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54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 21页.docx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word范文模板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东方和西方一直有最基本的分歧,两者之间所蕴涵的逻辑思维是截然相反的。

篇一:

东方与西方,分歧而互补

《中西比较诗学新探》课作业

东方与西方,分歧而互补

——读《中西比较诗学新探》杂感

姓名:

王霄云

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

学号:

201X279

近读史忠义老师《中西比较诗学新探》深为其所涉知识面之广所吸引,又为

史老师分析的中肯、深切所折服。

正如史老师所说,人文学科之间紧密相联,本

书虽是讲述诗学或曰文论,但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对比的信息却是扑面而来。

“中西诗学的根本区别也许并不在于表面的诗学观本身的差异,而在于这些

诗学观背后的哲学基础的区别以及诗人和诗论家的思维类型的差异。

西方诗学的

哲学基础是造物说(包括理念说和数字说)。

中国诗学的哲学基础是感物说......

中西诗学的所有重大差异几乎都可以归结到这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差异上面。

“中西诗学的另一根本区别反映在人的思维类型的差异方面......而中和型思维与

迷狂型思维则是性质上的区别。

”但这两方面,即“思维特征与宇宙观互相影响,

思维特征影响人们世界观的形成和选择,而宇宙观又培养人们的思维特征。

”那

么中西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可以想象,当东西方的早期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刚迈进文明的门

槛之时,原始宗教与巫术之风依然盛行,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拙稚的神话思维。

继承了埃及文明的古希腊人开始生活在爱琴海之畔气候温和、狭小而宁静的山间

平地或海滨平原上,目之所及便是天空、山水与海洋。

在这样一个小巧而完整的

生活空间中,内无劳作之扰,外无强敌之侵,古希腊的公民们便开始了他们的玄

思与争辩,合唱队的操练和民主政治的实验。

他们是如此热衷于刚学会的哲思与

艺术,如此珍爱个人的自由,也便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此时的希腊文明之

花便在荷马史诗的吟唱与奥林波斯山诸神的守护下灿烂盛开。

若说德谟克利特的

原子说尚在具体世界之内,毕达哥拉斯的万物源于数字则是抽象之探求,均是古

希腊人逐渐摆脱神话思维并使之理性化的一种表现,及至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现

实世界与形式理念世界则为形而上学的鼻祖,于思辩上自有其极大价值,但同时

也为此后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留下了地位。

从此,无论是仰望理念世界还是上帝,

西方人的目光一直追求着苍穹之上的崇高,而视物质人间为卑下。

与之相对,在地球另一端大河之畔的华夏族,地处广阔原野之中,许多氏族

汇聚于中原,发生了惨烈的冲突,继而融合,然后又有新的族群从外部侵入,经

过斗争兼并,又形成了新的更强大的部落联合。

如此广阔的政治舞台促成了中华

文化早熟的军事智慧与政治文明;夏、商、周三代相继更迭的巨大历史事实又进

一步使周初的文化精英们对传统的代表天命、神意的政治权力进行了深刻、彻底

的反思,从而认识到政权的更替并非出于天命,而是由于人的德行。

于是关于上

天的幻想已然破灭,珍惜先祖的智慧、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首先从上层阶级开始

推广,礼乐制度因此而制定。

至五百年后孔子之时,礼乐崩坏,道德沦丧,一种

对过去的“黄金时代”的追忆使他肩负起匡正世道人心的责任,他虽然念念不忘

先代的礼乐,但往者已不能复返,周室衰微,诸侯纷争,此时的济世已不再可能

是自上而下地建立制度。

于是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倡导一种天赋责任说,即君

臣、父子、夫妻之间均有领导与服从、相互尊重与爱护的责任;一个人明白了自

己在人际中的位置与责任,便会知道如何处理家庭内部、社会成员之间、国家之

间,以至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皆是由己推人,看似平淡无奇,却是从平凡人的角度为人

