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06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教案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人教Word文件下载.docx

2.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

异,中原汉族成为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周边少数民族成为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

(2)由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一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

各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育、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贸易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

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产生。

(3)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需要而发动的。

游牧民族

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

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进行征服。

3.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融合,是历史上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

①上古神话中黄帝蚩尤的传说与华夏族的形成,实际上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大融合。

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充 

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其中北魏更为突出。

④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

⑤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

⑥清朝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度。

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⑦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民族融合是受经济规律支配的。

落后民族在先进地区建立政权,终要适应相对发展的经济基础,引起本民族的改造,为被统治民族所同化。

4.古代人口迁移 

古代人口流向有两类:

一是由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

二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

(1)第一种流动的主体是少数民族。

①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

特点是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武装入侵进行。

②情况:

战国到东汉时的匈奴,西晋后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唐初的突厥,五代至宋的契丹,宋元时的女真、蒙古,明代蒙古瓦刺与满洲都先后南下中原。

(2)第二种流动:

①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是政治中心,成为争夺政权和异族入侵的主要目标,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终于导致北人南迁。

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

唐朝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使北方战乱不绝,致使北民南迁,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后期。

北宋靖康之乱使黄河流域居民大量迁入东南地区。

(3)人口迁移具有重大意义:

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改变了中原人口过于集中的情况,人口渐趋合理分布;

北人南下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5.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①秦朝征服越族后,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对珠江流域进行管辖。

②两汉在西北设西域都护;

在云贵川设郡县。

③唐朝在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在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

④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台湾),在边疆设云南、辽阳、岭北等行省。

⑤明朝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⑥清设将军、办事大臣管辖边疆,在台湾设台湾府。

6.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发展概况 

①匈奴:

我国北部蒙古高原的古老少数民族。

战国时建奴隶制政权,秦汉时与中原政权处于和或战的状态。

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北匈奴雄踞北方,并控制西域。

后经东汉的反击,匈奴或降于鲜卑、或南投汉朝.大漠南北不见踪迹。

西晋时,居住于山西中、南部。

304年,贵族刘渊建汉,后灭西晋。

十六国时,建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

②越族:

散布于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

秦派兵攻打越族,设置郡县,移民。

汉武帝时,继续建立郡县,加强同越族的联系和管辖。

三国时的山越人与汉人共同开发江南。

③羯族:

西晋时内迁,后建后赵。

④氐族和羌族:

西晋时内迁,居西北及北部。

十六国时,氐族建前秦、后凉、成汉。

后一度统一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后,统治瓦解,羌族在十六国时建后秦。

其一支党项族在北宋时建立西夏,后被蒙古所灭。

⑤鲜卑和契丹:

十六国时,鲜卑建前蒸、后燕、西秦、南凉、南燕五个政权。

其拓跋部建北魏,后分裂为东西魏。

契丹是鲜卑族的一支,唐末开始农耕和定居。

后建立契丹国,改为辽,与北宋对立,后被金所灭。

⑥突厥:

六世纪中期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

后控制兴安岭至里海广大地区,隋时分裂。

唐时,大败东突厥,唐在其旧地设都督府。

后西突厥也受唐管辖。

⑦回纥:

维吾尔族的祖先。

8世纪强大起来。

唐时,其首领接受册封,改名为回鹘。

9世纪,其政权瓦解,大部西行迁入甘肃、新疆。

⑧南诏:

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唐时分布于云南西北洱海一带,称六诏。

后由南诏统一。

唐玄宗时被册封。

五代十国时,南诏改名为大理,统治云南、四川等地。

南宋末年,被蒙古所灭。

⑨吐蕃:

藏族的祖先。

7世纪时松赞干布统一各部。

唐时,与唐和亲会盟。

⑩蒙古:

北方古老民族。

12世纪时,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政权,先后灭吐蕃、畏兀尔、金,建立元朝,灭南宋后统一全国。

后被明所灭,入北方大漠,分裂为鞑靼和瓦刺两部。

明末清初,又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

清军人关后,先后臣服清。

康熙时,准噶尔部发生过叛乱。

乾隆时.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满族:

其祖先是靺鞨,7世纪时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

8世纪时,唐设黑水都督府,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五代时,黑水发展为女真。

北宋时建立金,后与南宋对峙。

1234年被蒙古所灭。

明时,居于辽东的建州女真强大起来,统一各部,于1616年建立金。

后皇太极称帝改称清。

1644年灭明入关统一全国。

7.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①西汉:

我国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

②东汉:

我国铸铜、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

我国铸铜、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③唐朝:

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

波斯的胡椒等输入我国,我国的瓷器等输入波斯;

纺织等技术传人大食。

④北宋:

越南占城稻传人我国。

⑤明朝:

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人我国;

我国的丝绸、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

8.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1)西汉:

印度的佛教传到我国。

(2)唐朝:

我国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

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

高丽乐、中亚舞蹈、西亚宗教传人我国。

(3)南来:

我国指南针传到阿拉伯、欧洲等。

(4)元朝:

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欧洲。

(5)明朝: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流传国外,欧洲水利技术传人我国。

9.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1)东汉:

日本倭奴国王、大秦王派使臣来我国;

甘英出使大豢未果。

日本、大食、天竺派使者来华;

我国派使臣去天竺。

(3)元朝:

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区派使者访问大都。

(4)明朝:

郑和访问亚非许多国家,亚非一些国家国王和使臣访问我国。

10.西方殖民者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明清时期,我国开始遭到殖民者侵略。

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

滑军入关时,沙俄乘机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中国爱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率军取得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都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但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重点问题辨析]

1.对古代“汉法“与“旧俗”之争的认识

(1)“汉法”是指中国内地的封建剥削方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

“旧俗”是指边疆少数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

古代鲜卑、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均采取了接受“汉法”的措施。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结果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2)西晋时陆续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原来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少数民族逐渐学会先进的农耕技术,成为农业居民。

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后,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契丹族首领阿保机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任用汉族读书人制定典章制度。

党项族仿照汉族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

金世宗进行改革推行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

蒙古族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贵族攻占中原地区初期,把游牧生产推广到中原,后来才”退牧还耕”,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要求改变其保守落后的“旧俗”,这势必会促进蒙古族封建化速度,使元朝统治取得汉族地主阶级支持。

建立清朝的满洲族,入关后在经济上逐步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和恢复农业生产。

在政治上完全沿袭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我国古代落后民族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大都是非强制性的。

马克思说:

“野蛮的征服者属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中国古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的“1日俗’被中原农业民族的“汉法”所替代,证明了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外,非有城郭之制。

……及取中原,大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

……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内外之官。

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材料2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

“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 

材料3 

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于是,《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材料4 

楚材又请遗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命收大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

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

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与焉。

                        __以上材料均据《元史》

根据材料回答 

(1)概括提炼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元朝的历史就材料2中的“其故何如”作答,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

(1)a.重用汉族知识分子;

b.采用汉族的官制;

c.任用汉族人做官;

d.建立都城,学习汉族的礼节仪式;

e.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f.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

(2)“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制度、统治思想、经济观念等封建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当时的中原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后,只有改变落后的“旧俗”、适应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才能取得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巩固其统治。

规律:

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会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2.对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认识 

(1)宋代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繁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不断改进,给发展海外贸易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但明代的海外贸易并未能得到正常和顺利的发展,其重要原因在于明政府严厉实行海禁政策,政府将来华贸易的外商当作朝贡使团的组成部分加以管理。

这种官方独占的朝贡贸易制度实际上限制了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

出于防备倭寇等政治上的考虑,明政府严禁民间入海“通番”。

由于封建政权的强力约束,明代海外贸易始终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其发展是不充分的,因而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2)清初,由于郑成功海上抗清力量的活动,清朝实行了“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基本停顿。

统一台湾后,清政府才复开海禁,但外资的组织形式是官府监督下的专利商制,即由一些受国家准许的大商人组成公行,垄断外贸。

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专制政权把外贸看作示恩于“外夷”的行为。

妄自尊大地认为“天朝无所不有”,外贸受到很大限制。

乾隆时期,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非法活动增多,清政府的外贸政策从此鹤收越紧,加上18世纪以后国内社会危机渐渐出现,清王朝由盛转衰,更加害怕外来势力和人民群众接触会加剧国内不稳定因素,因此越来越走向闭关自守。

闭关自守导致了航海业的衰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无法成长,扼杀了中国的生机与进取精神,使中国社会越来越陷入了闭塞、停滞的困境。

闭关自守的最终后果是使中国陷入了关不能闭、国不能守的境地。

[例2]结合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呈现的新趋势。

同时暴露出什么新问题?

