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60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0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docx

二十三、服务承诺

我厂领导亲自挂帅组织强有力的业务技术力量,成立专门服务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全国

人大机关2017-2018年度定点印刷采购项目工作小组。

总体服务方案包括:

1 响应时间及前期沟通服务方案

2 完整合理的生产流程及质量保证措施

2.1 印刷品前期生产流程

2.2 印刷品中期生产流程

2.3 印刷品印后的质量保证措施

3 对紧急印刷业务所能提供的应急方案

4 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

5 送货保障及售后服务方案

6 其他服务承诺

6.1、 对采购人紧急增刊和加急印刷不收取加急费

6.2、 重复印刷免收制版费

6.3、 承诺本项目执行期间,所有最终结算价格不高于同期提供给任何不特定第三方及

同类协议协定点类项目的价格

6.4、 其他可行的服务承诺

6.5、 服务要求承诺

6.6、 服务承诺

定点印刷项目工作执行小组人员表

负责人姓名

职务

电话

职责

陈良兵

厂长

13333161206

负责全面工作

马文平

生产副厂长

13333261206

负责投标工作统筹安排

屈文

技术质量部主任

18031689323

负责生产技术方案的提供

崔明

生产计划部主任

13393361206

负责具体订单的调度协调

安排

慕朝昆

印刷、印后车间副主任

18031683455

负责印刷、装订工作

匡晋远

制版车间副主任

18031683358

负责制版工作

定点印刷项目工作执行小组职责:

1、 为本项目专门设立服务小组,并有一名厂领导牵头负责。

2、 24小时有人值班并电话联系畅通,能及时解答采购人提出的问题。

3、 有专人负责该项目统筹服务,并及时与采购人沟通联系。

1响应时间及前期沟通服务方案

我厂通过上门拜访,电话咨询,邮件往来等方式与客户沟通,采用多种沟通方式有助于

我们能更好的把握客户需求,为以后的印刷工作提供准备。

响应时间:

承诺在京客户有印刷需要时,保证2小时内到达需要客户现场。

前期沟通服务方案

1、 签订意向:

在与客户沟通前期制作的要求和方案的同时,保证不超过2小时到达采购人

所在现场提供各类所需样品及咨询服务。

2、 设计方案:

与客户充分沟通后,进行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项目设计小组根据收集的资

料进行设计策略的提炼与制定、提出解决方案;设计过程中我厂将把客户的要求、理念和风格注入到设计方案中。

3、 修改及定稿:

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绿色设计及工艺方案,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确定最终方案,并得到客户的确认签字。

4、 定稿后组织方案:

1) 有一名厂领导亲自挂帅组织工作小组,专人负责、专工位印刷,进行攻关。

2) 调配设备和工作人员,组织好班次。

3) 7*24小时服务,有人值班并电话联系畅通能及时解答采购人提出的问题。

组长屈文18031689323

4) 设立专工位印刷的绿色通道。

5) 为确保产品的时效性,安排专人专车送货上门。

6) 做到所有客户的订单有专人负责该项目并与采购人及时沟通,保质、保量的完成印刷

任务。

7) 专人统筹、专人负责、专人监督、专人验收、专人售后服务。

5、 服务承诺:

1) 免费提供印刷相关知识的咨询服务。

2) 对于采购人的紧急采购需求,按照采购人的要求提供印刷服务,并且不加收加急费。

3) 合同期内,重复印刷免收制版费。

4) 针对采购人的需求积极主动上门服务。

5) 印刷过程采购人可实地考察。

2完整合理的生产流程及质量保证措施

对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全国人大机关2017-2018年度定点印刷采购项目的印刷品实施专

工位印刷服务,严格控制印中质量检查,随时与客户沟通印刷流程,汇报印刷进度。

2.1印刷品前期生产流程

l合同签订后,在工厂业务系统里建立客户的档案,主要是客户的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和印刷产品的名称等。

l工厂将及时向客户汇报生产进度情况,同时积极与客户沟通生产工艺要求。

l针对采购人的需求本工厂将积极主动的上门取稿、送样、送货和售后服务等业务。

1、对于提供阳图片原稿的客户

(1) 检查阳图片的表面情况是否合格,如:

