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4423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4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

二、过关练习:

1.是非判断题

1)只有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才有惯性。

()

2)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力,起到阻碍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作用。

()

3)当物体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4)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其所受外力可能为零。

5)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

6)一小球正在做曲线运动,若突然撤去所有外力,则小球将停下来。

7)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作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则向北跳比向南跳远。

()

8)马拉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若匀速前进,马拉车的力等于车拉马的力,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9)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的合力为零。

()

10)一架匀速直线运动的飞机,每隔相等时间释放一物品,这些物品在空中排成一条竖直线()

2.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

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只填序号即可);

在上述设想的步骤中,属于可靠事实的是_________,属于推论的是_________.该理想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弹力和摩擦力总有其反作用力,重力没有反作用力

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也无论做什么运动,牛顿第三定律都是适用的

5.如图所示,T1是电线对电灯的拉力,T2是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G是电灯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和T2中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T1和T2是一对平衡力

C.T1和G是一对平衡力

D.T1和G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不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惯性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

C.无论物体如何运动,只要质量大则惯性大

D.物体只有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才具有惯性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之间发生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一对力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8.在平直轨道上,密闭车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起车厢顶上P点处连续掉下几个水滴并且落在车厢地板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几个水滴都落在P点正下方的O点

B.这几个水滴都落在OA之间的同一点

C.这几个水滴都落在OB之间的同一点

D.这几个水滴不可能落在同一点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就越大

B.小球由于受重力的作用而自由下落时,它的惯性就不存在了

C.一个小球被竖直上抛,当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仅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

10.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

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11.一个重400N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有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所示,如果人用力推木箱顶板,则小磅秤和大磅秤上的示数F1、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少

B.F1减小,F2不变

C.F1增大,F2增大

D.F1增大,F2不变

12.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终极速度。

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

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

k=3.1×

10-4Ns/m2。

已知水的密度=1.0×

103kg/m3,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试求半径r=0.10mm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终极速度v。

(结果取两位数字)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2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____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____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___________方向相同

2.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___________,其中F指___________,由此可知,是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需要的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力的国际单位是N,所以

lN=__________.

3.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

(1)矢量性:

a与F的方向相同,已知F的方向,可推知a的方向,反之亦然;

(2)瞬时性:

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存在着瞬时一一对应的关系;

(3)独立性:

作用在物体上有多个力时,每个力都可独立地产生加速度,而物体运动(合)加速度是各个(分)加速度的矢量和;

(4)同体性:

a与F及m的关系,是对同一个物体(或物体系)而言;

(5)相对性: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

(6)局限性: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

(7)统一性:

F=ma中各量必须统一用国际单位.

4.力学单位制.

(1)在力学范围内,选用________________为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____________为基本单位。

(2)导出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了单位制。

(3)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基本物理量名称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基本物理量符号

基本单位符号

1.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B.因为k=1,所以k可有可无

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

D.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2.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填空

A:

质量B:

NC:

m/s2D:

密度

E:

m/sF:

kgG:

sH:

长度I:

时间

(1)属于物理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有___________。

3.关于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的改变量就越大

B.物体受到不变且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物体的速度就会改变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改变,速度的大小就一定改变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4.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面上,受水平力F的作用而产生加速度a,如果这个水平力变为2F,则木块获得的加速度()

A.小于aB.等于2aC.在a与2a之间D.大于2a

5.如图所示,AC、BC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两根光滑细杆,A、B、C三点恰位于同一圆周上,C为该圆周的最低点,a,b为套在细杆上的两个小环,当两环同时从A、B点自静止开始下滑,则

A.环a将先到达点C

B.环b将先到达点C

C.环a、b同时到达点C

D.由于两杆的倾角不知道,无法判断

6.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

7.如图所示,车内绳AB与绳BC拴住一小球,BC绳水平,车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图中所示位置,则

A.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变大

B.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变小

C.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不变

D.AB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

8.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最后又落回原处,若考虑空气阻力,且设阻力在整个过程中大小不变,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下降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B.上升过程最后1s内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下降过程中最初1s内位移的大小

C.上升过程所需的时间一定小于下降过程所需的时间

D.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下降过程的平均速度

9.如图所示,一斜面体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平板车上,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小球处于竖直挡板和斜面之间,当小车以加速度a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竖直挡板的压力各是多大?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F=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

,力F作用2秒钟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秒钟后,速度减为零.求: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总位移x.(已知sin37°

=0.6,cos37°

=0.8,g=10m/s2)

11.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

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

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s时到达高度H=64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12.风洞实验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如图所示,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略大于细杆直径。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

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

(sin37°

=0.8)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3课时)

(牛顿定律的应用①)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

(3)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将力与加速度作正交分解;

(4)沿各坐标轴方向列出动力学方程,进而求解.

