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419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因循自然的景观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降落到地面的水经过土壤、植被、落叶以及腐殖质的层层过滤,最终将洁净的水体渗透到地下或缓释到河流之中。

同时,流动的河水本身也具有自净的功能,上游的微量污染物在河水微生物的作用之下,被逐渐分解,随着河水的流动,在下游又成为洁净的水体。

因此在自然状态之下,河水始终保持清洁状态,这也是“流水不腐”的道理。

  2.2 发达国家水域空间规划的实践

  

(1)自然滩地与湿地的恢复 水域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这一系统的简化与机械化的处理会引起洪水泛滥、生物灭绝、水量失衡等严重后果。

目前,国外很多城市都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将水域空间规划同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结合起来。

例如美国波士顿的查尔斯河的治理规划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众所周知,波士顿的带状公园体系既是美国景观师奥姆斯特德的杰作,也是景观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沿查尔斯河流域进行的景观规划,贯穿了波士顿全城。

但事实上,带状公园并非是奥姆斯特德规划的全部内容,他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综合规划的方法来恢复查尔斯河流域的自然状态,从而达到控制洪水泛滥和改善河流水质的目的。

因为随着波士顿城市的发展,到18世纪末,查尔斯河已经成为洪泛频繁和污水横流的河流。

因此他提出“为改善这条多泥沙河流的卫生状况而进行规划”。

  查尔斯河水域空间规划的思想可以归结为这样两点:

第一,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第二恢复河流滩地和湿地的蓄水功能。

首先,奥姆斯特德对河流进行改造,恢复了自由弯曲的河流体系,并按照自然的规律重新构造了滩地和湿地。

平缓的堤岸以及弯曲的河流减少了波浪的冲击。

而30英亩(约合12.14hm2)不规则的盆地能够在水平面不升高的情况下吸收大约河流两倍数量的水体,另外还有20英亩(约合8.09hm2)湿地用来完全接纳洪水。

规划中在查尔斯河上游设置的一个潮汐门起到了阻止洪水和提高对盆地的冲刷的双重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洪泛滩地的自然生态恢复是整个公园体系成功的关键。

奥姆斯特德通过对历史上盐碱沼泽的分析,划定沼泽与城市发展边界,并在河岸两侧大量种植能够抵抗周期性洪水和盐碱的植被:

在岸边2英亩半(约合1.011hm2)的地区种植了10万余棵灌木、攀缘植物和各种花卉。

在这里,植被可以自然地生长,从而恢复了沼泽地整体的自然演进过程。

从1884年起,河岸的植被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就已经呈现出了自然的面貌,似乎这就是历史上的查尔斯河(图1)。

对于这种自然河岸的设计,奥姆斯特德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然,这在人工化的城市空间中显得很新奇,并且也存在暂时的适应性和价值问题……但是它是为适应当前大量密集的社区需要而恢复当地原初状况的一种合理发展。

所以,我们认为,人们将从艺术和自然的角度出发,看到这是最适度的和最有诗意的建设,它比所谓仔细的、正式的公园建设更加令人感到愉快。

  

  图1 查尔斯河自然生态的恢复

  波士顿的公园体系建成之后,它的洪泛沼泽加上查尔斯河上游的湿地共同起到了阻滞洪水的作用。

例如在1968年波士顿遭到暴雨袭击之时,上游洪峰在湿地的蓄积作用下,经过了4天才到达旧的查尔斯河水坝。

当时上游湿地充满了洪水,河流的沿展宽度从50英尺(约合15.24m)到1英里(约合1609.35m)的范围,这些蓄积的洪水在一个月之后才缓慢释放。

正是认识到了湿地的巨大作用,同时也感到城市以及州际公路的发展正在威胁到湿地的生存,政府在1974又出资1千万美元用于购买湿地,并制定了湿地规划,将其建成非构筑性洪水控制区域(图2)。

据测算,这些用于购买湿地的花费仅相当于建造水坝和防洪堤费用的1/10[2]。

  图2 查尔斯河温地的保护

  现在的查尔斯河及其湿地的面貌虽然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协作的结果,但它是建立在对自然尊重的基础上的成果,它在维持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保持了自然界的稳定发育。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查尔斯河正在以自然的洪泛平原的姿态穿过波士顿城。

处在道路标高以下、水面标高以上的林木覆盖的河流两岸现在已经成为波士顿市中心的天然乐园。

  