是否有影响印品质量的划伤、折痕、马蹄印、缺字、断笔画、缺图、露白、压印等缺陷。

(2) 检查阳图片灰雾度和实地密度是否合格。

透射密度计测量密度控制在3.5-4.2之间合格,片基灰雾度小于0.05为合格。

(3) 检查阳图片加网线数和角度是否正确。

如:

可用专用检测工具--莫尔条纹分度片覆盖在不同分色片上叠加,不同叠加会产生不同莫尔条纹,根据莫尔条纹对应的数值可以测定分色片的加网线数和角度。

一般胶版纸印刷加网线数在133-150lpi之间,铜版纸175-230lpi;高于250lpi印刷容易造成糊版,亮调和暗调层次损失较大。

加网角度一般是黄0/90、品红45度、青15/75度、黑15/75度,加网错误导致印刷撞网,玫瑰斑异常,

出现龟纹。

(4) 检查阳图片的本幅套合误差是否小于0.1mm。

正反套合误差是否小于0.15mm,正反套合的检查方法举例:

将某版正面阳图片与该版反面阳图片镜像相对叠放在透明台上,套准套版线,检查四个角线的误差。

(5) 多幅拼图要检查接版处的网点面积、角度及各要素接版接色是否一致,印刷时胶版纸最高使用150线,铜版纸最高使用175线,超过以上线数应经技术质量部、生产经营部、生产车间共同评审确定。

如有三色叠印的颜色应由客户或其指定授权人签批接色样张。

(6) 承印花边不出血地图时应在通知单中明确指出成品尺寸内保留与去掉的内容,同时要指出花边到成品裁切线之间的距离。

2、 对于提供电子原稿的客户

(1) 检查电子原稿色彩模式和图像分辨率是否合格。

(2) 检查电子原稿图像分色参数是否正确。

(3) 检查电子原稿图像阶调层次、色彩和清晰度情况。

(4) 检查电子原稿文字、线条和色块方面是否适合印刷,避免对后端印刷制造困难,影响产品的整体视觉效果等。

(5) 客户提供电子文件未提供样稿的,应由印前打数码样交客户或工艺后方可出片。

3、 对客户自带数码打样稿或彩喷等其它形式的原稿,要求我厂追色印刷时,先用客户电子文件出我厂的数码打样稿,与客户提供的样稿做比对,颜色基本一致可以进行作业,不一致应通知客户重新确认后方可作业。

固定期刊共用的内容或使用以前用过的内容(指广告)应在作业通知单上明示。

4、 照排出片时使用调幅圆方网点,CTP出版时既可以使用调幅也可以使用点睛网,选用点睛网的原则是:

高质量原稿、使用高档油墨和铜版或白卡纸。

工艺人员应于通知单上注明印刷机器。

5、 单幅印刷的、四开拼对开、对开拼全开的作业,如作业通知单不能表述清楚,工艺员应制作相应的版式图,并注明叼口和边规的位置及尺寸。

6、 印刷作业通知单中应写明后加工要求如覆膜,上光等,以利于正确选择油墨及其它辅料。

7、 客户提供手工拼版的阳图片应检查片基厚度是否一致,对明显不一致的情况应提前告知客户由此可能导致的问题。

8、 核对印刷纸张是否为覆膜至少预留1cm的搭边尺寸。

9、 地图类产品应首先与客户沟通是否使用客户文件中定义的压盖关系,在得到明确答复后通知制作部门,并在作业通知单上写明。

10、 对客户提供的不符合我厂制印及后加工要求的资料、材料必须经客户确认,协商一致后方可作业。

11、 工艺人员要注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如logo、会议主题、重要人物等。

12、 作业通知单用词要准确,用语要规范,避免口头传达作业要求。

13、 除包装产品外,凡是作业通知单没有注明不加信号条的,在纸张足够大的情况下,一律

由数字制作中心加信号条,包装产品需根据工艺的要求加信号条。

二、图像处理

1、 作业步骤

1) 认真阅读作业通知单,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版式进行作业。

2) 检查文件命名与作业通知单是否相符,检查文件的存储格式是否符合制作要求,然后存

入指定位置。

3) 录入文字准确无误,字体、字号、图形图象的剪裁符合原稿及工艺要求。

4) 拼版完成后进行屏幕预览,检查内容的完整性。

5) 经常对PDF挂网参数进行检查,再次对挂网后的文件进行屏幕校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出。

