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455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单电路中考物理试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C.得到正电荷D.失去正电荷

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当一个物体失去电子时,物体的电子比质子少,带正电;

当得到电子时,物体的电子比质子多,带负电。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得到电子。

A。

4.(2018•盐城)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

由图知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已知丙带正电,则乙一定也带正电;

图中甲、乙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甲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C。

5.(2018•昆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B.带电的物体只会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

C.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

D.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A、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所以物体带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故A正确;

B、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故B错误;

C、摩擦起电的过程,本质是电子发生转移的过程,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故C错误;

D、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故D错误。

6.(2018•乌鲁木齐)高层建筑的墙体中有三根绞在一起的电线,可以用如图乙所示的“测量仪”把它们区分开。

小华将A、B连在一起时,小明将“测量仪”连接在X、Z两端,灯泡发光;

小华将B、C连在一起时,小明将“测量仪”连在X、Y两端,灯泡发光。

则(  )

A.A和Y是同一根电线,B和Z是同一根电线

B.B和Z是同一根电线,C和Y是同一根电线

C.A和Y是同一根电线,B和X是同一根电线

D.B和X是同一根电线,C和Y是同一根电线

(1)小华将A、B连在一起时,小明将“测量仪”连接在X、Z两端,灯泡发光,如图1所示;

图1中上面只剩下C端,下面只剩下的是Y端,则说明C和Y是同一根电线;

(2)小华将B、C连在一起时,小明将“测量仪”连在X、Y两端,灯泡发光,如图2所示;

图1中上面只剩下A端,下面只剩下的是Z端,则说明A和Z是同一根电线;

综上分析,C和Y是同一根电线,A和Z是同一根电线,则剩下的B和X是同一根电线,故D正确,ABC错误。

D。

7.(2018•淄博)如图所示,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戳穿)的轻质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两者相互吸引。

A.吸管带正电

B.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C.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

A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玻璃棒能吸引吸管,说明玻璃棒与吸管带有异种电荷,故AB错误;

CD、用餐巾纸摩擦吸管时,餐巾纸失去电子带正电,吸管得到了电子带负电,故C正确,D错误;

8.(2018•宜昌)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

AB、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吸管得到电子是带负电餐巾纸失去电子带负电;

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推开,则吸管和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吸管带负电;

故AB错误;

CD、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吸管带正电,说明吸管失去电子,吸管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一些,餐巾纸得到电子,故C正确,D错误。

9.(2018•自贡)如图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带电棒一定带负电B.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金属箔上带了同种电荷。

但由于不能知带电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所以无法判断金属箔上带的什么电荷。

故只有选项C说法正确。

10.(2018•达州)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带负电的物体有多余电子,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物体a上的一部分多余电子会转移到b上;

因为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瞬时电流方向b→a。

11.(2018•宜昌)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发电呢!

如图所示,几只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

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关于这个电路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果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电压

B.此时电路中有电荷在发生定向移动

C.水果中储存的是电能

D.把水果串联起来可以提高电压

A、电源是为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

水果是电源,为用电器即发光二极管提供了电压;

B、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中有电荷发生定向移动;

故B正确;

C、水果电池储存的是化学能,对外供电的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将多个水果电池串联起来,得到的电压是每个电池的电压之和,可以提高电压;

故D正确;

12.(2018•广州)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则小芳(  )

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原子核

D.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

图中金属球使小芳带电,且头发都带有同种电荷;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都张开。

但头发所带电荷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故ABC错误、D正确。

13.(2018•安徽)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A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带电体缺少电子,所以不可能有电子从金属杆流向金属箔,而只能是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金属杆上,故A错误,C正确;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负电荷将部分转移到金属箔上,从而金属箔带负电,而带电体仍带负电,故B错误;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是由于有多余的电子,则带电体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故D错误;

14.(2018•广西)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3.8V,则电压表V3的示数是(  )

A.1.3VB.2.5VC.3.8VD.6.3V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电源的电压,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3的示数即电源的电压为:

U3=U1+U2=2.5V+3.8V=6.3V。

15.(2018•北京)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闭合开关S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I1=I2B.I1>I2C.U1=U2D.U1>U2