(2)结合污水处理的水域空间规划 在美国,还有一些景观建筑师通过对水体自净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因循自然过程解决城市水体污染的问题。

例如在1967年,美国的克莱门斯城(ClemensCity)由于受到克林顿河污染的威胁而采取的一个新的解决办法。

城市污染调查认为,大约90%的城市排水系统以及暴雨季节的污水溢出导致了河流的污染,而河流污染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

  第一,改变排水方式,即将雨水和污水分流处理与排放;

  第二是收集、贮存和处理这些漫溢的污水,并将它同城市公园结合起来,借此来创造一个新的公园。

  分析认为,第二种方式不但简单可行、更有效率,花费的代价也较低,而且利用这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可以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结合自然的污水处理方式,并因此创造出供城市居民娱乐的公园。

因此政府决定在以前用以防止污水而回填的土地上建设城市公园,并通过利用三个小的湖泊来设置一系列污水漫溢处理设施,漫溢的污水首先经过第一个湖泊并存留3~4天,直到它们可以进入水处理设施为止。

然后水被排放到第二个湖泊之中,并得到进一步处理。

第二个湖泊中的水大约停留7天,当经过处理的水到达第三个湖泊时,它已经能够用于泛舟、养鱼与灌溉公园植被了。

冬天,当水面冻结时,第三个湖泊可以用来进行滑冰、冰上曲棍球等娱乐活动。

城市规划中为它制定了码头、养鱼、娱乐的内容(图3)。

  图3 结合污水处理的水域空间规划

  (3)雨水的集留与排放 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域空间的规划注意将水域空间的治理、地下水涵养、生物栖息等同城市公园结合起来。

在美国,很多城市公园都考虑到了植被在蓄积雨水、减少径流、自然排水和水域净化等方面的重要性,例如在丹佛的Chestnut公园中种植着大量的乡土植物,降雨沿着路面的石头缝隙和植被的土壤而进入地下,既起到自然排水的功能,也使土壤成为蓄水池。

植被在这里自由生长,并不需要额外的水补给,而公园也不会为水域空间增加负担。

再如加里福尼亚的阿卡塔城、德克萨斯的奥斯丁等城市探索了利用湿地的植被和土壤来吸收废弃的污水。

它们通过恢复和更新一个已经衰退的湿地,并恢复它的野生栖居地的功能,这些改造后的湿地既是城市开敞空间的一部分,同时也作为污水处理之用。

但是由于利用湿地来处理城市污水所需的土地面积十分大,因而在美国也仅有一些中小城市采用了这种方法。

  芝加哥的集水区设计是其水域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他们在城市的很大范围内设置了暴雨集水区(或称集水盆地)用以在暴雨水到达城市排水系统之前集流雨水。

集水区的设计考虑到了多种功能,以梅尔维纳集水区为例,它是芝加哥很多大型集水盆地之一,暴雨季节可以贮

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的初步研究

杭州,浙江省省会;

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建城区日益扩大,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杭州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绿化事业。

1998年城区新增绿地143.6hm2,1999年又新增绿地151hm2。

杭州各级政府正在努力实施“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创建“蓝天、碧水、绿地”的一流文明城市。

结合旧城改造,杭城的道路直了、宽了、绿了、美了;

道路绿化植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原先悬铃木一统天下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变,香樟、桂花、无患子、杜英、棕榈等树种得到较多的应用,道路绿化逐渐多样化、层次化、彩色化,使环境更加优雅,空气更加新鲜。

但与城市道路建设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及人民群众对环境要求相比,道路绿化建设还存在一些滞后性和不足,特别是植物种类选择方面还没有很明确的理念,在实施力度上还没有更有效的途径和措施,一定程度上拖了城市绿化的后腿。

去年我们承担了杭州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任务,对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等方面具有较深的感受和体会,对城市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如何结合过去,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便为今后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事业提供有益的帮助。

1 杭州市道路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分析

  1.1 道路绿化的植物种类  

  

(1)杭州城市大部分主干道的行道树以二球悬铃木为主,占行道树总量58%左右(新建的萧山区、余杭区不在统计范围内)。

  

(2)植物种类缺少地方性特色,缺少新品种,缺乏多样性。

常用的道路绿化材料除了悬铃木,一般仅限于香樟、枫杨、无患子、杜鹃花、龙柏、火棘、金叶女贞、红花檵木、海桐球、麦冬、马尼拉草等,与周边的城市雷同。

  1.2 杭州市的市树,市花即香樟、桂花在道路绿化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城市绿化的地方特色不够明显。

