,做学问、搞研究,急躁不除,就难有收获。

为官更需要拒绝急躁。

为官者干的是为人民服务之事,因此要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从人民的需要出发。

为官急躁,就会工作应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深入基层,不调查研究,不从实际出发,急功近利,盲目决策,乱搞一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真正的为官者,应附下身子,深入实际,科学决策,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其实,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拒绝急躁。

因为只有拒绝急躁,我们才能学有所成,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我们的研究才能硕果累累,我们的政策才能不出现失误和偏差,我们的党和国家才能蒸蒸日上。

如果我们真正远离了急躁,那真是社会幸甚,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拒绝急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