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452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句专项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判断思路:

(1)先看有无特殊类型,找到了双面词“能否”,

(2)进行判断,两面和后面的一面搭配不当,

(3)改正,应删去“能否”或“否”。

比较:

例2: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

(√)(思考:

小结:

(1)一定要熟练掌握特殊类型,这样才能快速判别。

(2)一定要首先看有无特殊类型;

(3)不要形成惯性思维,认为有特殊类型,就一定错了。

例3:

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

(找到了否定多

个词,“不无责任”是两个否定词,即有责任,加上“并非”,三个否定词了,意思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 

例4:

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岸上。

(“防止”本身就含否定意思,再加个“无”,就成了有大疫了,删去“无”字。

例5:

难道我们不应该不好好学习吗?

(初看只有两个否定词,表肯定,但它本身是个反问句,相当于三个否定词了,所以,这句意思反了。

例6:

深秋的富乐山,是人们欣赏枫叶火红、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找到“是”在这里做了判断动词,缩句一看,成了“富乐山是好时候”。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一种举措,它和“纽带”不属于同一种事物)

例7:

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找到了关联词,一看搭配不当,错了)

小王不但学习刻苦,而且名列前茅。

(先找到了关联词语,它们搭配得当,再看这个句子有无递进关系,没有,该是因果关系,所以错了。

例8:

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工业不但发展很快,而且农业发展也很快。

(找到了关联词语,搭配得当,句子之间也有递进关系,再看位置:

错了,“不但”位置错放,应把“不但”放在“工业”前面,和下句构成递进关系。

A王老师不但字写得好,而且歌唱得好。

(对象一致,关联词在后)(√)

B不仅王老师歌唱得好,张老师也唱得不错。

(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在后)(√)

巩固:

①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②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规律:

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迁移:

(1)他的写作水平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

(2)十岁的他不但会做高中的数学题,而且连小学的题也会做。

例9: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1)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主语残缺)

(2)当1633年伽利略被迫在判决书上签字以后,又庄重宣布:

“地球仍然在转动!

”(介词+动词)

例10: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先找到了并列短语,看看搭配是否得当,“教导”是不能“出现”的)

(1)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

(若并列短语有着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注意它们的语序是否合理。

改:

先“发现”才能“克服”。

(2)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

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还应注意并列之间的包含关系。

(1)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2)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3)同学们以钦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4)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5)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例11:

该站平时的日客运量都在两三万人,但今年由于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日客运量只有六七千人,比往年减少了三倍。

(应改为“减少了70%”或“减少了七成”)

例12:

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绚丽的迎春花,五彩的菊花,清新的桃花。

(菊花因在秋天开,不符合实际。

二、一般情况:

(多加练习,多加理解,最终形成一种语感上的正确认识。

1.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并列短语:

搭配、语序)

2.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

(照应不对)

3.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多余啰嗦)

4.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

(重复啰嗦)

5.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

(前后不一致、矛盾)

6.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

(注意并列时的包含关系是否恰当)

7.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前后矛盾)

8.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

(重复,任删一个)

9.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10.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语序不合理:

“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主语残缺)

11.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12.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13.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14.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

幸免"

,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

死难者中的一个"

呢?

应改为"

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

16.学校的教学显著成绩,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

(“显著”要放在“成绩”后面,)

17.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了过去。

(动作顺序应是“来”“跳”“游”。

18.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样过日子了吧?

("

这回”应放到句子的前面。

19.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21.当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语序)

22.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将“鲜艳”改为“鲜明”等);

23.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护士叶欣的献身精神深深地激励、感染了众多的白衣战士。

(语序不合理:

将“激励”与“感染”对调。

26.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状语“不禁”与“我”顺序不当。

27.这些天图书馆收到了许多出版社赠送的书,可把馆长乐坏了。

(有歧义) 

28.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29.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语序不对)

30.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主语多余“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因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31.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

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32.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34.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二百万元以上。

35.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经费来源”与“来自”矛盾。

36.大量事实表明,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

(“迟钝”与“减退”的语序调换。

37.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

(有歧义)

38.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

(反问句中的否定词要注意)

39.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删改一些。

(附加成分多余,“一些”与前面的“略加”重复,可删掉一个。

40.一天一夜没停的吵闹声又响起来了。

41.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

(前后不一致)