由图知,电阻R1、R2串联,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I1=I2,故A正确,B错误;

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R1<R2,由U=IR可知U1<U2,故CD错误。

16.(2018•成都)如图所示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两个灯泡阻值不等,开关S闭合,关于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路中,U=U1=U2B.甲电路中,U>U1=U2

C.乙电路中,I=Il+I2D.乙电路中,I>I1=I2

A、甲电路中,两个灯泡首尾相接,则两个灯泡串联,串联分压,即U=U1+U2,故A错误;

B、甲电路中,因为两个灯泡阻值不等,所以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知U1≠U2,故A错误;

C、乙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分别经过灯泡L1、L2,然后汇合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两个灯泡并联,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l+I2,故C正确,

D、乙电路中,因为两个灯泡阻值不等,所以根据并联分流规律可知I1≠I2,故D错误。

17.(2018•武汉)如图所示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

ABCD

由实物图可知,灯泡与电动机并联,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一个开关控制灯泡支路。

A、由实物图可知,灯泡与电动机并联,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一个开关控制电动机支路。

与实物图不相符;

B、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一个开关控制灯泡支路,与实物图相符。

C、两个开关都在干路上同时控制灯泡和电铃,与实物图不相符。

D、两开关分别控制两支路,与实物图不相符。

18.(2016•贵港)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盏灯,且两灯发光情况互不影响的电路是(  )

ABCD

(1)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盏灯,电路既可以串联又可以并联,但并联时开关必须在干路上;

(2)两灯发光情况互不影响,两灯应该是并联的。

综上可知,符合要求的电路应该是并联电路,并且开关在干路上。

由图可知,A是串联;

B是并联电路,并且开关在干路上,C是并联电路,但开关在支路上。

D是串联。

19.(2018•绵阳)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由于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都带正电;

甲与丙相互吸引,因为吸引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即两球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故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综上所述,只有B说法正确。

20.(2018•绍兴)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

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如图:

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R1的电流增加a安,则通过R2的电流也增加a安

B.如图:

仍呈清晰的像,若物距增加b厘米,则像距也要增加b厘米

C.如图:

加水液面升高,若小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加c牛,则大铁球受到的浮力也增加c牛

D.如图:

保持杠杆平衡,若左侧增加d个钩码,则右侧也要增加d个钩码

A、由图知,两电阻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R1的电流增加a安,则通过R2的电流也增加a安,故A正确;

B、凸透镜成实像时,若要使所成像仍然清晰,物距增大时应使像距减小,故B错误;

C、加水液面升高,铁球仍然沉在容器底部,图中大铁球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大于小铁球,所以大铁球受到浮力的增加量大于c牛,故C错误;

D、杠杆原来平衡,两边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由图知左侧力臂小于右侧的力臂;

若左右两侧增加同样的钩码,由于右侧的力臂较大,所以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增加量较大,右侧下沉,杠杆不能平衡,故D错误。

21.(2018•怀化)下列各电路图中完全无误的是(  )

AB

CD

A、图中电流表与灯并联,故A错;

B、图中电压表与灯串联,故B错;

C、图中电压表虽然与灯并联,但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故C错;

D、图中电流表与灯串联,并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连接正确,故D正确。

22.(2018•陕西)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B.电压表不能测量L1两端的电压

C.取下L1时,L2正常发光

D.只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有示数

A、由图知,闭合开关S1、S2,两灯并联,电流表在灯L1支路,测量通过L1的电流,故A错;

B、由图知,闭合开关S1、S2,两灯并联,电压表在灯L2两端,由于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所以也可以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故B错;

C、由图知,闭合开关S1、S2,两灯并联、正常发光,取下L1时,L2两端的电压不变,还正常发光,故C正确;

D、只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只有一个接线柱连入电路,无示数,故D错。

23.(2018•临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子;

故A错误;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正确;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

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验电器向橡胶棒转移,故D错误。

24.(2017•辽阳)如图所示,小叶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和金属球都是绝缘体

B.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

C.玻璃棒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

A、玻璃棒不容易导电,玻璃棒属于绝缘体;

金属球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错;

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验电器不带电,当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移动到玻璃棒,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故B正确;

