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4391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漠化治理3000亩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当前石漠化综合治理是利在国民,当代千秋的伟业。

第一节概述

一、石漠化形成

石漠化的成因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由于人口增多,人们为了生存,进行垦植、破坏植被,形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所形成不同程度的石漠化。

二是由于工业、交通、水利等建设中因开挖山体使岩石裸露所形成的石漠化。

三是在矿山开采和工业生产中所形成的砾石堆积和土地退化现象。

如:

煤矿开采后所形成的石山等等。

一类是由于大规模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开挖山体(所谓“拉槽”),形成岩石裸露,因需要防止滚石、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必须及时进行治理,在项目设计中就有“护坡”工程。

但是,由于所裸露的岩石,没有泥土,恢复植被难度较大。

另一类是因进行垦植所形成的石漠化。

由于长时间的植被破坏,我省是全国八个有岩溶面积分布的省、市、区中石漠化面积很大、程度最深、危害最大的省份。

二、石漠化治理的必要性

(一)是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区的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石漠化严重的石山区。

(四)是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已成为我省大河流的梯级电站的心腹大患,并危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甚至港澳地区的生态安全。

贵州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贵州省水利厅的调查显示,贵州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3592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39%。

在短期内尚有43707平方公里的土地呈现潜在石漠化趋势。

而且,石漠化每年还以9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由于生态恶化,仅贵州省,已不具备生存条件而需要移民搬迁的就有45万人。

而贵州省有关专家认为,这只是一个保守估算。

贵州省水利厅水保处处长徐彦杰介绍:

“石漠化已经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相当部分土地流失了,地表只剩下生命无法附着的石头,无法进行任何耕种,治理石漠化已刻不容缓!

石漠化治理决不只是对“石漠化”地区进行治理,而将“潜在石漠化”和“无石漠化”地区排除在外。

实际上对“潜在石漠化”和“无石漠化”地区进行治理更为迫切。

因为如果不治,要不了多久它们就将“升级”,石漠化将永无休止。

况且,在强度、极强度石漠化地区,大体上已无人居住,中度石漠化地区居民也已不多。

我省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轻度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和“无石漠化”地区。

居住在这类地区的农户生存十分困难,不论从扶贫,还是从石漠化综合治理来看,都应该是政府关注的重点。

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轻、中、强和极强这四类石漠化地区,而必须顾及“潜在”和所谓“无石漠化”地区。

所以我省需要治理的石漠化面积就不止3.32万平方公里,至少有8—9万平方公里。

况且按小流域分片治理,也不可能将30%以下的部分置之不顾。

三、国家对石漠化治理高度重视

当前石漠化问题已引起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开始进行治理。

由于形成的原因各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

重点在有人居住的石漠化地区,这是大家的共识。

一是这些地方的石漠化过程尚在继续,需要尽快加以治理,二是居住的大多是少数民族,生活十分困难,急需帮他们脱困。

三是改善民生是“十二五”的重点。

所以,应该将其置于优先地位。

有关科研部门对这个问题已进行了研究,对各类植物的抗逆性、耐寒、耐旱、耐贫瘠等情况也已了解。

贵州出产许多地道中药材,不论草本或木本,大多都适合石漠化地区种植。

如钩藤、吴茱萸、山银花、五倍子等等。

结合石漠化的治理和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是一项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利国利民的阳光项目。

只要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政府投资到位、人类不破坏、封山彻底和加以科学的规范管护,给荒山石山更多的休养生息时间,几十年后,石漠化———这一世界性难题就有可能被攻克。

四、石漠化治理项目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

本项目充分利用中药材品种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广大农民为基础,开展我地石漠化治理地道中药材种植,重心放在石漠化治理和助农増收企业增效振兴地方经济。

本项目不占良田耕地,充分利用荒坡山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物种多样性增加结合退耕还林显现生态效益持续,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建造和谐社会造益于子孙后代安居项目工程。

项目的制订和实施,又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步署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将有效地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

通过项目的带动和辐射,对解决“三农”问题将作出积极贡献。

因此,项目具有极其显著的石漠化治理的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效益。

第二节、政策导向

1.符合国家石漠化治理环境保护

对山区农业有很强示范和带动性。

某市王司、墨冲、石龙、奉合、坝固等(乡)镇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区,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富余。

用石漠化治理结合中药材钩藤基地建设,有效地提高山区农业的科技含量。

利用丰富的土地种植中药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对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推动作用,逐步探索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体现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符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导向

