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319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docx

电视摄像实验4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

实验四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

【实验目的】:

1.掌握摄像机的正确操作方法和要领;

2.熟悉摄像机运动的种类;

3.掌握各种运动镜头的操作技巧和拍摄方法。

【实验设备】:

1.DSR-250P摄像机每组一台

2.DVCAM或DV录像带每组一盘

3.电池、麦克风每组一套

4.三脚架

【实验原理】:

一、运动摄像

(一)定义

所谓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改变拍摄方向和角度以及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一种拍摄方式,其中包括:

推、拉、摇、移、跟、升降、变焦距和综合运动摄像等。

通过运动摄像拍摄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

运动画面的拍摄比固定画面的拍摄复杂的多,因此在进入现场拍摄前应很好地琢磨一下,如何连续构图,景别如何变化,景物的活动范围和位置,前景和背景如何配置,影调和色调的如何安排和衔接以及拍摄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事先都要做出妥善处理和安排。

(二)运动的速度

速度决定着节奏,应根据主体的需要和服从于生活的规律。

如表现看展览会,游览名胜等节奏必须放慢以看清景物;如表现战争场景的就应相应地快一些给人一种紧迫感,但画面不能一直在动,否则观众受不了。

应当学会动静接合、快慢接合的方法。

(三)起幅和落幅

运动画面的拍摄过程分为起幅——运动——落幅三部分,起幅和落幅是画面的起始点和结束点。

一般来说,起幅是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是起因;而落幅是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是结果。

通常开始运动的起幅画面不是主要的,运动的过程是观众的理解过程,而运动结果的落幅画面是主要的,它能给观众得到结论。

一般情况下,拍摄的素材都要为电子编辑留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即起幅、落幅都必须有足够的时间。

起幅应保留5秒,然后施加技巧进行运动,落幅也应留3~5秒。

这个总长度是后期编辑时可以自由选择的长度范围。

二、运动摄像的方式

(一)推

“推”就是“推镜头”,它是画面构图由大范围景别向小范围景别连续过渡的拍摄方法,如图1所示。

具体操作时是指被摄主体的位置不变,移动摄像机靠近主体,使观众有视线前移的感觉。

其特点是在一个镜头内了解整体与局部以及主体与陪体或环境的关系,并可增强画面的逼真性和可信性,使人如临其境。

图1推镜头示意图

当受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推镜头时,可以通过变焦距镜头的变焦装置来模拟推镜头的拍摄。

即操作摄像机上的推拉键把镜头从短焦距逐步推至长焦距,也可以获得接近被摄对象的视觉效果。

在具体拍摄时,摄像机的机位不动,主体不动,通过镜头的变焦距来改变视角。

(二)拉

“拉”就是“拉镜头”,它是画面构图由小范围景别向大范围景别连续变化的拍摄方法,如图2所示。

图2拉镜头示意图

具体操作时被摄主体位置不变,移动摄像机远离主体。

“拉”可使画面产生逐渐远离被摄主体和观众视点向后移动的感觉。

其特点是不让观众开门见山,一览无余,而是渐次扩展视野范围,并可在同一镜头内,渐次了解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同样通过变焦距镜头的变焦装置,也可以模拟拉镜头的拍摄,即从长焦距逐渐调至短焦距。

提示:

移动机位的推拉和变焦推拉之间的区别

1、美学差异

如果是变焦,被拍摄物体会靠近或远离观众;而如果是移动摄像机,则似乎是观众随着摄像机靠近或远离被拍摄物。

造成这种美学差异的原因在于,变焦时摄像机保持不动,而移动拍摄时摄像机则是在靠近或远离现场,如图3所示。

图3移动机位的推拉和变焦推拉的美学区别

因此,假设你想让响着的电话传递重要信息,这时你就会推镜头拍电话机,而不是把摄像机移近电话机,快速变焦使电话机看上去像是冲着屏幕和观众。

再如果你想让观众辨认某个上课迟到的学生,那就让摄像机靠近空椅子而不是推镜头拍椅子。

移动拍摄可以将观众带进教室,带向那把空椅子;变焦则会将空椅子带给观众。

2、景物呈现范围不同

缩短拍摄距离,利用广角拍摄的小景别画面,其背景呈现的范围更大;而远距离用长焦获得的小景别画面,其背景中呈现的范围相对较窄。

因此,如果你计划将背景中的某个事物作为重要的构图因素使用,那显然应该采用走近拍摄的方法。

在运动拍摄中,如果仅仅是改变焦距进行“推摄”,随着视场角变窄,画面中将不会有新的景物出现;而利用改变拍摄距离的方法实现景别由大到小的变化,其过程中,则可能会不断出现开头被其他景物挡住了的新事物,从而使得画面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充分。

