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7594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精品.docx

《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精品.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精品.docx

重阳节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精品

2013年重阳节

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活动目的】:

了解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  向长辈送去祝福。

【活动内容】:

 诗歌朗诵,快板等

【活动主持人】:

赵煜鸣   金一帆

 

赵:

十月的天空深邃明朗。

金:

十月的山峦威武雄壮。

赵:

十月的朝阳光芒万丈。

金:

十月的鲜花艳丽芬芳。

赵:

十月的美酒回味悠长。

金:

十月的赞歌觉悟豪放。

赵:

十月因为重阳节才如此绚丽。

金:

心潮因为老人节才如此激荡。

合:

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将展翅博击长空,我们播下尊老的种子,我们收获道德的丰收 。

我宣布302班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活动现在开始。

赵:

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金:

今天我们播上尊敬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快乐。

赵: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重阳节在什么时候吗?

全班:

10月13日

赵:

对,今年的10月13日是九九重阳节。

金:

同学们,你们对重阳节的来历知道吗?

不知道吧?

哪么我们请范佳妮同学来说一说。

(重阳节的由来:

农历的“九月九”是中国人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赵:

关于重阳节还有许多传说呢。

请张权昊同学来告诉我们。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金:

重阳节吃重阳糕。

请唐云泽给大家讲关于重阳糕的传说。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

《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

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

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

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则流传于陕西附近。

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

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

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

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

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

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

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

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赵:

同学们,听了唐云泽的传说后来听听章月的《恒景斩瘟魔》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

在仙鹤指引下,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

“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金:

有关重阳节的传说真多呀!

赵:

千百年来,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重阳节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表达重阳节思乡之情。

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倾听古诗词朗诵。

(四人同时上台,一个接一个的朗诵)

沈弋斐《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把酒话桑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奕彤:

重阳日至峡道唐  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近,会看忽觉远离家。

峰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孙晨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蒋涵宇: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金:

同学们,当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时。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赵:

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家就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尊敬长辈的教育了,下面请欣赏马跃涛和宣树苗同学的快板表演《弟子规》。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物见能 路遇长 疾趋缉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金:

快板说的真好!

《弟子规》教育我们从小要尊敬长辈。

确实,许多老人都曾有过辉煌的青春年华,他们有的曾为民族的解放负过伤流过血,有的曾为祖国的富强出过力流过汗。

赵:

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在各个岗位上奉献上一生的老人,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辛辛苦苦一辈子,我们更应该尊敬他们,关心他们。

在这,有请唐彬译,孙晨瑜,钟卓南给我们敬爱的爷爷奶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蜗牛和黄鹂鸟》

金:

我们在动听的歌声陶醉了!

同学们回家也给爷爷奶奶唱一首好听的可歌曲吧。

在班队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罗涵给我朗诵一首儿歌《重阳节》

 

合:

不知不觉的结束了这个有意义的班队活动,我们大家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每人发下一张卡纸:

写上一些对爷爷奶奶的祝福语拿回家送给家里的老爷爷奶奶)

下面请辅导员韩老师讲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