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642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docx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

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弟子规——总序。

齐声背诵。

  师:

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学习、理解内容:

  1、师:

“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

  A、请2名学生读

  B、生评议

  2、师:

“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

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

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

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

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

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

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

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

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

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

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

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

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

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三、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1、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

  2、请自己去思考:

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

  3、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

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

找借口不去做事。

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

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

故意惹父母生气。

这样对吗?

小结:

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

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四、举例说明: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

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

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

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

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

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

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

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

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

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

世人说:

“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

”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

为他们做一点事。

  1、提问:

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

干什么?

请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3、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关心自己的父母?

  五、家庭作业:

  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

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比如:

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

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

浇花、买菜、学做饭。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

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

  2、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

  3、将课堂延伸到早读,延伸到课外。

  教学过程:

  一、复习闯关

  教师:

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打算分成两组,采用竞赛闯关形式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1、第一关:

我会背。

  2、第二关:

接龙轮背。

  2、第三关:

快速抢答

  A、做人要有爱心,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学习。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

  C、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是:

  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E、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

说话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F、对待长辈要懂得礼貌,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动筷;落座时要让长辈先入座,而走路时也要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G、遇到长辈时,骑着马就要下马,坐着车就要下车;长辈走过去时,要在原地待上一会儿,待长辈走出百步后才可以离开。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二、引入新知,多种方式诵读

  1、教师:

《弟子规》与我们平时的生活礼仪有紧密的联系。

今天我们要用弟子规来习礼仪(板书:

习礼仪)。

  2、创设情境:

大家一定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你知道哪些人物呢?

(指生答)你最喜欢谁呢?

(生答)今天,就让我们结合《弟子规》给喜羊羊评评星级吧。

  3、惜时方面:

  

(1)教师描述:

清晨,鸟儿唱着歌儿,空气多么清新,阳光多么温暖,新的一天开始了,喜羊羊早早地起床在诵读《弟子规》了,可懒羊羊还在睡懒觉,他这样做对吗?

那应该怎样做呢?

(出示懒羊羊睡懒觉的图)用《弟子规》中的

  话就是:

出示“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师范读)

  师生对读,指名对读。

  教师:

是啊,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古代的时候,有不少关于珍惜时光的故事(列举:

闻鸡起舞等2个故事,出示视频)

  教师:

同学们要珍惜时光,切莫“老大徒伤悲”。

  出示珍惜时间的名言。

  4、着装方面:

  

(1)教师:

吃完早饭,喜羊羊穿戴整洁,背着书包出发了,看他多精神。

路上遇到了衣冠不整的“邋遢大王”,你们喜欢和谁做朋友呢?

(指名说)

  

(2)教师:

是啊,《弟子规》中也说:

  出示: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教师:

这里四个字特别难读,请个别学生来读,齐读。

  教师:

你能和平时生活中的物品连连线吗?

  教师:

是啊,大家一定要注重服装外貌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这样的学生人见人爱。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2、通过朗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感悟从古至今的真理,体会做人的道理。

  3、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尊重自己的父母,热爱人生,懂得为人子女的本分。

  4、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教学难点:

  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过程:

  课前放音乐

  互相敬礼(塑造国学氛围)

  一、复习

  师:

孩子们,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国学经典。

上节课我们有学习了《弟子规》的总论部分。

还能背一背吗?

  学生拍手背诵《弟子规》的总论部分。

(拍出节奏和韵律)

  二、导入:

  师: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一起进入《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

听,圣人孔子对我们说了些什么?

  课件播放《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动画版)

  三、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

  1、通读

  师:

你能自己试着读一读这段话吗?

注意要有停顿。

  经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学生自行通读经文。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互读,纠正字音,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拼音

  师:

从这一篇的题目中,你觉得,孔子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吗?

(生:

要孝敬父母)

  师:

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比一比读的.美而平和。

(教师与同学一起来读)

  师:

大家读得真棒!

可是,仅仅通过读,很多同学都难以理解经文的含义,没关系,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2、《汉文帝尝药》

  课件出示:

动画“汉文帝尝药的故事”

  师:

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

(生1:

汉文帝真孝顺。

生2:

汉文帝爱自己的母亲)

  师:

大家说得都不错,你能在弟子规中找到描述这个故事的原文吗?

生: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评价:

有感情读,体会意思指名1—2人读,再齐读。

  师: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

当父母生病了,我们就要昼夜侍奉,不离开床边。

如果父母去世了呢?

  生: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师:

我们齐读这一部分。

  课件出示: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3、《黄香温席》

  课件出示:

动画《黄香温席》的故事。

  师:

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

黄香真孝顺。

生2:

黄香用自己的体温来为父母温席,都不怕自己生病)

  师:

大家说得都不错,弟子规中的那段话就是说这个小故事呢?

  生: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齐读)

  4、身边的故事找找谁的错。

  看了这么多古代小故事,我们也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吧!

  

(1)课件出示图片:

一、父母叫小明,他不但不答应也不按父母的要求做。

(讨论:

小明做的对吗?

为什么?

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

)生答: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父亲昼夜打麻将,小明与他大吵大闹。

  (讨论:

这次小明做的对吗?

为什么?

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

  生答: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四、小组讨论

  小明看到同学的贴画很漂亮,就趁人不注意装到自己的书包里,讨论:

这次小明做的对吗?

