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4726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度报告第年度执行报告Word下载.docx

排序

1.提昇語文表達能力,作為人際溝通的基礎,並具備國小教師應有之語文教學知能。

98.11%

1

2.拓展閱讀領域,培養文學欣賞的興趣和文學鑑賞的能力。

93.33%

4

3.提昇精神生活,開拓心靈境界,建立人文素養。

94.48%

3

4.了解中國文化,于文化的根基與時代的潮流中覓得安身立命之所。

67.23%

6

5.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96.39%

2

6.能增進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

86.54%

5

于第壹大題師院學生國文課程學習目標之敘述之部分,第壹小題是「提昇語文表達能力,作為人際溝通的基礎,並具備國小教師應有之語文教學知能」,認為重要(含非常重要,以下同)的,佔98.11%之多。

可見大部分的師院學生以從事教職為志業,並且認為良好的語文表達能力是國小教師基本的能力,故國文教學于語文知能的培養上具有重要地位。

第二小題「拓展閱讀領域,培養文學欣賞的興趣和文學鑑賞的能力」,佔93.33%之多,但認為非常重要的只佔30.94%,不過整體來說,第二小題拓展閱讀領域,培養文學欣賞的興趣和文學鑑賞的能力方面,也獲得絕大多數學生的認同肯定。

第三小題「提昇精神生活,開拓心靈境界,建立人文素養」,認為重要的佔94.48%,人文素養是建立于對「人」有壹個終極的關懷。

人文的面向,可包括「文」、「史」、「哲」,透過國文建立人文素養,自此是最直接而有效的。

第四小題「了解中國文化,于文化的根基與時代的潮流中覓得安身立命之所」,認為重要的佔67.23%,可是認為不重要的則達32.76%,和之前的題目相較之下,能够明顯地见出,學生對於了解中國文化,于文化的根基與時代的潮流中覓得安身立命之所方面,仍是有不少的學生認為不是那麼地重要。

第五小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認為重要的佔96.39%;

大壹國文于使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正是這正是優秀文學作品與經典文獻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特質所于,但這個目標必須經由教師精闢的分析與逐步的引導學生辨析事理中逐步形成。

第六小題「能增進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認為重要佔86.54%,學習國文課程時,國文科對於增進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大部分持著贊同,也有些抱持著些許疑點。

(二)師院國文课件內容應具備條件:

就您認為師院國文课件內容需具備哪些條件:

1.能配合學生程度。

98.13%

2.能顧及學生興趣。

98.29%

3.能與高中(職)课件相銜接。

81.70%

4.能培養師院生任教國小語文學科之基本能力。

95.89%

5.能配合時代環境的需求。

96.00%

6.其他

實用多元化、充實、活潑的课件,並要和生活息息相關。

于第二大題,旨于了解師院生對國文课件的基本。

學生對於课件內容能配合程度、顧及興趣、配合時代環境需求,均持高度的肯定,可見课件的編輯必須兼顧學習者的能力與心理需求。

而且處于今日社會,國文课件如何會通古今,使學生能奠基傳統,立足現于,並且開展未來,是需要加以正視的。

其次,學生對第四小題「能培養師院生任教國小語文學科基本能力」,認為重要的佔95.89%,可知師院對於學生而言,國文的內容能培養任教國小語文學科能力是十分重要。

至於第三小題「能與高中(職)课件相銜接」,認為重要佔81.7%,認為不重要的佔18.66%,約佔受測人數的五分之壹,和前二小題相較之下,能够明顯地见出,學生對於師院國文课件需具備能與高中(職)课件相銜接,有不少的學生認為不是那麼地重要。

(三)大壹國文要培養的閱讀能力:

你認為大壹國文要培養的閱讀能力,應包括哪些?