石漠化治理所选用的钩藤是地道中药材、特色药材吴茱萸在中药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开发前景很好的中药材品种,市场紧缺、疗效确切,用途广泛,开发潜力极大,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原料在市场供不应求。

石漠化治理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将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带动,提高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对石漠化治理认识的重要性。

从而调动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对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促使常规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増收,体现了项目的可行性。

3.符合重点产业的政策导向

自国家批准建设中药现代科技产业贵州基地以来,黔南州、某市对中药材产业十分重视,把建设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放在重要位置上。

以种药材种植结合石漠化治理符合国家产业导向。

某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为药用植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优越的生长发育环境,中药材发展十分迅速。

项目区域性和自然条件优越,实施企业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

通过石漠化治理中药材的种植,既可市场保持脆弱的生态环境,又可使农民有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收入。

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山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利用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多样性,选择符合自然条件良好,钩藤、吴茱萸生长发育区域。

企业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和种植经验。

利用中药材种植进行石漠化治理,符合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黔南州中药材产业规划,体现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必要性、适应性、技术先进性。

为石漠化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节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坚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为指导思想,加快石漠化治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我省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重视以石漠化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技为动力,带动农民增收、公司増效为宗旨,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

通过集约化治理模式,建设钩藤、吴茱萸科技型的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山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为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发展中药材钩藤、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扩大钩藤、吴茱萸种植规模和提升中药材品质,既起到石漠化治理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又可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中药材产品,农民有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的双效应。

第四节项目环境影响因素

钩藤系黔南州盛产大宗中药材,项目在对研究钩藤种苗繁育技术和种植推广基础上,按国家GAP标准,带动农户石漠化治理种植3000亩钩藤、吴茱萸规范化生产基地,以满足石漠化治理的示范需求和中药材市场需求。

在规范化种植原则框架內,土壤、大气、水质等各方面达到产品标准条件下,选用合理的科学技术路线,把科学技术作为支撑,通过健身栽培,起到保持土壤,涵养水分的效应。

第五节主要的研究结论

一.保护和改善环境,保持土壤涵养水分,造就适宜于人类居住生存的良好的环境。

二、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钩藤面积1000亩,收益期20年。

吴茱萸面积2000亩,植株收益期10~20年。

项目的经济效益显著。

增加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

石漠化治理中药材钩藤、吴茱萸规范化种植,以中药现代化为背景,符合国家产业提倡和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符合省、州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要求。

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自然的前提下可以解决贫困山区农民的可持续的经济收入。

三、承建企业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力量组织实施项目建设:

本项目利用企业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力量,全力投入于石漠化治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可作为我省中药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

既保证了我省石漠化治理的效应,也使我省中药产业产生原料有了保障。

公司设立有行政部、项目部、生产部、技术部、质检部、财务部、销售部及GAP试验示范基地等。

项目承办单位技术部有种植中药材的经验,拥有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熟练的农民技技人员,种植技术有保证。

通过多学科合作,加强对中药质量标准、种植技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基础性研究,建立相关公共技术平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我省石漠化治理,中药材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的意义

随着石漠化治理对改善我省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改善我省边远贫困地区人们居住环境,形成良性的生态环境、中药产业同步发展的生产链。

对保持土壤、涵养水分造福于子孙后代改变山区穷困面貌,共建和谐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石漠化治理中药材种植资源保护,资源利用,已经在各级政府和行业内引起高度重视。

在实施西部(贵州)大开发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与石漠化的不断斗争中,逐渐摸索出了四种效果明显的产业化治理模式:

利用石漠化山区种植中药材金银花、钩藤、吴茱萸等的“坪上模式”、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在喀斯特岩溶山区科技扶贫种草养羊的和高温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的模式。

这四种模式把石漠化治理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坚持用产业化来治理石漠化,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可改善某市脆弱的生态系统,而且还有效地推动了某市“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让某市各级政府看到了石漠产业的美好前景。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西部贵州产业结构的调整,把石漠化治理与中药农业中药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把推动我市石漠化治理与中药产业向现代化、市场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作为重要措施。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

通过项目的带动和辐射,是贯彻执行党十七届三中《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加强石漠化治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精神,有极其重要意义。

本项目遵循政府加快我市石漠化治理,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相关指示精神,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和地方结合,开发利用特色资源,为山区少数民族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全面进行新农村建设而设立的。

第二节石漠化治理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以地方政府牵头企业为实施载体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共同实施石漠化治理3000亩钩藤、吴茱萸中药材种植项目工程。

成立石漠化治理实施小组:

政府负责政策指导和协调石漠化治理工作中的问题,负责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

企业负责培训农户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以及跟踪服务和向农户提供市场销售信息;