姓名:

______________

42.参加这项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包含不对)

43.看到义务工作者们全心全意为“九运”忘我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主语残缺,可删去“使”或在“使”前加“这”。

44.青年歌手黄小芳的歌声,清亮、甜美、朴素、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

(搭配不当,“朴素”“亲切”不能修饰“歌声”,“焕发”不能与“芳香”搭配。

45.父亲从头到脚凝视着面前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合事理。

“凝视”是指“视线不动地看”,而“从头到脚”则是移动了的,前后矛盾,应改为“打量”)

46.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否定不当)

47.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句中“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重复,应去掉后者。

48.元月1日,14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北极熊”冬泳活动。

(“酷”含有“非常”的意思。

49.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这是用顿号和“和”表示的并列短语,但“录音”和前面的“阅读”是不能搭配的。

50.巍巍长城逶迤万里,雄伟壮观。

她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长城”是“天然屏障”搭配不当。

51.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52.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以防”和“万无一失”都具有否定意义,如此使用就把意思表达反了。

53.我写这本小说,并不是要讲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所以我选择了第一称的叙述手法,让人们认识骨子里的北京人。

(强加因果,无因果关系)

54.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

“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

”(谁告诉谁?

把两个“他”中的任意一个具体为某一个人,意思就明确了。

55.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

56.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57.大家对于我很热情友好。

(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58.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

(“享年”一词称死去人的岁数。

59.《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缩句后成了“作者是淮安”了,主宾搭配不当)

60.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列举的是三种饮品,与“之一”矛盾。

61.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项语序不当,应将“使用”和“研制”交换位置。

62.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

和"

青睐"

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

温暖"

只适用于一面。

63.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64.校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省人大代表,并向他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

(用词不当)

68.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谓语“加快”与宾语“速度和规模”中的“规模”不搭配,需另配一个动词“扩大”。

69.青年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句子主干是“青年学生是时期”,主宾搭配不当,“青年学生”应改为“学生时期”。

70.这家工厂之所以造成年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由于领导不善于经营管理,二是由于工人的基本素质太低。

(去掉“造成”和“主要原因有两个”)

71.这次试验能否成功,还是个怀疑。

(动词“怀疑”误用作名词,应改为“疑问”)

72.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用词不当,“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三、通过缩句来判断:

当不能通过上面的两个步骤,快速判别出病句的话,请通过缩句,找主干的方式,进行判断。

搭配不当:

(先看是否有并列短语;

再进行缩句,找出主干。

A.主谓搭配不当

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

棉花"

而不是"

生产"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

没有"

起变化"

,"

的是"

民族关系"

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

在"

为"

使"

③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④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呼啸”应为“沸腾”。

⑥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生产量”与“供应”搭配不当。

B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①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

(“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

的只能是人,不能是"

生活"

③胡大勇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当上了学校学习标兵的荣誉称号。

(动宾搭配不当)

④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满足”与“水平”搭配不当,“水平”可改为“需求”或“需要”。

⑤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水平”可改为“习惯”等。

⑥坚决打击制作、销售盗版音像制品,切实维持知识产权。

(“打击”与“音像制品”搭配不当,应在“音像制品”后加上“的行为”等。

⑦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⑧印度军方负责人20日称,印度已向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

(坦克、装甲车不能“派遣”,应是“调拨”)

⑨由于今年冬天气温持续下降,空调市场很火,市家电大楼平均一天的销售额达五十台。

(销售额不能是台数)

⑩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唯心论者的错误观点。

(应是“驳斥”)

C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

②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③他一个人来到操场边,十分热烈地读起英语来。

(状语“十分热烈”与中心语“读”搭配不当,把“热烈”改为“认真”。

④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聪明”与“手”不能搭配 ) 

④对不起,这次我们对您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周全”改为“周到”)

⑤小李的演技很高,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

(“丰满”应改为“充分”

成分残缺(特别是一些较长的句子,带有较长的宾语内容时,要缩句)

A.缺少宾语

1.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

(“查清”了“……行为、现象等。

”)

2.我们要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

(“提高”……素质、水平。

3.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

应加上“的情景”) 

4.救援物资迟迟未到,他们很难克服粮食紧张,淡水缺乏。

(克服“……的困境、现状。

5.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资源”后缺少中心词,要补充“的意识”等一类的词。

6.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

(“社会”后缺少宾语中心词,要补充“的问题”或“的现象”等一类的词。

7.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

什么?