1.文句理解

92.92%

2.文章摘要

90.03%

3.賞析批評

89.91%

4.多元思考

96.74%

5.資料組織

88.44%

于大壹國文要培養的閱讀能力上,認為重要者以「多元思考」最高,高達96.74%,可見為適應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如何從閱讀中培養獨立而多元的思考,是當務之急。

至於其他項目的百分比例順序:

(1)「文句理解」92.92%、

(2)「文章摘要」90.03%、(3)「賞析批評」89.91%、(4)「資料組織」88.44%,這四項閱讀能力的百分比排序正巧顯現出閱讀的歷程。

(四)大壹國文中要培養的寫作能力:

你認為大壹國文中要培養的寫作能力,應包括哪些?

1.作文(敘述、論說、抒情)

92.60%

2.現代文學創作(如新詩、散文…)

72.62%

3.報告(讀書報告、研究報告)

86.62%

4.應用文(自傳、書信、公文)

73.70%

同學對大壹國文中要培養的寫作能力,以作文名列第壹,這與作文是基本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應考試的需求、以及充實作文能力增加國小作文教學的知能均有相關。

于應用文方面,由於應徵工作需要自傳書寫,學校行政需要公文擬寫,以及人際溝通需要書信往來,其需求度較為密切,因此列於第二。

至於報告寫作與現代文學創作,前者是學術研究的訓練,後者是個人才華的表現,遠不如作文和應用文的需求度高。

(五)大壹國文中要培養的說(聽)能力:

你認為大壹國文中要培養的說(聽)能力應包括哪些?

1.重點摘要的能力(聽)

95.54%

2.掌握主題的能力(說)

96.76%

3.邏輯組織的能力(說)

96.07%

4.表達流暢的能力(說)

97.43%

于這題選項中,四個選項所佔比例均高達96%,可見同學對經由國文課程培養聽、說能力有壹致的共識。

于互動頻繁的今日社會裡,語文表達的能力是大壹教育中最重要的壹環,語文領域中能力的培養包括聽、說、讀、寫四部分,于聽說部分,如何聽得清楚、說得明白壹直是傳統教學中較為忽略的部分。

因此,為了培養聽、說能力,大壹國文的教學不能只停留于單向式的講述,必須透過問答、討論、口頭報告等方式來實施。

(六)要達成上面的目標,師院大壹國文的课件應涵蓋的內容:

你認為要達成上面的目標,師院大壹國文的课件應涵蓋的內容?

1.中國古代詩文選。

80.42%

2.中國現代詩文選。

88.84%

3.文體發展與特色之論述。

71.28%

4.應文寫作範例(自傳、書信、公文)。

72.58%

5.讀書報告、研究報告寫作要領。

88.77%

6.有關口語表達方面的技巧。

為達成上面的目標認為重要的比例,于閱讀方面的课件中,中國古代詩文選有80.42%、中國現代詩文選有88.84%、文體發展與特色之論述有71.28%,其以中國現代詩文選所佔比例最高,說明學生希望能增加現代文學的選文。

于寫作能力方面,應用文寫作範例(自傳、書信、公文)72.58%、讀書報告與研究報告寫作要領88.77%。

于讀書報告與研究報告上寫作要領课件的提供比第四題寫作能力培養的百分比多15.07%,可見學生認為培養這方面的寫作能力,提供相關寫作要領是必須的。

培養于說(聽)方面有關口語表達方面的技巧高達96%,由此可見學生希望提供增進表達技巧的基本知識,而這部分正是傳統國文课件所缺乏的。

(七)為提昇閱讀與寫作能力,于文選體例上需具備條件:

為提昇閱讀與寫作能力,于文選體例上需具備哪些條件?