6) 出片后按照作业通知单、原稿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交出。

7) 输出后的电子数据按照工艺要求处理,不得随意删除。

2、 校色程序

先考虑图片整体亮度和反差,再考虑局部色彩和层次。

(1) 整体

※黑白场(色阶工具-Levels)

亮调定标:

白场-最亮而有层次的起点,选点-中性还是偏色根据整体色调定

暗调定标:

黑场-最深而有层次的起点,选点-中性还是偏色根据整体色调定

黑白场设定后,需对中间调、中性灰进行综合调整

※阶调(曲线工具-Curves,八条典型曲线)

※色平衡(色彩平衡工具-ColorBalance,去偏)

(2) 局部

※阶调(曲线工具-Curves)

※颜色(色相/饱和度-Hue/Saturature)

※替代颜色(ReplaceColor)

※选择性校色(SlelectiveColor)

※减淡、加深和海绵(工具面板)

(3)清晰度

※锐化工具-UnsharpMask

※锐化工具(工具面板)

3、 一般原稿的处理技巧

※对于超色域的区域尽可能控制在色域范围内,如果不做调整,会造成色彩失真和层次损失,降低该部分内容的色彩饱和度可有效弥补层次损失。

※灰色系要尽量还原准确,可以在RGB模式下通过降低饱和度来实现,注意环境光的影响。

※对于图片中的饱和色部分要注意主色和补色的搭配关系,补色是用来表现主色里的暗调层次的,补色过低会造成饱和度过大,补色过大会使颜色灰暗。

※不管是黑白图还是彩色图,亮调尽量不要绝网,高光面积小时可绝网;暗调不要并级,黑度要够,以免影响图象反差;尽可能的保证图象的阶调层次,使图象丰富自然

※图像中的基本色和相反色要根据图象中物体的层次和内容来调整,各种色彩的数值配比,如人物肤色,自然界的常见色,各种彩色和灰轴数据要按要求的数据范围处理,偏差过大会造成色彩失真。

要着重体现主体内容的层次。

人物肤色以M、Y为主,Y版数据要大于M版,M、Y在10以下时不要有C,在肤色的中暗调部分C版数据要达到主色的1/4到1/3,但不要过高。

肤色数据范围要根据肤色面积大小而定,面积越大,数据的跨度就可以越大。

自然界绿色以C、Y为主,C版一般占到Y版的1/2到2/3,太高或太低都会偏色,补色M版的数据太高会影响绿的饱和度,太低绿的暗调会没有层次。

蓝色内容可减C,暗调部分可再加Y。

※黑白图片的阶调范围在5%-90%,暗调层次丰富或主体内容在中暗调部分的图片可将

有效像素的最大值降为90%,并在调整过程中注意体现暗调层次;暗调内容较少或处于次要

内容的最大值可到95%。

在黑白图片的调整过程中要注意体现主体内容的层次,必要时要单独做选区做针对性调整。

4、 特殊类原稿的处理技巧

(1)印刷品原稿的处理:

利用抽线法。

(2) 灰度图的处理:

Lab方式。

(3) 网上图片的处理:

网上图片本身并不适合于出版印刷,在查找时要选用大图,并且建议在版面上缩小使用。

(4) 线条图的处理:

先扫描灰度模式,利用“50%阈值”转换方式再将灰度图转为位图,保持分辨率不变。

三、 照排工艺规范化操作

1、 工作环境应保持清洁,室内温度23±5℃

2、 激光照排机线性化校准

3、 阳图片质量标准

•分色正确,阳图片符合版式设计,图形内容完整,本幅同向套合允差小于0.10mm,

各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得大于0.2mm。

•阳图片的表观清洁无脏迹,无沙眼。

网点、文字无明显碎裂。

•阳图片灰雾度≤0.05,实地密度3.5~4.2,线性化误差≤1%,同时要求10%以下的网

点面积与原文件网点面积保持一致。

•图名、版别、规矩线、裁切线、标识齐全。

•地图的各层要素压盖关系符合作业通知单的要求。

•拼幅挂图接色处网点面积必须保持一致。

4、 检验

1) 检查内容完整及表观质量,用常规放大镜目测检查套合情况。

2) 用密度计测量阳图片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3) 用网点比例尺检查网角、网线。

