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57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docx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

传播社会学考点整理

社会学的定义

波普诺: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科学。

其最终目标是发展出一种完善的社会知识体系,以解释、并在某种情况下预测社会事件。

郑杭生: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关注的问题

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前现代到现代的社会学考察,使我们面临比原来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但也使我们获得了以下方面的理解和领悟: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生活变迁的根本内容和重大现象的本质;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时空具体性,其延展与断裂意味着人类生活组织模式的形成和更替;

3、前现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理解现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个基础,但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现代意涵的理解,只能从现代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中获得,这正是社会学的基本内容所在;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但社会学的独特之处在于:

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直接研究,构建起本学科的一整套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时空具体内容为立足点,延伸出自己的全部分支学科和应用学科。

社会学的想象力

定义: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我们能够看清世事,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的关系。

四大理论

功能论:

一种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如同有机体,维持系统平衡,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社会稳定。

代表人物:

帕森斯

冲突论:

一种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类因有限的资源、权利和声望而发生的争斗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代表人物:

马克思

互动论:

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规律和意义。

代表人物:

米徳

交换论:

一种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类之间的互动是相互交换的。

代表人物:

乔治·霍曼斯

 

功能结构主义

冲突论

符号互动论

社会交换论

分析层次

宏观

宏观

微观

微观

社会本质

社会是一群相互依赖关联的单位所组成的体系

团体与阶级为争取自我利益造成的冲突是社会的本质

连续不断的社会互动是构成社会体系不可或缺的的条件

社会互动是利益与惩罚的交换过程

分析重点

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

有限资源的争夺

个人的社会互动

社会行为的基本形式

核心概念

结构、功能

利益集团、阶级、不平等

符号、意义

交换、酬赏

四大人物

赫伯特·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社会有机体论

埃米尔·涂尔干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机械团结:

一种相似联结,主要特征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小,这样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化,故呈现高度的一致。

有机团结:

集体的协调一致产生或表现为分化。

个人不再彼此相似,而是彼此有别。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家、思想家最伟大的贡献在于资本主义和政治权威的研究。

1、社会行动的四种理想类型:

a/目标合理的行动,即能达到目标,取得成效的行动;

b/价值合理的行动,即按自己信奉价值行动;

c/激情的行动,即由于情感冲动和情感状态而引起的行动;

d/传统的行动,即按习惯的行动。

传统社会中,后两种占主导,工业社会中,前两种占主导,而且这种目标合理的行动的作用日益加强扩大的过程就是“合理化过程”

2、权威的来源

a/魅力型支配:

以个人、家庭、宗教的魅力获得权威,处于不稳定状态

b/传统型权威:

宗主、父权、封建制度

c/法理型支配:

现代的法律和国家、官僚

3、科层制和“铁笼”预言

a/官僚制

b/“铁笼”预言:

没有人知道将来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没有人知道在这近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思想的伟大再生;如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掩盖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有人知道。

因为完全可以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发展的最后阶段:

‘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他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卡尔·马克思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阶级斗争、唯物史观异化理论批判学派的精神领袖

异化:

人类自己创造的力量作为外部力量又反过来支配人类

商品拜物教:

商品是人类劳动的异化产品和集中体现

社会化三个角度

文化的角度:

把社会化看作是文化的延续和传递的过程,提出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纪待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延续。

受文化人类学影响,属于社会化研究中的文化学派。

人格发展的角度:

社会化就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认为内化他人的态度,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受心理学中社会研究影响,属于社会心理学派立场。

社会结构的角度:

重视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

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内化和角色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来看,首先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因为,人需要社会化,学习社会生活技能,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社会各种制度、习俗传统等行为规范,以获得社会成员的资格,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

其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须的途径。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总是处于变迁之中,这种社会变迁会造成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人们无所适从,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人需要继续社会化,以便于重新适应变化和发展了的社会。

(2)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运行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因为,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新的一代总是从上一代人那里接受社会文化。

社会化的类型

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社会化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主体