为什么?

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

生答: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评价:

你们不仅读得好,理解了(入则孝)它的意思,还能运用了。

  五、想一想:

  师: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可真不少阿,同学们,我们孝顺自己的父母是应该的,因为父母养育我们非常的不容易,不信,你看……

  师:

你有什么要对自己妈妈说的话吗?

老师可以帮你录下来,你也可以用自己今后的行动来回报自己的父母。

正所谓: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六、巩固

  师: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唱一唱《弟子规》呢?

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

  播放音乐。

  七、读书声中结束。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学习过程:

  一、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板书:

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二、背诵《弟子规》

  今天,先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轮背<<弟子规>>,好吗?

  1、齐背“总叙”。

  2、轮背。

  三、走进《弟子规》

  第一关,我最欣赏的一句弟子规。

(并说一说欣赏的原因)

  第二关:

弟子规对对碰:

学生说一句弟子规,任意找一同学说一说意思。

第三关,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个有关弟子规中的故事,把你想讲的故事讲给同学和后面的老师听。

  第四关,我唱我演《弟子规》

  四、生活与《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

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等。

今天,我把其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句子选了出来。

对照这些句子,同学想一想,你平时都做到了吗?

(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晨必盥(guan),兼漱口。

便溺回,辄(zhe)净手。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借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凡出言,信为先。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墙壁净。

几案洁,笔砚正。

  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还原处。

  1、请你针对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个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括号里画笑脸。

  2、说一说你做到了哪些,还有什么不足,以后打算怎样改进?

  3、这里我还想创造一个机会,请你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利用弟子规来说一说。

  

(1)当家长或朋友说话算话,你可对家长说:

凡出言,信为先。

  

(2)当家长饮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劝说家长?

(饮酒醉,最为丑)

  (3)当家长无心犯了个错,你可以说:

“无心非,名为错”

  五、课堂拓展深化认识。

  1、老师推荐名句: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学生带读,然后齐读。

  3、老师给大家一些寄语:

  忠心献给祖国,

  孝心献给父母,

  爱心献给社会,

  诚心献给伙伴,

  上进心留给自己。

  4、总结:

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

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那样,不仅会获得无穷的乐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一定会像《弟子规》最后几句所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

可驯致。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5

  一、学习内容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种过错;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了,就会受到眼里的惩罚。

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知错就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2、养成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曹操割发》的故事导入

  三国时,有一次曹操率领军队去打仗。

出发前,他警告将士,不要毁坏麦田,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一定杀无赦。

队伍正在田间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鸟从麦田中飞出来,曹操的战马受惊,冲向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

  曹操对军法官说:

“我违反了军令,应按军法治罪。

”说着,他拔出了宝剑,说:

“我是主帅,不能自杀,就把头发割下来代替砍头吧!

”说完,用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

  曹操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品质,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胸怀。

  2、指名读出学习目标。

  3、齐读学习内容,用五分钟读背这一内容。

  4、检查背诵情况。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6、指名小组发言,说一说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

其他小组补充矫正。

  7、教师重点点拨突破难点。

  8、小组讨论:

如何做一个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中学生?

  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交流

  9、集体交流

  10、课堂小结

弟子规优秀教学设计6

  一、教学内容: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二、教材分析:

  此部分是“入则孝,出则悌”中的两句话。

从和长辈交谈声音低和见长辈要快步向前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

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联系生活,对这些内容加深理解,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弟子规》一书的作者及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总叙”;

  3、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

  4、在学习过程中,提炼学法:

读总叙——温旧知——学新文——习礼仪——练笔力

  四、教学过程:

  (出示课件:

音乐响起)

  

(一)、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缓慢,国学味道)

  师:

上课生:

起立、鞠躬

  师:

请(还礼)

  师: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复习原作《弟子规》总叙

  师:

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总叙”“二、入则孝出则弟”。

首先,让我们来读总叙。

(板书:

读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三)、复习“入则孝出则悌”的内容

  1、孔子说:

温故而知新,接下来,我们复习“入则孝出则悌”。

  师:

“入则孝出则弟”教育我们如何对待父母兄长。

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的故事。

今天,请小朋友再听一个贤孝故事:

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

(板书:

温旧知)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2、教师:

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老师从你们的小眼睛里看到了答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师生分角色读:

让我们演读一遍,老师读父母,你们读小朋友。

  (四)、引入新知,多种方式诵读

  1、师:

《弟子规》让我们懂得了不少礼仪之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知识

  (板书:

学新文)

  2、出示:

《弟子规》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师:

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

(老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学生自己指着书本读一遍。

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拼音。

  (同学们边读边指,读到哪就指到哪,看谁读得好,指得准)

  (五)、理解含义(从和长辈交谈声音要低和见长辈要快步向前两个面)

  (六)、小结

  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回答的音量大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和颜悅色、柔和清楚最好。

这是提醒我们时时要注意别人的感受。

如果发觉孩子有哪些过失及表现不妥的地方,当下就要指导他们如何做才是最好的。

  有事要到长辈面前,应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

当长辈问话时,应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如果与人相处都能遵守这些基本的礼节,回馈给我们的就是所有人都愿意帮助你、喜欢你。

  (七)、板书设计

  声:

指说话声。

闻:

听到。

  趋:

快步向前。

视:

视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