世间确立了一种社会的规范,实际并不简单。

将中西文明早期的这一段历史进行比较,我们自然可以看到,人之为人,并

不是自在之物,而是须有参照系的。

古代西方人视上帝或理念世界为个体人存在

的根据,古代中国人则是以人间社会为个体人存在的根据;一者本于人之外,一

者本于人自身。

如果要用不同的符号来代表着两种文明,那么我们可以想到下面

的图形。

A为中国世代相传的太极图,象征着阴阳的对立统一;B为三角形,好像埃

及的金字塔、雅典卫城;C为锥形,像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我们也可

以认为C是B的一种极端化发展。

利用这两种符号,我们可以便捷地联系到许多

事实,简单地归纳出它们所代表的文化的特点。

1、美学观

A当然是以中和、自然为美。

它告诉人们矛盾的双方竟然可以媾和在一起,

虽对立却不可分,虽斗争而终融合;其圆形亦如地球的形状,体现的是向心力,

是和谐。

世事既可以相反相成,祸福又可以相因相倚,正是天行有常,其理昭昭;

人生而居于四大(道、天、地、人)之中,则位置已定,无复可疑,反省修身、

敦敏人伦便是矣。

B当然是以崇高为美。

它代表着人类对另一存在的无限崇拜,

也代表着人对自然万物不屑一顾的挑战。

所谓信仰与怀疑,只在一念之间;当信

仰受挫时便生怀疑,而当怀疑疲倦时仍归于信仰。

既然信与疑的对象均不在自身,

则其躁动不安与激昂奋进便是灵魂追求归宿的表现。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与异己力量斗争的悲剧性结尾,于悲

壮中凸显出灵魂的高声呐喊。

中国的叙事文学则往往以大团圆为结局,抒情诗虽

多哀怨之作,却是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一唱三叹,低懐不已,与西方那种大悲

大喜、情感尽显的性情迥然异趣。

在中国古代的如海诗文当中,《离骚》与《红

楼梦》大概要被看做礼乐文化中的异数,而引为悲剧的例证,但中国的这两部悲

剧经典体现的却仍然不是西方悲剧的那种英雄主义的或原罪式的审美价值,而是

标准的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自我牺牲与佛道参透人生的感悟,此种审美境界

唯有体味中国文化者方可知之。

当然,中和并非喜剧、正剧的代名词,崇高也并

非悲剧的代名词;悲剧中西皆有,但其中爱恨的对象、情感宣泄的方式则是不同

的。

2、风格特征

A当然是圆熟而精致的,B却是偏执而粗犷的。

A是抒情的,含蓄的,艺术

的,B却是叙事的,直白的,科学的。

A是求同存异的,B却是标新立异的。

看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衣带飘飘,何其轻灵,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又何其写实而沉重。

前者展现出心灵的自由,后者却描画着形质与光色。

人既有灵与肉这两方面,则西方人不免为中国山水的高妙而惊讶,中国人亦禁不住为西方人体美术的力量而震撼。

又看中国的诗歌,自《诗经》、《楚辞》以来便是言志、抒情,温柔敦厚,雅洁而自制,短小精悍,言尽而意无穷。

西方则于神话的氛围中狂热吟诗、与神交流,既无节制则往往长篇滔滔,既为长篇则非叙事不可铺衍,于是所有事迹与情感一泻无余。

缘于此种心理,当打量自然、社会时前者往往以审美之眼光,后者则以科学之眼光。

为何?

只因前者自认生于斯、长于斯,不美化这环境便会痛苦,而后者既有所托(寄心于上帝、另一世界)便不以人间、社会、表象世界为意。

其次,前者既以人间社会之安宁为旨归,则和而不同正、求同存异正可以促进和谐,后者认定真理在彼,而彼唯我可求,则一切异于我者皆违真理。

西方近现代的艺术哲学流派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皆是各执一端,矢志不移,却从未有人企图调和诸家汇于一说,正是因为他们的逻辑是直线型的,而曲线的。

若真有人想汇诸家于一炉,也唯有中国人,正如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根深蒂固一样。

但这种想法与做法在西方人看来却是无民主、无自由、无真理与是非了。

而真理又是什么呢?