3、景深大小不同

根据景深实现的规律,要让背景模糊,让主体突出,或强调画面的抒情性,如拍摄人像时,通常希望用小景深来进行表现——这类镜头,在远距离处用长焦来拍摄,并配合上大光圈可以比较容易实现。

而如果这个人物是新闻节目的现场记者,那相对来说,记者所处事件的现实环境就很重要了,这时通常就需要用大景深来表现。

走近一点,缩短拍摄距离,利用广角位,依然可以获得小景别的画面,但此时景深会明显变大,环境会得到充分的表现,信息量大大增加,观众选择观看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此这时新闻采访中常用的拍摄方法。

当然,拍摄这样的画面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广角有利于肩扛和手持拍摄的稳定性;近距离拍摄可以有效避免无关群众入画对画面的干扰和破坏。

(三)摇

“摇”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地盘(云台)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镜头光轴(机身)作上下、左右等方向的摇动,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

可以左右摇或上下摇,也可以斜摇。

横向摇能产生类似人眼水平扫视的视觉效果。

纵向摇可产生类似于人眼上、下扫视的效果。

一个完整的摇摄镜头包括起幅、摇动和落幅三个部分。

掌握拍摄技巧的关键是控制速度与起止点,速度必须均匀、起止点必须干净明确,切忌犹犹豫豫。

图4摇镜头示意图

(四)甩

“甩”,即快速摇摄。

甩的过程是摄像机拍摄从甲点迅速地摇向乙点,该过程中所拍的画面影像是模糊的,只表现为一种光的闪烁效果,当摇头停下来以后,已换成一个新画面。

由此可见,“甩”的作用是连接两个注意中心,类似一个人正在观察甲事物时突然转过头来观察乙事物。

“甩”这种技巧常用以表示同一时间内几个空间里的事物变化的情况,用来强调空间的转换,同时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紧迫感。

图5移镜头示意图

(五)移

“移”就是移动摄像,它是指摄像机沿水平面作各方向移动时所拍摄的电视画面,如图5所示。

当被摄对象呈静态时,移动摄像机使景物从画面中依次划过,可给观众造成巡视或展示的视觉感受;当被摄对象呈动态时,摄像机伴随移动,可在画面上产生跟随的视觉效果。

移动拍摄主要有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拍摄两种方式。

无论那一种移动,都要保证摄像机能平稳、均匀地运动,这样才能拍摄出理想的电视画面。

如果有条件,要将摄像机放在轨道车上,这样便能拍摄出十分理想的移动画面。

有时可以找一些替代物,将摄像机放在汽车上、吊车上进行移动拍摄,也能获得较理想的画面。

有时条件不允许只能靠摄像者移动步伐来进行移动拍摄,此时要获得较平稳的画面,一是要保持画面的水平,二是采用广角拍摄。

(六)跟

“跟”是指摄影机镜头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进行拍摄,使运动的被摄主体始终被保留在画面之内,且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的拍摄方式。

一般而言,进行跟摄的摄像机动态取决于被摄体的运动,运动的形式常常是比较复杂的推、拉、摇、移、甩、升降和旋转的综合运动。

跟摄的特点是处于动态中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不变,即无论对运动速度多么快、多么复杂的拍摄对象,都应力求将其稳定在画面中的某个位置上。

跟摄既可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代动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使动体的运动保持连贯。

图6跟镜头示意图

(六)升降

“升降”是指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或利用人身体姿态的改变作上下运动所进行的拍摄方式。

