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523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9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docx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

A氧化亚铁与青瓷

   陶瓷虽有种种颜色,但除去近代发明的以外,可说各种颜色大都是由铁或铜所出。

既然铁和铜在釉中起着这样巨大的作用,那么单凭这两种元素,为什么竟能作出那样多的不同颜色来呢?

在这里首先应该探讨一下它的原因。

   先就铁来就,氧化铁中有氧比例少的氧化亚铁(FeO),和氧化例多的三氧化二铁(Fe2O3)。

釉中的铁如用还原焰加以煅烧,就能变成氧化亚铁;如用氧化焰加以煅烧,就能变成三氧化二铁,这些都已经在前面详加叙述过。

   在长石釉中如果氧化亚铁占到0.8%左右时,就能出现淡绿色,像廉价的窗玻璃和瓶子的绿色都属于这一类。

随同铁量的增多,从而颜色也渐浓。

如果达到1~3%左右时,就会出现美丽的绿色或青绿色。

假使铁再增多,那时还原将要发生困难,颜色渐呈褐色。

达到5%时,就呈糖稀一样的米黄色。

到8%左右,就呈赤褐色乃至暗褐色。

由于颜色过浓,如果釉累积到1.5毫米上下那样厚,看起来就变成纯黑色了。

    这种含有1~3%氧化亚铁的釉,正是自古相传已久的青瓷釉。

上面已经提到过,一般的岩石和土都是多少含有铁分的。

因此即使用含铁比例较少的长石质的岩石和土,若不格外加以注意除去其中的铁分,纵然毫不吝惜地任意焚去许多薪炭,结果仍不会得到纯白色的器物,大多自然成为带有绿色的陶瓷器。

   至于颜色的浓度,也如前面所理解的那样,若想使青瓷的颜色变浓,纵然增多其铁分,却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就是说,假如过多地增加铁分,反而会变成褐色。

为了达到使青瓷的颜色变浓这个目的,恰像是水深便增其青色一样,必须厚厚地挂釉,才能使它的青色具有深厚的感觉。

如宋代的郊坛窑与龙泉窑的青色釉,大多挂上两三层而后才有浓厚之感,便是这个道理。

根据目前看到的龙泉青瓷标本,一般约在0.5~1毫米之间,最美的“梅子青”釉甚至厚达1.5毫米以上。

正因为釉层特别厚,所以上釉技术也复杂很多,越发难能可贵。

   如果釉中富于长石而且含有多量的硅酸,就会增加釉的蓝色而近于青色。

若减少其中的硅酸而增加盐基,便会发黄而呈橄榄绿色。

假使再混以钡(Ba)或锶(Sr)等近似钙的元素,用来代替釉中的钙(石灰),就会使青绿色增加其艳丽的色调。

若将不大知道的锂(Li)元素混入氧化亚铁的釉中,便可出现美丽的青色。

据国外有人分析影青瓷的结果,证明确定是有这种锂元素存在。

但是,最近我国科学工作者曾将影青釉作了光谱分析,发现其中所含的锂仅为微量,因此认为锂在影青釉中呈蓝色的作用还有待证实。

   釉中除去锂以外,即或是混有一点不纯物质,也能使釉的光泽或色调稍有变异。

例如其中若含有少许的钛或锰等,就能增加黄色;若含有锌,就能增加蓝色。

宋代修内司窑和郊坛窑所在地的附近,正是锌的产地,因而在这些瓷釉里面可能有锌的存在。

   其次构成青瓷之美的条件,最好是没有浮光,而有沉着的色调。

像初期的越州窑等没有光亮的斑点,本来是由于釉中所含钙的过多结晶而成的。

但其通体恰似碧玉般的深厚光泽,正是因为釉的粘性过强,而未能善于处理气泡所致。

就是说,在烧制青瓷时的温度未能充分达到釉所需的熔度,或是因为没有能使高温保持它必要的时间,所以才发生了这种现象。

如果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应该认为是一个缺点,然而此种缺点反而增加了器物的美观。

明代的青瓷就与宋代所制的不同,具有很强的光泽,而无沉着的色调。

究竟是因为把此种“缺点”克服了呢?

