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24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5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种苗学复习参考材料Word格式.docx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只有两都优良的情况下才能称为良种。

三、种子生产研究内容

论述林木的结实规律、科学地经营管理种子生产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节林木良种繁育

一、种源和种子区划

1.种源:

是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同一树种由于长期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必然形成适应当地条件的遗传特性和地理变异。

----种源的理变异的基本规律:

种源间在绝大多数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中心产区到边缘产区,多数性状呈南北渐变趋势,中心产区生长快,但适应性不如非中心产区。

2.种子区划

(1)种子区:

生态条件和树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也是造林用种的地域单位。

•为更好地控制用种,在一个种子区内再细分为次级单位——种子亚区。

(2)种子调拨

•在造林用种时,应优先考虑造林所在地的种子亚区内调拨种子,若满足不了造林要求,再到种子区内调拨。

•无种子区划的树种种子调拨原则

无种子区划的树种如何确定种源?

---不同种源的种子,由于其长期适应特定的局部外界环境,逐渐形成不同的生态型,若调拔不当,轻则造成严重损失,重则造成造林失败。

一般来说,选择种源应根据以下原则。

1.气候条件:

①本地种源最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应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

②缺种地区在调进外地种子时,要尽量选用与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或相似地区生产的种子。

③林木种子调运距离的一般规律是,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反方向的大。

如我国的马尾松种子,由北向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3°

,由南向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2°

在经度方面,由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向气候条件较好地区调拨范围不应超过16°

–④地势海拔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垂直调拨种子时,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m.

2.土壤条件:

–包括土壤酸碱度和水分状况,不应相差太大。

二、良种选育

选种:

个体选择、群体选择、无性系

引种

育种:

常规育种、非常规育种

三、良种基地:

所谓良种基地,是指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一)母树林:

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的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二)种子园

是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三)、采穗圃

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采穗圃建立与管理

–位置:

一般设置在苗圃内

–配置方式:

•以收获接穗为目的

–作业方式:

乔林作业

–株行距:

4-6m

•以收获枝条和根段为目的

灌丛式(矮林作业)

0.5-1.5m

–更新周期:

一般3-5年

四、树木结实周期①概念:

丰、平、歉年:

结实量多、中等、很少或没有产量的年份。

–林木结实周期:

林木结实大、小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间隔期:

2个大年间的间隔期。

产生大小年的原因

–1)营养问题:

丰年后的林木,由于当年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造成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使花芽分化不能正常进行,花芽分化量少,分化期短,而且着果力低,导致下一年结实量减少。

–2)激素影响:

丰年后的林木,由于消耗了大量的成花激素,导致激素失衡,即成花激素(主要是赤霉素类)含量少,从而使花芽形成受到抑制。

–3)环境条件:

包括土壤养分和水分的供应,土壤水分、养分的不足也会使花芽分化减少和落花落果现象发生。

–4)人为经营活动:

应尽量减少C/N,并在花芽分化期充足供应氮肥,以利于母树的花芽分化。

第二节种实采集

一、种子产量预测

1.可见半面球果估测法

•本法是对母树的球果数进行估测。

•优点:

估测精度高,工作量小

•依据:

树冠可见半面的球果数与全树冠球果数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

•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抽取50~60株(或更多一些)结实的母树,再在大约与母树高相等的距离处观测。

每个观测点重复观察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该株的可见半面树冠的球果数。

2.球果切开估测法

–本法是对球果的饱满种子数进行估测。

可与可见半面球果估测法结合使用,来估测母树林的种子产量。

–依据:

球果切面上的饱满种子数x与全果饱满种子数y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

–方法:

在母树林分中或种子园内随机选出母树50~60株,将每株母树树冠分成上、中、下3层,阴阳两面分别采1~2个球果。

一般顺着球果的中轴纵向切成相等的两半。

每个球果统计一个切面上露出白色内含物的种子数。

3、目测法:

通过观测母树的开花结实情况来预估种子产量等级。

4、标准地法

5、标准枝法

6、平均标准木法

二、种实采集

1.种子成熟过程

(1)相关概念

(1)种子成熟:

由受精卵细胞发育成种胚必备的胚根、胚芽、胚茎和子叶,其内部不断积累种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的过程。

(2)形态成熟:

种子外观上具有完全成熟特征,并且已经进入休眠状态,具有较强的抗性,营养物质从易溶状态转为难溶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形态成熟。

–(3)生理成熟:

在种子成熟的过程中,当内部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

–(4)生理后熟:

种子在形态上已表现出成熟特征,而种胚尚未发育完全,还需经一段时间后才具备发芽能力,称生理后熟。

(2)杉木种子成熟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①颜色变化:

青绿色→栗褐色;

②水分减少;

③干重增加;

④发芽力增强。

(3)过程和特征

–①种子成熟包括生理的和形态的两方面成熟,其过程为:

•一般先生理成熟──→形态成熟

•但也有先形态成熟──→生理后熟

–②内部特征

•表现为:

小分子可直接利用的化合物,如单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逐渐转化为大分子的贮藏物质,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种子内部干物质不断积累,内含物质变成难溶状态,含水量下降,种皮变得致密硬,呼吸速率下降,抗性增强,进入休眠。

–③外部特征

•种实成熟的外部特征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判定:

颜色和质地。

–a未成熟的种子一般为绿色,而成熟的种子则以绿色变成其他颜色。

–b一般有较坚硬外壳的种子的果实成熟从软变硬,所有肉质类、浆果类的种实由硬变软。

2.种子成熟期

–种子成熟季节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影响:

(1)树种的遗传特性。

•有的树种种子当年就成熟,如杉木,在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就成熟,有的翌年成熟,如油茶,翌年10~11月成熟,有的甚至要经过2年多以上的时间。

(2)环境条件的影响。

•包括:

气候、温度、光照、湿度,地理条件和立地条件等。

(3)采种期确定的原则

(1)种子成熟后很快脱落的、易被风吹散的、难收集的小粒种子,应在成熟后脱落前及时采种。

(2)种子成熟后脱落期长,但颜色较鲜艳,易遭鸟兽吞食的,应在其形态成熟后立即采种。

–(3)成熟后的大粒种子,立即脱落的,可在地面收集或树上采集。

–(4)种子成熟后长期不脱落的种子,可适当延长采种期,但应尽早采种,减少种子劣变。

3、采种母树的选择

(1)母树的生长发育状况:

生长健壮、干形优良、材质好,抗性强、无病虫害的母树。

(2)母树的年龄:

应选择结实盛期的母树

三、采种技术

–1.采种方法:

(1)树上采种

(2)地面收集(3)伐倒木采种(4)水上收集(5)动物洞穴中收集种子。

–2.种子采收登记:

•包括树种种类、种子数量、产地、采种时间等。

第三节种实调制

1.种实调制

–概念:

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目的:

为了获得纯净而适宜贮藏运输和播种的优质种子。

–类别:

按果实和种子构造和特点不同:

闭果;

裂果;

肉质果

2.脱粒

–闭果类:

种实不开裂

•正常性种子:

适当晾晒,阴干

•顽拗性种子:

通风处阴干

–裂果类:

种实成熟后开裂

•自然晾晒

•小而带絮毛:

如杨、柳蒴果,需在室内进行

•松脂较多:

先适当堆沤脱脂,再自然晾晒

–肉质果类:

软化果肉(水浸法)→捣碎→淘洗种子→干燥

3净种、干燥和分级

•净种

除去夹杂在种子中的鳞片、果皮、种皮、果柄、枝叶碎片、空粒、废种子、土块等。

–目的:

提高种子纯净度。

根据种子、夹杂物的大小和比重:

风选;

水选;

筛选;

粒选

–机器:

净种和分级机;

去翅机;

水选机;

重力分选机;

干燥和分级

第四节林木种子贮藏和运输

一、贮藏原理

(一)种子的呼吸

•呼吸作用可用两个指标衡量,即呼吸强度和呼吸系数。

•种子贮藏过程中,究竟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与种子本身状况及贮藏环境有关。

–气干状态的、种皮致密的种子,贮藏在低温干燥且密闭缺氧的环境条件下,以无氧呼吸为主,种子代谢活动十分微弱,呼吸速率很低。

–反之,以有氧呼吸为主,呼吸速率较高。

•在种子贮藏过程,这两种呼吸往往同时存在。

–通风透气时,以有氧呼吸为主。

–若通风条件差,氧气供应缺乏时,则以无氧呼吸为主。

(二)影响种子呼吸的因素

1.种子本身状况

–未充分成熟、损伤和冻伤的种子,可溶性物质多,酶的活性高,呼吸强度大。

2.种子含水量

–种子含水量:

种子中游离水和结合水的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率。

–临界含水量:

一般将游离水出现时的种子含水量

–种子安全含水量(标准含水量):

指保持种子活力而能安全贮藏的含水量。

–平衡含水量:

贮藏种子过程中,种子与外界不断交换水汽,经过一定时期,释放的水汽与吸入的水汽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时的种子含水量。

——种子含水量高,特别是游离水的增多,是种子新陈代谢强度急剧增加的决定因素。

种子内游离水分多,酶容易活化,难溶性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简单的呼吸底物,易加快贮藏物质的水解作用,使呼吸作用增强。

3.空气相对湿度

–种子是一种多孔毛细管胶质体,具有强烈的吸湿性。

4.通气状况

5.生物因子

二、种子寿命

•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命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叫种子寿命。

•种子寿命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与种皮结构、含水量和种子养分种类有很大关系,同时,种实采集、调制和贮藏条件等对种子寿命的长短影响极大。

•依据种子生活力保存期的长短,可将树木种子区分为:

短命种子;

中寿命种子;

长寿命种子。

•短寿命种子

–大多数短寿命种子淀粉含量较高

•中寿命种子

–这类种子含的脂肪或蛋白质较多

•长寿命种子

3、常用种子贮藏方法

1、干藏:

适用于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

(1)普通干藏:

一年内

气干

装袋

贮藏:

常温或0-5°

低温,相对湿度50%左右,通风

(2)密封干藏:

超过一年,-20~5℃低温,<

9%种子含水量,密封

2、湿藏:

适用于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

-0~5℃低温,田间持水量>

60%,通气良好

3、超干贮藏:

利用液态氮为冷源,将种子等生物材料置于-196℃超低温下,使其新陈代谢活动处于基本停止状态,遗传变异和劣变不发生,从而达到长期保持种子寿命的贮藏方法。

优点:

省事、省工、省费用

4、超干贮藏:

也超低含水量贮藏。

指种子水分降到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条件下或稍微降温的条件下贮藏种子的一种方法。

适用对象

常用于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材料的保存

适用于多数正常性种子

四、种子引发

1、种子萌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①吸胀:

种子很快吸水膨胀,种胚活细胞内部的蛋白质、酶等大分子和细胞器等陆续发生水合活化;

②萌动:

种子萌发的第二阶段,种子在最初吸胀的基础上,吸水停滞数小时或数天,出现吸水暂缓期。

这一时期,在生物大分子、细胞器活化和修复基础上,种胚细胞恢复生长。

当种胚细胞体积伸展到一定程度,胚根尖端突破种皮外伸,这一现象称为种子萌动。

③发芽:

形成正常的、具备主要构造的幼苗;

④成苗:

子叶留土或出土,幼苗正常生长。

2、种子引发

•控制种子缓慢吸收水分,使其停留在吸胀的第二阶段,让种子进行预发芽的生理生化代谢和修复作用,促进细胞膜、细胞器、DNA的修复和活化,处于准备发芽的代谢状态,但防止胚根的伸出。

五、种子运输

•种子运输之前,要根据种实类型进行适当干燥,或保持适宜的湿度。

要预先做好包装工作,运输途中防止高温或受冻,防止种实过湿发霉或受机械损伤,确保种子的活力。

种子运输之前,包装要安全可靠,并进行编号,填写种子登记卡,写明树种的名称和种子各项品质指标,采集地点和时间,每包重量,发运单位和时间等。

卡片装入包装袋内备查。

大批运输必须指派专人押运。

到达目的地要立即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一般含水量低且进行干藏的种实,可直接用麻袋或布袋装运。

包装不宜太紧太满,以减少对种子的挤压,同时也便于搬运。

对于含水量较高且容易失水而影响活力的种子,可先用塑料或油纸包好,再放入箩筐中运输。

对于需要保湿运输的种子,可用湿苔藓、湿锯末和泥炭等放容器中保湿。

对于极易丧失发芽力且需要密封贮藏的种子,在运输过程中可用塑料袋、瓶和筒等器具,使种子保持密封条件。

有些树种虽然能耐短时间干运,但到达目的地后,要立即进行湿沙埋藏。

第五节 种子休眠及催芽

1、种子休眠:

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某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内在因素等原因,导致种子暂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

1、强迫休眠:

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水分、温度和氧气等,种子暂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

2、生理/自然休眠:

种子成熟后,即使有了适宜发芽的条件,也不能很快萌发或发芽很少的现象。

3、引起休眠的原因:

①胚生理后熟或胚休眠:

种胚未分化完全或体积过小;

种胚已分化但缺乏萌发营养物质、激素很不平衡

②不适宜的环境条件:

光、温、水、气

③种被障碍:

种皮不透水;

种皮不透气;

机械约束作用

④抑制物质:

存在部位:

种皮、种胚和胚乳;

物质种类:

ABA、阿魏酸、乙烯、香豆素、苯酚、咖啡碱等

4、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①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

②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来解除

③采用化学药剂处理

④层积催芽

5、种子休眠的利弊

(1)利:

①为种子适应不良环境的自我保护措施②为人工贮藏种子,达到随取随用的目的提供保障。

(2)弊:

给苗木生产带来麻烦和困难:

因为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播种以后不能马上发芽,即使发芽幼苗出土也不整齐,严重影响苗木产量和质量。

2、种子催芽:

通过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并使种子露出胚根的处理。

1、作用:

能提高场圃发芽率,使幼苗出土整齐,缩短出苗期,并提高苗木质量与合格苗产量。

2、方法:

(1)浸种催芽:

适用于强迫休眠的种子

方法:

种:

水=1:

3,边加水加搅拌,3-5min内降温,自然冷却1~2昼夜,保持恒温20-25℃

①热水浸种:

70-80℃(可重复多次处理),硬实性种子

②温水浸种:

40-50℃,种皮比较坚硬致密

③冷水浸种:

种皮薄的小粒种子

 

(2)层积催芽:

即把种子和湿润物混合物混合或分层堆放,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

作用:

①促使种子内含物发生变化,由抑制而引起的休眠;

②促使未发育成熟的种胚继续发育,以完成种子的生理后熟,解除由后熟引起的休眠;

(1)湿沙铺底10cm;

(2)堆放种沙混合高50~70cm:

①大粒种子要分层堆放,每放3~4cm厚的种子,铺3~5cm的湿沙,

②中小粒种子可与湿润物充分混匀堆放。

(3)顶层再堆放10cm的湿沙。

中间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地插一些通气管(如稻草秆等)。

种类:

①低温层积催芽:

0~7℃;

60%左右;

短的1-2个月,长的5-7个月,

②变温层积催芽:

对生理休眠种子效果好

③高温层积催芽:

适用于强迫休眠种子

(3)其它催芽方法:

机械方法、酸蚀、渗透引发、药剂浸种、静电场处理

第六节种子品质检

1、净度:

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样品各成分总重量的百分率

2、千粒重:

1000粒纯净种子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以克表示

3、含水量:

种子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测定方法:

103℃±

2℃烘干法:

中小粒种子

130℃烘干法:

大粒种子

红外水分测定仪

4、发芽能力:

发芽能力是种子播种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

它表示成熟种子在适宜的室内发芽条件下的发芽能力

5、种子活力:

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本身具有的决定其快速而整齐发芽及发育成正常苗的潜力。

从动态的观点出发,分2类。

原初活力:

指种子完全成熟时所具有的最高活力水平。

现实活力:

是指种实采集、调制、贮藏、运输和催芽等过程中某一时间的种子活力水平。

6、种子生活力:

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7、种子生命力:

种子有无生命活动的能力,即种子有无新陈代谢能力和生命所具有的属性。

8、种子优良度:

采用感官方法,根据种子外观和内部状况,判断种子优劣程度的指标

解剖法、挤压法、压油法、软X射线法

2、种子活力

1、代谢活性、发芽和生长能力是具有活力的特征表现

2、种子的营养成分

糖类-------淀粉种子

脂肪酸------油料种子

氨基酸-------蛋白质种子

3、种子活力差异及原因

(1)树种的地理变异与遗传因素:

同的树种,其种子活力大小客观存在差异,是受基因控制的,同时,又受环境影响。

不同种源的种子,其种子大小、重量、发芽能力及幼苗表现等与活力有关的性状均存在差异。

(2)种子成熟度:

种子的活力随种子的发育而上升,至种子完全成熟时,活力达到最高峰。

(3)外界环境:

气候、土壤

(4)机械损伤:

愈伤过程需要加强代谢活动

损伤降低种皮的保护功能

(5)种子干燥和病虫害

4、种子劣变和修复:

种子老化和衰老:

一般指种子活力的自然减弱现象。

第三章苗木培育

1、苗木类型

1、按起源:

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插条、压条、埋条、嫁接苗等)

2、按移植方式:

移植苗和留床苗

二、苗龄的表示方法

1、1年生:

指完成1个完整的年周期称为1年生。

2、表示法:

第一个数字表示形成苗木后在初始育苗地生长的年数;

第二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生长的年数

第一节苗圃的建立

•一、苗圃的种类

–1、按苗圃面积划分

•大型苗圃>

20ha;

中型苗圃(5-19ha);

小型苗圃<

5ha

–2、按苗圃育苗任务划分

•专类苗圃(森林苗圃、经济林苗圃、苗圃等);

综合苗圃

–3、按苗圃经营期限划分

•固定苗圃:

也称永久苗圃或长期苗圃。

–特点:

面积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力量雄厚,固定投资力度大。

•临时苗圃:

包括山地苗圃和林间苗圃

•二、苗圃地选择

•I.自然条件

–1、地形、地势及坡向

–2、土壤条件

(1)土壤肥力:

肥沃

(2)土壤质地:

轻壤土或中壤土

•(3)pH值:

针-微酸;

阔-中性或微碱

•(4)含盐量:

<

0.1%

–3、水源及地下水位

•含盐量:

0.1~0.15%

•地下水位:

1.5-2.0m(2.5m重壤土)

–4、气象条件

–5、病虫害和植被情况

II.经营条件1、交通条件2、电力条件3、人力条件4、周边环境条件5、销售条件

第二节苗圃的土壤改良

•一、土壤耕作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

–疏松和加深耕作层,有利于苗木生长扎根

–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气体交换,从而改善土壤的温热条件和理化性质。

–翻动了上下层土壤,促使下层土壤更好地熟化。

翻埋杂草种子、作物残茬,混拌肥料,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平整了土壤表层,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为灌水、播种、幼芽出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土壤耕作的环节

–1.耕地:

是土壤耕作的最主要环节,也称为整地。

(1)耕作深度——播种苗:

20~25cm,移植苗或扦插苗25-35cm

(2)耕作季节:

前一年的秋季或初冬

–2.耙地:

南方也称作为作床。

打碎土块,平整地面,清除杂草,但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

–3.镇压:

应用于干旱,缺乏水分地区,通过毛细管作用,使深层土壤内的水分上升到土壤表层。

镇压会使湿度大或粘重的土壤造成板结。

–4.中耕:

作用:

疏松土壤,清除表层杂草,增加通气透水性,减少水分蒸发。

时间和深度:

每月进行1-2次,持续到6月份,深度一般早期约5cm,后期可加深到10cm。

–5.浅耕灭茬:

在前期有种农作物的圃地上,常要进行浅耕灭茬,深度通常为4-7cm,杂草根盘结度大,深度要达10-15cm深。

二、苗圃施肥

(一)肥料种类

(1)有机肥料

(2)无机肥料

(3)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是指土壤中分离、选育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生物,通过培养繁殖做成的菌肥

–细菌肥料:

根瘤菌剂、固氮细菌、硫化细菌、磷化细菌

–真菌肥料:

菌根菌、抗生菌5406。

(二)苗圃施肥的原则

(1)明确施肥的目的

–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

–苗木特性:

–肥料的性质

(2)提倡多种肥料配合使用(科学的配方施肥)

(三)苗木的营养诊断

•失绿症:

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由绿色转变成黄色、紫色、白色以及其他过渡颜色,这种异常现象称为失绿症。

(1)方法

–①化学分析诊断法:

以正常植物为对照,分析异常苗木体内的营养元素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