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649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8第七章 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2.3.2负责本工程质量计划和质量文件的实施及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负责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2.3.3对本工程的准备、施工、安装、竣工、交付和维修整个过程质量活动的控制、管理、监督、改进负责。

2.3.4对进场材料、机械设备的合格性负责。

2.3.5对施工图纸、技术资料、项目质量文件、记录的控制和管理负责。

2.3.6负责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制定。

2.4其它人员质量职责

2.4.1各专业技术人员、施工队长、测量员、试验员、计量员、质管员依据各自质量职责,负责所管部位和分项施工过程的质量,按图纸和规范要求,行使质量管理权力,工作必须认真、到位;

2.4.2材料员、机械员对进场的材料购件、机械设备进行质量验收,必要时技术人员参加,并及时办理材料和设备报验手续。

2.5部门职责质量职责

2.5.1工程部质量职责

2.5.1.1负责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部的正常运行和内部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工程质量计划的编制、检验、监督、和检查;

制订关键工序、工艺质量控制程序;

制订对不合格品的纠、防措施;

负责采购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负责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2.5.1.2全面协调现场施工质量与工期、安全的矛盾。

了解顾客明示的和潜在的要求,与顾客沟通,使顾客满意。

2.5.2物资部质量职责

确保工机具状态完好,保证物资采购质量,完善成品保护。

设备储运管理;

材料机具采供;

开箱检验维护。

2.5.3综合部质量职责

施工人员上岗资格管理及培训的组织,为现场质量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2.5.4质安部质量职责

2.5.4.1结合地铁工程特点,建立健全本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推行BSO9002质量保证模式,遵照执行总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对各质量体系要素进行控制。

2.5.4.2对外搞好与各方的密切配合,接受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部门对我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对主要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坚持会检制度,共同把好质量关。

2.5.4.3检查落实安全规范、规程施工过程落实情况,督促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奖罚机制。

三.质量管理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1.1坚决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质量保证手册》为管理中心,以项目质量计划为指导核心,实行全过程控制,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1.2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施工验收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组织施工及进行检验评定;

1.3根据工程特点,选派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施工人员,使用先进的施工工具和检测仪器,选用先进的施工方法,采用国际化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确保工程质量,满足用户需要;

1.4在施工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把好质量关,严禁不合格工序转入下道工序;

1.5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设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点,报请工程监理检验。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制定专门的工艺指导书指导施工。

1.6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项目经理为质量总监控人,主任工程师、质量管理部经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负责,各专业工程师为质量过程控制人,同时各施工班组设一名兼职质检员。

2.过程控制

2.1对焊接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业主的焊接资格考试,获得上岗证才允许进行规定的项目施焊。

对其它一些特殊作业人员,如电工、起重工、司机、测量工等也必须持证上岗。

2.2现场机具设备由指定的责任人负责操作和日常维护,由施工部负责统一的现场调配;

所有机具设备进入现场必须在《机械设备管理台帐》上登记;

各责任人应保证机具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至少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保证各机具设备的过程能力。

2.3进入现场的材料,包括业主提供的、自己采购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都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经过产品质量检查和验证。

对有疑问的或资料不全的,还应进行复检确认。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2.4施工前应该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对关键、特殊工程随工作进度情况,必须编制具体施工方案和指导现场的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必须得到项目经理部主管经理的审批,必要时需得到业主/监理的审批。

2.5施工作业前专业技术人员应对参加工程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

工程概况、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点、验收标准和安全措施。

技术交底还包括向施工班组提供施工图纸、设计变更通知单等技术文件。

施工技术交底存在于施工全过程,技术人员在每一个过程施工前都应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工作必须详细明确。

对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必须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即作业指导书)。

2.6现场施工环境必须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特殊过程的工作环境必须符合预先鉴定的方案要求。

如焊接时的自然环境条件,油漆涂装时的温度、湿度等。

3.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3.1施工过程实行工序质量控制,明确质量控制点。

在各控制点中,依据工序的重要程度划分出质量控制的A、B、C三个等级。

对每一个等级进行严格检查,上一工序不合格,检查各方不予签证,则不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3.2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在下道工序遮盖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填写检查记录。

