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7468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校本教研的的目标:

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

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持续发展放在首位。

(离开了人本、生本的校本教研,是一种畸形、一种变质,背离了校本教研的真正意义。

(3)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校长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发现问题—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链,其中,“解决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2.校本教研的性质: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3.校本教研的基本力量: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是校本教研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研究主体。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特征

1.校本教研是一种行动研究。

(所谓研究一般指的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分为两种研究形式:

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

理论研究是从理论上去探索新事物,寻找新规律,总结新成果,属于专业研究者常用的方法。

行动研究是从自身活动上去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我们学校用的研究方式。

行动研究的方法:

(1)多角分析。

(2)谈话。

(3)问卷调差、态度量表和能力测试。

(4)日记、教学反思录。

(5)课堂观察。

(6)数码相片记录。

(7)录像记录。

(8)个案研究。

2.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一体化。

实践——研究——学习——再实践——再研究——再学习。

3.校本教研由学校自主组织和管理。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校长、教师,形成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负责自主组织和管理校本教研的开展。

其他校外的专业研究人员或上级部门的领导是不是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

不是。

他们仅仅是同盟,不能取代校长和教师。

五、校本教研有何作用

1.校本教研能够解决学校教研的许多实际问题。

2.校本教研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主体作用。

3.校本教研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和专业发展,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4.校本教研有利于创办学校特色。

5.校本教研能够将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

6.校本教研有利于我国教研体制改革。

六、校本教研的主体(参与教研有教师、校长、专业研究人员)

1.校本教研主体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追求自我发展的进修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实践者是基础的,研究者是上位的,进修者的角色是融合在前两者角色之间,伴随着实践与研究的进程而发展。

2.校长是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

校长是校本教研及校本教研制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既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又是要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确保校本教研得以有效开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3.校本教研需要教师全员参与:

新课程推进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每个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需求,否则将成为教育日益发展形势的淘汰者;

教师是校本教研主体,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离不开教师;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成长,校本教研与教师息息相关。

因此需要教师全员参与。

4.校本教研主体的行为

(1)自我反思

(2)同伴互助

(3)专业引领

七、校本教研的对象:

具体学校的具体教学问题。

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解决学校和教师的教学问题,促进学校和教师得到发展。

所以,研究对象是学校的具体教学问题。

组织经常性的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研讨本校学生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

第一:

学校办学理念问题,即学校哲学。

第二:

改造学校原有的以学科为主的教学研究,转变为探索新课程中综合课程的实施问题。

第三:

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学校和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第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问题。

第五: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发展性评价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问题等等。

八、校本教研的原则

1.“行动者即研究者”原则。

“行动者即研究者”原则——在校本研修中,行动研究规定了研究主体的双重角色:

行动者和研究者。

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是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的要点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双重角色相吻合。

教学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已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侧重性原则。

学校教学工作内涵丰富,内容广泛,已形成规律性管理章程和管理模式,就不要在这些方面下大功夫去修正和研究了,要视学校办学特色和风格,找准学校研究工作的突破点,侧重选择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问题去思考、去研究。

3.综合性原则

校本教研既要有共性探讨,又要有个性探讨。

4.生成性原则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常常会生成许多的问题,让我们不断地研究和解决。

这种生成性原则,能促使我们走进新的境界得以创新和彰显个性与特色。

5.协作性原则

校本教研强调同伴互助、多元化研究,解决学校问题、教师教学问题或是课题都需要群体教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所以说校本教研体现协作性原则。

 

第二章校本教研的形式

校本教研的形式主要是指教育科研方法在校本教研中的运用。

如课题研究、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等。

一、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题也称问题、主题或专题。

根据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工作而言,所采用教育实验或行动究方法的研究活动称为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特特性

1.因果性。

课题研究注重事先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然后进行实验来检验假设,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2.主动变革性。

课题研究却要主动对研究变量进行操作,并观察在变革了这些因素以后会出现哪些新的情况。

3.教育性。

课题研究包括自然学科课题研究和教育课题研究,我们所谓校本教研侧重对教育课题研究为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的课题研究相比,教育课题研究重视研究的教育性。

(三)课题研究操作方法

1.选定课题。

找准问题确定课题。

首先要判断所选的问题是否有价值,课题是否有发展价值,研究人员是否有研究实力和学术能力以及相关设备等条件来选定课题。

2.文献检索。

课题确定后,应立即检索大量文献,要考虑该课题是否有前人研究过,若果没有,那么就要认真思考研究的每一个过程应该怎么设置,检索相关材料,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如果有,那么就考虑到是否能突破前人的研究结论,也得检索大量文献才能做主判断。

3.形成假说。

所谓假说就是陈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这个命题必须能够被检验。

4.制定研究方案。

制定方案选择研究过程与方法。

(举例说明,如《水语水书十课时》地方教材开发与研究)

5.实际运作。

实际运作就是实际操作,此过程非常讲究,通过观察测量、分析便能证实或证伪前面的假说命题。

若能证实,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的看法和新的研究过程;

