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558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博文高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一、选择题

2012年8月以来,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

下图为我国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

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钓鱼岛的地势是(  )

A.东部高,西部低B.西部高,东部低

C.南部高,北部低D.北部高,南部低

2.钓鱼岛南北距离大约是(  )

A.0.7千米B.1.85千米C.2.5千米D.3.6千米

【答案】1.C2.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钓鱼岛南部高,北部低。

该岛南北大约跨纬度1′,相距约为×111km≈1.85km。

下图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D.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4.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多洪涝灾害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5.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棉纺织工业B.麻纺织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D.电子工业

【答案】3.D4.A5.A

【解析】

试题解析:

【3题详解】

两幅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甲为湄公河三角洲,乙为尼罗河三角洲,甲地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A错;甲为热带季风,乙表示尼罗河三角洲,是地中海气候影响,气候成因不同,B错;尼罗河三角洲的主要河流尼罗河流经沙漠地区,水量不丰富,C错;两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都为流水沉积;D正确。

【4题详解】

图中甲三角洲都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夏季降水较多,多洪涝灾害,A正确;甲地农作物多水稻,小麦等,B错;乙地为地中海气候,C错;乙地居民多为白种人,D错。

【5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A城市为开罗,利用当地的

考点:

世界地理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东南亚几个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状况,属于识记内容,让学生掌握好本区的基本知识点。

读下面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6.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

A.小麦B.棉花C.黄麻D.水稻

7.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A.a工业区B.b工业区

C.c工业区D.d工业区

【答案】6.D7.C

【解析】

试题分析:

【6题详解】

图中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平原和沿海平原,这些地区降水多,地势平坦,灌溉便利,适合水稻种植。

【7题详解】

图中c工业区是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考点:

印度的工业和农业。

8.下列关于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亚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②西亚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西亚石油带以红海为中心④西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灌溉农业意义重大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察西亚的地理位置、地形、资源、气候、农业等。

西亚地形以高原为主,石油带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地区。

因此②③是错的。

据西汉《史记》记载,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的南方“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到宋朝时北方大量的人口南移,先进农具和灌溉工具的发明(唐时的秧马,宋时的新式水车)提高了生产力,使这一带“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苏湖熟,天下足”。

读材料,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9.西汉时,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交通落后②水系稠密③地势低洼④土质黏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南稻北麦”是我国目前农业地域的基本格局,它体现了(  )

①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②人类不断改造并战胜地理环境的结果 

③现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结果 

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亘古不变

⑤气候差异是产生农业地域基本格局的主要因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答案】9.B10.D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交通落后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10题详解】

“南稻北麦”的农业布局体现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而气候差异是主要因素;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不是亘古不变的。

考点: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影响因素。

点评:

难度一般。

解题的关键是调用课本知识,分析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10年8月5日,一块巨大的浮冰从格陵兰彼得曼冰川上崩离,形成一座260平方公里的巨大浮冰岛,这次冰川崩裂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北极冰川加速融化的关注。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12.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答案】11.A12.C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

【12题详解】

“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等需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属于GIS系统的主要功能。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3S”技术各自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13.沿海低海拔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经营热带丛林木材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原因是( )

A.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

B.这些国家是木材的主要消费国,森林减少会使木材价格上涨

C.这些国家航运发达,木材砍伐多就能增加航运收入

D.森林减少会造成CO2增加使这些国家农业增产

【答案】A

【解析】

沿海海拔低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经营热带丛林木材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原因是森林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A对。

这些国家海拔低,海面上升,会导致大部分国土被淹没,B、C、D错。

点睛:

森林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些国家海拔低,海面上升,会导致大部分国土被淹没,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安全。

有些国家甚至被迫举国迁徙。

14.热带雨林除被称为“地球之肺”外,还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湿度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绿色水库主要是指热带雨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作用,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护全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2)热带雨林蒸腾作用强大,雨林区降水丰富,维持全球的水量平衡;(3)热带雨林为无数的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化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

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的实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我国将“煤变油”基地设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的原因是(  )

A.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C.劳动力丰富D.接近原料产地

16.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③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15.D16.B

【解析】

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资源丰富,我国的煤炭资源产量丰富,但并没有过剩。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7.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18.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9.图示所在区域城市化模式为(  )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资源开发→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D.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答案】17.D18.B19.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以及特点,东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点。

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7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分布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平原,其作为商品粮基地最大的生产优势是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

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8题详解】

该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

故B符合题意。

【19题详解】

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大型国有企业建立较早,带动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珠江三角洲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另外,很多国外的企业都在此建厂,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设厂的原因是(  )

①劳动力丰富    ②地价低廉    ③多侨乡     ④国家政策优惠

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21.珠江三角洲大量吸引国外企业在此建厂的好处是(  )

A.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B.弥补建设资金不足,但增加了污染

C.促进经济发展,扩大耕地面积D.减轻了就业压力,但破坏了城市环境

2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答案】20.C21.A22.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0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在发展之初,地价较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再加上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的入驻。

另外,珠三角作为著名的侨乡,也是侨胞们投资的重要原因。

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1题详解】

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建厂,充分引进外资,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这是为珠三角带来的好处。

