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515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docx

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校本课程讲义

 

《成语典故与历史》

 

第一课时

成语故事与历史3月5日

一:

目的:

学好历史是学好汉语的基础,也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首要步骤。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语言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包罗万象,博古通今。

熟悉了解成语故事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获取知识,享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二:

成语摘要:

1、比喻刻苦学习的成语:

韦编三绝:

春秋孔子读易经

释义:

形容学习刻苦勤奋

手不离卷:

三国吕蒙得孙权器重鲁肃

释义:

手不离书,形容用功读书

2、比喻精神毅力的成语:

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齐攻鲁

释义:

形容振奋精神,鼓起劲头,勇往直前

磨杵成针:

唐朝李白

释义: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做得成

半途而废:

东汉乐羊子外出求学,中途归来

释义:

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3、表示诚实守信,说话算数的成语:

一诺千金:

秦末楚地季布将义气、守信用民谚: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比喻说话算数,决不无信

开诚布公:

三国蜀相诸葛亮辅佐刘禅陈寿《三国志》“开诚心,有公德”评语赞美诸葛亮的品质

释义:

比喻成意待人,坦率无私

金石为开:

西汉李广射石

释义:

诚意打动事物,对人真诚,可以感动人心。

第二课时3月12日

4、比喻知错必改的成语:

亡羊补牢:

战国楚襄王庄辛

释义:

比喻出差错后马上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5、改过自新:

西汉初淳于意之女缇萦救父

释义:

自觉地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6、迷途知返:

晋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

释义:

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过来

7、比喻环境或好领导对人的影响

三迁之教:

战国孟轲之母三迁

释义:

良好环境影响人的一生

千万买邻:

南朝吕僧珍品德高尚,宋季雅一百万买房屋,一千万买邻居

释义:

比喻有一个好领导是难能可贵的。

8、比喻极有才华的成语

才高八斗:

南朝宋谢灵运山水派诗人,宋文帝称其诗和书法为“二宝”

释义:

比喻才华出众。

出类拔萃:

战国孟子及其弟子谈论孔子、伯夷、伊尹

释义:

指卓越出众的人

南州冠冕:

三国庞统

释义:

赞誉才是卓绝的人

第三课时3月19日

9、比喻知恩图报的成语:

寸草春晖:

唐朝孟郊《游子吟》表达慈母对即将漂泊异乡儿子的深深的爱

释义:

比喻父母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10、比喻尊师重道,诚心邀请别人

程门立雪:

宋朝杨时拜程颢程颐为师

释义:

比喻尊师重道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三请诸葛亮

释义:

表示诚心诚意拜访或邀请人家

第四课时

成语故事与历史

3月26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知晓成语故事,对于学好历史有很大帮助,并能提升文科综合能力。

为满足学生要求,特进行如下教学任务:

一、成语首尾相连:

每班学生以座次为单位,编为三组,由组长牵头,说出第一个成语,然后由其他学生前后相连,说出不同的成语(可以是即兴的,也可以是事先准备好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二、成语故事与成语搭配:

大禹制水过门不入

武王伐纣四面楚歌

陔下之围令行禁止

祖逖北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闻鸡起舞中流击辑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竹林七贤璞玉浑金

岳飞抗金痛饮黄龙

三、故事讲解:

过门不入:

释义:

形容尽职尽责,公而忘私

四面楚歌:

释义:

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令行禁止:

释义:

法令严正,雷厉风行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释义:

惊惧、惊慌

闻鸡起舞中流击辑:

释义:

收复失地,报效祖国

退避三舍:

释义:

比喻作一定的让步,避免冲突。

璞玉浑金:

释义:

比喻天然,优质,未加修饰

痛饮黄龙:

释义:

表示收复国土失地的雄心壮志

第五课时4月2日

虚心求学、求才的成语

不耻下问:

《论语公也长》

释义:

不以向地位低、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虚心好学

释义:

表示诚意拜访或邀请别人

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成语:

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衣冠楚楚:

衣冠不整:

2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一诺千金:

开诚布公:

3尊规守纪,勤奋学习:

手不释卷:

开卷有益:

4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卧冰求鲤:

老来娱亲:

5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遵纪守法:

高风亮节:

表里如一:

第六课时4月22日、23日

本课内容:

以学生上网搜集为主,将成语故事进行分期整理:

先秦:

传说时代:

夏商周时代: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魏金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第七课时4月30日

