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景点大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626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东景点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景点大全.docx

《山东景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景点大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景点大全.docx

山东景点大全

山东景点大全

  大东山旅游景点位置大东山主峰海拔891.3米,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年降雨量1498.1毫米,全山气候温和,负氧离子浓度高,夏季平均气温24-27度,最高气温不超过28度,气温凉爽,舒适宜人。

  自然景点

(1)漂流线路:

位于大东山公路2.5公里处往东下行约500米的位置。

  

(2)瀑布群:

一个在东华洞(3号瀑布),2个在黎洞村:

其分别位于大东山公路2.5公里向东南(1号瀑布)、向东北方向(2号瀑布)下行约1000米的位置。

  (3)东华洞景区:

东华洞位于乌江镇东边的大东山境内,有仙人桥、彩虹、观音洞、三叠泉、舍身崖等景点。

  人文景点

(1)云隐寺。

  云隐寺位于大东山海拔562米处。

  2007年,由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证通大和尚接手开始重建,寺庙雏形现已初步形成。

  建成后,将为江西最大的佛教道场。

  据史料记载,公元250年,佛教涉足大东山。

  827,四方名僧聚会大东山,竞相建寺,先后建有东山寺、孝义寺、龙济寺等。

  大东山诸峰建寺院23座。

  北宋诗人王令诗云:

东山昭提二十寺,僧房一百住贡峰。

  云隐寺是慧光大师于公元259年在大东山创建的第一座寺院。

  仁寿年间,佛教四祖道信和大业十三年徒居吉水大东山,专心修炼并收徒传教,逐步形成了佛教禅宗文化思想雏形。

  

(2)仙人迹。

  大东山公路12.5公里处往下行约20米,就是仙人迹,此处石岩上有一对清晰的脚印。

  关于仙人迹有很多神奇的传说。

  据《县志》记载,元朝时,山下百姓遭受旱灾,向天求雨。

  雨神察看后,派杨仙师植树大雨,旱情立刻得到缓解。

  事后,杨仙师上大东山隐居修道,道成后为仙人,在石头上一步登天而去。

  至今石头上留下他登天时的足迹。

  史学家揭傒斯观后赋诗一首:

仙人亦双脚,踏石如踏泥。

  泥痕尚可没,石迹不可迷。

  (3)虎豹关。

  大东山公路5公里处往下行约20米,就是虎豹关。

  此处大岩石上有一对屁股印迹和虎豹关三个字。

  民间传说,北宋年间,般若寺的智真和尚在回寺的途中,见桥下有只断了腿的虎豹卡在桩里。

  智真和尚运足气力,将受伤的虎豹挟回寺庙救治。

  和尚每天上山采药医治伤豹,经过一时间医治,豹伤痊愈。

  虎豹痊愈后。

  和尚放虎归山,而这豹不仅不走还紧跟着智真和尚,和尚只好把它留下。

  寺中生活清苦,许多和尚和居士纷纷逃逸下山,智真和尚急在心里。

  虎豹似有灵感想帮助智真和尚。

  于是,它显示虎威,天天坐在下山的半山路的大岩石上,把守隘口。

  从此,没人敢逃逸了。

  数年后,虎豹老死庙中。

  智真和尚悲痛万分,为了纪念懂人性的虎豹,智真和尚动力在虎豹把关的大石上用手指写下了苍劲有力的虎豹关三个字。

  (4)祖师岩:

大东山公路5.5公里处往下行走约30米,就是祖师岩。

  石壁上刻有祖师岩三个字,在其上方三米处,有个山洞叫观音洞。

  民间传说,当年般若寺改建,祖师和尚无处宿住,便宿于祖师岩的观音洞,并在洞中练气修身。

  寺庙建成,祖师和尚离开观音洞,并在洞前的石壁上,用手指重重写下了祖师岩三个辽。

  和尚走后,一条大蟒蛇入洞居住。

  蛇进洞后,洞口立即关闭,只留下一个小小的观音洞。

  (5)双仙对酌:

大东山的主峰又叫白云山。

  白云山下行几十米就是双仙对酌。

  在该处的石块上,有杯筷的印迹(目前尚未找到准确位置)。

  传说是八仙中的吕洞宾、铁拐李喝酒时留下的杯筷印迹。

  民间传说,吕、李二仙,每每云游至此,都会在这里歇脚。

  两人对坐山顶的方石上,一边浏览风光,一边喝酒赋诗,谈笑风生,开心至极。

  一天,吕、李二仙又在此饮酒取乐。

  他们身后的松林间,有位和尚拾松枝。

  和尚听二人说寡酒难饮,便急忙回到寺中,端来一碗竹笋炒酸菜和两付竹筷,悄悄送上,说二位在此饮寡酒乏味,老衲寺中无甚佳肴,只有小菜一碟,送给二位下酒,不成敬意。

  此后,吕、铁二仙几乎天天来此饮酒,和尚天天送竹筷和竹笋酸菜,久而久之,三人便结为好友。

  一天,铁拐李问和尚出家人生活怎样?