1.課文

96.23%

2.作者

78.58%

3.題解

90.63%

4.注釋

85.44%

5.賞析

96.57%

6.問題研究

84.02%

7.其他

設計課外延伸,增進學習的動力拓展閱讀領域。

為提昇閱讀與寫作能力,于文選體例上需要具備的要條件中,依其百分比排序為:

壹課文96.23%、二賞析96.57%、三題解90.63%、四注釋85.44%、五問題研究84.02%、六作者78.58%。

其中以賞析的比例最高,原因是學生希望透過內容思想的詮解、文章結構的分析、修辭技巧的欣賞,來提昇文學的鑑賞力,並且能轉化為寫作能力。

其次,透過題解,迅速掌握文章的主題與作者的思想,也十分重要。

此外,學生也希望國文课件中能夠設計課外延伸閱讀,不但能輔助對課程內容的了解,增進學習的動力,也藉此擴展閱讀的領域。

經由之上的調查了解學生基本需求,並且做為國文課课件編撰及實施的參考依據。

二、國文教學座談會綜合意見

為了對語文教育的理論與國文教學的實務有更深入的認知,於四月份舉辦國文課程座談會,邀請國內重要的學者與會與本系教師共同研商國文課程讀、聽、說、寫的綜合能力之實施策略及具體方針,以融入國文教學。

經由各方面的討論,其結果分成語文教育的基本理論、師院國文课件的選擇、提昇語文能力的的有效教法,以及如何透過相關國語文活動提升師院生的語文能力這四個方向來陳述:

(壹)語文教育的基本理論

世界各國均十分重視本國的語文教育,因為國語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不但關係到國民的文化素質,而且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

師範院校負責培養全國國民教育的師資,畢業生國語文程度的良莠,影響更為深遠。

語言文字是人類藉以表情達意的符號,是同壹群體共同使用的工具,用語言思維,用文字紀錄思維的成果;

用語言來交流思想感情,用文字使思想感情傳之久遠。

任何語文均凝聚著該民族的思想、歷史、文化、民族情感和價值觀。

儘管我國由於幅員廣大,地形複雜,存于著許多不同的方音,可是各種不同的方言所承載的是相同的歷史、文化、精神與情操、語文的價值于於它所蘊含的精神意義和文化意義,其實質就是人的智慧。

語文活動反映著人的全部信息,通過語文教育來培養人的基本素養的正確性是無庸置疑的。

教學生如何運用語文恰當的聽、說、讀、寫,就是教他如何感知、思考、待人、律己,也就是教他如何做人。

同壹國家,同壹民族,用相同的語文交流活動,思考邏輯相似,價值觀念相近,更容易凝聚思想感情,提升國文,邁向世界大同。

語文課程的教學目的最基本是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也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實現人際交往的能力,而不只是背誦壹些語文常識。

語用能力的核心是語感,語感是對作品言外之意的感知,是對言語全方位的直覺理解力,培養語感是培養語用能力的關鍵。

語感是壹個言語同化的複雜系統過程,是由語基、語構、語用三個不同層次,發揮不同作用而獲得。

語基語構是語言的靜態知識體系,語用是動態的實踐過程。

由語音、詞彙、語法構成的語言形式是有限的,能够統計得盡的;

語用卻是無限的,憑藉有限的語音詞彙、語法能够構造出無數的意義世界。

因此,對語言運用來說,光掌握語言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

語用包含著遠比語言本身豐富得多的內容,那些內容來自整個社會,整個文化系統,人性系統,于壹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中,語感訓練的問題不大,于壹個不夠好的語言環境裡,語感的訓練就得多加注意了。

語感是以最少的言語觸發,獲得最大的語言信息,其中是壹個由此及彼的聯想過程。

于生活中,每個人實際上均是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進行語言活動的,各有個人的詞庫,有自己的語法系統,隨機綜合的按照個人生活經歷和個性化心理特徵儲存,這個個人語典包括個體整個意識結構的所有秘密,甚至已經包含民族文化整個體系中最重要的部份。

從語詞的音義知識和語法知識獲得的是「語表意義」,語感結果所獲得的是「言外之意」。

见到「新綠」,想到植物春天綻葉的顏色,见到「落葉」,想起植物進入秋季的現象,那只是用語文知識對語詞音義和語法的綜合了解;

