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583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0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

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

1.人物型漫画

 

参考答案:

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

(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

(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

(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

2.事物型漫画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

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

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

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

(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

(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3.情节型漫画

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注意:

(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

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

变化:

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

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

(3)结合标题,思考变化原因结果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这幅漫画讽刺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有事不办,一拖再拖,直至拖到没有为止的官僚主义作风。

练习: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讽刺了那种把别人的功劳加到自己身上,向领导或上级邀功的人。

三.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

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漫画是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说明道理的。

一幅漫画中人物的形象、动作、语言以及其他事物、文字等往往都蕴含着深意。

解答此类题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漫画的各个细节,精心研读其中的文字。

1、看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画面。

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看画注。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

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看夸张处。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

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第二步:

正确理解联系现实展开想像,揣摩画外之音。

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现象。

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1、看画面指向,对应生活中某类现象;

漫画是用某一件具体的事件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类现象,概括寓意时不可范围适当,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随意引申。

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抓住漫画的寓意——夸张、比喻、幽默、对比之处,捕捉到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作者的态度。

联系现实生活,确定最佳画意点。

第三步:

明确表达

把握了漫画的内容和主旨后,就可以开始答题了。

(具体方法见题型)

【漫画题常见的题型】

【题型一】说明(描述)漫画内容

【题型特点】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

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它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分析综合和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漫画内容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围绕一个中心去说明。

例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100个字。

答:

画面中有两根正在燃烧的蜡烛,一根比较瘦小,另一根粗壮高大,发出的火焰也比较大,那根瘦小的蜡烛顿起嫉妒之心,用自己的火焰将那根高大的蜡烛从半腰烧断。

(2)给这幅漫画起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0个字。

答:

嫉妒

【方法指导】

客观——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但如果是事件类的画面,有情节的发展,需要用记叙性文字,可以对画面内容做前提的交代或结果的推测,但不能超越面画所提示的合理范围之外。

全面——即关注画面所有内容,不能丢掉每一个细节(动作、表情等)。

有序——(1)整体介绍画面的组成。

(2)对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

【练习】

1.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2005年高考天津卷)

解析:

这一题考查的是描述画面和概括主题。

这个漫画由两幅画面构成,形成一种情节发展兼对比的关系,所以概括寓意时正反两面都要关注到。

(反对什么?

肯定什么?

漫画中描画的对象是几只小狗,画面由两幅图组成,应该用叙述结合说明的表达方式。

可描述为:

“一只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几条小狗,昂着头,雄赳赳地走在马路上,结果前几只都掉入了窨井,而戴着墨镜,靠拐杖探路的盲狗却幸免于难”。

寓意:

告诫人们要踏踏实实,关注今天,关注脚下,不能好高骛远。

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记叙性文字,向人介绍漫画中人的故事,结尾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100个字)

答:

画中人不顾一切追求不义之财,当他扯掉“义”的信条,钻进不义之“钱”中,也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诚信是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不能见利忘义。

            【题型二】解读漫画寓意/拟写标题

解读漫画寓意,要从标题、主体、画注入手,多角度全方位地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准确地表达出来。

题目则是漫画的眼睛,好的题目一方面能准确表达寓意,另一方面又意蕴深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

例1.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

要求:

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

(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仔细观察画面的内容,理解画注的意义。

更要注意画面中的细微差别。

画面上的四个人前三个都在划桨,第四个却拿着鱼网,正准备捞取船前头跃起的鱼,与画注“团结奋进”格格不入。

【参考答案】寓意:

讽刺那些貌似团结合作,实际上总想为自己捞利益的人。

标题:

坐收“鱼”利

例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为漫画起一个简明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语言写出漫画的含义。

(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爱”与“碍”。

(谐音法)

“溺爱之下难成材”“有时,爱也是害”、(寓意)

“沉重的爱”、“扭曲的爱”(主体)