  1.3 同一条主干道,骨干树种不够突出,特色难以体现,如天目山路,有悬铃木、枫杨,香樟等三种行道树,比例接近。

  1.4 常绿与落叶树搭配比例不当,部分道路落叶树偏多,常绿树种偏少,如古翠路。

以致冬天过于萧条,缺乏生机。

  1.5 道路绿化中一般只注重乔木和灌木两个层次,而中层植物较少考虑,对植物景观和环保作用有一定影响。

  1.6 部分过窄的人行道上行道树种的树型、树姿过大,严重影响沿街建筑的通风和采光。

2 面临21世纪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新要求

  2.1 市民要求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城市绿化意识都有显著提高,对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今天种树,明天见效”更是对优越的生态绿化环境迫切向往的体现。

因此,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首先需处理好速生和慢生树种相结合的问题,确定合适的速生与慢生树种的比例关系,考虑绿化的效果及速度。

  2.2 生物多样化要求

  从植物病虫防治到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的废污物增多,城市生态环境变得脆弱以及丰富街景等方面,使我们意识到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应从植物多样性出发,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尽量丰富绿化材料。

  2.3 城市立地条件的要求

  城市道路绿化的立地条件差,行道树的生长受制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同时,城市化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各区域的立地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如杭州市上城区和下沙区的土壤pH值分别为6.5和8.0。

同一城市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道路绿化必须重视不同道路的植物生长条件。

  2.4 美学要求

  

(1)现代文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对美的追求发生了变化,原先的园林美学观念和绿化技法远远满足不了现代都市文明的需要,人们对都市绿化、美化的要求,欣赏程度等都越来越高,对城市树种选择与配置、栽培、园艺等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现代城市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沿街的广告牌、电话亭、公共汽车站比比皆是,城市道路绿化变得更加复杂,如何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和谐的街景,也对城市道路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2.5 改变“绿色走廊”的“隧道效应”的新要求

  “绿色走廊”曾是人们向往的街道,但随着机动车成倍增加,高层建筑密集以及高架桥的贯通,造成街道封闭、拥挤,空气对流减弱,废气不易扩散,逐渐形成绿色“隧道”效应。

因此,对城市不同街道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

3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

  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必须针对原来道路绿化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的一些弊端,提出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使之形成与杭州的山水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相匹配的道路绿化景观。

  3.1 道路树种选择与配置体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基本美学思路

  

(1)改变行道树种单一、地被色块配置过于重复现象,采取同一道路行道树的选择与配置手法相对统一的方式,逐步形成如银杏大街、桂花大街、香樟大街等特色街道。

  

(2)筛选十几种树作为道路绿化的基调树种,确保城市道路绿化能体现出和谐一致的总体风貌,而中、下层植物应尽量丰富多彩。

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也要大力推广适应杭州市自然环境条件的异地树种。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一味反对“悬铃木一统杭城”,也不是以“香樟替代悬铃木一统杭城”,更不是“一路一树”,而是在基调和谐前提下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多样而丰富。

  3.2 根据街道路幅的不同选择骨干树种

  

(1)一板二带式和二板三带式(街道较狭窄地段)。

  骨干树种选择与配置体现“冬有阳光,夏遮荫”的要求,选择落叶乔木,反映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老城区狭窄街道,选择树冠适中的中型乔木,以防止形成“绿色隧道”现象。

  

(2)三板四带式或四板五带式(道路宽度在50m以上)。

  人行道上种植落叶乔木,满足夏遮荫冬晒阳的要求;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带上配置常绿乔木,增加冬季绿量,丰富街道的植物景观。

  3.3 增加常绿树种的比例,促进道路绿地的环保效果,丰富城市街景。

  

(1)在进行树种选择时,坚持常绿树与落叶树并重的原则,只求应用得当,不必强求比例规定。

  

(2)在以落叶乔木为骨干树种的街道中,通过在隔离带配植常绿中、小乔木或灌木,甚至是地被植物,做到常绿与落叶植物有机结合,以免冬景缺乏生气。

  (3)绕城公路防护地带或城郊结合处等特殊地段道路,以常绿树为主,增加常绿树种的比例。

  3.4 增植中、低层树种,进一步丰富道路植物景观。

  

(1)在立地条件允可下,通过在隔离带配置中、小乔木或花灌木,真正达到乔、灌、草,高、中、低相结合,使道路绿化景观呈现层次化。

同时,在基调统一前提下,进一步丰富中低层植物。

  

