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492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docx

最新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铁路网络电子地图截屏,读图完成1~2题。

13.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所示思想家应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

14.右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

《庄子》载: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

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

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

③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5.《宋史·职官制》记载: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

”这里“抑又甚焉”主要指

A.相权进一步被削弱B.皇权进一步加强

C.分化事权,导致“冗官”D.宋代进一步完善了唐制

16.葛荃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

“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权利’”。

材料最能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专制主义C.事君以忠D.尊君敬祖

17.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B.宋明理学兴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思想的影响

18.《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

“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

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

”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

19.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

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

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20.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

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

这说明

A.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得人心B.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

C.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D.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

21.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

“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

D.斯大林体制建立

22.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

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23.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内,同11个国家建交,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

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

除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邻国。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朝鲜战争的冲击

C.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影响

第Ⅱ卷(必做140分+选做20分,共1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13道题。

其中36~42题为必做部分,43~48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历史、地理两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题号。

【必做部分】

38.(2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跌宕起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

国币万元)

——丁昶贤《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设备、资本、产值的统计和估量》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材料二1919~1933年美国农业经济各项指数表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9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

(8分)

材料三所谓国家干预经济,一般说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国家权力,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向,施以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及影响。

其表现方式可有多种类型,可以采取经济的手段,也可以采取行政的手段,甚至外交、军事等政治方面的措施以达到事先预定的目的。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在20世纪30年代“干预经济”的结局。

(6分)

39.(24分)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近代化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丁建弘《德国通史》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民族主义发端的政治、经济因素。

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路德宗教改革意味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端”?

(8分)

(2)据材料,概括归纳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4分)

(3)作者认为:

“德国统一之路具有革命和保守的双重属性,这种历史两重性在统一的后果中有明显的反映。

”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4分)

材料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民族主义息息相关。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族主义激发而成为国家的变革目标,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也是民族主义促迫下的产物。

——冯静《民族主义、现代化与国家——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诠释与反思》

(4)结合建国初的史实,评述作者的观点。

(8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国政府和公民应有的责任担当。

(12分)

42.(18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山东省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出了系列举措:

加强古籍整理,出版文化典籍和学术专著;创新“图书馆+书院”的模式,拉近民众与传统文化距离;加强文物保护,推选2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齐鲁文化走出去打响孔子品牌,澳亚文化节“聚焦山东”让独具魅力的齐鲁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材料二山东省D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注意挖掘发现和宣传富有时代特色的先模人物和群体,如“微尘”爱心团体、“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和“感动D市”十佳道德模范等。

草根榜样平凡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精神,可敬、可亲、可学,能凝聚起强大的道德力量,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弘扬传统文化举措的积极作用。

(10分)

(2)阐释材料二蕴含的价值观道理。

(8分)

 

【必做部分共140分】

40.(16分)答案要点

(1)经济信息: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从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

(4分。

每分句1分,最高给4分)

经济意义:

①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价格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②鼓励社会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③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6分。

每要点2分,每句1分)

(2)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养新的经济主体。

②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6分。

每要点2分,每句1分)

41.(18分)答案要点

(1)①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对立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我们党既看到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又看到存在的问题,既坚持了两点又抓住了重点和主流。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中全会针对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措施,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6分。

每要点3分,其中,前一句2分,后一句1分)

(2)①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全面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审慎行使行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建立健全问责和纠错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公民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性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12分。

每要点6分。

其中,要点①每句2分,最高给6分;要点②每分句1分)

42.(18分)答案要点

(1)①立足社会实践,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创新发展。

②整理出版文化典籍,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③创新文化传播模式,使其能够传递、沟通和共享,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④保护文化遗产,促进中华文明的研究,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⑤加强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的借鉴融合。

(10分。

每要点2分)

(2)①通过先模人物和群体精神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挖掘发现和宣传富有时代特色的先模人物凝聚道德力量,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③通过草根榜样平凡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精神引领人们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维护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

④先模人物和群体的事迹体现了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中实现价值。

(8分。

每要点2分,每分句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