家庭:

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

学校:

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为学生提供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受社会委托,有系统性和半强制性。

同龄群体:

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人们在与同龄群体独立平等的交往中学会提高独立意识、扮演角色,受亚文化影响。

工作单位:

是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在工作单位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

大众媒体:

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地社会环境条件。

社会化的相关理论(库利米徳弗洛伊德生命历程理论)

库利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

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

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a/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b/做出行动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c/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米徳主我和客我理论

人出生指出没有自我意识,随着语言的学习和符号的理解,自我概念开始发展。

主我I:

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的”特征

客我me:

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这些要求的自我意识

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

a/模仿阶段

b/嬉戏阶段

c/群体游戏阶段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

最原始,最隐秘,基本成分是人类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受本能驱使,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从本我中分化,服从现实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超我:

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人格结构中最高部分,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处于人格结构中的管制地位,遵循万美原则。

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

生命历程理论

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将之理解为一个有多个生命时间构成的序列。

声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

社会角色

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类型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前台与后台:

戈夫曼认为,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

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

人们在前台的行为举止与后台是不一样的。

一般说来,应防止观众进入到后台来,而且,在前台也必须防止那些与演出无关者进入到表演中来。

附:

你认为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为什么?

答案:

社会上没有一个人是不承担一些社会角色的。

当他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时,就会去承担这个角色,并按照这个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角色扮演。

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者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角色的确定。

在角色扮演中,首要的任务是角色确定,也就是说,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搞不清楚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的话,那么你就不可能去扮演好这个角色。

每个人在社会中随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即我是谁?

角色确定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扮演的失误。

其表现为不能胜任角色、不能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等。

(2)社会角色的表现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后,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

这需要如下一系列环节:

首先,道具、布景的设计、安排对角色的成功表现起着重要作用;其次,一个成功的角色要有合适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最后,角色的台前、台后表现要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相互配合。

(3)社会角色的扮演以上都是从静态角度来说的,而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还表现在一个动态的过程。

角色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对角色的期望。

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对这个角色的期待。

只有较好地把握住角色的期待,才能按照角色期待扮演好这个角色。

其次是对角色的领悟。

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理解,即对角色的领悟。

只有充分理解好自己的角色,对于一个角色扮演的评判标准,以社会的评判为准的,而不以个人的评判为准,才能很好地扮演这一角色。

最后,对角色的实践。

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

在很多情况下,对角色的领悟与实践是一致的。

在角色实践中,也常常出现角色的建设,就是在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下,角色扮演者灵活地创造出了适时的角色扮演,这是在社会转型、变化发展中需要的一种角色扮演,有助于角色的成功扮演。

社会互动

定义:

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内容:

1、非言语交流:

表情、姿势和情绪;脸面和自尊;

2、语言交流

3、无焦点互动和接触

4、个人空间:

私密距离(intimatedistance);个人距离(personaldistance);

社会距离(socialdistance);公共距离(publicdistance)。

5、互动的时间空间秩序

附:

社会互动的维度研究意义何在?

答案:

对社会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找出一些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就是互动维度研究。

一般来说,互动有五个维度,其研究意义也正是通过其内容实质体现出:

(1)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示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情感关系,是亲和还是排斥,是融合还是对立;利益关系,是一致还是冲突,冲突程度多大;地位关系,是平等还是不平等,权利分配的格局如何。

不同方向的互动在模式上、结果上都不大相同,在一定的条件下,互动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研究这种条件和机制是调解人际冲突的重要前提。

(2)深度。

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

人们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

一般而言,利益大,情感投入深,时间持续久,规范较为复杂,则是深度互动。

反之则只是表面的互动。

(3)广度。

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有些局限于特定的范围,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如上课就是为了传授知识,学习知识。

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互动方式也较灵活,如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大都是全面的互动。

  (4)频度。

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

互动频率的差别往往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

(5)强度。

反映存在情感投入的社会互动的强弱,表明互动双方交往时情感的强烈程度。

情绪控制的大小与互动参与者的个性有关。

社会群体

广义:

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

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基本类型: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

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

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形成亲密关系。

家庭是典型形式。

次级群体:

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正式组织是典型形式。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

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高,互动制度化、规范网,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有明确、书面规定。

非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低,互动随意、常规。

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没有成文规定。

–内群体与外群体:

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两者常常互相隔离,并对立。

内群体:

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外群体:

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成员的身份归属。

所属群体:

规定成员身份的群体。

参照群体:

并非某个人身份所属的群体,却被他们用作自己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

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所作的区分。

血缘群体:

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

地缘群体:

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

业缘群体:

劳动与职业间的关系而形成。

家庭与婚姻

家庭:

直接由亲属关系连结起来的一群人,成年成员负责照料孩子。

亲属制度纽带指个体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或是通过婚姻而形成,或是通过连接血亲(母亲、父亲、同胞、子嗣等)的血统关系而确立。

婚姻可以被界定为两个成年个体之间为社会所承认与许可的性的结合。

个人实体生活中的婚姻:

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

作为社会制度的婚姻:

社会认可的契约关系(婚)+双方家庭的确定关系(姻)

家庭的功能:

功能主义的视角

传统社会中家庭基本上自给自足,能够满足大部分家庭成员的生理和情感的需求。

现代复杂社会以来,家庭的专门化决定了家庭作用的有限:

1.社会化和人格稳定化

2.情感和陪伴

3.性规则和合法生育

4.经济合作

女性主义的视角

对许多人来说,家庭是一个慰藉、安适、爱和友情的重要来源。

然而它也可能是一个剥削、孤寂和极度不平等的渊薮。

1.家庭的劳动分工(“男主外女主内”)

2.家庭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家庭暴力、虐待儿童、婚内强奸等)

3.家务活(照料儿童、病人或老人等)

共同体、社区和社会

共同体:

关系本身即结合,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

社区:

在情感、依恋、内心倾向等自然情感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密切的有机群体。

在这种形式里,不管人们形式上怎样分离,也总是相互联系的。

社会:

建立在外在的、利益合理基础上的机械组合的群体,在这种形式里不管人们形式上怎样结合,也总是分离的。

社区与社会的特点(索罗金)

社区-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划分,对社会进行解释。

社区

共同意志

成员的非个体性

社会利益支配

信仰

道德风俗

自然团结

共同财产

社会

个人意志

成员的个体性

个人利益支配

原则

时尚,风尚,时尚狂热

契约团结商业和交换

私人财产

天才的腾尼斯

1.在腾尼斯那里,社区与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任何一个特定社会形态都不会处在这个连续统的某个极端,而是某个位置。

纯粹的社区和社会是不存在的,两者之间互相都有对方的因素。

在这种理解下,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一个社区因素不断减弱而社会因素不断增强的过程。

2.社区不只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

在腾尼斯看来,社区包括:

地区社区;非地区社区,及精神社区,内含着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合作和协调行为;亲属社会,即血缘社区。

因而,“共同体”比“社区”更能体现腾尼斯的思想。

社区建设在中国

中国社区建设的背景

目前我国社会学界对社区的研究更多的是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联系在一起的。

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结合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面对中国国情,在1990年代提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建设概念。

政府倡导社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如国企亏损、工人下岗、贫富分化、官员腐败、老龄化加剧、城市流动人口增多等,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些复杂的矛盾,因此动员民间力量,与基层社区结合,在城市基层开展社区建设。

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迁

1949年以后城市社区和单位可分为三个阶段:

1.50年代,社区(法定社区:

街道办事处)与单位齐头并进;单位社区化(单位和社区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的重叠;用单位的多元化功能取代社区功能)

2.60-70年代,单位社会进入全盛时期;法定社区沦落。

3.80年代以后,社区组织焕发活力;单位社会逐渐萎缩。

在改革进程中,“单位办社会”已被完全否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两项改革措施:

住房商品化和重建社会保障体系。

社区建设任务的提出

80年代出,民政部门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口号,开始于“社会福利单位办”的模式分道扬镳。

1987年,民政部对社区服务的内涵做出定义,提出了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

1991年,“社区服务”延展为“社区建设”,与国际上社区发展理念结合。

1999年,国家正式启动“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工程。

在90年代,社区服务和社会建设受到朝野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

1.社区服务:

由社区福利服务业和便民利民服务业组成,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双向服务。

2.社区教育:

包括同学校联合做好基础教育,面向社区居民的社会教育等。

目前发展不完善。

3.社区治安:

警察制度“片警”

4.社区医疗卫生:

社区医院和社区保健。

然而随着医疗改革滞后而滞后。

5.社区保障: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户

现实生活中的社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城市社区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中性的地域社会,而是一个国家建构出来的有着明确边界的政治空间,是为了解决单位制解体后城市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问题的治理单元。

社区也不是一个想象的温馨美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是一个充满阶层分化、区隔、内部缺乏有机联系的蜂巢状生活空间。

社区是一个共同生活的空间,但却是一个不同人的社会。

社区建设运动实际上创建了两种社区空间:

国家治理空间和日常生活空间,二者在重叠与冲突中建构各自的认同与意义。

虚拟社区BBS:

BulletinBoardSystem

虚拟社区指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虚拟社区的社会学特征

同现实社区异样,虚拟社区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和一些相同的兴趣、文化等特质。

它提供各种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讨论、通信、聊天等,使社区居民得以互动。

特性1:

虚拟社区的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特性2:

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地的符号性。

特性3:

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流动频繁。

特性4:

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是虚拟社区的基本准则。

虚拟社区vs.现实社区

虚拟社区来源于现实社区,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

1.虚拟社区的内容根据人们现实需要而设定;

2.虚拟社区的服务是现实社区服务的眼神和提高,如email.

虚拟社区对现实社区的影响和反作用:

1.网上的公开透明、民主自由等特征影响现实社会;

2.言论相对的匿名性和民主特征赋予个体充分的话语权;

3.网络舆论成为重要的舆论力量深刻推动社会发展。

网络社会:

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各种关系聚合的社会系统。

网络社会的特质

1跨时空互动性:

媒介技术的传播学研究(麦克卢汉、波兹曼、莱文森等)同步互动vs异步互动;多信道互动。

2信息共享:

获取信息(查阅、浏览、下载)、展示信息、交流信息是国际互联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3沟通中的过滤性:

零旁观者效应;过滤非语言交流的信息;过滤社会属性;过滤期待与压力——自我修整。

4消解文化边界与张扬个性:

同化作用:

中断现实地域文化自身的自然变迁过程或改变本土文化的内容;强化少数群体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认同;

结果:

文化的多元化;

问题:

文化保护。

5记录性

记录性(可逆性)共享:

无限可扩展性

6“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

早期网络的“扁平化”结构:

去中心化;去除等级和权力压制;平等享有信息和权力;新型组织:

高效、高应变能力。

7开放性

8自由性

现代组织

韦伯的组织理论

合法性和合理性是韦伯组织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前现代的官僚主义是非理性的统治形式,因而不是真正程序化的典型的科层制行政管理。

在中国,科举取士的官员评价标准是基于伦理以及对皇帝的忠诚程度。

他认为组织是以一种跨越时空的、稳定的方式把人类的活动和他们所生产的物品协调在一起的一种手段。

他强调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对信息的控制,并且他强调书面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即组织为实现其功能,需要书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储存其“记忆”的档案。

组织是有等级的,权力倾向于集中在上层

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科层制,具有下列特点:

•1.一整套持续一致的程序化的命令—服从关系;

•2.从属关系由严格的职务或人物等级序列安排。

权力关系并不反映在权力的个性特点方面,而是基于职务本身的组织构造;

•3.现代科层的非人格倾向。

科层运作的主要指标是可操作性和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