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石漠化治理项目群众思想工作、生产管理、产品集中销售工作。

形成治理、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农业产业链。

二、品种选择

我们选择多年生、无须复垦、又有经济价值的钩藤、吴茱萸中药材品种。

既能恢复植被,又可使农民有收入,使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去保护植被,从而达到既治理石漠化、又达到农民脱困的双重目的。

三、项目实施原则

对我市贫困山区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地区结合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种植多年生经济价值高的中药材品种钩藤、吴茱萸3000亩。

四、项目实施地点

五、项目完成时间:

2011年——2012年(两年)。

六、项目经费的使用

石漠化治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公司建立专项资金台帐,接受政府的监督和检查审计。

1、1000亩钩藤种苗购置每亩种植220株,每株单价5元,每亩1100元,1000亩计110万元。

2、2000亩吴茱萸种苗购置每亩种植120株,每株单价10元,每亩1200元,2000亩计240万元。

3、3000亩复合肥购置施肥75公斤,每亩150元,3000亩计45万元。

4、3000亩农家肥购置每亩500公斤,每亩100元,3000亩计30万元。

5、管理费用每亩100元。

3000亩计30万元。

6、每亩为农户购置果枝剪一把共3000把,每把单价25元计7.5万元。

7、农民误工补助:

3000亩×

10个/亩×

30元90万元

8、农药:

3000亩×

10元/亩3万元

9、不可预见费:

5万元

合计资金使用560.5万元。

第三章申报企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企业的基本情况

1、某民族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某民族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股份制民营企业。

现有员工24人,公司主要经营何首乌、太子参、钩藤、吴茱萸等三十余个中药材品种的种植及相关系列产品的研发、加工、销售。

目前,中药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结合我地漠化治理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

制定了许多有利的政策,公司借此良好的发展环境,抓住机遇,石漠化治理与中药产业相结合,积极宣传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在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引种试验示范、规范化种植、建立种子种苗基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中药材种植中也是已经开展对我地石漠化治理。

在某市农村推广种植中药材打开局面。

我公司是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公司近三年财务经营情况:

2008年资产总额4291474.63元,负债842823.94元,所有权益合计34486550.69元,其中实收资本2080000元,资本公积1368650.69元。

2009年资产总额

2010年资产总额

第二节主要技术支撑

某公司为了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保护和发挥资源的优势,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结合石漠化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中药材产业现代化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

与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医学院、贵州省药监所、黔南职院等单位达成协作协议。

从事中药材的技术研究、中药材种植对石漠化治理的环境改善要求的研究。

同时黔南州农业局、某市农业局等业务部门对公司在技术上大力支持。

目前公司承接某市墨冲镇实施扶贫金项目钩藤种植430亩,王司镇茶山村实施产业化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何首乌种植400亩,在奉合水族乡实施钩藤科技示范基地200亩已获成功。

并在中药材种植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成果。

第四章产品的需求分析

回归自然是当前社会时尚的主流,保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必然趋势,有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才能使人类对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需求越来越大,特别对植物药的期望越来越高。

本项目种植的钩藤、吴茱萸是常用中药。

一、钩藤为茜草科钩藤属Uncariarhynchophylla(Miq.)Jacks。

本品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0.2-0.5cm。

表面红综色至紫红色具细纵纹,光滑无毛,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或中空,气味微淡。

钩藤药材为常用中药,主要用于清热平肝、降血压。

常用于高血压、流行性脑膜炎、妊娠子痫等所至的病症。

常用钩藤方剂和钩藤成方制剂成为传统方剂衍变至今,尤其是因当代一些经验配方配制而成的成品药更是不胜枚举,因其不良反应小,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疗效确切,是开发前景很好的中药材品种。

二、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以果实入药,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

该品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陕西和浙江等省区。

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干燥的近成熟果实。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散寒、止痛、降逆、助阳、止泻的功效,近代药理研究发现尚具有扩张血管、降压、强心、止泻、收缩子宫、杀虫、抗菌、抗病毒、抗溃疡、抗胆碱酯酶和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等作用[1]。

本文参考近年来的文献,综述了吴茱萸药理学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吴茱萸又名茱萸子、曲药子。

系芳香科落叶小乔木,是名贵的中药材。

吴茱萸适应性强、生长快,一般栽培3年即可采集果实,加工入药。

近年来随着药材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价格也随之上扬。

因此适时发展吴茱萸栽培不失为山区多种经营途径之一。

是省内地道中药材,市场紧缺、疗效确切,用途广泛、是终端药品和保健品生产主要配方原料。

第五章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项目建设原则

1、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坚持石漠化治理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利用当地的荒山荒地,根据当地劳动力、土地、水利、交通等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