记录上的签证必须正确、完整。

否则,不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3.3中间交工检查验收必须按技术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通过对资料审查及对实体的核查,对已完成的施工内容的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验收。

同时,应及时填写中间交工证书,并办理完整的签字手续。

3.4依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国家的规范及标准,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和验收。

质量评定和验收工作,至下而上逐步进行。

符合要求的签字确认,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及时返工和处理,并按规定重新进行评定和验收。

4.不合格品的处理及质量记录的控制

4.1项目部质检人员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标识、记录,并填写“不合格报告”通报相关部门。

4.2不合格品经评审后有四种处理方法:

4.2.1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

4.2.2返修或不经返修作让步接受;

4.2.3降级使用或作它用;

4.2.4拒收或报废。

4.3对少量不合格物资及轻微不合格品由质检部认可并填写“不合格品让步接受申请单”,业主、监理公司批准后才可使用;

对重大不合格应报告项目经理,由总工程师主持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开具“工程质量缺陷整改通知单”并提出处理方案,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4.4对现场多次发生的不合格(信息来源于不合格报告、质量记录等),施工部经理应组织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进行质量分析,必要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下次同样的质量问题再次发生。

5.质量记录的控制

5.1所有质检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各自的质量控制计划进行现场的质量检验,并填写相应的质量记录,所有发生的质量记录全部交给主控人员统一管理和及时传送。

5.2质量记录填写应完整、无漏项,字迹清晰、规范,一律使用兰黑墨水或炭素墨水书写或直接用计算机打印。

5.3所有质量记录填写应及时、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质量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为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提供证实。

5.4质量记录是记录工程有关的数据、反映工程有关结果的见证。

质量记录表格必须妥善保管、存放,质量部应保存所有质量记录的完整清单,以方便查索。

6.质量过程管理要求

6.1实行全过程全部门和全员管理,树立以预防为主,为下道工序服务的质量观念,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确保工程质量的责任和服务的观念;

6.2严格按图施工,执行设备说明书、规范、标准,确保质量目标;

6.3认真执行四检制度:

自检、互检、专检、汇检。

6.4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明确质量要求。

6.5建立质量保证可追朔性,利用现代化管理计算机管理,建立数据库。

谁安装谁负责,质量终身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奖惩制度。

6.6及时整理施工记录,质检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和试验记录,保证交工时资料完整,并达到档案管理要求,并归档保存。

6.7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

6.8尽可能选用先进技术装备和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确保工程质量。

6.9严格执行本合标段各系统在施工及验收中应遵守国家、部颁的现行相关规程规范。

四.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

1.概述

本标段各系统在施工及竣工验收中应遵守国家、部颁的现行相关规程规范,当规范和检验标准、招标文件、施工图、设备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之间有矛盾时,原则上应执行较高标准。

2.检验的标准

2.1公共部分检验标准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2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检验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铝合金电缆桥架技术规程》(CECS106:

200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整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2.3给排水及消防系统检验标准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14-8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铁路给排水施工规范》(TB10209-2002)

《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

《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8:

90)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

《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

2001)

《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CECS41:

92)

《埋地高密度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结构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33-2003(广东省标准)

2.4通风空调系统检验标准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7)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机械设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五)-78)

《通风与空调工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243-82)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0184-93)

2.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验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条文说明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66-92)条文说明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6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检验标准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712-92)

《电气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2.7门禁系统检验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75-200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

电子工业协会标准(ETA)

国际电工学会标准(IEC)

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F232-92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79-8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TD/T926.1-97

《用户终端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要求和试验方法》YD/T870-906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及验收规范》GB50058-92

产品制造商的设计、制造及施工安装规范。

2.8建筑及装修工程检验标准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HJ810-1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程》JGJ13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6566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JGJ 

110

2.9地面恢复及市政道路接驳检验标准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10其他检验标准

施工图纸

招标文件及澄清文件

业主有关质量检验文件

设备随机文件

五.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技术责任制度

现场建立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三级技术责任制,工程指挥部设项目总工程师,各项目部设专业工程师,实行技术业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部门职责

2.1项目总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2.1.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组织实施各项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技术规定以及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2.1.2主持编制审批项目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2.1.3主持工程图纸自审和技术交底;