若是证伪(证伪指的是任何科学理论都有一定局限性,超出某个范围就必须建立新的理论,原有的理论就被“证伪”了,但原有的理论还是真理,只不过是在原来的条件范围内有效,而并不是“伪科学”)则可以重新构建假说,重新设计检验方案。

6.提交报告。

不管课题假说是证实还是证伪,研究者都要如实提交份课题研究报告,简明扼要地阐述研究过程。

二、案例研究

这一种研究方法和我们前面所学习的研究方法不同,前面我们所学的课题研究是借鉴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采取实验、观察、检验的系统和实证的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是对人和社会不能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只能以人文学科的主管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事件进行解释说明。

(一)什么是案例

案例就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

(二)什么是案例研究

简单地说,把教育实践中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再进行反思与感悟,这就是案例研究。

(三)案例研究中的案例必须具备的特征:

1.真实性;

2.典型性;

3.浓缩性(多角度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4.启发性。

(四)案例研究中的案例类型:

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

(五)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的对象是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典型的问题解决价值取向。

对一个真实的问题的探究和实践过程,体现强烈的现实性和实践操作性。

2.具有质的研究所共有的解释性。

它主要以解释、理解和说明其意义的方法来研究事例。

3.研究成效与研究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六)案例研究操作方法

案例研究过程实践反思:

1.案例写作。

第一步:

了解案例写作的基本要素

A.案例写作的背景:

介绍故事发生的原因。

B.确定案例主题。

C.案例问题:

体现案例的疑难问题。

E.情景与细节描述要清楚。

F.教学结果(即解决办法):

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

G.诠释和研究:

多角度地解读和评析,回归到教学的基本层面。

H.问题讨论设计讨论作业单,供他人讨论。

第二步:

撰写案例

(1)选择冲突的教学事件;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

(3)确定事件中的人物(谁是主人公,谁是次要演员);

(4)事件的主要过程以及自己的回应(重点写作部分);

(5)检查教师行动结果(教师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对学生、班级有何影响等);

(6)设想再次遇到该事件(再次遇到的事件,有何感想)。

第三步:

检查修改案例(初稿写完之后,再重新审阅,除了看情景描述是否完整,取舍是否恰当,叙述是否客观,还要从人物、地点、事件、提出的假设、作了什么归因、全称、价值判断等进行检查修改。

第四步:

撰写教学注释和分析,赋予案例意义。

修稿完成之后,再撰写教学注释和分析,赋予案例意义,你的案例故事几乎完整。

2.案例研究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

并且事例要典型、生动和对教育工作要有指导作用。

(2)组织开展案例研究活动要注意几点。

①清楚的展示案例和了解案例;

②抓住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进行研究;

③研究要有理论依据(尽管案例研究基于事实,但它毕竟是一项研究,而凡是研究就要讲“理”,不但能够提高案例研究的效果,还会帮助参与研究的教师开展理性思维,为加速成为“专家型”教师创造条件。

3.分析实例《作业风波》

三、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共同点都是情景故事,注重个性研究;

不同点:

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而叙事研究是对多个案例重新构建进行研究。

这里的叙事研究指的是教育叙事研究。

(一)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二)叙事研究从内容上分为:

教学叙事、德育叙事、管理叙事等。

(三)叙事研究的特点

叙事研究要求所讲的故事必须基于真实生活,基于问题并反映问题的过程。

1.更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

它所叙述的内容是过去的事,是事实,不是未来的展望,具有一定情节性的、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2.十分重视叙事者,尤其是叙事者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

也就说更多关注叙事者的亲身经历。

3.行动研究倾向和反思特征。

如果教师不行动,不改变自己的教学,他就无话可说;

教师叙述自己的故事,实际也是在思考和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

4.叙事研究是由时间到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研究。

叙事研究所获得的教育理论的推理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实践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四)叙事研究的操作方法

1.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

①记录。

一方面是教师将某一教育实践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记录下来;

另一方面是将其他的“叙说者”如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的人和包括学校文件档案、筑以及学生档案、日记、作业本,日志、图片等实物反映的情况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实录。

②反思。

教师将自己的感想“插入”到实录中,将自己对整个教育或相关教育理念的理解插入到实录中去;

③撰写叙事研究报告。

包含四个要素:

一是要体现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

二明确主题;

三是要具有典型的、真实的故事情节;

四是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叙述,也不是事件实录,它的文体是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或事后反思。

叙事研究报告一般分为文题、内容提要、绪论、故事等几个部分。

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思考,二注意观察;

三善于提出问题;

四注意学习;

五反思评价。

2.在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1)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的训练。

(2)要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心,注重感性。

(3)要掌握“陌生化”和“熟悉化”的研究技巧。

“陌生化”就是在研究中将熟悉的东西变为陌生;

“熟悉化”就是要理解生活场景,确定研究对象。

(4)叙事研究并非排除实证,包括量化的数据。

第三章校本教研的开展

校本教研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大策略和必不可少的措施。

学校是校本教研真正发生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

校本教研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

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有主体:

第三,促进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一、校本教研的组织

(一)建立机制

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的机构的制度,是保证校本教研有效地开展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