C、玻璃棒带正电,当其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也带正电,故C错误;

D、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D错。

二、填空题(共20小题)

25.(2018•江西)快乐学习,轻松考试,请你写出: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V。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答案:

1.5;

220。

26.(2018•无锡)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  电,用它去靠近一个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板会吸引不带电的轻质小球。

正;

吸引。

27.(2018•陕西)PM2.5颗粒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单位)的颗粒物。

有一款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空气进入净化器静电箱内被电离,使PM2.5颗粒带电,然后被静电箱的带电极板吸附,这是利用了异种电荷相  ,来实现对室内空气净化的。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颗粒带电后,会被静电箱的带异种电荷的电极板吸引,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净化。

微米;

相互吸引。

28.(2018•赤峰)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看到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张开,说明橡胶棒  。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因为带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张开,说明橡胶棒带了电荷;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带了电荷;

转移。

29.(2018•恩施州)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V。

电压表选0~15V的量程,分度值为0.5V,根据指针位置读数是4V。

4。

30.(2018•枣庄)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的结果。

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故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据同种电荷相斥可知,头发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会蓬松竖起来。

同种;

排斥。

31.(2018•齐齐哈尔)下列三种测量仪器中,使用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其读数为  。

(1)如图A所示,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电流表的连接是正确的;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5A;

(2)如图B所示,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故温度计的读数方法错误;

(3)如图C所示,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所以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错误。

A;

0.5A。

32.(2018•泰安)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吸引乙物体,乙物体排斥丙物体。

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甲物体带  电。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且丙物体带正电,因乙物体排斥丙物体,说明乙也带正电;

甲物体吸引乙物体,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甲带负电。

负。

33.(2018•绥化)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因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上  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

失去;

正。

34.(2018•攀枝花)如图所示,将吸管放在铁支架上,吸管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再用一带负电物体靠近吸管,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用带负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荷;

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绝缘体。

负;

绝缘体。

35.(2018•江西)简单电路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消耗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用电器;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提供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电源。

用电器;

电源。

36.(2018•威海)苹果园里铺满银光闪闪的膜,用途是  ;

这种膜表面涂有铝粉,若不小心刮到高压线上可能会导致 。

(填一种电路故障)

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反光膜,利用光的反射。

让每一个苹果都能充分吸收阳光照耀,促进苹果均匀着色,增糖;

由于反光膜表面的金属铝具有较好导电性能,一旦接触到高压线会瞬间引发线路短路。

利用光的反射,促进苹果均匀着色、增糖;

短路。

37.(2018•衢州)小柯在科技馆看到许多奇思妙想和趣味实验;

(1)奇思妙想﹣六冲程引擎。

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

则第五冲程相当于图中四冲程汽油机的  (填序号)。

(2)趣味实验﹣静电实验,实验情况如图所示,P1、P2、P3表示将小球B先后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位置

①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  。

②据图示情景,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1)甲图: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

乙图: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丙图: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丁图: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

由题知,第五冲程中,水注入气缸,气缸内的温度是比较高的,水就会迅速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运动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即与图丙相同;

(2)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应该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小球向右偏转,说明其受到了向右的力,由于小球与物体A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造成小球向右偏转。

由图可知,小球与带电体A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发现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偏转的角度在减小,即其受到的作用力在减小,故可得出结论:

电荷间的距离越大,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小。

(1)丙;

(2)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②电荷间的距离越大,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小。

38.(2018•菏泽)如图所示的电压表的示数为  V。

图中电压表用的是0~3V量程,一大格表示1V,一大格分为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V,因此其读数=2V+0.4V=2.4V。

2.4。

39.(2018•南充)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在其两端只接一只电阻值为12Ω的电阻R1,电流是0.5A.如果在电阻R1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值为8Ω的电阻R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  A,若将R2改为与R1串联在原电路中,电路中电流为

  A。

(1)已知“在其两端只接一只电阻值为12Ω的电阻R1,电流是0.5A”,

由I=

可得,电源电压U=I1R1=0.5A×

12Ω=6V,

在电阻R1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值为8Ω的电阻R2,

在流经R2的电流I2=

=0.75A。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I=I1+I2=0.5A+0.75A=1.2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