在中国人看来,地球是圆的,事物是矛盾的,矛盾之外再无他物;西方人对真理的期望却不止于此,但到底是什么,他们可能也说不出。

3、认识论

A是综合的,B是分析的;A是视觉的,B是听觉的;A是感悟的,B是认知的;A是天人合一的,B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上帝的对话。

中国文化既立足于世俗,以人为本(实是借社会确立个人的尊严),强调政教,则集体的价值大于个体的价值。

西方文明立足于人与神的交流,以神为本(实则借神而提升自我),强调自由、真理,往往视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

当前者立人之时,此人与天地合德,天人可以感应,在认识事物时他往往不相信言辞与思辨,而认为通过静心澄虑,于无思无为中用心灵感触本真。

因为他相信天地生于道,而人生于天地之间,故人之中自有道,去除人欲则可以与道合一,替天行道则可以参赞化育。

至于后者,当其信仰上帝或绝对理念时,便将世界一分为二;人是一极,真理是一极。

人对真理与上帝或者认识或者信仰,而对作为形而下的现实世界的自然则无特殊情感。

人对上帝的信仰与怀疑,激发了科学的进步,而人对自然的陌生无情则纵容了工业的破坏性发展。

在中国,人与自然同包含于道;在西方,真理自在而人与自然另有所在,于是万物生于某处,诸多公理亦从此而推演出来。

当中国古人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时,他已将永恒化为此在,或将此在融于永恒,时空之无限于有限之一瞬而体悟。

如此简明而直捷的体悟于西方哲人乃不可梦见,便是以鸿篇巨制来分辨,亦只知其中包含了时于空,须臾与永恒,而不能将它们的融通说清。

西方人的语音中心主义源于对圣音的倾听,而中国人的内省反观或曰观照则源于道家的悟道之法。

这两种特征也体现于文字,即一者表音为主,一者可以象形;故西方之音声丰富多彩,中国之象形则历久不衰。

看中国画便知画家全视角地俯瞰山川,看西洋画则知某画为一日之几时所画;一者有超越时空包藏宇宙之心,一者则于具体时空内摹画人与物质世界。

梅兰竹菊的绘画并不想告诉我们关于时序的变迁和生命的荣枯,而是展现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雕塑、油画当然也有人的精神,但却更多地表现出外在的形质。

天人合一使得中国的画家可以师心自造,画出了大写意的山水,将诗心与千里江山融为一体。

西洋画却始终在模仿自然,正如其诗学的模仿说,即使后代颇有成就的印象派及其他现代艺术流派,描画自然要么只见自然要么只见人为,而不同于中国山水的情景交融、天衣无缝。

4、价值观

A指向世俗、此在,B指向形上、未来。

A重和谐、政教,崇尚人生哲理而不崇尚术数,B重自由、真理,崇尚形上之探求而不崇尚人际之伦理。

中国自古亦有科学,但视之为“奇技淫巧”,似与基督教之迫害科学家类同,但实际上无论中国古代儒者还是基督教教士中间均有专注于科学研究者。

因此中西科技发展的不同,一方面是由于时势不同,如西方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去除传统的桎梏,中国则迟至二十世纪初才得以推翻帝制、进行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则是思维方式的原因。

中国的易学固然非常宝贵,但它实在过于抽象,不但不能提供具体的应用反而限制了独创新说,且中国人秉承易学的思维遇事往往笼而统之,不屑于以至不善于条分缕析、追根究底。

在西方,由于柏拉图肇始的理念世界的召唤,一直有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研究自然、人体,等到宗教信仰逐渐破灭,科学便日盛一日,后来理性又遭到批判,西方人便转而研究语言,以此为探究存在奥妙的锁钥。

西方的科学既源于西方人对形上的追求与思索,《神曲》、《浮士德》等为中国所无的诗剧亦体现出一种对形上的无限追求。

至于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所体现的乃是人生的空无(并非虚无),即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指向任何东西,而正在世俗的婚丧嫁娶、诗酒流连,一次次摆上的宴席,一处处因缘的征兆;当无中生有时,可见其宏伟或喧嚣,当有归于无时,又见其悲凉或清净,人生何去?