时间"

一词不能省。

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应是"

走上……的道路"

9.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才通顺。

10.不少人不安心本职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树立什么?

11.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这一句子中,谓语动词“进入”带了一个很长的宾语,结果命题者故意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词丢掉了。

应在句末添上“的时代”。

B缺谓语

1.佛山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

(结尾应加上“而奋斗”)

2.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夜宵。

(应是“吃夜宵”)

3.1958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危房。

(应是几乎“成了”危房。

C缺主语(最主要是由于滥用介词造成的主语残缺)

①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

(应删去“通过”或“使”。

②对于不文明守纪的同学,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去掉“对于”或删掉“受到”。

其它: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

就是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另一句的开头;

一句话说了一半,又另起炉灶,另说一句;

或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纠缠不清。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

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一方面要学好本民族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 

前后牵连。

去掉“也是非常重要的”。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

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1当校长宣布我们获奖时,我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句式杂糅,我既光荣又愉快,这种心情是颇难形容的。

2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__________

若有病文修改:

除了按以上的病句类型进行思考和判断外,不应从以下几下方面考虑:

1.中心是否一致;

2.有无对标点符号的要求;

3.有无对格式的要求;

4.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

连贯、得体与否;

5.修辞运用是否得当;

常见的几种修辞的运用

一、比喻:

作用:

具体、生动、形象;

(注意:

在议论中,它还能使问题清晰明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目的:

(记叙类)把事物描绘得(具体化);

(说明类)打比方:

说明了(事物特征);

(议论类)比喻论证:

证明了(某个观点)

二、拟人:

作用:

和比喻一样,但它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了灵性,给人以鲜明深切的感受;

在感情激动时,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三、夸张:

渲染强调某个事物,给人以突出的印象。

四、反复:

强调和突出的表达作用。

五、对偶:

形式上:

具有声律美、音乐美。

对称美。

(对偶节奏匀称、单调和谐);

内容上:

映衬美、对照美。

相得益彰。

六、排比:

强调内容,给人印象鲜明突出。

常选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事物来表现一般,具有很强的概括力,使内容具体全面。

结构上:

句式整饬,一气呵成,连贯通畅,汪洋恣肆,朗朗上口,有音乐美,力重千钧,排山倒海之气势。

七、设问:

提起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强调后面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八、反问:

加强语气,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语气坚定有力,发人深思,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九、对比:

鲜明突出:

(说明类)作比较;

(议论类)对比论证)

(注:

在不同文体中,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

同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文章做具体的分析与联系。

标点符号专项知识

一、常见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

1.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

他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

(表约数或概数的中间,不能加顿号。

2.正确使用问号:

(1)句中有疑问代词,但整个句子不表示疑问语气,是无疑而问,句末不能用问号。

1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到学校去。

2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

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错例:

1他告诉我:

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是怎样变成今天的繁华世界?

(2)选择问句中只在最后一句用句号,中间停顿用逗号。

1小玲填报志愿了,是报普通高中好?

还是报职业高中好?

他问我。

(第1个问号改为逗号。

2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呢?

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注意:

连续问句中有几句就用几个问号。

你妈妈还好吗?

她什么时候来北京呢?

(3)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到底去还是不去?

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间的语气。

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如: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3.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因为二者意思相同。

我这里有西瓜、苹果、香蕉……等卖。

(去掉等或省略号其中的一个)

4.正确使用引号:

(1)“说话人”在前,打冒号;

“说话人”在中间,打逗号;

“说话人”在后,打句号。

例:

1孔乙己说:

“不多不多!

多乎哉?

不多也。

  2“不多不多!

”孔乙己说,“多乎哉?

  3“不多不多!

”孔乙己说。

(2)直接引用(全部引用)标点在引号里面;

间接引用(部分引用)标点在外面。

例:

1耿大妈对儿子说:

“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

)‘礼多人不怪’嘛。

”(下单引号应标在“怪”和“嘛”之间,“俗话说”之后的冒号要改为逗号。

2“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

(3)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