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23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

《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文档格式.docx

《实施方案》的出台历时近1年时间,先后多次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借鉴了安徽和江苏等地的成功经验,以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规范、有序推进,是我市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改革目标、改革范围、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排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根据《实施方案》,各区市县(先导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自印发之日起立即启动,其中2015~2016年,完成辖区内所有小型水利工程的摸底调查工作;

2017年,完成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

2018年,开展“回头看”工作,进行查漏补缺、总结、验收。

全市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在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

2015年5月15日,《大连市小型农田水利及河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细则》(大水务〔2015〕128号)印发各地,《细则》为加快推进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及河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探索建立管理规范、责任明确、运行高效、建管并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具体指导。

《大连市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也将在报请市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

截至目前,我市各地均已成立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共印发改革实施方案8个。

为切实加强对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市政府批准,大连市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在组建当中,并即将开展工作。

领导小组涵盖全市24个政府部门(包括11个区市县政府),市政府主管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召开全市动员大会,部署改革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建管〔2013〕169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2015年2月,大连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市政府主管市长、市水务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的主管领导及水利、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市政府领导在动员大会上深刻阐明了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对我市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要切实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明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明确工程管护经费渠道,探索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护模式,建立适应我市市情、水情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实现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

二要坚持政府主导,强力推动,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先行试点、典型引路、分类实施、全面推进。

要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范围、目标、原则、年度计划、工作流程、组织方式、时间节点以及相关职责划分等。

(三)抓好国家改革试点,示范引领改革

旅顺口区是我市唯一被列为国家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55个示范县之一。

该区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搞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培训和宣传、重点做好工程调查摸底和工程确权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

截至2015年6月,该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主体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区8个涉农街道、68个行政村共完成确权项目1125项,其中水库工程20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104项,水闸工程1项,占1126项应改革工程的99.9%。

旅顺口区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必将为我市小水改革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四)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全力推进改革

为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我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2014年9月和2015年7月,我市水务、财政部门等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曾两次组成学习考察团,赴安徽省、江苏省、贵州省和海南省学习考察当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考察团看现场、听汇报、进乡村、访村民,了解当地小水改革情况。

上述地区在明晰工程权属和责任主体、创新管护模式、落实管护经费、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成效显著、亮点颇多,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5年8月,我市成功举办了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培训视频会议,会议邀请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局蔡华频局长代表改革先进地区做了经验交流;

贵州省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软件系统研发单位介绍了改革系统软件情况;

旅顺口区做了改革试点的典型发言,分享了改革经验;

市水务局郎连和局长对我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下一步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五)建设权证系统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为确保改革工作如期完成,建立公正、权威、科学、高效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权证管理体系,为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2015年9月,我市大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权证管理系统平台项目开始建设。

管理系统采用Internet网络及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S),由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站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

内部管理信息系统部分包括申报表格下载、工程信息录入、权证申报、权证审批、权证打印等5大模块;

互联网站部分包括权证管理、权证查询、统计汇总、政策法规、改革宣传、改革动态、申报流程等7大功能模块,实现政策发布、工作指导、互动交流、公众监督、查询防伪等相关功能。

为确保系统安全,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要求操作员必须使用符合国家《电子签名法》的数字身份证书(U盾),通过身份和责任认证后方可登录操作。

我市采用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确定项目承建单位为贵阳佳辉通信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平台系统基本搭建完成并已投入试运行。

三、经验体会

我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应该说还任重道远。

通过学习考察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市的改革实践,有以下几点经验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小水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任务艰巨。

只有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国内改革先进地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小水改革工作,把小水改革摆在突出的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党委和政府一把手都亲自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逐级成立改革领导机构,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和配套文件。

自上而下全面落实改革任务,制定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强化监督指导,严格绩效考核,有效推动小水改革任务落实。

(二)顶层设计是根本。

思路决定出路。

各地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一些差异,小水改革不能照抄照搬、也不可千篇一律,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各自市情(县情)、水情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小水改革方案,改革工作才能顺利推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加大投入是保障。

小水改革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支撑其稳步推进的根本要素还在于其投入的多少。

尤其是取消小型水利工程的经营属性使其完全回归公益性后,从根本上切断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经济来源,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投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的生存就难以为继。

如海南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短时间内全面完成,一个重要推手在于投入充足,改革经费有保障。

(四)监督考核是动力。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实行分级考核,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省级水利、财政部门以市县级为单元,对改革情况进行考核;

市县级水利、财政部门对乡(镇)及辖区内的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监督考核,确保改革按计划推进、财政补助经费落实到工程、专款专用。

正是通过加强监督考核,推行奖优罚劣,贵州、安徽等省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如期完成。

四、有关建议

(一)加大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改革不可能取得成功。

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政策宣传活动,让改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另外,在实施改革过程中,指导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广大群众对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确保改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一方面,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不断加大小水改革的资金投入力度,把改革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为深化小水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另一方面,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要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拓宽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筹措渠道。

要借鉴推广国内其他城市的管护组织自筹、受益范围内群众“一事一议”、水利工程经营收入、提取管护基金等方式筹集管护经费。

(三)搭建权证管理系统,规范权证发放

权证管理系统的搭建可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信息化支撑,进一步提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规范管理。

权证从受理申报到最终登记发证全程实行网上办理,有效避免数据的混乱或缺失,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有利于权证的统一管理和规范管理;

二是安全防伪。

通过采取多重防伪、网站公示等手段,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杜绝假证、伪证;

三是数据汇总和分析。

对已经录入系统的数据,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分类统计和汇总,为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四是掌握改革进展。

通过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掌握各地改革进程和工作动态,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改革工作;

五是方便查询。

一方面,公众可以通过系统网站查询产权证信息,并验明真伪。

另一方面,公众还可以通过系统网站了解并监督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改革在公众监督下进行,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目的。

(四)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为确保小水改革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应加强对改革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一方面,抽调精干人员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跟踪各地改革进展,对改革推进较慢、问题比较突出的市县,则采取市相关部门领导现场督察、选派工作组蹲点指导等方式加以推进;

另一方面,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则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实地了解情况,现场研究解决。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市级水利、财政部门以县级为单元,对改革情况进行考核;

县级水利、财政部门对乡(镇)及辖区内的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监督考核,确保改革按计划推进、财政补助经费落实到工程、专款专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