有何影响?

(1)新趋势:

①殖民者开始对中国侵略。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

明末清初,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此外,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②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

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倭寇;

郑成功打败荷兰收复台湾;

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

③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

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2)新问题及影响: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或海禁政策),禁止了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殖民者入侵起了抵制作用,但是不利于中国的发展,最终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3.正确认识和评价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

(1)战争形态:

①民族掠夺战争。

匈奴及秦汉之间;

突厥、回纥与唐之间;

契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

蒙古与宋、明之间等发生过这样的战争。

②民族征服战争。

如金灭辽、金灭北宋、蒙古灭西夏、元灭南宋等。

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

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

如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等。

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内迁民族中的流民反抗西晋统治的起义。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一国之内的问题,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

交战双方没有“内”“外”之分,但是战争却有是非之别。

在评判是非耐,不能使用“侵略”与“被侵略”以及“亡国”等提法。

所谓应有是非之分,就是说战争应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别。

(2)和平形态:

①和亲。

如汉与匈奴、唐与吐蕃的和亲。

②边境贸易。

如北宋的榷场和明朝的互市。

③会盟。

如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

和平形态是民族间和睦相处的主要形式,它既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又达到了中央

政权政治上的稳定,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例3]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若父母。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试结合秦汉到隋唐的有关史实加以分析评价。

①唐太宗的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

②秦到唐朝的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例如,秦朝在南方的越族地区设置三郡,迁徙中原人与之杂居;

两汉政府主动同西域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立亲善和睦关系;

三国时诸葛亮注意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他们发展经济;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隋时西域商人有不少来到长安和洛阳,等等。

③不过,历史上也有的政权曾采取过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如王莽政权、西晋政权,但这绝不能说明“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

④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亲善相处,平等友好地交往,这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⑤当然,唐太宗奉行的民族政策更加开明,他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对周边各民族普遍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这一点看,唐太宗为了美化自己,完全否定了历史上民族政策的成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而是不对的。

[热点考点辩析]

[例1]东汉初年,迁移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

A.鲜卑 

B.南匈奴 

  C.北匈奴 

D.羯 

(1999年·

全国高考)

导析:

本题从少数民族内迁同汉族杂居的角度设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备选项中少数民族内迁后的居住区域。

备选项A、B、D代表的少数民族都是东汉初年开始内迁,但内迁的区域不同。

东汉初年,匈奴族分裂为南北两部后,北匈奴仍旧居住蒙古高原,南匈奴则内迁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杂居。

由此分析可得正确答案B。

答案:

B

[例2]阅读下列材料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大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

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

百官志》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戒狄之法大率简易,盐粬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

《武溪集·

论河北榷盐》

回答:

(1)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评价其历史作用。

(2)材料3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

为什么?

(2000年·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阅读理解材料、以及依据有效信息和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中的“原因”,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去分析,如马克思曾说过: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恩格斯曾指出:

“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

”“评价其作用”应从有利于契丹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方面去归纳。

(2)问中的“原因是否全面”很显然不全面,“为什么”在材料中有明确信息。

(1)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

这种承认汉法、设置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2)不全面。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转化。

[教学指导]

1.高考导析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历史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涉及本专题的试题虽不如其他专题,但年年都有渗透。

其中1990年以来民族关系方面的题目有13题,对外关系方面有1991年的唐文化题、1998年的明清文化题、2000年的郑和下西洋题等。

其中民族关系考查的比重相对较大。

考查的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但材料题和问答题也有涉及。

如1991年清政府管辖边疆题,1993年的榷场和淝水之战题,2000年的契丹政治制度题等都直接考查了本专题。

此外,1997年的南唐题,1999年的南方经济发展题也涉及到了本专题。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中国古代史的重点内容之一,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今后的高考中,考查这方面的题目会逐渐增加。

2.教学建议

复习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