还是窑的构造改变而不能出现此种“缺点”?

这确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东晋带有褐斑的青瓷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缺点”。

这想是偶然在釉或坯的某一部分,有铁分特别多的地方,那里的铁未能还原彻底,因而显现出黑色的斑点。

后来的人看到这种偶然的结果认为很有趣,于是便有计划地在某一局部加铁而得出了同样结果。

如唐以前的越州窑。

往往有的出现黑褐色(或赤褐色)斑点很有规则地排列着(但不多见),这种黑褐色也有不是用铁而是用铜作成的。

其它如元、明时期的龙泉青瓷上面往往也可见到点彩。

据分析是用当地出产的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略按规则地点画在已挂釉的坯上,烧成后即呈赭色或黑褐色,别具风格。

这种青瓷,日本人叫它“飞青瓷”。

   除了铁的分量和釉的成分可以左右青瓷之美观外,在青瓷的制作过程中还有烧窑法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制出美好的青色瓷器,在烧窑开始不久,即釉熔融以前要完全输送还原焰,差不多直到最后仍必须继续输送还原焰。

假设其间进入多余的空气而生氧化焰时,氧气就立即与釉中的铁结合而成三氧化二铁,这样釉就会发黄。

尤其当釉将要熔融的时候,如果还原烧成得不充分,就会略带浅黑,以后即便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将这种颜色去掉。

像这样开始就需要煤炭多的还原焰,但却不可便煤烟子(或名油烟)留滞(煤烟子若留于坯体上,到后来就非常不容易烧尽,以致残留下来造成污染);并且在烧高温时,窑内通风要非常良好。

但若完全燃烧就能发生氧化焰。

因而在这样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必须不断投送薪炭,这是很不经济的。

在我国华东一带春夏常有湿气,如此烧法困难很多,所以多有在台风季节过去而在空气干燥爽朗的晚秋或初冬方才开始烧窑的。

唐人陆龟蒙的诗中有所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大概就是由此产生的。

    华北一带窑的构造不如南方窑的通风上那样良好,而且是以短焰的煤炭为主要燃料,因此很难烧出还原焰,这样就自然形成在华北青瓷的颜色不够理想的情况。

所谓北方青瓷的汝州窑及其附近的青瓷,是一种带有褐色而涩滞的色调,不似南方青瓷那样的显现绮丽之色。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北方青瓷釉中的铁分不能全部还原而成氧化亚铁,其中一部分变成了三氧化二铁,这种三氧化二铁的黄色与氧化亚铁的绿色相混,于是就产生了北方青瓷特有的橄榄绿。