2.1.4主持编制并审批单项或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无负荷试车规程,并进行技术交底;

2.1.5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指导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审批合理化建议;

2.1.6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领导计量工作;

2.1.7领导科技档案工作;

2.1.8组织制订完成技术进步计划保证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

2.1.9主持工程质量大检查,负责质量事故处理;

2.1.10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安排、考核、晋升、奖惩和培训提出建议。

2.2各专业工程师主要职责

2.2.1贯彻实施各项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定、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2.2.2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进行图纸自审,参加图纸会审;

2.2.3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和保证质量、安全措施;

2.2.4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2.2.5负责处理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指导班组质量检查工作,编制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和无负荷试车运转规程;

2.2.6整理原始技术凭证和竣工资料,做好技术总结和科技资料归档工作。

3.图纸审查制度

3.1图纸自审

图纸自审的要求是:

了解设计图纸内容、工程情况、结构形式、主要尺寸(坐标、轴线、标高)、主要材料、采用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

发现设计图纸的问题和差错。

3.2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的要求是:

核对并解决图纸问题;

明确建筑结构、预埋预留和设备安装、管线敷设安装之间的配置关系;

确定建筑与安装专业间的合理施工程序;

协调设计单位、设备供货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

结合现场条件、施工方案、工艺操作等情况,解决施工单位需要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同配合的问题。

会审应做好纪要,经参加会审人员签证,作为工程技术文件和工程归档资料。

4.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

工程情况、施工图纸要点及设计要求、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机具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工程,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组织,按技术责任制规定,分阶段逐级进行。

着重做好向基层班组的技术交底。

5.工程修改制度

由于材料品质、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需要材料代用,或设计与设备不符、或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由施工人员或技术人员提出的代用或修改方案,必须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批,报经设计单位同意后实施。

6.技术检验制度

材料、半成品、设备的试验检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按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工程用原材料、半成品和设备必须具有出厂证明文件;

钢材除应有出厂证明文件外,还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机电设备安装前要进行设备检验。

7.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施工中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必须按有关规定向上级做书面报告。

重大质量事故由公司总工程师领导质量、技术部门参加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查明原因,确定性质,分别情况提出处理措施。

一般质量事故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向业主方提供质量事故的处理报告。

8.施工标准管理

施工现场准备足够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冶金设备和液压、润滑、气动管道安装严格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和设计说明进行,如无特殊说明时按国家标准和冶金行业标准执行,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执行我公司企业标准。

施工生产中采用标准的覆盖率为百分之百。

9.施工计量管理

执行本公司的计量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生产过程中计量检测,按计划配置计量器具,在作业制导书中编制主要工序计量检测点,并进行计量监督,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

计量要使用标准器具,贯彻执行检定规程,依法进行计量器具检定,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执行法定计量单位,并进行监督,采用先进的计量器具和计量检测方法,推广微机管理。

10.质量检测试验手段

10.1对所有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进行验查,并登记记录;

10.2对有合格证的原材料进行抽检,抽检合格者才能使用;

10.3经抽检不合格的原材料,书面通知物资部门做出标记,隔离存放,防水误用,及时退货;

10.4对进场钢筋必须进行抽检,抽检其焊接强度、脆性及韧性等,出具试验报告,合乎设计要求者方可使用;

10.5安排专人负责砼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每次浇注砼前,要按照规范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10.6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砼的检测、试件工作;

10.7按有关规定对整个工程中所采用的全部建筑材料,如粗骨料、水泥、掺和料、钢筋进行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拒绝不合格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

用于本工程的所有建筑材料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质量规定,并具有材质证明和合格证件。

无材质证明的材料,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补做材质试验,递交材质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10.8施工所使用的各种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鉴定,确保计量检测器具的精度和准确度,严格计量施工;

10.9所有影响工程质量的工程建筑材料,无论是业主指定的或是自行供应的均需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对各种材料、器材、设备按规范进行检查,拒绝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器材、设备用于工程;

10.10加强工程试验,建立台帐和施工记录,优选工程施工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11.施工监测方案

11.1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实施控制,以保持其检测能力与检测要求的一致性,为保证工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提供证据。

11.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铁车站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使用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器具的控制。

11.3相关文件

《QEOHS管理手册》、《文件资料控制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