⑵讽刺了那种由于过份溺爱,而影响下一代成长的不良现象。

提醒人们爱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解读寓意方法指导】

1.明态度——分为三种

①“讽刺”“揭露”“批评”,画面往往是反面题材,针对社会发生在部分人身上的一类现象,这一类占漫画的绝大部分。

②“赞扬”“肯定”“反映”,画面常为正面题材

③“告诉”“提醒”这类漫画往往涉及面较广,足以引起全社会人们的思考,进而反省自身的行为,寓意既可以从现象的本质入手,又可以从正确的做法或相应的对策方面概括。

2.挖本质——包括范围和本质。

【拟标题方法指导】

找重心——要紧扣画面内容和寓意去思考。

选方法——①中心事件描述法 “某公下蛋”

②直接揭示寓意法。

“嫉妒”

③引用画中语言法 

④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坐收鱼利”(谐音)“爱”与“碍”。

(谐音法)

有意蕴——漫画的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留给人回味的空间,讽剌性强,令人回味无穷。

练习.1。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为该漫画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试分析此漫画的寓意。

答案:

(1)示例:

拔河/方向。

(2)该漫画讽刺了只顾各自埋头干活,不看方向、不讲协作的高耗低效的工作方式。

(意思对即可)

           

2.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⑴标题:

⑵寓意:

参考答案:

⑴错位。

⑵讽刺了教育中违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客观规律),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阶段脱节的现象。

合乎要求,意思对即可给分。

          【题型三】谈对漫画理解、感想和评价

1.请欣赏下面这幅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你对这幅漫画的感想(30字以内)。

要求:

思想健康,表意明确,语句连贯得体。

(年高考语文辽宁卷)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写漫画读后感。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画面的内涵,该题画面由三个连续的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是孩子上学,母亲不放心紧跟其后;第二幅画面是孩子上学,父母不放心紧跟其后;第三幅画面是孩子长大了,双方父母还是不放心,都紧跟其后。

【参考答案】标题:

可怜天下父母心/放手也是一种爱

感想:

现代的父母都怎么了?

难道不知道,孩子的路要自己走吗?

老鹰让小鹰自己飞翔,小鹰才能翱翔蓝天啊!

(或父母一生的溺爱,并没有换来理解和真情。

【方法】

1.深入理解漫画内容和寓意。

2.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谈出个人的观点、态度。

3.要求要紧扣寓意,对寓意有所深化和延展。

做到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练习:

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参考答案:

内涵:

时间是个不可逆的人生历程。

少年时源于一种对生命的好奇与挥霍,老希望把时间前移;老年感慨于“夕阳无限好”,希望时间为自己倒流,抓住生命的美丽,弥补人生的遗憾。

这两种愿望都是人之常情,但又是不可实现的,所以要把握当下,珍惜人生的每个过程;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

【题型四】根据漫面拟写广告词

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要求:

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16个字)(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公益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设计公益广告词,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

而采用看漫画写广告语的题型难度就大了。

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明白漫画内容,其次再结合公益广告语的一般写法及本题的要求来拟写。

该画面是个“毒”字,一个人站在“毒井”的边缘,画注是“吸一次试试看”,“毒井”下面是个头颅。

可见吸毒的结果多么让人痛心。

【参考答案】毒品,生命的陷阱/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接触毒品,结束人生。

/如果你想走完完美的一生,请别尝试毒品。

/莫让毒品遮慧眼,要让健康驻人间。

/毒品——世间第一大温柔杀手。

/享一时飘逸,变一堆白骨。

/积极行动,堵死毒品来源;自觉斗争,远离毒品诱惑。

/抵制诱惑,远离各种毒品;珍爱生命,创造美好人生。

【方法指导】

①语言朴实,通俗易懂。

②语句优美,巧用辞格。

(比喻/对偶/化用诗句)

③音节和谐,朗朗上口。

【练习】.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要求:

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20个字)

答:

为了您的幸福生活,请你远离短信欺诈!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2.下面两幅图都是有关口语交际的,请整合图1、图2的内容,写一段文字,介绍口语交际如何才能做到得体。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简明,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得体的言语一定是适度的,既要关注交际心理的适度,也要注意修辞的适度。