   如果窑的通风良好,就能使窑中热度的变化加速,从而窑内各部热的分布也不同,烧坏的自然较多。

在这个短时间内必须使热度上升,万不可让多余的空气进入,因而需要很多的薪炭。

同时由于烧坏的较多,所以说青瓷的烧制极不容易,难怪其价格颇高了。

   有些仿造的青瓷,其中最低劣的有一种“伪装的青瓷”,这是近些年来发明的在坯中混以铬元素的制品。

识别这种瓷的方法是,只要看看它的足底无釉之处,便可一眼望穿其真面目。

真正的青瓷,其无釉处呈黄褐色或暗褐乃至赤褐色,而这种伪装青瓷却照样显出绿色。

虽也有企图乱真故意涂上三氧化二铁使之显出赤褐色的,但仔细加以观察仍是可以识破的。

    为了增加釉色的深厚色调,青瓷的坯体也有选用铁分相当多(2%)的。

故此在某些情况下,即或釉中的铁分较少,而在烧窑时将铁分由坯中分解出来,依然会具备足够显出青色的铁分。

即使坯中的铁分很多,那么就是不挂釉的足底,在烧制过程中也能因火焰的作用而呈红褐色乃至黑褐色。

这种颜色恰似已氧化的铁色一般,普通叫它作“铁足”。

同时在口边等处釉薄的地方,也由于其下面坯体为氧所侵而呈褐色,叫作“紫口”。

在哥窑、修内司窑以及龙泉窑等青瓷中见到的所谓“紫口铁足”,即是因为坯体中的铁分过多而自然发生的现象。

这种紫口铁足与釉的绿色相映成趣,愈显出青瓷的美丽。

后来有鉴于此,又像是故意促成紫口铁足的样子。

其方法是用还原焰继续烧窑,待至釉中铁分完全还原,坯体也已烧成,而窑中温度多少降低以后,再稍微放进一点多余的新鲜空气。

这时空气中的氧便与高热的陶瓷器相遇,遂将未挂釉而裸露的坯中铁分,以及釉薄的口边坯中的铁氧化,于是“紫口铁足”的颜色就更加显著。

不过这种变化进行的时间要非常短促,必须作到釉的表面近处的铁分即使为氧所侵,也因釉中大部分的铁已为凝固的釉所保护而持续着还原状态,方不致影响青瓷的颜色。

这种火候确实妙不可言,因为它是经历几代积累下来的经验结晶,并不是文字和语言所能道尽的。

只有掌握了这种“决窍”以后,才能完全成功而无失误。

   在我国古陶瓷史上,青瓷的烧制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其中以越州窑系的青釉最属上乘。

唐朝时在今日浙江的绍兴附近曾烧青瓷称为“越窑”,属于这个系统的,例如吴越的秘色窑、南宋的修内司窑及福建泉州的青瓷器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空前杰作。

吴越的“秘色窑”最初虽在越州煊赫一时,然而到了南宋时代移至宁波附近的余姚,至明初时竟默默无闻。

“修内司窑”本是南宋的官窑,制出了所谓“铁胎骨”的青瓷。

当时在杭州附近,此种青瓷到处都在烧制。

又因为它是在北宋大观年间自河南开封移过去的,所以修内司窑烧制的青瓷一名“大观釉”。

清代雍正时督陶使唐英等曾为仿制这种釉色作过一番努力,但所仿的作品在釉调上似乎还大有逊色。

由于这种越州窑系的青瓷釉熔融时的粘性很小,所以在烧成上有些困难,往往在透明的釉面上出现细微的、浅灰色的结晶纹,普通叫它作“梨皮纹”。

   一般越州窑系青白釉的化学成分是:

不过根据推测,在它的碱土类中有可能是混入了锌盐成分。

因为在浙江古越州一带地方,产有白土状的硅酸锌,如果仔细分析其由铁而产生的釉色,就会发现混有锌盐的性状。

由此看来,秘色瓷的“秘密”也可以认为是在于这种釉料。

   另外,如初期南方龙窑的构造使烧成温度骤热骤冷,不似北方馒头窑温度的上升与冷却那样缓慢。

所以才能将这种熔度低、粘性小的釉料烧成像玻璃一样透明,否则恐怕也会发生类似钧窑的失透作用。

   青瓷中另一个分支是所谓处州窑系的青瓷釉,它属于唐代温州窑的系统。

至宋代名窑中像浙江省处州府的哥窑、龙泉窑、丽水窑等的青瓷与北宋官窑、汝窑以及类似的浙江省杭州府的修内司窑的青瓷等,都是赫赫有名弛誉中外的。

这种青瓷的特色是以淡青、粉青、苍青、翠青、梅子青之色为佳,而暗青、暗绿、暗黄绿等颜色都是下乘。

例如铁胎骨的哥窑色度较淡,可以说是一种淡青、粉青或月白青的色调,但其窑变之物却成为浅灰或灰黄色。

修内司窑和古龙泉窑都呈苍青、翠青或苍绿之色,其窑变之物多有暗绿、暗黄绿或灰绿色。

这些窑变大都是在烧成时没有完全还原,未出氧化亚铁盐釉,而其中一部或大部分被氧化,因此变成了黄色、褐色乃至黝色的色调。

   哥窑釉除去铁盐成分以外大体如次:

由于其中细微的气泡非常多,恰似聚沫攒珠一般,所以釉不透明,全体多呈粉青色。

同时釉中所含的铁盐较少,故很少有如龙泉窑、修内司窑那样的翠青、苍青的色度。

至于氧化铁的含有量,约占釉料的百分之一左右。

   哥窑釉的特征是釉层发生龟裂,普通都把这种现象叫作“开片”。

开片有大小之分的说法,古瓷界术语中把片纹交错的叫作“鱼子纹”和“蟹爪纹”,把重叠若冰裂的纹片叫作“冰裂纹”或“百圾碎”。

这种冰裂纹有大小深浅之分,因坯体氧化和污染程度不同而呈现黄褐、深黑之色,故有所谓“金丝铁线”的美称,也是鉴定哥窑的依据。

雍正、乾隆两朝在景德镇所作的铁胎骨仿哥窑,似哥窑而呈粉青色,色度相差不多,釉调也有滋润之趣,较比哥窑毫无逊色,通常把它叫作“年窑”,因年希尧主管而得名。

   修内司窑的青瓷与龙泉窑青瓷,二者在成分上及其他方面极为相似,很不容易区分。

只是修内司窑大多近似结晶质釉,龙泉窑则不然。

因此二者虽同为透明釉,而修内司窑的青瓷往往在釉面上有近似结晶的,即普通所谓的“梨皮纹”。

此种浅灰色的细微细晶,被认为是在越州窑系青瓷的釉面上经常出现的一个特点。

   从釉色上来说,修内司窑多有苍青色的鲜明色调,而龙泉窑的釉色因为烧成上的变化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尤其自南宋到元、明朝间,龙泉窑向国外大量输出,当时产量非常多,从而釉的种类也不在少数。

其釉料一般是用当地附近出产的柑桔类的灰,特别是以枳壳灰为主。

釉的成分大体如次:

   青瓷釉在它熔融不完全时(即用显微镜观察尚有高岭土分子存在时),釉的色调便有一种温柔而且鲜明之感。

如果烧得太过,使釉完全熔融,虽然光泽较好,却增加了黝暗的色调。

例如明清以后所制的青瓷大多如此,可能是因为窑的构造有所改进,使烧成火度增高,而将釉完全熔融的缘故。

下面是宋明两代青瓷的一般成分比较(见表7)。

   现在将作成美丽的青瓷的条件摘要如下:

   

(一)青瓷的颜色是由釉中所含的氧化亚铁产生出来的。

   

(二)氧化亚铁的分量约占1~3%左右。

   (三)釉色的浓度取决于氧化亚铁的分量和釉的厚度。

   (四)烧窑法用还原焰,因为青瓷之能否作成,主要在于还原焰是否可以完全出现。

   (五)釉色及其色调除烧窑法外,也取决于釉的成分。

   (六)釉若为长石质,其所含酸的成分必多。

表7

化   学   成   分

宋代修内司窑青瓷

明代龙泉窑青瓷

硅         酸

67.48

64.98

氧   化   铝

14.92

14.33

氧   化   铁

1.08

1.39

氧化钙、氧化镁

9.95

11.64

氧化钾、氧化钠

5.72

6.42

氧   化   锰

0.32

~

磷         酸

0.23

~

氧   化   钛

0.08

1.39

   

(七)酸性成分与盐基成分的比例,决定釉的颜色和色调。

   (八)由于釉中所用盐基成分的不同,其所产生的釉色和色调也互异。

   (九)釉色呈现柔软的色调,是因为釉中有气泡的缘故。

其所以产生是与釉的成分、烧窑火度以及高温的持续时间等都有密切关系。

   (十)紫口铁足是在坯体中含有铁分时出现的。

   (十一)在烧成时最后的一刻,因为放进一点多余的空气,而使紫口铁足的呈色更加显著。

   最近,我国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对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哥窑和青瓷残片作了详细的显微结构的观察,主要发现:

   1.哥窑瓷釉是一种析出钙斜长石柱状雏晶的结晶釉,这种大量析晶的钙斜长石是哥窑釉产生乳浊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

