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4822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易燃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处置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生

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爆炸燃烧和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事故特点

(一)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易(可)燃液体泄漏后,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

生爆炸燃烧。

同时可能造成大面积流淌火灾,直接威胁救援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安全,导致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可燃的重质油发生火灾后易形成沸溢、喷溅,造成危害加重。

(二)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易(可)燃液体本身或其蒸气大都具有毒性,有的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造成人员中毒。

(三)污染环境,不易洗消。

易(可)燃液体具有流动性,泄漏后能造成大面积地面、水体和物品

污染,洗消处置困难。

二、接警调度

(一)接警

11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易燃可燃液体泄漏报警时,要重点询问泄漏的容器、形式、地点、时间、

部位、强度和流淌、扩散范围等情况,是否有人员伤亡和被困。

2、随时和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事态发展变化状况。

3、指挥中心要立即将警情报告值班领导,并根据指示要求报告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

(二)力量调集

1、消防大队

按照预案调集辖区力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集增援队伍。

、车辆装备视情调集水罐、泡沫、干粉、高喷、防化救援、防化洗消、抢险救援等消防车辆,以及遥控水枪或水炮、水幕发生器、检测仪、防护、警戒、堵漏、洗消、照明、通信等器材、设备。

3、社会力量

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建设、交

通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

三、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液体蒸气浓度、流

淌扩散范围。

2、掌握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强度、流淌和扩散范围、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交通道路等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了解泄漏区域建(构)筑物、地形地貌,以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现场及周边污染等情况。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

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

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消除警戒区内一切能引起爆炸燃烧的火源条件。

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

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

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

现场作业人员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

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

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

将伤情较重人员送交医疗急救部门。

(六)技术支持

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

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储罐、管道或容器内液体外泄时,应在适当部位组织筑堤围堰,并在液体表面上覆盖泡沫层,防止引燃。

2、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稀释扩散的液体蒸气,但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泄漏区域。

3、稀释驱散液体蒸气不宜使用直流水。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根据泄漏物性质和泄漏状况,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

漏。

(十)输转倒罐

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输转倒罐”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

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良好接地。

(十一)洗消处理

1、处置有毒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后,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置洗消站。

2、洗消对象。

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必须进行洗消,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

3、洗消方法。

根据易燃液体的理化性质可分别采用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十二)现场清理

1、少量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吸附、掩埋。

2、大量液体泄漏可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容器收集,集中处理。

3、用分解剂、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4、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5、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四、行动要求

(一)指挥部的设置、救援车辆停放,应与危险区保持适当距离,避开地势低洼处,并设在上风、侧上风方向。

(二)行动中要严防引发爆炸。

对泄漏液面可预先喷射泡沫加以覆盖保护,并保证有足够的厚度。

严密监视液体流淌及气相扩散情况,防止危害范围扩大。

(三)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动态检测。

一旦现场蒸气浓度接近爆炸浓度极限,

事态未得到有效控制,险情加剧,危及救援人员安全时,要及时发出撤离信号。

一线指挥员在紧急情况

下可不经请示,果断下达紧急撤离命令。

紧急撤离时不收器材、不开车辆,保证全部人员迅速、安全撤

出。

(四)抢险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并严格按照二、三级防护等级进行个人防护。

(五)生产、储存装置发生泄漏,主要由事故单位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公安消防力

量进行协助、掩护和监护。

当事故单位不能采取有效堵漏措施时,公安消防力量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配合下进行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