由各组组长负责整理各时期成语上交。

第八课时

5月7日

成语分期:

一:

先秦:

远古人类产生时期——公元前221年

经历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奴隶制时代——春秋战国

先秦时期: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指原始社会——战国时期

先秦是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历史阶段

公元前2070年禹之子启建立夏,400余年后,公元前1600年桀暴虐,成汤灭夏建商;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建立西周;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反抗周厉王暴政,此后实行六卿会议,史称共和行政,这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此后周王势力衰微,分封诸侯,形成众多诸侯国,相互征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统一天下。

1:

尧、舜、禹的传说:

尧、舜、禹是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几位贤能的部落联盟首领,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其实质:

在部落联盟显贵家族范围内推选首领。

尧、舜、禹时代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的时期。

(1)过门不入:

大禹治水。

禹用疏导的办法,经历13年,战胜洪水。

为治水,禹力经千欣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四季勘探,治水成功。

释义:

形容尽职尽则,公而忘私。

(2)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地。

五岳山

释义:

表示前所未有,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3)羿射九日:

传说尧舜禹统治时期,天下太平忽有一天,东方升起十个太阳,后羿射九个太阳,尧劝告后羿留下一个太阳。

释义:

比喻为民除害,把人民从灾难中解放出来。

(4)下车泣罪:

禹做部落首领,释放被解押的罪人,认为,百姓有罪,在于一人。

释义:

比喻为政宽任

第九课时

2夏商周时期:

奴隶社会确立、发展繁荣

(1)、网开一面:

汤巡游,见猎人在树林四面张网,准备捕禽,汤对猎人说,撤掉一面,只留一面。

此语四处传开,40个诸侯部落归顺。

释义:

比喻从宽处理罪犯,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2)、覆水难收:

商末,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建周,发迹前,生活贫困其妻马氏离他而去,后姜子牙分封到齐国,马氏希望恢复关系,姜子牙对曰:

这好比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

释义:

比喻事已定局,无法挽回

(3)、同心同德:

姬发兴兵灭商,举行誓师大会,同心同德,周军阵前倒戈。

释义:

比喻人们一致共同努力。

(4)、惩前毖后:

武王辅佐成王,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叛乱,周公平叛,成王用隆重的礼仪迎接。

释义:

第十课时

3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1)挥汗成雨:

晏子使楚

释义:

挥洒的汗水象下雨一样,形容人多拥挤。

(2)十年树木:

春秋,管仲: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体现对人才的培养。

释义: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育人才不容易

(3)马首是瞻:

公元前562年,晋攻郑,秦援郑攻晋,公元前559年,晋郑攻秦,晋令将士看马头行动其手下将领带兵返晋

释义:

比喻服从指挥,乐于追随

(4)不耻下问:

卫国,孔圉尊称孔文圉

释义:

比喻谦虚好学

(5)一字千金:

战国吕布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挂于咸阳,声称增减一字赏千金

释义:

形容文辞精妙,价值极高。

(6)以邻为壑:

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水引入大海。

战国时期水利专家白圭被魏国请去当相国,白圭表露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领,自我吹嘘,治水本领超过大禹。

孟子驳斥,大禹治水把四海当水沟,顺水势疏导,与己有利,与人无害。

如今你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临国当成大水沟,结果,洪水流到别国,与己有利,与人无害,这种治水方法怎能与大禹相比呢?

释义:

比喻把困难或灾难转嫁于他人。

第十一课时

(6)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将庞涓攻赵,赵向齐求援,齐派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

魏赵交战魏军离开邯郸,退至桂陵,齐败魏救赵。

释义:

形容袭击敌人后方,促进进攻之敌撤回敌战术。

(7)秦晋之缘:

春秋初,晋献公把长女嫁给秦穆公,秦发生饥荒,晋坐视不顾,秦罚晋,秦牧夫人说情,两代与秦联姻,称秦晋之好。

释义:

指男女之间的姻缘。

(8)罚不当罪:

战国后期,战国著名思想家荀况集中精力研究,从事著述。

《正论》专门议论政治,提倡国君在百姓面前作榜样。

荀况主张刑法严明,赏赐与功劳相称。

释义:

表示处罚过宽过严,与自己犯的错误不相称。

第十二课时

二:

秦汉时期:

秦:

前221-前207汉:

前206-220

政治:

大一统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

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关系:

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对外关系:

丝绸之路

文化:

统一多样空前繁荣

(1)约法三章:

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关中,进咸阳约定三章,得到百姓拥护。

释义:

表示约定或提出几条规定,互相遵守。

(2)运筹帷幄:

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具有政治远见,和萧何、韩信称为汉兴三杰。

刘邦对大臣说,取得天下的重要原因是起用张良、萧何、韩信。

在军帐中出谋划策,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比不上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共给粮饷,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比不上韩信。

释义:

指拟定作战策略,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3)以古非今:

秦朝博士淳于越为秦始皇出谋划策,主张分封。

丞相李斯主张:

时代变了,情况不同,读书人应当学习法律,用古法来诽谤当朝,使扰乱民心,秦始皇赞同。

释义:

用古代的人事否定攻击今天的现实。

第十三课时

(1)夜郎自大:

战国——秦汉,生活在云贵川桂的少数民族部落联盟称夜郎,庄蛴做滇人统治者,秦统一全国,夜郎归秦国版图。

后成为割据势力汉使者至夜郎,不知汉与夜郎哪个大。

释义:

比喻无知,妄自尊大。

(6)力不从心:

东汉班超,投笔从戎,镇守西域,思念家乡,其妹写信给汉和帝,现力不从心,损害国家、朝廷,感动和帝,班超回师加封为谢声校尉。

释义:

心里想做某事,而力量受限办不到。

(2)百川归海:

西汉、刘安《淮南子》,讲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走向文明,如同千条江河归海一样,是历史的必然。

释义:

比喻许多的事物都汇集到一起。

第十四课时

三:

魏晋南北朝:

220——589

1乐不思蜀:

蜀后主刘禅,魏攻蜀,刘禅投降,至洛阳居住,封为安乐公,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蜀,刘禅说,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释义:

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2洛阳纸贵:

西晋左思喜欢三国历史,著《三都赋》,可以和《两都赋》媲美,在京城传抄,使得京城洛阳纸张突然涨价。

释义:

比喻作品深受人们喜爱,风行一时。

第十五课时

四:

隋唐时期:

581——907

政治:

调整政策,完善中央集权

经济: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

文化:

博大精深,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影响深远

1人杰地灵:

初唐四杰中,王勃出类拔萃著《滕王阁序》

释义:

人物俊杰,地方俊秀

2一字之师:

唐末诗人郑谷待人接物礼貌得体,得到司马图称赞,名声大振齐已和尚爱写诗,让郑谷指点。

《早梅》一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将“数”改为“一”贴切

释义:

比喻导师的作用。

3明目张胆:

唐朝大臣褚遂良担任中书令,辅佐高宗,已低价强买别人土地,监察御史韦思谦极为不满,上书弹劾。

释义:

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毫无顾忌。

一代楷模:

唐朝李靖是军事家任刑部、兵部尚书,多次立功,急流勇退得到唐太宗夸奖,太宗后赏他。

释义:

一个时代的榜样、模范

第十六课时

五:

宋元时期:

政治:

政权并立,趋向统一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商业突破坊、市界限,海外贸易大发展

文化:

科技三大发明

1开卷有益:

宋太宗立志弘扬传统文化,下令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

太宗认为只要翻开书卷阅读,就会有收获。

释义:

开卷指翻开书卷,表示读书,比喻古书有好处。

2小心翼翼:

宋朝贾贯中为官清廉,公正无私,但过于认真遇事不能当机立断,失去大臣省份。

释义:

形容举动十分认真,一点不敢疏忽。

3义挥而就:

南宋著名将领文天祥劝谏理宗,引经据典忠心耿耿,誓与南宋共存亡。

释义:

形容写文章、写字非常敏捷,很快完成

4过河拆桥:

元朝大臣彻里帖木耳,精明决断,任副宰相主张废科举,许有任反对,因为他靠科举为官,宣读废科举,等于过河拆桥。

释义:

比喻达到目的以后,把帮助过别人的人踢开

第十七课时

六:

明清时期:

政治: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文化:

科技领先,反封建专制民主思想和文学

两袖清风:

明朝于谦是著名英雄和诗人,受明宣宗赏识任河南、山西巡抚。

宦官专权,贿赂于谦,他甩甩袖子,就带两袖清风。

土木堡之战,英宗被俘,没给一样值钱的东西。

释义:

比喻为官清廉,除两袖清风外一无所有。

第十八课时:

检查学生笔记,日常作业。

第十九课时:

每位学生即兴说出五个首尾相连的成语,并给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