图7升降镜头示意图

升降车最初是为电影摄影棚内使用大型摄影机设计的,是为了冲破当时固定式三脚架的局限性,为摄影师提供移动的灵活性。

现在广泛地采用在电视拍摄领域,特别是大型的综艺晚会、音乐电视的拍摄用得最多,有了升降车,摄像机就能够作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的平衡复杂的运动拍摄。

(八)综合运动

综合运动摄像是指在一个镜头中用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各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拍摄。

综合运动的技巧贯穿于摄像者的整个构思之中,并渗透到整个摄像实践的始终,从而使电视画面呈现更复杂多变的造型效果。

三、摄像机操作的基本要领

(一)平

“平”是指摄像者拍摄出的画面应该横平竖直。

在摄像时可以通过调整三脚架水平或调整摄像机倾角来实现。

在调整时可以通过寻像器观察到被摄对象的水平线应与寻像器的横边框相平行,其垂直线条应和寻像器的纵边框平行,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才不会歪斜。

图8“平”的要求

(二)稳

“稳”是指摄像机所摄的画面应排除不必要的抖动和晃动,保证画面质量。

电视图像的不稳定、晃动,将会使观众产生一种不安定的心理,并易使眼睛疲劳。

如果条件许可,在拍摄时应尽可能把摄像机放在三脚架上进行拍摄,以便获得稳定的画面。

在没有三脚架或无法利用三脚架的情况下,利用手持、肩扛进行拍摄时,要注意持机技术,利用身旁的一些依靠物作为辅助支撑,尽可能用广角镜头拍摄,以使所拍画面稳定。

(三)准

“准”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指拍摄时画面的构图,以及运动摄像时的起幅和落幅要符合电视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为确保拍摄的画面符合要求,可以在拍摄前进行预演摄像,确定最佳的构图,找准运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做到心中有数,正式拍摄时一气呵成。

第二,还应准确地再现被摄对象的真实色彩。

这可通过校色来实现,即将摄像机上的色温片选来与当前光源的色温相匹配,然后再将摄像机对准校色板(或白纸)进行黑、白平衡的调整。

(四)匀

“匀”是指摄像机在运动摄像时,其运行的速度要均匀,节奏要统一,不能忽快忽慢,以免破坏节奏的连续性。

无论是推、拉、摇、移,都会对观众的某种心理进行诱导,若是运动过程不够流畅,速度不匀,忽快忽慢,就会产生不协调感,所以在拍摄画面时要保证运动的流畅和协调性。

可以利用镜头上的电动装置以及带有阻尼的三脚架、云台、移动车等,来形成运动的匀速变化。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操作基本要领的训练

(一)平

“平”即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即画幅边缘的横线与地平线要平行。

在绝大多数摄像画面中,不是有水平线条就是有垂直线条。

如果拍摄的画面中这些线条不是歪了就是斜了,就会给观众造成某种主观错觉。

这是摄像工作中的一大忌讳。

1、操作注意事项

(1)摆好三脚架,固定摄像机的云台要放平。

如果三脚架上有水平仪,应当使水平仪内的小水泡处在中心位置。

(2)肩扛摄像机操作时,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或水平线条作参考,校正寻像器边框与这些线条相平行。

(3)仰角度大的镜头仍利用景物的垂直或水平线条来把握画面水平。

2、实验项目

(1)利用三脚架拍摄同学们在一起进行学习讨论的场面。

注意摆放、调整三脚架。

达到画面水平。

注:

按要求为电子编辑留有足够的选择时间和技术保障时间,下同。

(2)肩扛摄像机拍摄校门。

注意利用校门的垂直和水平线条保证画面水平。

(3)在楼顶上利用三脚架或肩扛俯拍楼后的林木。

要保证画面水平。

(4)肩扛摄像机,用大仰角拍摄校园中的老松树。

利用松树的垂直线条把握画面水平。

(二)稳

即要求摄取所有镜头时都应当坚决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使整个画面稳定而没有摇晃现象。

1、操作注意事项

(1)充分利用三脚架

三脚架是解决晃的弊病的最有效的工具,但在利用时必须选好中心机位并在试摄过程中调整机位和角度,否则,只能保证画面不晃动(机架稳定)而保证不了“画面稳定”,因为当选择好机位和角度开始摄像时,可能因运动镜头而出现画面主体物和景物倾斜造成“画面不稳”。

