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5675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对短语结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他在家里从去年洗衣服——介宾短语

B.认真看书非常可爱灿烂的阳光好孩子——偏正短语

C.打篮球热爱劳动看不完封锁会场——动宾短语

D.心情愉快情感丰富五颜六色英俊潇洒——主谓短语

2、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告辞)辞曰:

“臣之壮也,(推辞)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道歉)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

D、秦伯说,与郑人盟(劝说)诹生说我(高兴)

3、下列各句加点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③项王许诺④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⑤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⑥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②③④B③④⑥⑦C①②⑤⑦D②④⑤⑥

4、下列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理于晋丹不忍以己之私

B、吾其还也樊哙侧其盾以撞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客何为者?

D、夜缒而出拔剑切而啖之

5、对下列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发尽上指冠④使使以闻大王

⑤好美姬⑥不可不语⑦常以身翼蔽沛公⑧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⑩素善留侯张良

A、①③⑦/②④⑨/⑤⑩/⑥/⑧

B、①③⑦⑧/②④⑤/⑥/⑨⑩

C、①③⑦/②④⑥/⑤⑩/8/⑨/

D、①⑥⑦⑧/②④⑤/③/⑨⑩

6、下列特殊句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

B、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C、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宾短语后置句)

D、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动句)

7、下列省略句中,补充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欲王(于)关中

B、(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

C、荆轲有所待,欲与(之,指秦武阳)俱去。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晋君)许君焦下、瑕。

8、下面加点字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卒起不意

B无能为也已要项伯

C毋内诸侯此亡秦之续耳

D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9、下面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乘,是古时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是四匹马拉的车。

B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卿是古代人对人的敬称。

子是古人对男子的尊称。

C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古时的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羽声是声调悲凉。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每小题2分)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二)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⑧于郑乎?

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夜缒而出缒:

绳索

B朝济而夕设版焉版:

筑土墙用的夹版

C相信之深也深:

深厚

D一怵于烛之武之利怵:

恐惧

11、下面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

A惟君图之不惟退秦师

B郑既知亡矣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

C失其所与,不知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

12、下面“之”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此亡秦之续耳

B夫晋,何厌之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将焉取之拔剑撞而破之

D因人之力而敝之北蛮夷之鄙人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烛之武胆识过人。

在秦晋围郑之际,趁着夜色,以绳索拴在腰间沿城墙而下,独自面见秦伯。

B烛之武善于辞令。

劝说秦伯时,他先是示弱,然后指出攻打郑国的利弊,进而指出晋国的忘恩负义,话里话外都表明自己此次前来是为郑国着想。

C晋侯冷静理智。

面对秦伯临阵倒戈与属下的激愤,冷静地撤军,离开了郑国。

D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取得退秦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他抓住了秦伯乃逐利之人。

14、翻译下面课内文言文句子。

(6份)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分)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分)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每小题2分)

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

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

“嗟乎!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

“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

“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

“汝非豫让邪?

”曰:

“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

“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豫让曰:

“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

“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

”豫让曰: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

“嗟乎豫子!

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

”使兵围之。

豫让曰: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

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

“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遂伏剑自杀。

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智伯知我             知:

了解

B.襄子如厕如:

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数:

算计

D.则虽死不恨恨:

16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B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C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D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豫让改变姓名,入宫清扫厕所,想暗杀赵襄子,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认为他是贤德之人,没有杀他。

B.豫让“漆身”“涂炭”,改变样貌,目的是伺机为智伯报仇,朋友劝他凭借才能接近赵襄子以报仇,他认为不义,没有同意。

C.豫让不为范氏、中行氏报仇是因为他们待他一般;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像国士那样对待他。

D.赵襄子对豫让有不杀之恩,故而当豫让第二次被抓后,他为报答赵襄子,只是刺击赵襄子的衣服来为智伯报仇。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2)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

”使兵围之。

 

4、默写(8分,每个空1分)

19.

(1)当羽声激愤时,士人表现出,。

《荆轲刺秦王》

(2)表现出荆轲慷慨赴死的句子是,。

《荆轲刺秦王》

(3)对“谁主沉浮”做出回答的两句诗句是,。

《沁园春长沙》

(4)描写长江上一派生机的两句诗句是,。

《沁园春长沙》

五、古代诗歌阅读(4分)

20、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前两句的写景极有特色,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衔”加以赏析。

(2分)

(2)本诗中作者描写了一幅宁静的晚村暮色图景,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2分)

6、语用题(6分)

21、下面成语用错的一项是()

A方舟子让那些抖机灵耍嘴皮的伪自由派图穷匕见。

B他站在文笔山顶,面对大好秋光,指点江山,赞叹三明风景秀美。

C中国决不威胁别人,也决不能再受别人威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决不允许再出现。

D他的话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说给你听,实际上冲着我来的。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了我国首台具有体验交互功能的美女机器人“佳佳”,不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庞,还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