2.利用牛顿定律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1)选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时将物体隔离,受力分析容易理解,能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时将系统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用于分析系统外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2)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坐标系,这样会对建立方程和求解带来方便一般情况下选取一个坐标轴与加速度一致的方向来建立坐标系.有些时候需要分解加速度(a2=ax2+ay2)列方程计算较简便.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建立坐标系.

(3)要注意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在不同的时间段,可能有不同的受力情况,也就有不同的运动性质.如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等.

3.常用方法

(1)整体法和隔离法

(2)正交分解法(3)图像分析法

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拉力开始作用瞬间()

A.物体立即具有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具有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C.物体立即具有速度但加速度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该时刻都为零

2.如图所示的弹簧秤质量为m1,挂钩下面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与拉力F之比为()

A.m0:

mB.m:

m0C.m0:

(m+m0)D.m:

(m一m0)

3.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B.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当a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4.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子,从绳子另_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

(g=10m/s2)()

A.25m/s2

B.5m/s2

C.10m/s2

D.15m/s2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平板车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α的斜面上,车上站着一质量为m的人,若要平板车静止在斜面上,车上的人必须()

A.匀速向下奔跑

B.以加速度

向下加速奔跑

C.以加速度

向上加速奔跑

D.以加速度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水平面上撞向弹簧,当滑块将弹簧压缩了x0时速度减小到零,然后弹簧又将滑块向右推开.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过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A.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减速运动

B.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加速运动

C.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

D.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弹簧形变量

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

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s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b)(c)(d)

A.v1B.v2C.v3D.v4

8.质量m=1kg的均质木板条长L=0.24m,放在离桌边缘s=1.0m处,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

(1)当对物体施加F=6N的水平拉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0.5s内木板滑行的距离多大?

(3)当用F=10N、与水平方向成37°

斜向下的推力至少作用多长时间木板才能滑离桌面?

9.在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从一根竖直的长直轻绳上由静止滑下,经一段时间落地.为了获得演习中的一些数据,以提高训练质量,研究人员在轻绳上端安装一个力传感器并与数据处理系统相连接,用来记录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轻绳受到的拉力与消防队员重力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已知某队员在一次演习中的数据如图所示,求该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落地速度各是多少?

g取10m/s2.

10.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倾角θ=37°

,长方体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小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将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取g=10m/s2,sin37°

高三物理自主学习讲义(第4课时)

(牛顿定律的应用②——连接体问题、传送带问题)

1.连接体问题:

连接体问题解题的基本思路:

整体法求加速度,隔体法求力。

2.传送带问题研究

(1)处理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

首先是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

其二是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即对静态→动态→终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其过程做合理分析、推论,进而采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

(2)处理倾斜放置的传送带问题

这种传送带是指两皮带轮等大轴心共面但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不等高),传送带将物体在斜面上传送的装置.处理这类问题,同样是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而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理解题意和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1.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大于F2,则弹簧秤的示数()

A.一定等于F1+F2

B.一定等于F1-F2

C.一定大于F2小于F1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人和车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人用水平力F拉绳子,图中两段绳子都处于水平方向,不计滑轮,绳子质量及摩擦,人与车保持相对静止,则车的加速度为(地面水平且光滑)()

A.0B.F/m2

C.F/(m1+m2)D.2F/(m1+m2)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置于物体B上,mA=mB,A受水平恒力F1,B受水平恒力F2,F1与F2同向,但F1>

F2,物体A、B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B受到物体A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

,向左B.

,向右

C.

,向左D.

4.如图所示,倾角为α,斜面光滑的三角劈M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水平恒力F推三角劈时,其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与三角劈保持相对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F的大小为(M+m)gtgα

F

B.物体m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

C.物体m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零

D.物体m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5.如图所示是传送带示意图,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体随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若物体与传送带间最大静摩擦力为5N,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图中传送带上P、Q两处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A.5N,向下、向下B.0,向下、向上

C.0,向上、向上D.0.向下、向下

6.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由皮带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

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

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小于t

7.如图所示质量为60千克的人,站在质量为30千克的平台上,一条绳通过滑轮组将平台和人悬挂起来,当站在平台上的人拉动绳子的一端,使人和平台以2米/秒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求人的拉力和人对平台的压力(g=10m/s2绳、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

8.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有一个质量为m1的长木板,当质量为m2的物块以初速度v0在木板上平行于斜面向上滑动时,木板恰好相对斜面体静止.已知物体在木板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斜面体相对地面没有滑动.求:

(1)物块沿木板上滑过程中,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2)物块沿木板上滑过程中,物块由速度v0变为

时所通过的距离.

9.如图所示,倾角为30°

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