本自无来,亦将无去。

总之,A之目标在内,在我,似动而静,以不变应万变;B之目标在外,在神,或曰理念世界,似静而动,因追求而崇高或危殆。

A的优势在能包容,其劣处在于易因循返复,缺乏创造之动力;B的优势在能开拓,其劣处在于不知全局,而易于迷失方向。

中西文化既各有优劣之处,所以当展望未来时,人类地球文明将是以中西文明互补、多元交融为基础的新型文明。

或者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说,中国文化的发展必于其体系中留有西方文化为其对立面,否则自身发展便无前途,正如港台与大陆可统一而不可同制,全球亦可联合而不可同一制度。

相反而相成,权在有容为大。

中西文化对比亦使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追求崇高者却迷恋于形质(如古希腊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雕塑和绘画),忠诚于人间者却热衷于幻想(中国道教、佛教之修炼为西方所无,文学作品中仙佛狐鬼神通法力之广大,远胜于西方的神话)。

这应是人自身矛盾的体现,即作为人,他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他可以强调某一方面,但此后必然需要另一方面的补偿。

在中国,儒教之严苛与道家之旷适互相补充;在西方,古希腊文明的怀疑与基督教文化的信仰相反而相成。

等到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已是宗教与科学传统的融合(“上帝死了”只是表面现象,理性遭到批判也是一时之权宜,二者作为西方的根并没有被舍弃,而是深埋于里层),恰如中国知识阶层所谓的内圣外王之学乃是儒道释三教合一的体现。

从全球的角度看,中西文化表面上自然是异质而对立的,但当今的西方文明岂不类于当年的古希腊,精力充沛而躁动不安,各自为政而异说纷纭,并且有为战火所隳的危险。

近代的中国,如果没有西方的介入,它岂不要为封建帝制所钳制而僵化,以至消沉堕落、无所作为。

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自古便有,至马克思而更加明辨,中西方文明共同存在的事实亦将证明这一真理。

篇二:

尔雅东方文学史答案

绪论

(一)

1.古希腊人把东方政治概括为下列哪个概念:

()

C东方专制主义

2.中国的文化是一种:

()

B实用理性文化

3.中国文化中,中国人把自己定义为下列哪一个字:

()

A中

4.“东方”一词来源于?

D希腊

5.希腊文化是一种?

A求知理性文化

6.将东方政治概况为“东方专制主义”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哪本书?

C政治学

7.东方文化的传统生产方式是?

D亚细亚生产方式

8.东方相对独立的三大文化体系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

D日本文化体系

9.下列国家不属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是?

C印度

10.“东方”首先是一个国际地理的规定,是以西经20°和东经多少度为界?

C120°

11.希腊文化的源头在东方。

12.东方这个词是中国人发明的。

错(希腊)

13.要评判一种文化,首先要定性然后再定位?

错(先定位再定性)

14.“东方主义”是20世纪在美国的东方人提出的概念?

15.总体看来,并不存在同一的东方文化体系。

16.西方-欧洲的社会历史文化具有前后一致性。

17.在中国传统概念中,四方都是不开化的地方,只有“中”才是文明的。

绪论

(二)

1.18世纪末以后,西方人认为东方人种最大的毛病是:

()

B政治专制导致的愚民

2.西方“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指的是:

()

D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3.希望聘请中国皇帝到德国去治理的人是?

A莱布尼茨

4.希腊的政治制度是?

C奴隶制民主政治

5.关于“革命”说法不正确的是?

