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24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

D.虽不能查,必以情(感情)。

《曹刿论战》

4.下列句子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D.牺牲玉帛,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

“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

“老兄,你太过分了!

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

“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的说:

“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旧居,周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生命是什么?

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还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

D.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我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运用对偶、夸张,说明行军之神速)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运用拟人、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反动势力的猖狂)

C.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

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运用排比、比喻,说明云的姿态万千)

D.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

(运用比喻,强调“她”长得很漂亮)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D.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

因官至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

被称为“草圣”。

二、(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范进中举》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3题。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

好了!

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②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③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④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⑤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⑥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⑦老太太哭道:

“怎么这样苦命的事!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

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⑧娘子胡氏道:

“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

却是如何是好?

”⑨众邻居劝道:

“老太大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⑩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9.文段中10个句子,全属于正面描写的一组是()。

A.①③④⑤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10.范进“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中“飞跑”一词的作用是( )

A.写范进跑得快B.写范进欢喜异常

C.写足了范进的疯劲D.写范进要快回家去

11.对众人劝说老太太、称范进为“范老爷”、又拿出鸡蛋酒米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众人团结互助B.众人丈义执言C.众人趋炎附势D.众人利欲熏心

12.对这段文字的意思理解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发疯,表现了范进趋炎附势,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及其对人民大众的腐蚀和毒害。

B.范进中举发疯,表现了范进利欲熏心,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C.范进中举发疯,表现了范进趋炎附势,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D.范进中举发疯,表现了范进利欲熏心,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及其对人民大众的腐蚀和毒害。

13.下面对文段刻画人物的方法与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范进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嘲讽那种如痴如狂追求功名的读书人

B.通过对众人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反映了社会上各种人趋炎附势的心态

C.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表达了改革不完善的科举制度的愿望

D.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摧残乃至对社会的毒化

三、(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5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在河水暴涨的时候,(  )可以增加桥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现。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骜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4.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

A.因为 所以 就B.虽然 但是 却C.既然 那么 总D.不但 而且 还

15.文章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对其所起作用理解错误的是( )

A.引用张嘉贞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制造奇特。

B.引用张鷟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

C.引用张嘉贞与张鷟的赞语,表明赵州桥早在唐朝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

D.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是为了说明唐朝人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16.赵州桥比其它石拱桥结构坚固的主要原因是

A.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B.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像一张弓,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C.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样就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和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大拱的28道拱圈,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17.选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A.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

B.打比方作诠释下定义

C.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D.列数据打比方作诠释

18.下面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赵州桥的外形和设计施工的特点。

B.从选段可以看出赵州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

C.引用张骜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是为了说明赵州桥构造奇特。

D.文中加点的“在当时可算”不能删去,“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

经过限定的结论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四、(6分,每小题2分)

阅读《敬业与乐业》片段,完成19--21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又说: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

“难!

难!

”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

“百行什么为先?

万恶什么为首?

”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19.所讲的主要话题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B.有业之必要。

C.我们要讨伐没有职业的懒人。

D.无业游民是无可救药的。

20.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篇演讲稿,作者梁启超在演讲一开始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B.第③段中引用孔子的话和第④段中讲到的百丈禅师的故事,都是道理论证。

C.节选部分的结论是“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D.“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它可以被理解为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21.选文没有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比喻论证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D.举例论证

五、(8分,每小题2分)

阅读《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完成22—25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2.对句中停顿标示有误的一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B.梦回/吹角/连营

C.八百里/分麾/下炙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3.“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句应译为()

A.完成国君收复中原的天下大事B.帮助国君打天下

C.把国君治理天下的事都做完了D.完成我做国君一统天下的事

24.对上阕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六个字,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引导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潜台词”,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

在这无言的动作里隐含着人物的内心世界。

B.“挑灯”的动作点出了夜景。

那位壮士在更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

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

看来看去,总算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

“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

“梦回吹角连营”。

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

这号角声,多富有鼓舞人们投入战斗的魅力。

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

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C.三、四两句,词人用了两个对仗工整、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土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兵士们欢欣鼓舞。

征战八百里,吃上了敌人的烤肉,夺来了敌人的乐器。

D.肉一吃完,将士们排成整齐的队伍。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

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

意气风发,我们似乎看到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25.对下阕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承接上阕的“沙场秋点兵”,下阕一开始就给人大气磅礴的感觉。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般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

残兵败将,狼狈溃退;

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

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旌旗招展。

B.这是一场反击战。

一战获胜,大功告成,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确实壮哉!

C.从上面九句看,本词的确够得上是“壮词”。

但主人公立下这样的功绩,也耗费了自己的青春,想想青春已逝,不禁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叹,豪壮中隐隐露出一丝伤感。

D.这首词布局独特。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

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同情的泪。

 

第Ⅱ卷(表述题,共70分)

题号

第Ⅰ卷

总分

得分

 

1.答卷前,务必将座号和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答……………………题……………………区……………………

第Ⅰ卷答题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评卷人

六、(1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戊辰①,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②,陪葬昭陵。

其妻裴氏曰:

“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③,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上登苑西楼,望哭尽衰。

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注释:

①戊辰:

这是贞观十七年正月的戊辰,这月壬子是初一,下推至戊辰是十七日。

②羽葆鼓吹:

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

鼓吹指鼓吹乐队,乐器有鼓、钲、箫、笳等。

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

③一品羽仪:

一品官的羽葆仪仗。

羽仪指羽饰车盖、鼓吹等。

26.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

(4分)

①(今)葬以一品羽仪:

②(悉)辞不受:

③上思徵不(已):

④非亡者之(志):

27.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答:

②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③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8.由上文的故事可知“上”即为,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善于采纳臣子的建议,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的局面。

七、(16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9—32题。

刘白羽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

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

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

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

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ù

)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

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

是的,我想是这一切。

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

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是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

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

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

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

朝气——使人想到:

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

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

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

病中,我常常感觉到:

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

因为我们送走了一天,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

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的白帆。

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29.填空。

第①段依次描写、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30.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31.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32.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八、作文(40分)

33.题目:

爱是_______

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请用“xxx”代替。

2.不少于600字。

提示:

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