所以,利用三脚架时,还必须熟悉三脚架的性能,熟练地调整三脚架各部件的功能。

(2)手持摄像机拍摄时,要将两脚叉开,重心要低,呼吸平稳,拍摄时始终保持画面基本线条的“横平竖直”,摄像机的运动线应是水平弧线而不是水平波浪线。

(3)肩扛摄像机拍摄时,肘部要深深地抵在腰窝处,将手撑稳,将摄像机紧紧贴在头侧并注意呼吸动作不能太大,要较长时间地“把得住,托得稳”。

(4)利用广角镜头稳定性强的特点进行拍摄

2、实验项目

(1)利用三脚架摇摄学生正在大操场进行课外活动的场面。

注意选好中心机位,并在拍摄时调整机位和角度。

(2)手持摄像机拍摄盛开的花丛。

注意画面基本线条的“横平竖直”。

(3)肩扛摄像机摇摄正在听课的学生,体会如何才能较长时间地“把得住,托得稳”。

(4)分别利用广角和长焦镜头拍摄学生进出校门。

体会广角镜头稳定性强的特点。

(三)匀

即技巧施加的速度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破坏节奏的连续性。

特别在处理起幅和落幅时,速度应缓慢;加速和减速时,速度要均匀。

1、操作注意事项

(1)推、拉技巧,要注意使用电动变焦装置做到匀速。

(2)摇镜头要匀速进行,要注意依赖三脚架云台的良好阻尼特性。

使用时必须把云台转动部分的松紧程度调节适当。

手持摄像机用身体支撑做摇摄时,要预先计划好身体转动的姿势,要尽可能结束在最舒服和最容易控制的位置上。

(3)移动拍摄要做到匀速,必须注意操纵、控制移动工具。

2、实验项目

(1)运用电动变焦装置,拍摄图书馆外景:

全景一图书馆大门(特写);特写一全景。

使画面的推、拉做到匀速。

(2)利用三脚架摇摄学校主楼。

注意调整好云台转动部分的松紧程度,保证施加技巧时不受阻。

(3)肩扛摄像机摇摄学校主楼。

注意预先计划好身体转动的姿式。

(4)在演播室移拍整理有序的书籍。

注意控制好带移动车的三脚架,做到匀速。

(四)准

即画面的取景构图要准确。

无论是固定拍摄还是运动拍摄,都要让摄像机准确地拍摄到想介绍给观众的内容。

使用技巧性镜头时,成为落幅的画面一定要准确,切不可在技巧运动结束后还进行构图修正。

1、操作注意事项

(1)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最大限度地借助三脚架、镜头等方面的优势,一丝不苟地进行拍摄。

(2)对选定的画面在实拍前通过寻像器进行观察,并作多次操作练习。

(3)运动摄像时,对寻像器里看到的不断发生变化的画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4)一旦操作出现失误,应当毫不犹豫地重新拍摄。

2、实验项目

(1)利用三脚架摇摄学生在餐厅就餐的情景。

认真体验怎样才能做到取景构图的准确。

(2)肩扛摄像机摇摄学生餐厅外景。

实拍前要通过寻像器反复观察和操作练习,力求落幅要准。

二、各种运动镜头的操作技巧和拍摄方法

摄像机在运动中拍摄的方法,称为运动拍摄,凡是运用运动拍摄方法拍摄的镜头,总称为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千变万化,但其具体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推镜头

即被摄对象位置不变,摄像机由远而近向主体推进拍摄的镜头。

摄像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在画面中逐渐变大,次要部分在画面中逐渐消失,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所以推镜头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在实际拍摄中,推镜头既可以借助移动车或带轮的脚架,使摄像机向前推进拍摄而成;也可采用变焦距镜头,镜头由短焦距变为长焦距,模拟出推的效果。

但是,同机位向前移动和用变焦距手法所获得的推镜头效果是不尽相同的。

1、注意事项

(1)为保证推镜头最终画面图像清晰,拍摄前必须先调整好最近景物的焦点,即调好近焦点。

(2)推镜头应该有明确的推进目标和落幅形象。

在推镜头的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中,落幅画面是造型表现上的重点,落幅应稳,要准。

