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480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文档格式.docx

长期以来,汉语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解读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在教育被异化的今天,语文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7月,语文新课标实验稿正式颁布至今,十个年头过去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为一线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师,我在这次新课标的学习中,也得到了不少收获,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所得总结如下:

  一、本次新课标坚持了什么?

  原课程标准准确的说是实验稿。

经过了十年的坚持。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既是对十年课改的坚持,也是对课改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实践的期望。

  新课标在这次修订中首先坚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其次,坚持了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

坚持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二.本次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做了那些修改?

  专题一强调:

  

(一).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二)更加强调了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

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课标后附录中,收录了300个基本字表,17个部首,300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高的字,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学这300个字。

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

2500个常用字,表二1000个次常用字;

3500个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要求,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会写2500个。

  (三).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小学6年,要背优秀诗文160篇,古诗词75首。

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

  专题二:

新课标注重了四个加强

  

(一)、大力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一、二年级认字量,写字量减少了200个。

要求认识1600-(1800)个左右,会写800—(1000)个左右。

  

(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能力

  与01版的课标相比,修订稿有一个亮点,就是回答了“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

语文课程是什么?

这个问题躲不开,绕不过,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的问题。

课标没有打太极,直接指出: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很明显,目标和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一句话,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三)、加强儿童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

儿童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方面,建议把阅读安排在课堂里。

学生从自己读书中学到的要远远比老师教的多。

  (四)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题三:

降低:

《语文标准》第一学段识字量有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减少了写字量,并强调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语文标准》第一学段阅读中关于默读少了不出声,不动唇的具体要求,并把诵读的童谣改为了儿童诗。

对于第一学段写话也降低了要求:

由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变为: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降低了要求。

  三.课标内容解读

  首先总体的体例上没有变化。

还是分为四个部分:

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

  第一部分---前言(性质、地位、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教材编写、课程资源、教学及评价)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阶段目标

  我们分学段进行分析,从变化中感到新课标努力践行着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

  我们主要看变化的部分。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有两条变化比较大。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增加了努力两个字)习惯是逐步养成的。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001)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011)大家对比一下,这种变化也是目标的降低。

力争操作性更强一些。

  我重点学习的小学第二学段,具体学习体会如下:

  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原: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增加了第5条。

关于写字习惯。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

  

(二)阅读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这一条有很大的变化。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这一条也发生了变化。

(原10条,现9条)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原8条,现6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删除:

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原4条,现3条)

  (五)综合性学习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现5条)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新增)

  

(二)阅读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调整,原第8条)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调整)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原11条,现8条)

  (三)习作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调整:

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

  对于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和具体建议课标阐述很明确,不再详述。

  以上就是我对新一轮语文课标的解读。

今后还需要我们继续学习,课标明确了,在具体的备课中才能做到有据可依。

一、 

课程标准主要修改内容解读

,教育部根据课程改革纲要,拟定并颁布了《全日制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是第八届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国家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新世纪初叶我国中小学语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这份《标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了十年。

实践证明,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改革精神,洋溢着时代气息,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推动我国语文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实践在发展,课程标准也必须随之进行修订。

十年的课改实践,为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新鲜经验。

在总结、反思十年经验教学的基础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终于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见面。

20XX年版稿在坚持实验稿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对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审视,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要求。

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准确理解和把握修改的内容,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0XX年版稿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改,主要反映在以下十几个方面。

(一)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

(二)强调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

(三)强调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四)强调“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强调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六)强调识字、写字要适度。

(七)强调加强写字教学。

(八)强调人文素养与培养语文能力融为一体。

(九)强调“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十)强调习作的阶段性特点。

(十一)强调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十二)强调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

(十三)强调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下面,重点对★“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

”予以解读。

●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并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及“实施建议”等部分反复强调。

(一)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使然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强调诵读涵咏,熟读精思,强调熟读勤读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执法。

朱熹就说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继而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优秀的阅读能力和广泛的阅读实践基础上成就了一代“诗仙”。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可见,我国古代的圣人、名人,都提倡学习语文要靠多读书,多积累,而不提倡教师讲的太多。

从教育实践的层面来看,我国传统的私塾教学,百分之九十的教学时间是让学生诵读背书,教师极少讲问。

方法虽然有些呆板,但以学生自读为主的指导思想,对今天的阅读教学仍有启发意义。

《红楼梦》中有一回描写黛玉教香菱学诗,黛玉的教法并不是讲解和发问,而是让香菱熟读王维、杜甫的诗各一百首,边读,边吟咏,边揣摩,读到一定的量时,再与黛玉交流读诗心得,这样反复多次,一个初识字的丫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写古诗。

由此可见,把读书的主动权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写,自读自悟,是一种有效而且高效的读书策略。

我国现代的许多学者,也都是提倡要多读多背,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中心。

《我们怎样学语文》编者王丽老师邀请了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作者、科学家、艺术家等共七十余人,撰写了自己早年学习语文的经历与体会,讲述小时候的语文学习对自己一生成长的影响。

这些名家无不谈到了多读书对自己的影响之大,并发出“学好语文别无他途,多读多写而已”的感慨。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自述十二三岁就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说那二百多篇古文,是自己真正的启蒙教师。

又说“我以前在私塾念书的时候,老师平时讲得少,而且讲的简单,他唯一的方法就是叫学生多读写,多背书,……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是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做到教有成效,学有收获,必须走多读、多写、多积累的路子。

2.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使然

从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来看,均主张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读练活动为主。

发现法的创始人布鲁诺说:

“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引申到语文学习中,则是要以语文为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多读多写多练,自己去发现、探求和解决问题。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实践家与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达到一定的阅读量。

他说:

“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全体教师得出一条理论:

为了使学生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就必须使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花在朗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课时,而花在默读、视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0小时”。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中说:

“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研讨上比从前注重多了;

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

”国学大师吕叔湘先生也指出:

“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

”“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现代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已然清楚地证明,学习语文必须走多读、多写、多积累之路。

3.国内、境外语文教学的实践使然

从国外以及港台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倡导以学生的自主读练活动为主。

我们先来看看台湾的阅读教学。

台湾的阅读教学,常常是一篇课文学六个课时:

第一课时归纳大意,学习字词;

第二课时,探究课文内容和表达形式;

第三课时,欣赏课文特色,练习语句;

第四课时,说话练习;

第五课时,作文;

第六课时,写字。

在这六个课时中,后三个课时全部是学生活动;

前三个课时也有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学生的。

这样设计,整体上保证了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读练为主。

美国的小学语文教学。

首先,美国小学强调多读,充分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

如威斯康星洲际小学四、五年级学生每天在校内的阅读时间为45分钟,还有的学校学生自由阅读时间为一小时。

其次,强调自主阅读。

其阅读教学,大体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自由阅读课”,一般没有统一的教材,学生走进专用阅览教室,可以按照自己的阅读兴趣,自己选择读物。

在阅读形式上也是以学生个人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为主的。

教师在课上只进行组织和督促,一般不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另一种是“有指导的阅读课”,学生阅读前教师对读物作一些简单介绍,或者介绍书中一个有趣故事,或者讲述故事的开头,或者大致描述书中的内容,其目的是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师的这些指导,花的时间非常少,一般每堂课全班性指导只有3-4分钟,余下的时间全部留给孩子自己阅读,或小组合作交流。

美国的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在我们国家简直不可想象。

在我国,阅读是由成人严密控制的,不光教材是统一的,一个班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的问题、学习的步骤等,都是统一的,都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自由度可言。

那么,美国阅读教学的质量如何呢?

比我国严密控制的阅读教学质量是高还是低呢?

近几年来,由于美国许多大学到中国来招生,这给了我们一个比较的机会。

据湖南招生考试报道,美国学生的数学水平低于中国,而阅读水平却高于中国。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期刊上曾经刊登美国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一套水平测试题,约八千字,无论是题量或难度,都高处我国六年级学生的测试题。

由此可见,强调多读多练、自主读练的阅读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语文教学当下存在的问题使然

我国的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演得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练得少”。

一节课40分钟,学生读书活动时间不足1/4,其余的时间被老师的讲解、提问、板书等活动所占用。

这种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学模式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读得少了,写得少了,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时间少了、机会少了,再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变成一句空话了。

其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课文的学习重“理解”轻“积累”,更别说“运用”了。

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语言,说课文中的语言,记课文中的语言,用课文中的语言,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而是在内容上大做文章,消耗大量宝贵的时间,以至教完一篇课文,学生只理解一些内容和浅显的语文知识。

语文没有熟读,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印象不深,更谈不上正确地运用语言了,因而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只有致力于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来培养“语感”,才能拥有浓浓的“语文味”,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即所谓“在游泳中学游泳”,我们也应当让学生在语言中学语文,尤其在多读、多写、多积累中学语言。

(二)怎样在教学中落实多读、多写、多积累

1.落实两个“转变”

走多读、多写、多积累之路,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怎么教”的问题上,由教师唱主角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由“人文性”唱主角转变为以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为中心,在课堂上、课堂外都大胆地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

做教师的,应该深刻地认识语文-----这一母语课程的学习特点,明确地认识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不是教师问出来、讲出来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从自己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的。

这正如两岁左右的儿童学拿筷子吃饭夹菜一样,就是靠他自己反复模仿、反复尝试、反复习练而成,大人至多做做样子,稍加指点,而不必花许多力气去讲解拿筷子的意义、功能和方法,更没有必要吃一顿饭提10个问题。

语文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只有大量的阅读,才可能和人类最优秀的、同时又是最优美的心灵和头脑对话,并接受那些高尚情感的浸润和启迪。

也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才能悟得语文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2.坚持“三多三少”

正如前文所言,“三多三少”是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少慢差费”现象未能改变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变“三多三少”为“三少三多”。

“三少”为教师少问、少讲、少演。

“三多”即为学生多读、多写、多练。

这个“三少三多”,包括多重涵义:

一是体现在时间上,学生读、写、练习的时间要相对较多,教师活动的时间要相对较少;

二是体现在主体性上,学生的主体性要强,有较大的自由度,教师只是指导者,不是牵羊的人;

三是体现在学习内容上,每课力求少而精,集中精力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贪多求全。

要将“三多三少”落在实处,卓有成效,则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吃准学段目标,吃准编写意图,吃准课文特点,吃准学生实际,在“四个吃准”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朗读、默读、背读、速读、精读等读书活动;

精心设计课堂练笔活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适度安排拼音、写字、理解等阅读练习。

3.“破一卷”与“破万卷”并举

《标准(20XX年版)》中要求每位学生九年的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这是对“破万卷”的要求。

它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拓宽语文教学的领域,将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把语文学习活动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适当补充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正如古人云;

“积学以储宝。

”大量阅读正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

但“破万卷”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不能加重学生负担。

这便是要求我们还要抓好课内“破一卷”的训练。

缜密选择,悉心指导,方能实现“破万卷”与“破一卷”这对矛盾的辩证统一。

其实,“破一卷”必须是以“破万卷”为前提,也就是精读是以精选为前提的;

而精选出来的名篇佳作却要必须熟读精思,吸收精华。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指点和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读书能读十当百。

可见学生的精读又必须以教师的精讲为前提。

●关于“强调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

”解读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实验稿没有提及,而20XX年版稿在实施建议的第6条提出: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