(2)中、低层树种选择以色叶、繁花、奇枝等树种为主,达到整齐美观、协调统一的景观效果。

  3.5 以缓生树种为主,兼顾速生树种,充分考虑绿化的效果及其速度

  道路绿化选择缓生树种与速生树种进行间种或者同时在不同地段种植,如行道树为缓生树种,分隔带上中小乔木宜选择速生树种或成型的大苗树种。

  3.6 从“危害树种”到“保健树种”的重新选择。

  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研究表明,树种能分泌挥发性物质。

有的树种能分泌促进人体健康的物质,如南方红豆杉;

有的树种分泌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有损于人的身体健康的物质,如乌桕、石栗、结香等。

因此,道路绿化的树种在选择配置上力争选择有益树种,淘汰不良树种。

  3.7 特殊处理的树种

  

(1)二球悬铃木

  杭州市区行道树种中二球悬铃木数量约占58%,在行道树中比重很大,并且有特长之处,如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冠形较好等,因此,亦不能一概否定,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新建道路要少用或不用;

对于长势差,树龄短的悬铃木,选用新树种逐步加以更换;

对于长势好的悬铃木,可引进少花少果的悬铃木新类型。

通过嫁接方式,进行树冠更新处理。

  

(2)香樟与桂花

  作为杭州的市树市花,需增加它在行道树种中的比重。

尤其在主城区各窗口地段及入城口部位应结合旧城改造或道路扩建,在绿化建设中加以重视。

4 实施措施

  4.1 进一步丰富杭州市绿化树种

  

(1)加强对绿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选择和应用优良树种

  认真调查杭州乃至全省城市绿化树种,并对其繁殖和应用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从中选择适合杭州城市绿化的树种,作为城市绿化的基本素材。

  

(2)切实加强树种的引种和驯化工作 一是通过国内外树种的引种,有针对性选择国内外观赏价值高的树种,通过试验——选择——推广应用以丰富杭州的植物资源;

二是通过本地野生、半野生树种的驯化,利用杭州附近的天目山和龙塘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切实开展驯化工作。

  (3)建立苗木繁育基地,增加繁殖系数,加快繁育速度

  提高育苗的技术,培育高质量的小苗和加快繁育速度;

切实加强苗木的前期筛选、整形和管理,提高园艺水平;

制定计划,建立繁育基地。

  重视大苗的培育工作,特别是培养胸径在6~8cm以上的乔木,对于立地条件差的道路绿化具有重要意义。

  4.2 多方面动员,促进城市绿化质量的改善

  绿化质量的提高从设计、施工直至养护,每个环节都要重视,严格把关。

从设计开始,需从各种专业角度征求多方面意见进行修改;

施工质量需层层把关,实施全过程监督,确保绿化工程施工质量;

对园林技术人员及职工队伍开展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养护人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个小庭院的设计

 问题与挑战

  西洼高尔夫会馆位于北京西郊,整体建筑风格为欧式,设计对象是一个面积约500m2的庭院,矩形,长32.2m,宽17.7m,四周建筑围合,高两层,东西两端各有一门与建筑底层内廊相通。

四周建筑的功能是宾馆客房。

这一场地特征,为设计提出了以下多个方面的要求和挑战;

  

(1)小 这是一个微型的户外空间,因此,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小中见大”。

关于这方面,东西方造园艺术都有其成功的经验,而且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手法。

东方园林中是通过空间的曲折幽深,蜿蜒的步道,奇形怪状的湖石以及丰富而入画的植物和山石配置来实现。

西方造园则通过多节点放射性的视景网络和步道网络以及几何图案设计来实现。

这两种手法都是通过视觉和空间的变幻产生一种更为丰富的景观体验。

巧妙应用水体则可能使一个静态的空间变为动态的空间,水体的镜面效果又使得尺度和信息量成倍增加。

  

(2)阴暗 一个四周封闭的、小尺度的四合院,是阴暗和令人感到压抑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然光,使空间变得灿烂而欢快,使之成为会馆使用者们乐于前往的一个户外交流场所,这是设计所要解决的又一重要问题。

阴暗的环境在北京除了给人的活动带来影响外,对植物的生长也极为不利,所以,在景观构成元素上也应着重考虑。

  (3)可用的户外空间 作为一个内庭院,应是一个非正式交流场所,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和有足够的活动面,是一个能让人驻足,而又可随时借景而转移话题的自由、轻松的交流场所。