   2.哥窑瓷釉中的钙斜长石晶体之间的散射微料,是一种尺寸<2000

的亚显微空泡或气泡(见图21)。

   3.哥窑瓷釉的色调与铁氧化物的含量密切相关,以Fe2O3计在~1%时呈米白色。

含量与龙泉窑青瓷釉相当时(~1.5%)呈粉青色。

   4.龙泉窑青瓷釉在化学成分上与哥窑瓷釉雷同,CaO的含量甚至比哥窑釉高。

然而,物理化学分析可以说明,正是两者所处的CaO-Al2O3-SiO2参考相图的雏晶区截然不同,使龙泉窑青瓷的显微结构基本上保持玻璃釉的性质,而在外观上成为另一品种。

   5.哥窑瓷坯所用原料基本上以瓷石为主。

而龙泉窑青瓷坯不同。

原料之一明显含有碱长石,并有大颗粒钙长石。

   这一崭新的科研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哥窑与龙泉窑青瓷的胎釉特征提供了十分有益的论证。

近年来浙江云和窑类似哥釉的青瓷之大量出土,更为哥、弟二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B钧釉的乳浊现象

   过去一般关于古陶瓷技术的议论,大多是未见实物仅靠不完全的文献,或根据残留器物的破片而妄断臆测,因此往往在其间发生种种谬误。

但是到了今天,整理可利用的材料,区分一定的体系,并且都能搜索各家学说的优缺点,这此在学术的进步上来说是一种极便利的方法。

例如日本人中尾万三博士曾说过:

“中国南北地方窑的构造不同,从而其所烧成的陶瓷器也互异”。

他的这种说法从上述的意义看来就很有用处,而且导致了后来许多不同的见解和进步,其中争论最多的就是钧窑问题。

   钧窑是在河南省开封市附近有名的汝窑产地——临汝及其东北的禹县(古称钧州)一带烧成的。

它的特征是挂釉极厚,色青而不似青瓷那样具有透明感,很像蛋白石或牛乳中溶以青颜料一般。

通常在釉的表面有气泡痕,气泡多的甚至有如橙皮,或有蟹爪纹一般的裂痕累累。

若仔细观察其碎片,就可发现釉内同样存在气泡,最多时恰似棕榈树的横断面。

色彩不仅有乳青色,而且还有在乳青色中带紫红斑的。

因为钧窑系的瓷釉含有铜分,一经氧化焰便烧成青色。

至于釉中的紫红斑则是用某种特殊方法使之还原而成(根据中尾万三氏的意见)。

这种所谓的特殊方法,已在前面“火的作用”一节中加以说明,即是在局部上涂以还原力强的物质,单独使之还原的作法。

   这种紫红斑无疑是由于铜的呈色。

而其周围呈乳青色地方,实际上并不含铜而是含铁,仍和青瓷同样是用还原焰烧成的。

因此在技术上来说,可以看作是青瓷中的一种。

不过,为什么它能够现出与青瓷不同的色泽,这一点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在就临汝附近出土的乳青色钧窑瓷片加以分析,并与龙泉窑(根据日本陶瓷试验所对南宋紫口铁足的龙泉窑分析的结果)试行比较如表8:

表8

    成分

种类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钧  窑

66.95

14.12

1.68

9.95

0.67

4.44

龙泉窑釉

67.48

14.92

1.08

9.50

0.45

4.98

龙泉窑胎

70.52

20.40

1.99

痕迹

0.17

5.33

    成分

种类

Na2O

CuO

MnO2

P2O5

TiO2

灼减

钧   窑

0.55

痕迹

0.21

1.31

0.21

 

龙泉窑釉

0.74

 

0.32

0.03

0.08

 

龙泉窑胎

0.91

 

0.15

 

0.17

0.29

由上表可以看出:

除了含有较多的磷酸以外,钧窑釉和龙泉釉并无太大区别。

因此,钧窑系具有的特征——像蛋白石或在青色内混入牛乳一般的色泽,正是由于磷酸和氧化亚铁的作用。

   当釉中的铁变作氧化亚铁时,所显出的釉色与青瓷并无二致,而其中另外一部分又与一部分磷酸结合成磷酸亚铁,所现出的色泽与其说是绿色,不如说是灰绿色。

其余大都分的磷酸与钙结合成为磷酸钙,它在釉中极不容易溶解,变作细微的颗粒而混合在釉内,使釉呈乳浊状态。

假使釉过于炽热,这时磷酸亚铁和磷酸钙便行分解,磷变作气体形成釉中残存的气泡,而气泡照样使釉产生乳浊感。

   然而,究竟为什么这样一些气泡混在釉中就会产生像蛋白石那样的光泽或乳浊的感觉?

这种所谓乳浊现象在我国陶瓷美感上具有很大作用,有必要在这里略加说明。

   根据光学上的解释,光在均质的物体中,具有直线进行的性质。

但若在行进中遇到任何相异的物质,这时光线的一部分被其表面反射回来,而另一部光却行通过,只是比最初行进的方向有所曲折。

被反射的光量和通过的光量、以及光线曲折的角度,都因光的波长而有所不同。

例如空气本来是没有颜色的,但在其中有着无数的灰尘和水蒸气,当太阳光遇到这些情况,它的波长较短的紫光和青光多被反射而分散,而波长较长的黄光和赤光却未多改变方向而通过。

其结果是,天空看来全是青色。

至于黄昏时候的阳光,因为它是由空中斜射入我们的眼帘,所以有比紫、青那样的反射光更加艳丽的橙、赤等光,而形成所谓“夕阳无限好”的美丽景象。

其他如烟或雾由于看的角度不同,而有青白或褐色之分,也是同样的道理。

宝石中的蛋白石内不仅存在着空隙,而且混合着若干性质不同的物质,恰与含有大量灰尘和水蒸气的空气具备同样作用,于是就出现了此种蛋白石特有的一种神秘的青白色。

   再如我们常见的乳白玻璃,原是在透明的玻璃中放进许多不能熔成玻璃的分子,这些分子正像是空气中存在的灰尘与水蒸气一样。

假使将此种乳白玻璃加上高热,而使玻璃接近于熔融状态,这时玻璃中的不熔分子也将熔融成为和普通玻璃同样透明的玻璃。

如果再将这种透明玻璃骤然冷却,那些异分子便由于玻璃的粘度强而失去从其中分离的机会,因此照样熔融在玻璃里,而使玻璃仍旧持续其透明状态。

假若再用各种温度来煅烧此种玻璃,并且使之慢慢地冷却,就会因程度上的不同而将不溶于低温的物质微粒分析出来,变成略为阴暗且少有光泽,即是所谓蛋白石般的暗淡青白色的玻璃,乃至白色不透明的各种乳白玻璃。

这种现象通常叫作“玻璃或釉的乳浊现象”。

   玻璃中混用不熔融而能产生乳浊现象的物质有许多,其中自古以来就存在陶瓷中的有磷酸钙、硅酸、锡及气泡等等。

   单凭气泡一种就可胜任这种失透作用,这一点已在前面“釉的成分”一节里加以说明。

例如议论纷纷的所谓“兔毫”,曾有人认为只有使用未加淘洗的土灰,并且充分利用火来烧出的方是真物,而用硅酸烧出的则是代用的兔毫。

若根据这种说法,兔毫就是因为土灰中含有大量碱金属而产生气泡,由此所生的乳浊现象之一。

至于普通所说的兔毫,则是因釉中硅酸过多,或者因硅酸与磷酸过多而生的乳浊现象。

所以无论如何,兔毫本身总是一种乳浊现象,这一点毫无疑问。

假如自釉中把硅酸分析出来,那时主要发出的将是蛋白石般的青白色泽。

磷酸的化合物和锡一类的物质所生的现象虽也大致相同。

然而若大量将这些由釉中分析出来,就会变成完全不透明的白色物了。

   那种所谓海参般的灰褐色,同样为铁与硅酸共同产生的乳浊现象之一。

例如我国广东石湾所制的“泥均”窑灰褐色釉,就是先挂以富有铁分的釉,然后再挂上富有硅酸的釉而作成的。

但在宜兴所制的“宜均”窑灰褐色釉,却又是用另一种特有的方法,利用多次烧窑时附着在窑壁上的一种近似铁锈(俗名“窑汗”)的物质,而这种物质非常不易熔融,用来混入釉内就会呈现乳浊现象。