D西方革命一般也是改朝换代?

6.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琼斯认为,东方专制主义的基础是什么?

D国王是土地的唯一所有者

7.“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在下列那本书中提出来的?

D《政治经济学批判》

8.提出“东方专制主义理论家”的是哪位欧洲理论家?

C让。

波丁

9.在西方,最早主义到东方专制制度的是谁?

B亚里士多德

10.欧洲的好战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在欧洲的国家林立的局面。

11.西方社会从古至今一直是否定东方专制主义的。

错(否定肯定皆有)

12.西方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

13.17世纪时西方人认为东方专制主义导致了愚民?

错(18世纪)

14.哲学家莱布尼茨西方让中国的皇帝去统治西方国家。

15.法国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和狄德罗对东方专制主义十分赞赏。

16.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激烈而全面地批判了东方专制主义。

绪论(三)

1.亚细亚生产方式最基本的特点是:

()

D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是一种农业社会

2.今天,共产党提倡的口号是:

()

A和谐

3.“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是谁提出并经常使用的:

C卡尔.马克思

4.《东方专制主义》的作者是?

B魏特夫

5.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将之“亚细亚生产方式”并列的是?

A西方生产方式

6.日本小说《闯入者》中一共几个人一起闯进了主人公家

C九个

7.马克思在对比东西方生产方式的不同时,所谓的“古典古代”指的是?

C古希腊罗马文明

8.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农业是与下列哪种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D家庭手工业

9.东方最高政权和神权之间的关系是?

D政权和神权统一于一人

10.古希腊最高政权和神权之间的关系是?

B神权大于政权

11.人文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学习,活跃思想是为学习服务的。

12.“亚细亚生产方式”最先是由恩格斯提出的?

13.斯大林曾经和希特勒签订苏德互不进攻的条约?

14.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西方古典古代,公有土地不得买卖,不能存在私人土地所有制。

15.根据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灌溉农业额是东方专制主义的重要条件。

16.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土地是公有的。

绪论(四)

1“家”和“国”的关系是:

()

A异形同构

2下列不属于典型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国家的是:

()

B俄罗斯

3前苏联著名无产阶级作家,提出造共产主义的神的学者是:

()

D高尔基

4西方“三权分立”中不包括?

B言论权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社会说法不正确的是?

D社会结构一直在变化

6下列哪个人物不处于十月革命期间?

C赫鲁晓夫

7在传统东方社会文化中,个人与群体是什么样子的关系?

D个人生活依附于群体

8下列描述不符合所谓的“东方精神”的是?

D个人主义

9在传统东方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是什么关系?

C伦理道德高于法律

10在古典古代和亚细亚生产方式中,手工业的地位怎样?

C前者的手工业是独立发展的,后者的不是

11商人是最容易统治的群体。

12中国的权力是一种一元化的权力。

13中国具有“官本位”的思想,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

14马克思认为印度几千年来社会结构几乎没有变化?

15东方文化的背景中含有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的启蒙意识。

16知足常乐、保守内向是东方传统精神中最大的消极性特征。

17与古典古典相比,东方村落里几乎不存在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民”。

绪论(五)

1关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方是一种综合性思维方式,西方是一种分析性思维方

2从下列哪个角度看民族心理是最可靠的:

()

D文学作品

3下列关于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C东方是一种权力文化,西方是一种宗教文化

4一般而言认为西方人总体是?

A分析性思维方式

5《东西方民族心理比较研究》的作者是?

B中村元

6传统东方文化中弘扬的是?

C集体主义

7我们今天所谓的“东方学”大概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

C19世纪

8“东方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工作是什么?

C考古发掘

9东方文学独立成一门学科大概是在哪一时期?

C20世纪

10下列描述符合19世纪“东方学”学科发展的是?

D识读东方古文字

11历史上的印度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12马克思.韦伯认为东方的宗教是禁欲主义宗教。

13马克思·韦伯认为西方宗教诗禁欲主义宗教?