  (4)空间的雕塑性 这一内敛式内庭院不但是客人的休闲活动空间,还是四周建筑外廊及客房视线的聚焦点,这一特点使庭院本身成为一个被观赏的对象,应是一件雕塑作品。

  (5)风格 如何与高尔夫会馆的时尚休闲性质及建筑本身的欧陆风格相适应,而又不失场地的个性,这是给设计提出的另一挑战。

2 解决之道

  

(1)基面 以方形为基本母题,使庭院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斜向交叉,黑白线分明,方格网基面与建筑实体的肌理形成强烈的对比,形成了庭院与建筑物的图底关系,塑造庭院的整体形象,使之具有强烈的雕塑感,整个基面的中部为暖色花岗岩(黄金锈火烧板),东西两侧则由草块填充方格,四边以白卵石镶边,为户外活动界定了一个温馨而相对开阔的空间。

  

(2)空间塑造 在方格网结点上,9根2.7m高的镜片灯柱,定义了庭院空间的内部结构,每根镜片灯柱由四片双面镜片十字交叉而成。

立于一水槽之中,每一水槽各有四个涌泉。

镜面反射作用使涌泉及庭院中的景物进行了无数次重组,产生了一个无穷的虚幻空间,使庭院小中见大。

同时,有限的天光在镜面的反射下,使庭院充满光彩和明亮,从而解决了幽闭的问题。

  鸟瞰图

  水的涌动,使静态的空间变得生动。

而景中的人和镜中的人的交流,不但使空间变得活跃,也使景中的人强化了自我意识。

公共场所中的人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因此,有了镜像,有了最受人关注的吸引物。

使看人和被看在同一场所内的同一时间发生,庭院四周的内廊也有了一个生动的观赏焦点。

  (3)边界 在庭院与建筑基础的过渡带,设计者用了一圈宽1m的白色卵石带,散铺不固着。

它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①解决了屋檐散水的排水问题,来自房顶的雨水可直接下渗入卵石层后排入下水道;

  ②解决了北向房基阴暗不宜种植的问题;

  ③白色的镶边与暖色调铺装和立体的镜面灯柱一起,增强了庭院的明亮度;

  ④白卵石镶边使整个庭院成为一个具有很强整体感的雕塑空间。

  与白色卵石带相接的是草块和竹丛,作为卵石带与中部暖色花岗岩铺地之间的过渡,翠绿色的草块使白卵石带格外醒目,竹丛则通过几个重要点的控制,如同围棋的边缘战略,使中部形成了一个格式塔空间(完形空间)。

3 遗憾

  同建筑设计一样,景观设计永远是一个遗憾的艺术。

本项目在设计中的最大遗憾是镜面灯柱,其一,四个垂直双面镜片应该直接直交相接,而不应交接在一根粗达10cm的黑管之上,它破坏了镜面成像的完整性。

其二,镜片边缘不应该以不锈钢片镶边,而应将镜面暴露,这样可以使空间更具剔透感。

此外不锈钢质量不过关,遇水后有锈斑,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性。

  此外,如果庭院能以玻璃棚覆盖,其作为户外休闲空间的效果当更好。

  委托方:

 北京万柳房地产开发公司

  设计方: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设计创意:

 俞孔坚 李健宏

  工程施工:

 北京土人景观生态工程公司

  工程周期:

 2000年8月~2000年10月

重庆渝中区现代园林花圃详细规划

 传统意义上的苗圃,是一种纯生产性的绿地。

基于这一认识,长期以来,苗圃的规划设计流于粗放,甚或根本就不用规划,只需在适合的地方搭好大棚,种下苗木就大功告成。

因此,作为生产性绿地苗圃,往往较少具备观赏和游览价值。

近年来,随着观光农业的兴起,生产性绿地的景观价值越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可能的条件下,苗圃不仅应具有生产性质,同时也应满足人们游览、休闲的需要。

首先,苗圃可以作为一个科普基地激发园艺爱好者亲手操作的兴趣。

其次,可以通过品花尝果等系列活动传播园艺学、植物学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展示新品种,演示先进的培育手段等方式,苗圃也可以成为传授新技术,出售新产品的场地。

将苗圃的生产功能与休闲功能结合的规划思路,在国外已十分普遍,然而国内这样的实例并不多见。

为了寻求现代型苗圃的规划设计思路,将苗圃规划从单纯的功能性布局向着结合景观、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