2、因地制宜

在质量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的条件类型;

根据不同的条件设计相应的方案。

3、依靠科技,走市场化

、石漠化治理中药材种植要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含量,强化育苗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促进石漠化治理中药材种植向产业化发展。

、石漠化治理建设要坚持兼顾地方政府、企业、农民三者利益的原则,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完善管理机制,作好组织协调工作,实施主体自主经营;

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

根据石漠化治理要求与经济效益需求和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有关协议和产业化生产规模的要求,建设期限为2年,建立石漠化治理中药材钩藤规范化种植生产基地3000亩。

四.项目模式的建立

采用政府监督指导“公司+农业合作社”、“公司+中药材种植协会+农户”三方协作模式。

项目实施单位向农户提供优质种苗、专用肥及种植技术,由公司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农户按照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公司与农业合作社及时向农户提供市场销售信息。

五、项目建设布局

(一)项目建设的布局原则

依据劳力资源、土地、水利资源、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和项目实施单位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配置、组合资源合理布局:

1、集中连片便于管理

2、权属清楚、适度规模、规范种植

3、最佳效益

项目布局有利于环境改善、优化技术管理,有利于农民增收措施,有利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为此,根据所选的钩藤、吴茱萸品种的生长特性,选择相应地区进行规范种植。

(二)钩藤项目建设基地的布局方案

在综合分析区位优势后,选择某市墨冲镇、石龙乡、王司镇奉合乡、坝固镇作为钩藤、吴茱萸种植示范基地,经过实地的筛选,确定具体布局。

(三)具体实施方案

  ⒈标准操作规程制定

  根据栽培与管理的特点,结合气候、土壤等条件,制定从种质资源、种子采集、苗床管理、移植栽培、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初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

  ⒉栽培与管理技术培训

 培训采取集中统一的方式,根据生长期及管理重点,有针对性地对药农进行技术培训。

 ⒊现场技术指导

组织相关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形成教案。

对农户进行培现场技术培训,必要时可组织农民到核心区参加。

 

  4.指定管理技术人员,深入的基地,针对性地进行现场的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重点环节为移栽管理指导、大田管理(水、土、肥管理)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及采收技术指导。

 5.技术管理

  派出专业技术员,直接对基地进行技术管理和服务。

及严格按合同的要求对基地进行技术管理、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第六章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第一节投资规模估算

一.依据

根据项目的设计规模,拟建石漠化治理中药材钩藤、吴茱萸种植项目3000亩。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根据上述依据,预计项目建设期总投资560.5万元,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一)石漠化治理钩藤、吴茱萸3000亩种植总投入560.5万元

1、钩藤种苗购置费:

5元/每株×

220株/亩×

1000亩110万元

2、吴茱萸种苗购置费:

10元/每株×

120株/亩×

2000亩240万元

3、3000亩复合肥购置:

75公斤/亩×

150元/亩×

3000亩45万元

4、3000亩农家肥购置:

500公斤/亩×

100元/亩3000亩30万元

5、管理费用:

100元/亩×

3000亩30万元

6、每亩为农户购置果枝剪一把共3000把,25元/把×

3000把7.5万元。

30元(两年)90万元

9、不可预见费用:

第二节资金的来源与筹措

根据上述测算,本项目投资560.5万元,资金组成主要由申请《石漠化治理专项资金》。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种苗购置、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农药肥料、人工工资等方面支出。

第八章效益分析

第一节财务评价依据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钩藤面积1000亩,钩藤收益期20年。

每亩栽培210株,定植后第二年可有适量的收成。

第二至年第五年,平均亩产干品100公斤,按2010年市场价每公斤7元计算,亩产值700元。

第五年至第十五年生产旺盛期,平均亩产干品300公斤,亩产值2100元。

十五年至20年逐渐减少在此期间可进行更新循环种植。

吴茱萸面积2000亩。

植株收益期10~15年,每亩栽培130株,定植后第二年可有适量的收成。

按2010年市场价每公斤35元计算,第三至年第四年,平均亩产干品50公斤,亩产值1750元。

第四年至第十五年生产旺盛期,平均亩产干品130公斤,亩产值4550元。

十五年后逐年可进行更新循环种植。

一.基础数据

项目建设资金560.5万元

二.财务评价范围

根据项目实施的特点、财务评价的范围:

1000亩钩藤2010—2012年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