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168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教案.docx

《《桃花源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桃花源记》教案.docx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

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

生活在东晋的着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

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从此“躬耕自资”,直到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渊记》最有名。

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练。

有《陶渊明集》。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积累材料中的一些文言字词。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1)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

”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

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翻译。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强调与补充,并作以检测。

题目为课件中的六个句子,还可以适当添加。

 

在此之后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提醒学生: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

 

(2)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像,合理补充一些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五、学生齐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步品味,想像桃源理想世界的奇特之处;深入研讨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学生发表对其理想的评价;总结收束全文。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提问学生: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分步品读课文

 

1.通过练习“桃源”的形式了解课文的线索。

 

2、探究桃源世界的奇特之处:

 

提问: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可以理解为如下三点:

 

㈠想像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

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明确:

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

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

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

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㈡.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学生明确:

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

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

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学生明确:

(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

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㈢.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

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

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

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明确:

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

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

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

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还可以有其它理解。

 

3.全班齐读课文,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三、深入研讨课文,了解写作目的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

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

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四、、课堂小结

 

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们的祖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

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当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试问:

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

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公地下有知,不知将欣喜为何如?

 

在21世纪的今天,同学们定能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

(在学生齐背课文中结束课文学习)

 

五、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