(二)制定计划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必须制定周密而又详尽的校本教研计划。

校本教研计划要发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发教师为研究的主体。

(三)协同行动

实施校本教研,一方面要保障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要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和现象。

(四)挖掘资源

校本教研的资源包括校本教研的主题、校本教研的人力、校本教研的物力等等。

(五)统筹时间

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都很繁重,又将校本教研的任务压倒他们头上,从时间上来考虑,他们只能在课余或在工作中进行研究。

一、校本教研的目的从教师培训的角度说,应该是导致教师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态度的变化——对于教师培训来说,获得一种对新形势变化和对新的事物的理解,形成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的正确态度,是教师培训的关键这所在。

第二、知识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获得,是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的经验进行重新的组合,进行重新的排列,从而以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

第三、技能的变化——对于教师培训来说,获得更为有效的应对组织内外环境变化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技能、技巧,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目的。

一、基城网络环境的校本教研方法

其一,课题研究模式。

以研究课题的方式来实施校本教研培训,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其二,临床诊断模式。

它是针对校长、教师在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诊断。

其三,“案例教学”模式。

所谓“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受训者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校本教研的管理

(一)校本教研的标准

1、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2、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3、开放灵活,注重创新

4、以人以校为本,突出发展

5、教、研、训合一

6、全员全程性

(二)全程监控管理

“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基于以学校为中心的校本教研,将校本教研的责任和校本教研的权力转移到学校层次,给学校以管理的自主权,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合理分配和管理学校资源,把学校视为自行管理系统。

在“校本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把校本教研作为近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生点,加强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研、训一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2)帮助中小学校制定可行的校本教研方案和行之有交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并指导其组织实施。

(3)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定校本教研的管理机构统一指导管理本区校本教研。

(4)校长是学校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负有规划、实施、管理等全部责……

(一)效绩评估管理

考察校本教研的目的是否直接指向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结起来。

(二)成果应用管理

校本教研本来就是以学校教学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

第四章校本教研实践

走进新课程发来,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行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广大中小学校积极转变教育双边观念,围绕课改进行了形式多样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研究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学校发展研究

学校发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指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指发生在学校内部、以过程改进和提高质量为目的、包括个人发展在内的整体变化。

学校发展是一个本土发展的过程。

本土资源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资源,还包括制度、文化和精神的资源。

(一)学校发展研究的一般进程

学校发展研究的一般进程:

1、问题诊断。

薄弱学校求生存,求壮大,品牌学校需要创造第二发展曲线。

2、制定目标。

以本校发展为刀发点和落脚点,审时度势,分析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阶段。

3、行动研究。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可行的方案,探索适合于本校发展的有效策略。

4、反思改进。

在实践的过程中,定期引导教师不断反思,提炼成功的改革举措,审视有待完善的措施和制度,逐渐形成求真务实的整体氛围。

二、教学研究

校本教学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基础上的合作研究,其目的不在于教师去验证某个教学理论或假设,而是改进与解决自己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1、问题。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教师解决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

2、设计。

设计是指具意义的集体备课和说课。

3、行动。

行动是指将已经设计院好的方案付诸实践。

行动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合作者的“集体听课”。

4、反思。

反思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教学研究案例

案例

(一)

我们对教师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并加以整理,归纳出我校的教学存在三类问题:

一是涉及某个教学内容的问题。

二是学科内的教学策略问题。

三是多学科共有的教学策略问题。

我们以这些问题为研究内容,形成了四个“问题解决”模式。

A、课例比较研讨模式

B、循环授课模式

C、专题研讨模式

D、校本课题研究模式

案例

(二)

五彩的世界——学生作业设计研究

1、探究性作业,让作业成为学习的乐趣。

2、电子作业,让作业成为自我的张扬

3、生活性作业成为生活的向导。

三、德育研究

良好的品德是构成、主宰、凝聚和支撑一个人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失去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中其他因素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一)现行德育的主要问题

1、德育目标的错位

2、德育内容的滞后

3、德育方式的呆板

4、德育地位的虚化

5、教师育德能力低下

6、德育环境的缺位

(二)德育研究案例

案例1

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实现德育一体化,我们从中得出一些经验:

1、学校是“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的主要环节,而教师是这个网络的缔结者。

2、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是关键。

3、鼓励广大家长履行职能是保证。

4、努力争取社区齐抓区共管。

案例2

开展农业科技体验教育,寻找农村小学德育校本研究途径

一、学校农业科技体验教育

 1、提倡“大量读写、双轨运行”

 2、“袁隆平特色中队”命题活动

 3、开展全校性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

 4、举办学校大型的“农业科技节”活动

 5、举行“爱科学活动周”、“爱科学活动月”

二、社区农业科技体验教育

 1、以少年农校为载体,开展贯通校内外的综合实践活动

2、建立校内外农业科技体验基地

3、创建“绿色童年十个一”的体验教育工程

4、开展农业科技“小手拉小手”活动

三、家庭农业科技体验教育

1、深入家庭农业实践,体验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