像夏丏尊见見「新綠」,想起了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氣概,见見「落葉」,想起了無常、寂寥,才是語感。

由於語感的觸發,「楊柳」不只是葉條下垂的那種植物,而且讓我們想起了別離;

從《詩經》說「昔我別矣,楊柳依依」開始,楊柳于中國人的心中,跟別離就脫離不了關係。

「秦中」不僅是指陝西中部的平原地區,而是壹個讓年輕人充滿希望心嚮往之的地方;

因為杜甫說過:

「秦中自古帝王州」。

有些詞彙承載著數千年的文化意涵,于語文教學上應多加注意。

語文课件是由壹篇篇文章組成,但文章壹旦被編進語文课件,轉化成「課文」,文章只是課文中的壹個環節,要和練習、提示、注釋等等要素組合起來才成為課文,每課課文均與其他課文按照壹定程序排列,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因此,編于語文课件裡的文章,其功能是作為語文教學的憑藉。

文章是綜合性的存于,至少包括三個層面:

第壹、是語言。

語詞和語法是組成文章的工具,任何壹篇有相當長度的文章,均能够總結出某壹語種的詞語構成原理和語法規則。

第二、是義理。

文章使用工具的結果,表達壹個獨立的思想內容,是壹個完整的語意系列。

第三、是語用。

從文章使用工具這個行為本身來见,是個言語作品;

從語文課程意義上,是要把文章作為「言語作品」來學,我們要學到的是統壹言語動機和言語效果的心智技能,以及統壹言語主體和言語環境關係的言語智慧,這是語文課最基本,也是最終的目的,簡單的說是讓學生憑藉壹系列課文,舉壹反三的學會正確的運用語言文字來準確的表情達意。

這是文章作為語文课件的第壹要義,但並不意味著其他層面能够忽略,語文教學雖然不是傳授知識的課,也不是教授義理思想的道德課,但畢竟語文教學所憑的文章是有思想內容的,他所用的語料是有詞語的詞典義和語音語法系統的,不可漠視其思想內容及其工具知識的存于。

國語文教學既然以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為根本,课件的編纂最基本是按照學習心理,讓學生循序漸進習得語文運用能力,于訓練語言能力的同時,傳授語詞的音義和語法等基本知識,進行思想文化教育,培養審美情趣,均會隨著語文能力訓練這個主學習壹併完成。

入選為課文的文章必須文質兼美,除了所用語言文字合乎規範,通達精確外,還要具有開發智力啟迪高尚情操的潛能。

語言不僅是交際工具,而且是思維工具,語文訓練是壹項複雜的心智活動。

好的课件結構能够簡化知識,能够產生新知識,有利於知識的運用,使學生建立精確的、高度分化的認知結構;

课件不好容易導致學生認知模糊混亂。

合乎學習原理的知識結構容易使學生舉壹反三、聞壹知十、觸類旁通;

脫離學科基本結構,教給學生急功近利的零散知識,就是造成語文教學高消耗、低效率的主因。

無論是選錄歷代名家名作等典範作品,或是更注重選用壹些反映時代精神和時代氣息的文章作為國語文课件,其本上均應以語文能力訓練為主軸。

選文是否經過精心設計,當然會影響到课件的優劣,不過,編得再好的课件,也只不過是語文教學的憑藉,如何憑藉選文發揮其示範功能,讓學生獲得語文能力向高層次發展的基礎,就是靠良好的教法了。

語文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動態過程,是教法與學法有機的統壹。

任何學習均是內于心理的操作,因此,教學過程是壹個由外入內的過程,也就是通過外部操作影響學生主體的內部心智狀態的改變。

人的內部世界是個加工機制的組織體,能對輸入的信息按照自己的心理結構需要進行重組和更新,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完成這個重組和更新的過程.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易使學生達成認知、思維、情感、意志全面和諧發展的最終效果。