B.漫游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化石费用”,就在于其是20年前2G时代的产物,可如今早已是4G时代,收取漫游费,道理上是很难说得通的。

C.“互联网+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D.中国男足奇迹般地获得了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资格,这是他们时隔14年,继2002年之后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赛。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成功地实现了收视冠军。

B.针对我国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频出现的问题,陈吉宁表示,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个表面数字,所以既要我们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

C.为缓解长春市血液库存的紧张状况,血站非常希望长春市直、区直单位,还有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中来。

D.据中国科学院消息,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七、作文(30分+10分)

23、请以“那一扇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要求书写工整,涂改规范,文面整洁(卷面分10分)。

 

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参考答案

1.B2.A3.C4.A5.A6.D7.C8.B9.D10.A

11.D12.D13.B

14

(1)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困难的。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别荆轲。

(3)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15.C16.C17..D

18.

(1)再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代,而他的臣下却想替他报仇,这个人是天下的贤德之人啊。

(2)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

”襄子派兵围住豫让。

19

(1)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2)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3)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0

(1)衔,含着,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日落景象,(1分)化静为动,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1分) 

(2)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1分)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1分) 

21.B(图穷匕见: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指点江山:

指批评国家大事。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22.B(A“发布了”改为“发布的”,或在“不仅”前加主语佳佳,C“引导和推动”不能和“气氛”搭配D“这是他们时隔14年,继2002年之后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赛”改为“这是他们继2002年之后,时隔14年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赛”)

23.D(A成分残缺,在“冠军”后加上的目标。

B语序不当,“既要”放在“我们”的后面.C句式杂糅“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中来)

译文:

豫让,晋国人,原先曾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做事,但毫不知名。

离开他们后到智伯门下供职,智伯很看重和宠爱他。

等到智伯攻伐赵襄子,赵襄子和韩氏、魏氏合谋灭了智伯,灭智伯后又三分智伯的土地。

赵襄子最恨智伯,把智伯的头颅漆了,作为酒器。

豫让逃到山中,说道:

“唉!

士人为知己者献出生命,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如今智伯了解我,我一定要为了替他报仇而死,以此来报答智伯,这样我死后的魂魄也就不会感到羞愧了。

”于是变更名姓,冒充为判刑服役之人,混进赵襄子宫里涂饰厕所,身上挟带匕首,想刺杀襄子。

襄子去厕所时,忽觉心惊,便抓住涂厕所的刑人审问,发现他便是豫让,身上带着凶器,口称:

“要为智伯报仇!

”襄子身边的侍从要杀他,襄子说:

“他是个义士,我小心避开他就是了。

再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代,而他的臣下却想替他报仇,这个人是天下的贤德之人啊。

”最终还是把豫让释放了。

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恶疮,还吞炭使嗓子喑哑。

他把自己原来的形状变得人们无法辨认之后,到市上行乞。

他的妻子见了,认不出是他。

在路上见到他的朋友,朋友却认出他来了,说:

“你不就是豫让吗?

”答道:

“我是豫让。

”他的朋友为之哭泣道:

“以你的才干,投奔到襄子门下效命办事,襄子一定会亲近你宠爱你。

他亲近你宠爱你,你再做你想做的事,这岂不更容易吗?

为什么竟要伤残身体,受许多痛苦,想以此达到向襄子报仇的目的,这不也太难了吗!

”豫让说:

“既然已经投他门下效命办事,却又想杀他,这是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啊。

再说,我所做的确实是极难的事情,然而所以要这样做,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豫让离去之后,不久,料到赵襄子该出门了,便埋伏在赵襄子将会经过的桥下。

襄子来到桥边,马突然受惊,襄子说:

“此人必是豫让。

”派人查问,果然是豫让。

这时襄子便数落豫让说:

“你不是曾经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过事吗?

智伯把他们全灭了,而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

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独独这样执著地为他报仇呢?

”豫让说:

“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

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相待,我因此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襄子长叹一声,呜咽着说道:

‘唉,豫子啊豫子!

你为智伯尽忠,名声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够了。

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

”襄子派兵围住豫让。

豫让说: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而忠臣理应为名节献身。

上一次您已经宽赦过我,天下人无不称赞您的贤明。

今日之事,我自然难免一死,可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击打它一下,以表达我的报仇的心意,这样我虽死而无憾。

这不是我所敢期望的,我只是斗胆向您陈述我内心的想法。

”这时襄子深感豫让义烈,便派人拿自己的衣服给豫让。

豫让拔出剑来,跳跃多次击刺衣服,说道:

“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

”说罢便横剑自刎。

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听到这消息,都为他流泪哭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