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365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 13页.docx

最新孟子两章范文模板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孟子两章

篇一:

《孟子两章》教案(详案)

《〈孟子〉两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出论点后层层推进、逐层论证的论证方法;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比较两篇短文,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重点:

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

孟子:

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三、疏通文意

1、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

夫(fú):

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

谷子,与栗(lì)区别。

畔(pàn):

通“叛”,背叛。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多媒体课件显示)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

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

“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固国):

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威(威天下):

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之(寡助之至):

作“到”讲。

畔:

“叛”的通假字,背叛。

3、齐读课文。

四、研析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师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明确: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

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先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

“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

以上内容,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教师提醒: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

“故”一笔概括了上文内容,“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赏析全文

(前后两桌四位同学讨论,合作完成如下问题)

1、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后面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明确: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

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

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

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

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

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参照课后练习一,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教师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正字正音。

二、学生齐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师指点示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加点词重读)...

三、研读第一部分,发现、解决问题

1、理解积累。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所以曾益其所不能..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

注:

所有加点的词均为使动用法;下画线的词为通假字。

2、质疑明确。

(1)文章第一段前面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字,请问“发”、“举”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明确:

“发”字在第一段中的第一句“于”字之前,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

“发”与后5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但也有细微的差别,“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后说的几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多媒体显示如下思考题)

(2)课文连举古代哪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列举古代名人的事例想说明什么?

有什么作用?

(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

明确: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

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

篇二: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三、学习过程:

(1)、预习:

看注释,试译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思想家,教育家,是继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并有“”之称。

《孟子》是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

南宋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3)、解释一词多义: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2、得道者多助()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池非不深也()..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4)、解释加点词:

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

()地利:

()2、地利不如人和人和:

()3、环而攻之而不胜环:

()4、是天时不如地也是: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7、得道者多助得道:

()8、亲戚畔之亲戚:

()

9、故()君子()有()不战10、兵革非不坚()利()也:

11、寡助之至至:

()12、委()而去()之

13、兵()革()非不坚利也14、池非不深也池:

()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5)、解释一词多义: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2、得道者多助()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池非不深也()..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6)、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7)、朗读节奏

1、夫环而攻之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8)文本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掌握作者、体裁、中心。

3、理解重点词句含义(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4、课文内容、主旨的挖掘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掌握作者、体裁、中心。

3、理解重点词句含义(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教学难点:

课文内容、主旨的挖掘教学过程:

一、基础积累1、自己介绍作者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3、解释字词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

乱其所为()()空乏..其身()所以动.以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而后喻.()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入.则无法家拂士....()(4、词类活用。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人恒过()

入则、出则()5、古今异义词。

举于士(今义:

古义:

)6、多义词。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而:

而后作()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征于色()生于忧患()

发:

发于畎亩()

发于声()拂:

行拂乱其所为()拂士()7、特殊句式。

A、()句B、()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付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举于士(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8、翻译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文本探究

1、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同点:

启示:

2、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

“是人”指哪些人?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5、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

运用了什么写法?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

目的:

7、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8、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9、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三、拓展延伸

1、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2、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篇三:

孟子两章_原文译文与注释

18、《孟子》两章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做,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书,儒家经典之一。

它善用比喻说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称之为“亚圣”。

他主张行仁政,希望君主“以民为贵”。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

①三里之城:

方圆三里的内城。

②郭:

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补充注释:

——①天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②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③人和:

人心所向,团结一致。

④不如:

比不上。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

①环:

围。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①池:

护城河。

②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补充注释——是:

指示代词,这。

zhòu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①委而去之:

意思是弃城而逃。

委:

放弃。

去:

离开。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②故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补充注释——以:

凭借,依靠。

zhènshè

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①至:

极点。

②亲戚: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③畔:

通“叛”。

补充注释——道:

王道,仁政。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①顺,归顺,服从。

补充注释——有:

或,或者,要么。

战必胜矣。

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quǎnfùyuègé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承人。

发:

起,指被任用。

畎亩:

田间,田地。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

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筑:

捣土用的杵。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

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

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补充注释——于:

从。

áoxī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

①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字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

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②孙叔敖举于海: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③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

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

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所以说举于市(集市)。

④任:

责任,使命。

补充注释——①市:

集市。

②大任:

重大的责任。

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①也:

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②饿其体肤:

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③空乏:

资财缺乏。

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补充注释——①是:

这,这样。

②苦、劳、饿、空乏:

都为使动用法,使…苦;……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①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做事不顺。

拂,违背。

乱,扰乱。

②动心忍性:

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补充:

动:

使……惊动;忍:

使……坚

韧。

)③曾益:

增加。

“曾“通“增”。

(补充:

益,增加。

增益,同义词复用。

补充注释——所以:

通过这样的途径,用来。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①恒过:

常常犯错误。

②衡于虑:

思虑堵塞。

③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④征于色:

表现于脸色。

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⑤发于声:

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⑥而后喻:

(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补充注释——①恒:

常常,经常。

②过:

过失,错误。

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③征:

征验,验证,表现。

④喻:

了解,明白。

bìhéng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①入:

指在国内。

②法家拂士: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通“弼”,辅佐。

③出:

指在国外。

④敌国:

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⑤生于忧患: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补充:

生,生存发展)bì

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①死于安乐:

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