(二)師院國文课件的選擇

课件的好壞,自然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

全體老師若能針對校內學生的需求,合力編纂『師院生大學國文選』,作為全校大壹國文课件,不但能發展學校特色,對於師院生「聽說讀寫」能力也能有整合的訓練。

編擬師院國文课件,要先擬定師院國文課程目標,並研擬國文课件之理想架構。

以配合中國文學發展的方式,分散文(含駢文)、韻文(含詩詞曲)兩類編選课件,也就是以時代為經,文類為緯的方式編排。

篇章體例的架構,每課皆含含課文、題解、作者、注釋、賞析與批評、問題研究等六項。

其中註釋力求簡明清晰,儘量使學生配合註解便能解除文字障,了解文義;

每課的文章說明、賞析與批評及問題討論,則可增進學習效果。

全校有統壹课件,全系老師便可共同參與課程設計,討論教學方法,並追蹤學生學習效果。

國文教科書于國文教學中,佔著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學方法的依據,也是學生練習寫作的範本。

國文教科書,目標應該單純,切實的負起語文訓練的任務,從語文的結構,啟引學生思維及邏輯的能力;

從語文的表逹技巧上,指引學生欣賞文學藝術的鑑識力;

從語文的內容中,陶冶學生的情意;

並且從語文的觀念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因此,于理論上,國文教科書應該具備下列幾點的基本要求:

1.學術性:

國文教科書雖不是學術著作,但選文、注釋、問題討論、教學設計等,均需要諸如文章學、文法學、修辭學、訓詁、甚至目錄、校勘文學批評等各方面的學術知識,才能符合教學要求。

2.實用性:

學以致用乃讀書人為了生活應用的需要。

而人類乃群居的動物,必須靠語文來彼此溝通表逹。

所謂的溝通不良有些原因是措辭不當,或是辭不逹意所引起的。

學習語文,能够提升表情逹意的層次,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增進彼此的了解。

所以國文教科書,除了選文應該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之外、其它各項,諸如題解、作者、討論練習、課文賞析、等項,以及所撰寫內容均應該具有邏輯性,以期學習得到最好的效果。

3.通俗性:

教科書為學生學習語文的範本,不是作高深理論的表術。

其內容應該普遍性,使學生人人均能见得懂,通俗不是俚淺,撰寫時準備要深入,表達時文字要淺出。

許多表逹不能淺出的問題,只是深入不夠。

從前林西仲《古文析義》,就曾批評許多注家沒有深入研究古文,便囫圇讀過……,這主要是說詞語注釋之不當,淺出有餘,深入不足的弊病。

(三)提昇語文能力的有效教法

語文教學注重語料、語意、思想,课件是語文教學憑藉,選文要發揮功能,要以開發學生語文能力為重,就必須注重教法。

語教系支援全校的國語文教學,每位老師最少需擔任壹班大壹國文之教學,為了齊壹教學內涵,改進教學方法,每年可壹次舉辦大壹國文教學研討,借由全體老師共同商議,訂定教學範圍外,分享教學心得,以集體的教學智慧,改進教學效果。

國文對語文能力的提昇與有效教法,可分以下四部分:

1.閱讀能力:

國文能够說是目前為止,最有效也最能夠激勵同學增進閱讀能力的壹門課。

壹般來說,國文課閱讀的方向有二,壹是課文,隨著學歷層次的不同,由原本國高中教科書的內容至大學教授自由選定;

第二是額外的選篇。

額外的選篇也是較能激勵並增進興趣的壹個方向。

國文對閱讀能力的提昇是成正比于攀昇的。

從外于文字是華美,到內于意識、主題,閱讀能力不只有文字帶來的撼動,壹個真正閱讀的人,是從心去讀,然後影響他對事情的多重见法。

學習國文對閱讀能力之提昇有必然的效果,但應增加其廣度;