极度忽视交际心理或修辞的言语是不得体的,一味迎合交际心理或极度追求修辞也不能算是得体的。

【解析】【分析】读这两幅图,图中有纵坐标和横坐标,图1的横坐标左边的内容是“极度忽视交际心理”,右边的内容是“极度关注交际心理”。

图2的横坐标左边表示的内容是“极度忽视修辞”,右边的内容是“极度关注修辞”。

两幅图的纵坐标上面都表示“非常得体”,下面都表示“非常不得体”。

综合两幅图分析图中的曲线的意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口语交际方面,极度忽视交际心理或修辞的言语是非常不得体的,一味迎合交际心理或极度追求修辞也不能算是得体的。

关注交际心理方面要适度,修辞方面也要适度,那么,言语一定是得体的、适度的。

故答案为:

得体的言语一定是适度的,既要关注交际心理的适度,也要注意修辞的适度。

极度忽视交际心理或修辞的言语是不得体的,一味迎合交际心理或极度追求修辞也不能算是得体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

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

整合图1、图2的内容可知​​得体的言语一定是适度的,既要关注交际心理的适度,也要注意修辞的适度。

极度忽视交际心理或修辞的言语是不得体的,一味迎合交际心理或极度追求修辞也不能算是得体的。

 

3.下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解析】【分析】本题所给的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1’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要求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加以说明”,然后分析图的构成,把握构成的顺序,因为题干说这是“3+1+1”模式,所以应从“高一新高考改革3+1+2模式”开始,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语文、数学以及外语这必考3科,第二个部分由限选一科和任选2科共计12种组合构成。

考生逐一把这些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拟写的时候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

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4.下面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漫画《跌一跤,且坐坐》,请按要求,表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图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内容:

(不超过50字)

寓意:

(不超过30字)

【答案】内容:

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和雨伞放在旁边,漫画右上角题写“跌一交,且坐坐”等字样。

寓意:

生活中人难免会跌倒,此时应从容淡定,笑对挫折。

【解析】【分析】本题说明主要内容时,要写出图中的关键点:

坐在地上的人、身边的包裹和雨伞、图画的文字“跌一交,且坐坐”。

第二问要求写道理,注意不要就事论事,应把具象的画面转换为抽象的道理、观点,把“跌一交,且坐坐”的意思转化为“遇挫折,要从容”等。

故答案为:

内容:

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和雨伞放在旁边,漫画右上角题写“跌一交,且坐坐”等字样。

寓意:

生活中人难免会跌倒,此时应从容淡定,笑对挫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5.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公牛挤奶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文字除外)。

(不超过45个字)

(2)请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35个字)

【答案】

(1)一位头戴帽子穿一身工作服的人,坐在小桶前的矮凳上给公牛挤奶,公牛惊奇地看着挤奶者。

(2)漫画讽刺了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的主观主义者。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所给漫画,从主体上看,是一头牛的形象,牛的身侧有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

从人物形象上看,戴着帽子,身穿大褂,应当是着的工作服。

联系漫画题目和他身后的桶看,他在挤奶,牛在扭头看着挤奶工,图上的文字细节照应了漫画标题。

概括漫画的主要内容,语言要简洁明了,注意文字除外及对字数的要求。

(2)给公牛挤奶,首先是违背常情的,身穿工作服做着样子,备着桶,连牛都感觉诧异,明显是讽刺,概括时,要注意思考揭示的是哪类现象。

在这幅漫画里,比较明显的是违背客观规律做事,违背客观规律的具体现象就是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答题要用规范性语言,如“这幅漫画讽刺了……”,表达突出针对性,并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

⑴一位头戴帽子穿一身工作服的人,坐在小桶前的矮凳上给公牛挤奶,公牛惊奇地看着挤奶者

⑵漫画讽刺了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的主观主义者。

【点评】⑴该题考查漫画类图文转化的能力。

该题要求说明漫画内容,完成这类题目,首先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抓住矛盾;接着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再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答题时,注意有一定顺序,可以先主后次,在字数许可范围内尽可能详细。