四、 数码打样

1)数码打样标准数据

方正畅流数码打样模块中主要参数如下:

(1) 基本参数:

分辨率720dpi;

(2) 高级参数:

单向打印、自动进纸;

(3) 进纸测试;

(4) 色彩模式:

八色PhotoK、颜料墨;

(5) 设备色彩特性文件(ICC);

(6) 印刷色彩特性文件(ICC);

2)数码打样规范化操作

1、 对需要输出的文件做规范化处理。

2、 根据不同的印品要求选用不同的色彩模拟文件。

3、 每季度做一次数码打样机的色彩管理工作。

2.2印刷品中期生产流程

一、裁切纸张

1) 裁切纸张质量标准

1、 裁切前应撞齐纸张大小边,以保证成品纸张规格尺寸准确,符合工艺通知单的要求。

2、 纸张裁切要方正,四角应成90°,无刀花。

3、 灰底白版纸裁切尺寸误差小于1.5mm,其它纸张批量尺寸误差小于0.5mm。

4、 保证所裁切纸张不脏、不破损。

5、 裁切完的白纸,要码放整齐。

横竖丝、正反面不得放错,码放一致,并有明显标识。

2) 裁切纸张的操作规程

1、 按作业通知单规定的裁切尺寸,拟定裁切顺序和程序数据(数控切纸机)。

每次裁切高

度小于10cm,确保切口垂直。

2、 作业前应检查机器运转和安全控制性能是否正常,加润滑油和擦净平台上灰尘、锈污

后,才能开始作业。

3、 纸张裁切前一定要将纸撞齐。

4、 裁切时精力集中,按预定顺序裁切。

输入数据后,应目视屏幕显示的数据,无误后,

方可按电键。

裁切好的白纸要垛放整齐,并盖上塑料罩防潮。

5、 更换刀片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不准赤手接触刀片,拧紧螺栓后再调整。

6、 未经吊晾过的纸张,在裁切前,一定要抖一下纸,以防纸内夹有硬物损坏刀片和机器。

7、 工作结束后搞好卫生,关闭电源。

3) 裁切需对开拼全开印刷的产品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每班作业前应先校正裁切机,方法是:

取500张左右过版纸裁切上下两边后,将上面

100张左右纸张推拉翻身,靠近推纸器一边纸张撞齐,检查另一边纸张是否对齐,用手摸感

觉上下纸边应基本平滑,误差控制在0.1mm以内,超过此误差应调整推纸器与裁刀为平行状

态;取上面一沓纸与最下面纸张撞齐,检查另一边,如果上下纸张不能对齐应调整推纸器与工作台面成垂直状态。

每次裁切数量控制在500张以内,先裁切长边的第一刀,而后顺时针旋转,以侧梆为基

准将长边靠实后,将短边轻靠推纸器,再裁第二刀。

若需再裁第三刀和第四刀则按正常操作。

第一沓纸必须检查裁切误差,检查方法同校正裁切机的方法,误差控制在0.5mm以内。

然后根据个人操作手法的不同一般裁切半车纸张后要检查一次裁切误差,发现歪斜应及时校刀。

裁完后,在裁完白纸的第一刀和第二刀要用粗笔在纸边外画出标识线。

二、 校对

1) 质量检查与校对质量标准

1、 检查与校对开印样时,要求精力集中,做到及时、准确、快速无错漏。

2、 对样张中各要素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应用色笔标出,并向印刷人员交代清楚。

有疑问时,向车间及时反映。

3、 检查校对时应严格执行印刷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

4、 校对后要明确签署付印意见,并签字和注明日期表示负责。

5、 认真填写生产日报,详细记载检校图幅业务编号、名称、印刷机组、日期等。

2) 质量检查与校对操作规程

1、 熟悉印刷工序的质量标准。

2、 校样时,要先看作业通知单并依据工艺文件及付印样仔细核对规格尺寸,检查校对图

形是否完整,图面有无脏污,标改处是否修正,墨色、阶调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

求,各要素的印迹是否清晰实在,拼幅产品接边颜色是否一致,线划、注记有无残缺、

重影和网线变形现象,套合精度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同时检查色别、前规与边规尺寸、裁