但同时也会造成珠三角耕地被占用、人口增加和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

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2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故不包括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D符合题意。

我国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非常丰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材料主要说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B.改善西部的经济结构

C.为了发展西部的油气工业D.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4.束缚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②西部人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

④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⑤中西部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答案】23.D24.A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西气东输的原因分析以及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限制条件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3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了主要是说我国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故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4题详解】

从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看,由于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再加上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因而束缚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

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014年5月4日当地时间(东二区)15时,我国总理李克强抵达埃塞俄比亚,开始对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进行为期8天的访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李克强总理抵达埃塞俄比亚时,北京时间是

A.3日9时B.3日21时C.4日9时D.4日21时

26.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期间(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B.北京地区昼渐长夜渐短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27.图中(   )

A.安哥拉的热带雨林分布广B.肯尼亚草原上有角马南北迁徙

C.埃塞俄比亚濒临波斯湾D.尼日利亚有高山高原气候

【答案】25.D26.B27.B

【解析】

【25题详解】

2014年5月4日当地时间(东二区)15时,李克强总理抵达埃塞俄比亚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和当地时间相差6个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4日21时。

【26题详解】

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期间为5月4日—5月1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北京地区昼渐长夜渐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27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肯尼亚草原上有角马南北迁徙,埃塞俄比亚不临波斯湾。

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日本与欧洲西部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28.下列关于日本和欧洲西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欧洲西部濒临太平洋

B.日本与欧洲西部国家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C.日本与欧洲西部气候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沛

D.地形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9.某高中国际班的同学到A国留学,发现A国的饮食以乳畜食品为主,其原因是(   )

A.A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可以从世界各地进口各种食品

B.A国家气候温凉且降水充沛,适宜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

C.A国家种植业发达

D.A国家的人们擅长狩猎

【答案】28.C29.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日本和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农业生产条件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8题详解】

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日本矿产资源贫乏,日本濒临太平洋,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海洋性强,地形以山地为主,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9题详解】

图中A国是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气候温凉,不利于农作物成熟,适宜牧草生长,因此畜牧业发达。

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西欧乳畜业发展的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空气潮湿,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西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西欧有喜食乳制品的习惯,历史悠久;冷藏保鲜技术的不断进步;西欧科技发达,实现乳畜业自动化发展。

30.下图是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板块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亚欧板块 ②—印度洋板块   ③—非洲板块

B.①—亚欧板块 ②—太平洋板块   ③—印度洋板块

C.①—美洲板块 ②—南极洲板块   ③—太平洋板块

D.①—美洲板块 ②—非洲板块    ③—印度洋板块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

根据图示板块边界的走向判断①为亚欧板块、②为印度洋板块、③为非洲板块。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题下列各题。

31.Q地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32.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

33.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B.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

【答案】31.C32.D33.A

【解析】

【31题详解】

试题分析:

读图可知Q地位于南美洲的亚热带地区的东部沿海,此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故选C。

【32题详解】

试题分析:

P、S两地都位于盛行西风带,P地位于山地的西侧,属于温带海洋气候,而S地位于山地的东侧,受山地的阻挡,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故选D。

【33题详解】

试题分析:

E、F、P三地自然带分布是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更替,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故选A。

考点:

南美洲

点评:

本组题考查南美洲的气候类型及成因、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南美洲的气候分布,理解其成因,掌握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下图为新西兰南岛示意图,高山顶部终年白雪,山间多冰川,西南端有典型的峡湾海岸。

2014年11月位于该岛的中国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4.有关南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缓东陡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热

C.常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D.东部河流较西部流速慢,结冰期长

35.形成西南部峡湾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海水侵蚀

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

36.伊利建设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新西兰的(   )

①丰富优质的原料 ②先进的技术、管理 ③广阔成熟的市场 ④便捷完善的交通网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34.B35.D36.A

【解析】

试题分析:

【34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高线及河流的走向可知,该山脉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且西陡东缓,故A错;该地区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热能资源丰富,故B对;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终年受西北风影响,故C错;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结冰期,故D错。

【35题详解】

该岛屿西南部地区多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冰川的侵蚀作用,故选D。

【36题详解】

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生产,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产,为乳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新西兰乳畜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对乳畜业生产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考点:

该题考查地理特征、外力作用及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下图中甲是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乙是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7.从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看,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出现的时间主要是(  )

A.aB.bC.cD.d

38.从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看,发展中国家在产品整个周期中处于(  )

A.设计环节B.营销环节C.加工环节D.设计、营销环节

【答案】37.D38.C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运用能力。

【37题详解】

图示甲反映d阶段开始出现销售量下降,则需要实施产业转移。

【38题详解】

结合乙图,发展中国家主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承担经济效益最低的加工环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回答下列各题。

39.这种产业迁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40.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39.D40.B

【解析】

【39题详解】

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属第二产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业化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但工业进入内地,会对我国工业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40题详解】

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劳动力工资占成本比例较高;香港人多地少,经济发达,地价很高,也是制造企业转移的原因之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

41.世界的海陆分布。

(1)七大洲面积: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大洲分界线:

图中的a_______________山,b_____________运河,c_________________海峡,d_______________海峡,e_____________运河,f______________海峡。

(3)四大洋:

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