(2)手指按压电动变焦开关要用力均匀,保证推镜头的画面是连续、匀速推进的,要在“稳”的状态中完成推镜头过程,同时注意推进的速度。

(3)推进过程中要使主体物始终在中心轴线上,即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以保证画面的稳定感和增强艺术效果。

2、实验项目

(1)在演播室用带轮三角架推拍人物:

全景——人物面部特写。

注意调好近焦点。

(2)用变焦镜头拍摄镜头

(1)的画面。

比较移动机位的推和变焦推的效果差异。

(二)拉镜头

拉镜头与推镜头正好相反,即被摄对象位置不变,摄像机由近而远逐渐远离主体所拍摄的镜头。

这是一种画面构图由小范围景别向大范围景别连续过渡的拍摄方法,画面形象由局部扩大到整体,背景空间越来越大。

拉镜头的画面语言相当丰富,给人以扩展、开阔、深邃的画面感。

1、注意事项

(1)要保证起幅的稳定性,因为起幅往往是近景或特写,画面稍有抖动是相当明显的。

(2)注意画面主体物与周围景物的比例关系,要避免在拉的过程中因画面构图不合理而置成画面景物失调。

(3)在拉的过程中要保证主体物在画面的中心部位,避免因主体位置和周围景物变化而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

2、实验项目

(1)用带轮三脚架拍摄同学伏案看书,由书的特写拉至教室的全景。

注意起幅的稳定性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2)用变焦距镜头拍摄镜头

(1),比较移动机位的拉和变焦拉的效果差异。

(三)摇镜头

即保持摄像机位置固定不变,摄像景别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摄像机镜头拍摄为轴线方向所拍摄的镜头。

摇摄的效果就像生活中的人们转头环视,它能把内容表现得有头有尾,一气呵成。

1、注意事项

(1)必须注意机位和角度,高度一般不超过人物头部,或被摄主体物不宜太高,否则难以突出正面形象。

(2)室外拍摄时,要考虑光线方向、阴影等因素的影响,在大范围场景拍摄摇镜头时,摄像机应置于景物场景中央和主体物正面,以保证画面的稳定。

(3)摇摄速度根据观众是否可以看清画面内容的节奏来确定。

在画面中直立物体较多的情况下,左右摇应注意速度不能快,否则会产生“频闪现象”。

(4)水平摇时,镜头运动的轨迹以摄像人员立足点为中心,镜头呈水平弧线运动,镜头才能平稳。

拍摄时要注意画面中主体物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移和居中状态。

起幅和落幅要注意画面构图,而摇的中途画面构图可以不完整,这样更富于真实感。

(5)垂直摇镜头的运动轨迹应是竖直线,避免“蛇曲状”的出现。

(6)应尽量用三脚架固定摄像机,如果摄像机是扛在肩上,摄像人员就要利用自己的身体转动和手持摄像机俯仰来完成摇镜头技巧。

2、实验项目

(1)在学校大门口,摇摄学校全景。

注意起幅和落幅的画面构图。

(2)平摇林林荫道旁的树木。

注意摇的速度,防止产生“频闪现象”。

(3)肩扛摄像机垂直摇摄:

从树梢向下摇至路上行走的同学。

体会运动的轨迹应是竖直线,避免“蛇曲状”的出现。

(4)从左到右摇摄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场景。

注意机位、角度、光线方向和阴影,要保证画面稳定,色调一致。

(四)移镜头

即在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的位置发生变化,边移动边拍摄的镜头。

它比推、拉、摇镜头更能有效地表现空间和灵活地进行场面调度。

1、注意事项

(1)横移镜头一般不宜展示远距离的事物,不能像摇镜头那样改变方向展示广阔的空间,但擅长于逐一展示近距离的事物景象。

(2)移动摄像时,保证摄像机能平稳、均匀地运动,是获得理想画面的前提。

(3)移镜头主要用于表现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把事物逐一连接展示。

2、实验项目

(1)用横移镜头拍摄一排坐姿或站姿的同学。

要求:

横向移动拍摄,摄像机面对同学,采用交叉步进行拍摄,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拍摄两遍。

拍摄时,双膝略弯,前脚掌着地,利用膝盖的屈伸调节摄像机的高度,利用脚弓减震,使所拍摄的横移动镜头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采用摇的方式再拍摄一遍,体会横移镜头拍摄与摇镜头的区别。

(2)用斜向移动镜头拍摄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的学生,逐一展示学生的神情。

要求:

纵向前移动摄像机,摄像机与镜头前的同学呈45°角,拍摄的斜向移动镜头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五)跟镜头

即摄像机始终对准运动着的拍摄对象,使同一运动对象一直保持在画面中的镜头。

跟摄时摄像机的位置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

1、注意事项

(1)为使图像清晰,随时注意调整聚焦环。

(2)为保持画面稳定,在变焦距过程中应尽量“稳变”、“快变”,这样,既能保证画面稳定,又能使画面清晰。

(3)“跟”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画面中主体物大小变化不大,推、拉镜头要快而稳。

2、实验项目

(1)跟摄路上行走的同学。

在变焦距和改变机位时,注意调整聚焦环,保证画面稳定、清晰。

(2)跟摄教师在课堂上时而巡视学生的复习情况,时而停下做辅导。

表现运动中的人物,推、拉镜头要快而稳。

(六)转镜头

1、注意事项

一种是拍摄时,摄像机以镜头光轴为中心倾斜,得到画面中地平线倾斜以至转起来的效果;一种是利用广角镜头夸张透视感的特性,摇摄时产生“转”的动感。

转镜头多用于表现人物在旋转中的主观视线或晕眩感,或以此烘托情绪,渲染气氛。

2、实验项目

(1)利用以镜头光轴为中心倾斜,拍摄篮球场上激烈争夺的场面,以此渲染紧张激烈的气氛。

(2)用广角镜头摇摄校园内高大的松柏,使之产生“转”的效果。

(七)虚镜头

即调节摄像机镜头的聚焦环,改变镜头焦点的距离,使画面中原来清楚的物体变虚,原来模糊的物体变清晰。

1、注意事项

虚镜头一般采用长焦距镜头来拍摄,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窄景深效应。

虚镜头经常被用来分场,转移观众的视线,突出某一被摄对象或放在片头和片尾。

2、实验项目

(1)用虚镜头拍摄灯火辉煌的图书馆夜景。

镜头由实变虚,以引起观众的联想。

(2)用虚镜头拍摄正在林间小道边走边背外语单词的学生。

镜头由虚变实,让人物从纵深范围中走来。

(八)甩镜头

即前一画面结束时,镜头急骤地转向另一个方向,拍摄一般飞速掠过的幻影,待镜头稳定时出现了一个新的画面。

它的作用是连接两个注意中心,好比一个人正在观察甲事物时突然转过头来看乙事物。

1、注意事项

(1)起幅或落幅的画面都要稳定。

因急速甩动不易停稳,可采用从起幅急速甩出,再组接一个固定的落幅画面。

(2)可单独拍摄一个完全虚的甩镜头,然后连接在两个固定镜头中间。

(3)为取得良好效果,应以线条丰富,有层次的景物为拍摄对象。

2、实验项目

(1)用甩镜头拍摄体育场上两个不同的运动场面。

注意体会怎样才能使起幅、落幅既稳又准。

(2)利用一段完全虚的甩镜头,连接在学生正在看书和做实验的两个镜头之间。

要注意甩的方向。

(九)晃镜头

即在拍摄过程中,摄像机机身做上下、左右。

前后摇摆的情况下拍摄的镜头。

1、注意事项

“晃”在通常情况下是摄像操作中的大忌,但有目的的“晃”同样也是摄像技巧之一。

特别是用作主观镜头,它对创造特定的艺术效果和气氛,具有独到的功能,在具体应用时,要依据晃动的目的性而灵活掌握。

2、实验项目

(1)用晃镜头拍摄公共汽车上乘客,要让观众感觉到汽车在颠簸。

注意掌握晃动要适度。

(2)用晃镜头拍摄体育系的学生在作醉拳、醉棍表演。

注意突出表演者的飘忽不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