⑵该题考查提炼寓意的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读懂漫画,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6.阅读漫画《失落的一角》,联系第一、第三幅图的文字,给另外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

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答案】示例:

②因为缺失一角,它滚动很慢,所以有机会停下来欣赏小花,但它并没有放弃寻找那一角。

④最终它发现,在它不完美时,它才最真实、最快乐,于是它丢掉了那一角。

【解析】【分析】题目中给出了四幅图画,要求联系第一、第三幅图画的文字,给另外两幅图画配上文字,并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图画,明确图画的内容,找出四幅图画之间的关联,写出答案。

本题所给图画的题目为《失落的一角》,第一幅提示一个圆缺了一角,它因不完美而不快乐;第三幅提示找到了那一角,圆完美了,但它却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依然不快乐。

可见是四幅图画是围绕圆的残缺与完美、快乐与不快乐展开的。

据此可推知,第二幅图中,缺了一角的圆与小花在一起时是快乐的,但此时它并没有忘了寻找自己缺失的那一角;第四幅图中,缺了一角圆在前面,而“一角”被丢在了后面,可见是圆主动丢掉了一角,它主动追求不完美,因为这样它才会真正快乐。

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写出本题答案。

注意语言通顺连贯。

故答案为:

示例:

②因为缺失一角,它滚动很慢,所以有机会停下来欣赏小花,但它并没有放弃寻找那一角。

④最终它发现,在它不完美时,它才最真实、最快乐,于是它丢掉了那一角。

【点评】本题是图文转换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漫画,明确漫画内容,最后根据第一幅和第二幅的漫画内容和题目要求对漫画进行描述,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对漫画进行进行表述。

7.描述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30字。

【答案】内容:

漫画标题为“视死如归”;漫画左侧足一个骑着自行车横穿马路的男青年,面对疾驰而来的小汽车,无所谓地挥挥左手;而右侧的小汽车司机异常吃惊,吓得脑袋从前窗伸出来,紧急刹车才避免了撞飞青年的惨剧,后座的乘客也吓得睁大了眼睛。

寓意:

要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

【解析】【分析】该漫画由标题“视死如归”和左右两幅图构成。

分析左右两图之间的关系,左侧骑自行车人无视交通过规则是因,右侧开汽车的人和车上乘客反应是果。

因此表述时,先说标题,然后描述左侧图,再描述右侧图。

理解漫画的寓意,细致观察漫画内容,①找出对象.②思考讽刺或颂扬的原因。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注意夸张、变形之处,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③联系现实,由物到人。

想象要合理。

分析该漫画中骑自行车的人和开车的人的表情,结合生活实现,可分析出该漫画的寓意是要要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

故答案为:

内容:

漫画标题为“视死如归”;漫画左侧足一个骑着自行车横穿马路的男青年,面对疾驰而来的小汽车,无所谓地挥挥左手;而右侧的小汽车司机异常吃惊,吓得脑袋从前窗伸出来,紧急刹车才避免了撞飞青年的惨剧,后座的乘客也吓得睁大了眼睛。

寓意:

要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8.下面是某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在处理垃圾时,农户先把垃圾粗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废弃有害垃圾,然后由保洁员运至村组垃圾站,再分拣为三类,其中可回收类废品收集变卖,有机垃圾将集中放进发酵池,有害垃圾将运送至焚烧厂。

【解析】【分析】本题为流程图,解题方法为:

①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

②词语不能被遗漏。

③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

如本题总体顺序为“农户粗分”→“保洁员转运”→“村组垃圾站”分拣→分类处理。

“农户粗分”下面有三类: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废弃有害垃圾”;“村组垃圾站”分拣的垃圾又分三类:

“可回收类废品”“有机垃圾”“有害垃圾”。

其中“可回收类废品”下面是“收集变卖”,“有机垃圾”下面是“集中放进发酵池”,有害垃圾下面是“运送至焚烧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