   钧窑中杂有赤、青、紫、白等鲜艳的色彩,这些都是产生乳青色的普通钧窑釉与含有铜分的釉混合而显出的,即所谓“铜的灰褐色”。

此外,还有在乳青色的钧窑釉的口边等处,釉熔融得极透而不出现乳浊现象的,这种完全透明的部分乍一看来,仿佛是北方青瓷。

同时,在北方青瓷中局部釉厚溜难溶之处,也可以看到有和钧窑系同样的乳浊现象出现。

这些迹象均足以表现钧窑与北方青瓷以及汝窑彼此间的关系是颇为密切的。

同时也说明了所谓“钧汝不分”的一部分道理。

   综合以上所述,钧窑是用还原焰烧成,它的乳青色是由于氧化亚铁和釉的乳浊现象而产生的。

呈赤色处就是铜的颜色。

带紫色处是由铜色与乳浊现象的青色组成的。

至于产生这种乳浊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釉中含有磷酸的缘故。

   为了探明造成的钧釉乳浊现象的特殊颜色的有效成分,最近我国山东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曾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于各地出土的大量钧釉标本作了光谱半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除一般陶瓷釉所共有的成分外,钧釉中含量可引起注意的元素只有磷、钛、铜、锡四种。

并且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认为钧釉是一种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釉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相混溶的玻璃相,以近似球形的细微液滴形式分散于另一玻璃基体中。

由于釉的颜色和透光性不同,釉中分散相的粒度也有明显的差别(参见图22)。

同时还得出证明:

钧釉是一个细分散体系,它的乳浊现象和蓝色,都是细分散相按照瑞利定律散射短波蓝光的结果。

由于短波光被散射,所以透过的只有长波光。

从图22可以看出,使之呈现上述现象的是粒度为40~200毫微米的液滴状玻璃相。

粒度在这个范围的分散相,反射定律已不能应用,而散射作用则是主要的。

   天青釉(图22a)中分散相的粒度约为40~80毫微米,而透光性较好的天蓝釉(图22b)中分散相的粒度则大部分在100~200毫微米之间。

图22c和d是从内釉标本的不同视域拍下的照片。

从这两个照片可以看出,这种釉在不同部位上存在着很大的结构差异,这种差异比早期宋均天青和天蓝釉之间的差异还要大,恰好反映了这种釉的颜色和透光性不均匀的特性。

从图22a和b所表明的釉外观同分散相粒度之间的关系来看,图22c是分散相较细的部分正是釉中透光性较差的月白色流纹部分。

图22d中分散相粒较大的部分,则是上述流纹间蓝色较深、透光性较好的部分。

图22e和f是外部紫红色窑变釉的两个不同视域的结构,它的特点同晚期宋钧天青釉相似,即在不同部位的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一新的科研成果对于了解钧釉特征十分值得重视。

   关于釉的失透作用不外两种原因:

有起因于成分的,也有起因于窑的烧成状态的。

在成分方面是,当釉的粘性小而组成结晶性釉时,混入游离硅酸、磷酸、锡盐、锑盐、锌盐和氟化物盐等失透剂,如此而使之呈失透作用。

我国宋代的失透釉,多是由于混有游离硅酸或磷酸所致。

其中属于汝窑和钧窑系统的如月白青、钧紫青、葱翠青等青色失透釉和钧紫红、珠砂红等赤色失透釉,以及在月白青与钧紫青中显出的紫红斑等都属于这一系统。

   一般来说,月白青和钧紫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