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366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docx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

练习部分编写的实践和启示

朱志浩

上海二期课改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体的文明历程”、“以真为前提的学习途径”、“以思为重点的目标体系”和“以实为特征的教育功能”的课程理念,并由此确立了全新的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对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诸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历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无疑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但作为集中体现课程改革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实践载体的教材,其得与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场改革的命运。

历史教材是由教科书及其练习部分、历史地图册等为主体所构成的体系。

其中历史教材的练习部分的编制,理应成为达成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有机环节,因为它直接地反映着改革中评价机制的新思路,直接地作用到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由此,练习部分对于当前课程改革的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从历史上看,教材练习部分编写思路的实际转变总是落后于教育观念的转变,虽说在《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实施意见”中就训练的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但因过于原则不免失却了可操作性。

毋庸置疑,在全新的历史课程中,练习部分理应是教科书内容的丰富、深化、延伸、拓展的辅助手段,是学生自主探索、求证反思的自由天地,是教学效果、效率的价值判断的绝佳载体,也是帮助师生改进和完善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

以往,对历史教材练习部分并未真正引起重视的原因在于:

传统意义上的教材练习部分往往侧重于帮助学生重温知识要点、整理知识脉络,仅仅起到复习巩固教科书内容的作用而己,虽说在一期课改时教材的编撰者也曾作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但终因各种主客观的因素而未形成气候,以至于十多年来在这一环节上总是裹足不前。

有幸受邀主持并参加上海二期课改中学历史教材(7-8年级)练习部分的编写,本着坚持历史教材练习部分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的原则,我们着力在以下方面努力寻求突破,以体现全新的编写理念和形式: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历史教材练习部分编写的首要原则。

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来自于史料,史料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应以客观性、真实性为基础。

史料应用于训练设计已是公认的历史教材练习编写思路的突破口,但在搜集史料的同时,甑别史料、筛选史料、采用最有价值的信息是设计练习训练的着力点。

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视野相对开阔。

他们对于历史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

我们一般可以把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分为三大类,一是史实型作品,这类作品以历史史实资料剪辑而成,是真实历史的记录;二是以史实为主的艺术型作品,往往是主干大体上符合史实的前提下进行了艺术加工;三是打着历史题材旗号的娱乐型作品,如“戏说”之类,其中不乏“胡说“之作。

不少学生由于年龄与阅历关系,尤其钟情于后二类。

毋庸讳言,一方面,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欲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误导学生,以野史当正史、以戏说为史实的负面影响。

鉴于历史必须以真实的基本原则,练习部分设计,引用文艺作品体裁为题干时,必须掌握其真实性,切不可为了趣味性而有悖于史实,以致误导学生。

在《世界历史》(第一学期)第14课中,我们设计了“‘历代莫可与比’的英雄!

?

”一题:

“历代莫可与比”的英雄!

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结尾中,有如下一段对话:

成吉思汗:

“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

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

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

郭靖(沉吟片刻):

“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

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

1.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建的“大国”“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起_______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____、北达__________________、南抵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举出一些历史事实来印证成吉思汗和他子孙的“武功之盛”、“威风赫赫”。

3.你看过《射雕英雄传》吗?

金庸笔下的成吉思汗与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差异何在?

该题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在学生复习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区分了文艺作品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并且势必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深层次的思考。

又如有一幅漫画,画面上是“国民党士兵与头戴五角星军帽的红军战士并肩作战,把日本鬼子打得狼狈逃窜”的场景。

该画试图生动形象地反映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内容,但显然不符合当时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史实,这就给了学生以错误的历史信息。

而我们在《中国历史》(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中,也同样采用了这幅漫画,但在设计时作为纠错题处理,以提高学生学史求真的意识与能力:

左图是反映抗战的一幅漫画,画中出现了两处史实错误,请你指出错在哪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相信,类似的练习设计必然会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本学史意识。

其次,目前训练设计中史料被广泛引用,在大量隐晦曲折、若明若暗的历史信息中,需要编写者钩沉发微,排比整理、比较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采用其中具有鲜明代表性、可接受性(即适合学生心理特征与认识水平)的相关史料,展现历史本来的面貌。

如我们在设计《中国历史》(第二学期)第15课练习时,引用了侵华日军的自述,从亲历者的角度证实“九·一八”事变发动的真相,请学生对这则史料的价值予以探讨,这显然有益于学生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式:

侵华日军自述

“(1931年9月)18日夜,弯月挂起,高粱地黑压压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

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沟方向走去。

一边从侧面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

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

…爆炸时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日本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回忆

1.上述回忆录是对_______________(事件)的描述。

面对日本的挑衅,当时____________

的中国政府采取________________政策,直接导致了________________的沦陷。

2.你认为这则材料是否可信?