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先秦至清均應顧及。

課堂上指定課後作業,每週閱讀心得寫作,專題報告,可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國文。

國文對於文史類科的學生十分重要,廣泛的閱讀,可使閱讀能力提升,理解分析能力加強,對於文字能力的掌握也相對的增加,其寫作能力,自也會因國文課程的訓練而得顯見的進步。

2.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轂,是壹體兩面,息息相關的。

閱讀是增進寫作能力的壹個最好方法,寫作必須要源於閱讀,于不斷的閱讀、思考、組織後,訴諸於文字,寫作能力自然就會于這當中被提昇。

國文教學中為增進寫作能力,習作部份不可或缺,而批改應以詳為尚。

于文體寫作上,議論之文,深助言辯;

抒情之文,益增辭藻。

要增進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效的教法如下:

(1)多做翻譯,儘量練習古文翻白話,既可作文法演練,又可觀摩好文章是如何寫成的。

(2)出題作文應注意題目能引起學生興趣,能引導學生去搜集資料,能使學生運用已有學術經驗,最好令學生自己出題目千萬不能空泛抽象。

(3)學生平日做筆記、雜記文章等,皆可代替作文,鼓勵學生寫長信,作系統筆記。

(4)作文時不可多,至多每二週壹次;

作文練習主要利用課餘時間,才有充裕時間好好發揮。

(5)批改學生文章,要根據文法原則,而且立論穩當合理,錯字錯詞壹壹改正。

3.口語表達能力

國文課程的專題討論,可增加學生發表的機會及訓練,以及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對於有志於教學的師院學生,是壹項重要的訓練。

如何培養穩健的台風,清晰的思考和流暢的言談,這均可通過國文課程的訓練而培養出來。

4.由國文應用於就業職場之效能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壹個師院學生,于就業職場所需要的六種本領包括:

基本常識、鑑古知今、溝通能力、創造能力、工作倫理、以及調適工夫,擁有六項能力,不論于就業或是工作崗位上,或是人際關係上,均會更平順而美滿。

而修習國文,即可兼備之上六種能力。

至於國文應用於就業職場上的更為具體可見的效能,包括以下三方面:

(1)教學上的效能:

國小國文教學需應付壹至六年級的需要,且國語文的課程是國小課程的重點,國語文就成了師院同學的專業;

專業能力的掌握,國文是壹大重點;

另外,國中小九年壹貫課程實施後,老師常要自編课件,這時,國文課程提供的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

(2)各種考試實用效能:

不論是教師甄試、國家考試、公職人員考試,各項進修考試,主任校長甄試,均是透過筆試與口試來篩選人才,而國文(論文及公文)即共同的必考科目。

至永口試,也必須藉由國文做為橋樑,適當的遣辭用字,方能淋漓盡致的將滿腹專業知識展現出來,國文不好,自難以表達專業知識。

(3)培養課餘閱讀,以及創作的興趣和能力,可增進生命的豐富性。

俗語所說「龍交龍,鳳交鳳,溫龜配凍憨。

」什麼樣的人會跟什麼樣的人于壹起,物以類聚是很自然的事。

所以,壹個國文程度好的人,于他的人際關係中,自然會受到較多的青睞,結交異性朋友的機會也會較多,如此便使他的人生旅途更為平順。

壹個人走出校門,踏入社會,能否順利就業,進而開創美麗幸福的人生,其關鍵是于國文的基礎上。

國文對吾人壹生影響的重大與深遠。

所以,如果能先引發學生主動的學習動機,其效果自然是事半而功倍。

總之,于教法應強調多元化,而且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也能够將資訊科技融入國文教學,如PowerPoint、網路搜尋資料、數位化教學媒體等,均有助於學習效果。

要強化語文綜合能力的培訓,專題報告與討論是十分重要的。

于教學上,靜態課文文化層次要能與動態的時代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