切线、内角线、折标等是否准确齐全,正反页码顺序连接是否正确,挂图找规矩后图形外白纸边保持干净。

3、 随机抽样检查时,做到“严”、“细”、“勤”。

即“严”,要对胶印机正在印刷的产品按

质量标准严格要求;“细”,细致检查图面有无脏污、糊版、掉版等现象;“勤”,要腿、手、

嘴勤,每个机器都走到,多观察,勤抽样。

三、 配墨1)油墨准备质量标准

1、 按照通知单的要求领取所需牌号的各色油墨或配出所需要的油墨。

2、 根据印品上墨色样和用量,确定配墨量。

配时要一次配够,所配出的墨要符合印样要

求。

3、配墨时计量必须准确,同时根据不同纸张,气温和产品特点,调配好油墨与附加剂比

例,以适应印刷要求。

2)油墨准备操作规程

1、 领取、发放油墨时必须和印刷作业员通气,避免错领、错发油墨。

2、 配墨时要准确计量,洗净配墨工具,先把主色墨放入墨台,再逐渐渗入辅色墨。

调配

数量大的油墨时,先要试配,然后再批量调配。

3、 配墨时尽量使用一个品牌的配套油墨,以保证油墨的稳定性。

配需上光等后加工的不要用胶印亮光撤淡剂和撤粘剂,用调墨油撤淡剂,含腊少。

4、 调配好的墨,要刮出色样,应与印样上的色对比,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装桶后要有标识。

5、 从墨桶中取墨要沿油墨表面平挖,并刮净桶边的油墨,墨内不得有残渣及墨皮。

6、 要做好配墨原始记录,以便存档备查。

7、 油墨应先在车间存放8~12小时方可使用。

四、晒版

1) 晒版工艺质量标准

1、 版面干净,无软片印痕;无底灰,无马蹄印;要素保留完整,无缺损。

2、 网点再现性好,2%-3%的高光点不丢,97-98%的深暗点不糊,网点边缘光洁。

3、 Ugra梯尺显影段,梯尺三级白四级花。

10um微线圈残,12um微线圈完整表示曝光和显影正常(以炬光版为例)。

4、 多次拼晒应深浅一致,规矩准确无误。

5、 规矩线、中线、十字线、裁切线、色标、折标等应保留完整,尺寸应符合工艺要求。

2) 晒版操作规程

(一)晒版准备

1、 控制住车间的灰尘,要求每天擦地、窗台等容易沾附灰尘的地方;每周进行一次彻

底的打扫,特别是设备、版台后面的卫生死角,保证空气中的灰尘尽可能的少。

2、 室内温度控制在18℃~24℃,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3、 晒版机的玻璃要每天清洁,保证晒制的PS版没有脏点;晒版车间的电源电压要稳定以保证晒版曝光的光强稳定。

4、 检查晒版光源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抽气泵是否正常。

5、冲版液的浓度、温度、时间和补充见下表。

一般5~7天换药清洗一次。

曝光

时间

抽气时间

冲版

温度

冲版

浓度

冲版时间

灰梯尺花白状况

微线再现状况

网点再现状况

根据光源已使

用时长不同而

分别测定

40S

23-

25℃

1:

4补1:

2

20-30S

3白四花

10um残

12um全

2-98%

6、 晒版时应加上Ugra晒版控制条,查看连续调梯尺还原情况。

7、 每次更换药液后在晒版时要同时测试晒版相关参数。

8、 每次购入的印版要按曝光时间确定的标准方法进行标准曝光时间测试。

9、 作业前认真阅读作业通知单,检查阳图片的质量以及内容有无损坏、划痕、脏迹、

密度不均匀或不足,是否符合晒版要求,同时清点数量并清除掉阳图片的灰尘、污物等。

版材不得有明显的凸凹不平,疵点,划痕、跑光,同一套版应保持版材厚度一致。

在作

业过程中应避免马蹄印的产生。

10、 如果纸张尺寸允许应加贴布鲁那尔测控条,贴在天头距外裁线3mm-10mm以外。

规、咬口尺寸应符合工艺要求。

11、 显影完毕后要认真去除版面的脏点、脏线,应无底灰,检查无误后整理成套,写清

标识存好备用。

3) 检验

常规放大镜、UGRA梯尺、照度计

4) 定位打孔

1、 打孔准备

保持打孔设备整洁,打开电源开关,气泵开始工作,松开每个调整螺丝、前规及侧规归

零,气泵打足压力后停止工作,打孔准备工作完毕。

2、 打孔

将要打孔的印版放在版台上,药膜面朝上,边缘与前规和侧规贴紧,移动镜头,使印版

上的角线与显示器屏幕上的十字线套准,按打孔按钮,拿出印版打孔完毕。

3、 打孔机的关闭

关闭电源开关,清洁机器,松开气泵放气螺栓及各调整螺丝,打孔工作完毕。

5) 烤版

1、烤版准备

清理机器上及周围杂物,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加热和传动开关。

调整好温度控制器和速度控制器。

2、 烤版

达到设定的温度后,把擦净晾干的印版放入烤版机入口,根据烤版情况控制速度控制器,

使烤出的版符合要求。

烤出的版接近室温再拿放,以防烫伤。

3、 烤完版后,关闭加热开关,机器温度降到100度以下后方可关闭传动和电源开关。

五、印刷

1)印刷质量标准

1、 外观要求

a. 版面平整、干净,无墨皮墨点和蹭脏。

b. 图象、线条接版墨色基本一致,图象位置准确。

c. 成品规格尺寸正确,精细产品的尺寸误差小于0.5mm,一般产品的尺寸误差小于1.0mm。

d. 文字线条:

单色文字线条光洁完整,不变形;套色的文字线条反白字基本准确不,露衬色,字迹清晰。

2、 阶调值

暗调:

精细印刷品97%网点不糊,一般印刷品95%网点不糊。

亮调:

精细印刷品亮调的2%~3%网点不丢,一般印刷品亮调的3%~5%网点不丢。

3、 墨色质量

(1)实地密度

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为:

青(C)、品红(M)≤0.15;黑(B)≤0.20;黄(Y)≤0.10。

色别

白卡纸光面

铜版纸

胶版纸

测量条件

黑(K)

1.85-1.95

1.80-2.00

1.25-1.35

偏振滤镜、

T状态

青(C)

1.55-1.65

1.60-1.70

1.20-1.30

品(M)

1.45-1.55

1.50-1.60

1.10-1.20

黄(Y)

1.10-1.20

1.15-1.25

0.90-1.00

(2)网点扩大(50%处)

5、 套印

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10mm;一般印刷品

的套印允许误差≤0.20mm,正反套印误差≤0.2mm。

6、 颜色符合付印样的要求。

2)印刷规范化操作规程

(一) 印刷车间环境条件

保持车间内清洁有序,光线明亮,根据气候的干燥程度及时调节喷雾时间间隔,室内温

度应控制在23±5℃,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

每班次作业前将环境温湿度记录在《作业交接记录上》。

(二) 开印前的操作

1、认真阅读作业通知单,按规定领取印刷版和样张,并分析、了解印品的工艺及质量要

求,确定印刷色别和排色顺序,核对纸张品种、规格和数量。

2、 了解纸张晾吹处理情况,上机前的纸张其含水量必须均匀,并与印刷车间的湿度相适

应,如发现纸张处理未达到要求,应更换。

3、 领取油墨,检查印版质量和内容。

4、 调试所用印刷机

(1) 根据纸张厚薄和幅面调整风嘴的风量和位置。

输纸带松紧要一致,输纸轮和稳定毛刷的位置要正确,纸张缓冲器要符合纸张交接时间。

(2) 根据纸张的规格、厚薄,正确调整前规、侧规和输纸器。

双张控制器应保持灵敏有效。

(3) 根据各胶印机的滚筒直径、台肩直径,齿轮节圆直径所提示的数据,正确测试确定三滚筒的间隙,以及橡皮滚筒、印版滚筒的衬垫厚度。

(4) 水辊与串水辊、水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两端要测试一致,松紧适度。

(5) 串墨辊与传墨辊、串墨辊与靠版辊之间的压力,两端均匀一致。

(6) 应根据不同机器不同压力参数,认真调整,严格控制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