结合你所掌握的材料,简单谈谈你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指出该事件的真相。

就历史学科自身特点而言,把材料题作为设计训练改革的突破口,确实具有不容置疑的意义,这也是历史教材练习部分编写的科学性的体现。

从分析和综合运用史料入手,以求真求实的精神来学习历史的导向,无疑会对学生掌握学史方法、启迪智能、汲取智慧大有好处。

二、人文性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历史学科的根本任务,人文性的体现是教材练习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

从根本上说,历史是人的活动,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学科。

它应当包括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活动,这正是学生今后为人处世、立足社会、贡献社会的最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

我们在练习设计中尤其注重了反映历史进程的人类重要活动。

如在《中国历史》(第一学期)第1课中,我们设计了“北京人制造工具、渔猎、利用自然火”三幅假想图,请学生依据教科书内容,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有声有色地描述“北京人的一天”,领悟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进取精神:

 

以上是根据北京人遗址考古发掘出的化石种类,结合想象所描绘的北京人日常生活场景的假想图。

1.仔细观察上图,说说三幅画面中的北京人分别在干什么?

2.请你结合课内外有关知识,以“北京人的一天”为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合理想象北京人的生活。

同样,我们在《中国历史》(第二学期)第26课中采用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包干合同书,以“农村改革的先声”为题,请学生通过探讨认识“在历史上,很多新生事物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问题:

农村改革的先声

图为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签定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他们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自发实行了一包到底的责任制。

包干合同书上写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

大家社员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后有生产队21户户主的签名和手印。

1.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的举动是否符合当时的政策?

为什么?

2.这份包干合同书签定实施后,出现了合同书中估计的哪种结果?

后来是否有了政策保证?

3.小岗生产队社员的举动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什么作用?

4.这份合同书现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你觉得它是否有保存的价值?

为什么?

5.在历史上,很多新生事物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上述合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个范例。

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我们认为,不重蹈过去突出政治、军事活动加科学文化成果的复辙,围绕人类活动设计练习,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的明智之举。

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还努力发掘历史学科人文性教育因素。

历史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一般仅需要探索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而学习历史却不仅应懂得“是什么”、“为什么”,还要作出“该怎样”的判断,即作出道德评价与价值判断,因此,历史教材练习部分的设计必须强调历史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着力于学生对历史的诠释、理解、体验及感悟。

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沉浸于历史情境,体会历史经验,以激发历史情感,生成历史意识,借以培育人文精神。

如《世界历史》(第一学期)第15课中,我们设计了“麦哲伦的碑文”题:

麦哲伦的碑文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建有一座双面碑亭(见右图)。

正面碑文是:

“公元1521年4月27日,拉布拉布在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毙其统帅斐迪南·麦哲伦。

菲律宾抵抗欧洲入侵,拉而拉布为首举义者,特此纪念。

”背面碑文是:

“公元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与马克坦岛酋长拉布拉布所部激战,重伤身亡于此。

马克坦岛碑亭的碑文没有提及麦哲伦远航的贡献。

如果在远航船队出发地——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建造一座麦哲伦纪念碑,请你为它撰写一篇50字左右的碑文。

我们认为,这种能使学生与历史对话、与历史相融的设计,必将会使良好的人文素养无声无息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效。

目前中学生“喜欢历史,不喜欢历史课程”已是不争的事实。

学生对于历史与历史课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态度,值得我们深思。

调查显示,一方面,中学生大多对历史饶有趣味,学生自己数量可观的历史类藏书便是明证,喜欢历史的程度位居各门学科前列;但另一方面,却消极地敷衍着一堂堂历史课。

打开练习部分,面对着填充、配伍、列举、问答之类的刻板题型,学生便是机械地翻翻教科书,以对号入座的答题方式予以应付。

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教材练习部分的设计拓展了思路,基于文明史主题的教科书为练习设计思路的开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们认为,形式上的丰富多彩,题型上的百花齐放,是增强趣味性、可读性的正确选择,也是吸引学生喜欢历史课程的有效手段。

因此,我们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力求形式多样,赏心悦目,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需求考虑,以情激趣。

如练习部分收录了数量可观的图片,其中有绘画、照片、邮票、地图、示意图、表格等,仅绘画一类就有名画、连环图、漫画等不同的种类。

每幅图片都向学生生动地呈现了历史过程中的各种情景,直观地展现着文字部分难以表述的内容。

这种图文并茂的训练习题势必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世界历史》(第一学期)综合练习部分,我们设计了如下一题: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对18、19世纪的欧洲历史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小张认为18、19世纪是法国人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起点是伏尔泰,顶点是拿破仑。

小王认为18、19世纪是英国人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起点是克伦威尔,顶点是瓦特。

1. 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思想家云集之地,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填写完成下表:

启蒙思想家

主要著作

主要主张

伏尔泰

 

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

 

 

 

 

《社会契约论》

 

2.左下漫画反映了发生在法国的什么历史事件?