14印度从来没有统一成一个完整的国家?

15.20世纪的东方学发展往往集中在古典文学领域。

16东方各国社会由于在近代受到西方的冲击和刺激,其统一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对17近代至现代的东方社会具有高层次上的统一性。

绪论(六)

1中国最大规模的现代小说史的作者是:

()

D刘义(其实是杨义,题目错误)

2《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

A刘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现有的文学史多了,就更容易写了,就更不容易写好了

篇三:

尔雅通识课_东方文学史答案

绪论

(一)已完成

1

古希腊人把东方政治概括为下列哪个概念:

()

?

A、东方民主主义

?

B、东方理性主义

?

C、东方专制主义

?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我的答案:

C

2

中国的文化是一种:

()

?

A、求知理性文化

?

B、实用理性文化

?

C、求知感性文化

?

D、实用感性文化

我的答案:

B

3

中国文化中,中国人把自己定义为下列哪一个字:

()

?

A、中

?

B、东

?

C、西

?

D、南

我的答案:

A

4

“东方”一词来源于?

?

A、日本

?

B、印度

?

C、中国

?

D、希腊

我的答案:

D

5

希腊文化是一种?

?

A、求知理性文化

?

B、实践理性文化

?

C、实用理性文化

?

D、功利理性文化

我的答案:

A

6

将东方政治概况为“东方专制主义”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哪本书?

?

?

?

?

A、诗学B、形而上学C、政治学D、伦理学

我的答案:

C

7

东方文化的传统生产方式是?

?

?

?

?

A、工农结合B、农商结合C、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经济D、亚细亚生产方式

我的答案:

D

8

东方相对独立的三大文化体系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

?

?

?

?

A、中国文化体系B、印度文化体系C、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D、日本文化体系

我的答案:

D

9

下列国家不属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是?

?

?

?

?

A、朝鲜B、日本C、印度D、越南

我的答案:

C

10

“东方”首先是一个国际地理的规定,是以西经20°和东经多少度为界?

?

?

A、100°B、110°

?

C、120°D、0°

我的答案:

C

11

希腊文化的源头在东方。

我的答案:

12

东方这个词是中国人发明的。

我的答案:

×

13

要评判一种文化,首先要定性然后再定位?

我的答案:

×

14

“东方主义”是20世纪在美国的东方人提出的概念?

我的答案:

15

总体看来,并不存在同一的东方文化体系。

我的答案:

×

16

西方-欧洲的社会历史文化具有前后一致性。

我的答案:

17

在中国传统概念中,四方都是不开化的地方,只有“中”才是文明的。

我的答案:

绪论

(二)已完成

1

18世纪末以后,西方人认为东方人种最大的毛病是:

()

?

?

?

?

A、没有宗教信仰B、政治专制导致的愚民C、没有形成一神教D、文化专制导致的闭关锁国

我的答案:

B

2

西方“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指的是:

()

?

?

?

A、军权,行政权和司法权B、立法权,军权和司法权C、立法权,行政权和军权D、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我的答案:

D

3

希望聘请中国皇帝到德国去治理的人是?

?

?

?

?

A、莱布尼茨B、伏尔泰C、笛卡尔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

A

4

希腊的政治制度是?

?

?

?

?

A、民主制B、奴隶制C、奴隶制民主政治D、君主制

我的答案:

C

5

关于“革命”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A、中国古代革命一般指改朝换代B、日本是东方国家中最先引进西方“革命”一词C、西方革命是指根本性变革D、西方革命一般也是改朝换代?

我的答案:

D

6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琼斯认为,东方专制主义的基础是什么?

?

?

?

?

A、国王不产于劳动生产B、国王是继承制的C、国王只有一位D、国王是土地的唯一所有者

我的答案:

D

7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在下列那本书中提出来的?

?

?

?

?

A、《共产党宣言》B、《国富论》C、《东方主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