在此之前,英国的哪一位国王也遭遇相同命运?

 

3.右上图所示法国的两份文件典籍分别产生于什么历史时期?

起了什么作用?

4.小王说“英国人黄金时代的起点是克伦威尔,顶点是瓦特”。

你认为他这样说的依据何在?

5.小张认为“法国人黄金时代的顶点是拿破仑”。

你是否同意?

请简单谈谈你的理由。

在练习题的题型上,我们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完全从教学目标出发,以喜闻乐见的风格吸引学生。

力求在淡化题型分类、采用专题形式、凸现综合训练上花功夫,在传统题型的影子中,我们揉合了寻史访迹、角色扮演、看图说史、编写故事、网上搜索、教具制作、学唱歌曲、读诗补句、计算猜谜、绘制平面图等多种题型。

练习部分的许多训练习题都体现了上述特点,下面仅举两例说明。

《中国历史》(第一学期)第8课中,我们虚拟了秦初一位农民的困境:

家庭一贫如洗,赋税相逼,邻居违法。

在学生归纳出秦朝“赋税沉重、刑律严苛”的暴政之后,请学生角色转换,思考“该怎样”的问题,作出明智的抉择,可以预料,会有学生选择“不得不反”的抗争,也会有选择“留得青山在”的逃避:

长城下的对话

牛二被征发去守长城,在长城下与马丙相遇。

牛二说:

“我的老父亲被官府抓去修阿房宫,大哥被抓去修驰道,现在我又被征发来守长城,家里只有老母和小妹,去年收获的12石米,上交后只剩下4石,我出来的时候,已经快无米下锅,怎么办?

马丙说:

“这算什么?

我大哥跟随蒙将军打匈奴,死在战场。

二哥修长城累死,我此去守长城也是生死难料。

昨天又来了家书说邻居侯五因为抗交粮税打死了官差,我一定会受牵连,说不定捉我的文书已经在途中,你说我该怎么办?

1.请你判断:

上述对话情景可能发生在哪一朝代?

为什么?

2.牛二所说:

“收获的12石米,上交后只剩下4石”是否符合史实?

对话中提到马丙的邻居

侯五打死了官差,你认为马丙会受牵连吗?

对于这两个问题,你判断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3.你认为牛二和马丙该怎么办?

请简述你的理由。

在《中国历史》(第二学期)第23课中,围绕“计划经济”专题,我们设计了“形形色色的票证”题:

形形色色的票证

老上海阿德师傅在六、七十年代,经常去外地出差。

他出差前,拿了上海粮票到粮管所兑换成全国粮票。

这样,才能解决出门在外的吃饭问题。

有一次他出差北京,看中了一段布料,只是付了钱就买了下来,送给他的爱人。

阿德师傅家经济比较宽裕,他到发放票证的部门,用高价买了一张自行车票。

后来,他又从单位搞到一张电脑票。

街坊邻居都说阿德师傅是个能人。

1.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凭证供应的物品种类繁多,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票证中,发行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票证是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中的情况,你觉得符合当时实际吗?

如有错误,请指出。

4.请你访问长辈,写出几种课文与练习部分中没有提及的票证。

我们相信,这些形式多样、面目一新的题型必然会大大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历史学习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

我们以为,设计练习注重趣味性,能使学生对待历史练习的态度有根本性的改变,变兴趣索然为兴趣盎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乐学历史、好学历史的目的。

四、探究性

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重视体验的自主实践活动,是一种既体现人文精神,又体现开发潜力和学会历史学习的综合活动,也是鼓励创新精神的活动。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双向互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原有的思维逻辑、认识水平得到激活和重构,并渗透自身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历史教材练习部分可以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为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媒体,其设计必须呈现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氛围的创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我们在《上海乡土历史》教材“中国近代文化的发源地”专题中,设计了“侬晓得哇”一题,列举了“一共、拢总、亨八冷打、国落三姆、一齐勒化”几个概括总数的词语,请学生调查其方言出处,从而归纳出“南腔北调的融汇”是上海话的一大特色的结论:

侬晓得哇

上海话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方言,这是由上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历史机遇所决定的。

1.请你考证下列两组方言的出处,并填入表内。

表一:

阿拉;伲、我伲;“阿是……”;小巴戏;社会、科学。

本土语

苏州语

宁波语

苏北语

日本语

 

 

 

 

 

表二:

一共;拢总;亨八冷打;蝈落三姆;一淘勒化。

本土语

浙江语

北方语

闽粤语

宁波腔洋泾浜英语

 

 

 

 

 

2.根据上述考证结果,你认为上海话的特色是什么?

显而易见,此类设计,蕴含着力求开放、注重实践,倡导自主、创新的探究思路。

同时,我们在学生答案的评价上力图摒弃僵死的统一标准。

我们已习惯于将原先的所谓标准答案改为参考答案,但重要的并不是名称上的改动而是理念上的根本改变。

一般说来,设计者提供答案是必要的,但这个答案并不是金科玉律、不可更改的“圣旨”,尤其是一些开放型练习的设计,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甚至是不确定的。

如《中国历史》(第一学期)第13课中,我们请学生设计隋朝时甲、乙两地的运粮路线,答案应不只是考虑河运,还可以考虑海运和陆路运输;又如《中国历史》(第二学期)第1课中,我们设计了“修复圆明园争论”一题,对于是否应该修复,显然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我们均应予以肯定。

运粮使者

隋大运河开凿完成后,假如你被任命为“运粮使者”,请你运用大运河,设计一条运粮路线,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把20万石粮食从洛阳运到长安。

任务二:

淮河北岸发生饥荒,诏书命令从余杭调粮赈济。

任务三:

涿郡急需军粮10万石,洛阳粮仓可以调拨4万石,江都可调拨6万石。

修复圆明园的争论

有人认为应该修复圆明园。

理由是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和精华所在,必须全面恢复,以使后人了解我国古代在建筑上的辉煌成就。

有人反对,认为被侵略者的烈火焚烧后的圆明园遗址,是铭刻在中华民族脊梁上的国耻,是每个中国人心头的一口警钟。

你认为要不要修复圆明园呢?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说你的想法。

此类练习的设计,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乃至标新立异。

无疑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综合性

历史是人类的历史,包含了人类的一切活动,从广义上说,历史学科是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有知识的总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历史的触角所及,必然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综合性,因而历史练习的设计也应该凸现其综合趋势,强化其与自然、社会的有机联系,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深化对历史学习的领悟。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包容性拓宽了教材练习部分设计的思路。

我们充分考虑训练设计时与其它学科相关知识的兼容。

如《中国历史》(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中,我们请学生用三字经句式补全《抗日歌》题,涉及语文学科内容:

九一八,日寇狂;侵占我,________。

________,提主张:

全民族,把日抗。

_______,不抵抗;打内战,是内行。

张与杨,搞兵谏;在西安,捉放蒋。

_________,炮声响;国与共,站一方。

淞沪战,敌胆丧;速决战,成梦想。

南京城,_________;血泪仇,永不忘。

游击战,敌后方;东洋兵,没方向。

保武汉,大战场;日本军,实力伤。

百团战,破囚笼;_____,美名场。

正义战,众人帮;日本国,投了降。

我中华,长城长;睡狮醒,站东方。

又如《中国历史》(第二学期)第13课中,请学生学唱《国民革命歌》题涉及到音乐学科素养:

工农齐唱《国民革命歌》

1.请你学唱《国民革命歌》。

2.根据歌词内容,你认为这首歌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战争时期。

3.歌词中“列强”是指____________;“军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派系的北洋军阀。

4.歌词表达了人民群众强烈的政治愿望与欢欣鼓舞的心情,反映了当时________________运动蓬勃兴起。

此外,练习部分的训练设计中,让学生计算“上海文明的肇始者”徐光启1607年的年龄题,涉及数学学科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影海报、制作东方明珠模型等题,又与美术、劳技学科相关等。

历史练习设计重视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充分借助其它学科的知识、技能,为我所用,突破了原有封闭式的历史教材练习部分的设计思路,开拓了历史学科练习设计的崭新天地。

我们认为,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练习设计综合性的优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无疑能增长学生的才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新教材练习设计对建构适合素质教育的教材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教材练习训练设计的探索还刚刚起步,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二期课改历史教材练习部分的设计将日渐成熟,成为二期课改中的又一个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