和尚答:

本僧住永福寺,因山高路险,香客甚少,只靠僧人编织竹器,下山变卖,换些粮食,聊斋以度日,苦哉苦哉!

铁拐李听了,便拿起拐杖,抛向空中,霎时电闪雷鸣,五条金龙腾空而起,飞向永福寺。

  顿时,寺内咚咚咚咚咚五声巨响,少顷,五条巨龙从寺内飞出。

  和尚走进佛堂一看,佛像前现出五口井,井中装满米、茶、油、盐、果等。

  和尚急呼众僧出寺拜谢,二位仙人早已不知去向,只在石板上留下饮酒的杯筷印迹。

  (6)皂荚树:

在云隐寺广场上,有一棵珍贵的皂荚树,有200多年树龄,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很有灵气。

  传说中,该树与寺庙兴衰息息相关。

  在寺庙香火旺盛时,该顷枝繁叶茂;在寺庙香火寂冷时,该树枯枝败叶,它与历史同进退。

  近几年,证通大和尚重建云隐寺后,该树好像重逢春风华雨,又开始生机勃勃了,它预示着来大东山的人们都能得到好运气。

  大东山还有许多美景鲜为人知。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除了已发现的三叠泉、仙人迹、虎豹关和祖师岩等景点外,还有玉屏峰、迷魂谷、仙人桥、观音洞、寿星岩、双龙谷、二仙岩、卧龙岩和天池等都未发现。

  这就需要知情人士和有关部门去寻找这些景点,了解其分布状况、景观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底蕴。

  大东山入流资源的开发

(一)大东山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大东山的旅游开发,重在保护,在保护基础上作适度有序的开发,目前大东山在旅游开发上存在以下二个薄弱环节。

  1.自然景观发现不多大东山还有许多美景鲜为人知。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除了已发现的三叠泉、仙人迹、虎豹关和祖师岩等景点外,还有玉屏峰、迷魂谷、仙人桥、观音洞、寿星岩、双龙谷、二仙岩、卧龙岩和天池等都未发现。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沉下去找知情人去寻找这些景点,了解其分布状况、景观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底蕴。

  2.人文景观挖掘不深大东山还有许多人文景观未发掘。

  大东山是宗教名山,寺庙是宗教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景观。

  从大东山的历史来看,儒、释、道都曾在此有过鼎盛时期,丛林下面有无数的废墟遗址:

儒家的学宫、书院,道家的观、坛、庙等,这些都可以逐步规划建设。

  

(二)大东山旅游开发的主题与定位1.大东山旅游开发的主题主题依托自然风光突出禅宗文化弘扬庐陵文化大罗山全景大罗山不是一座山对,大罗山不是一座山!

有人对我说,一直以为大罗山是一座山呢。

  所以,首先要介绍的是——大罗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座山!

大罗山总面积117平方公里。

  绵延横亘,将龙湾区、瓯海区隔开,南边小部分和瑞安市接壤。

  其次,大罗山不仅仅是山!

她有其他大山所无法拥有的神奇之处:

奇石、秀水、清池、峡谷、天梯、长渠、双塔、幽洞、尖峰、飞瀑、木等等。

  身边的人总问我,为什么你总是爬大罗山?

但愿我笨拙的文笔能解答这个问题。

  奇石大罗山上奇石遍布,只要你的想象力稍微丰富一点,就可以有惊人的发现。

  大罗山上看奇石,其乐无穷!

龙脊(我爱上大罗山就是从寻觅到龙脊开始的。

  巨大的岩石山脊,宛如长龙脊柱化石,给我长久的震撼。

  现龙脊是大罗山最火爆的景点,探访的人很多。

  它位于石竹村后,网上有详细的路线帖。

  石竹去龙脊的路刚刚整过,十分明显。

  )蘑菇石(香山寺对面的山中。

  从村口的石桥进去,沿着石阶前进,二十分钟可到。

  这个石头,又名打伞石,比较形象的。

  )乌龟石(蘑菇石前方两百米左右,道路左侧的荒草坡。

  因为标记被人破坏,我两次没找到。

  提示:

过了水塘未到铁塔。

  这段路的左侧,上了荒草坡,就能看到乌龟石在等你。

  )猪头岩(从文曲城上山的路途中间。

  也称迎宾石。

  也有叫狗头石的。

  看上去,下临深谷,岌岌欲坠,总让人心会不会滚落山崖,会不会一直滚到茶山镇。

  )鲳鱼石(位于龙王峡谷和双岙峡谷中间的山脊上,即西山岗背岭上。

  拍这个石头要注意角度,我看过,可以出卧羊、玉兔的照片。

  )人脸石(秀垟水库旁的山石。

  十分神似人脸。

  也有人说像猩猩脸。

  )香蕉石(位于天河西水库对面的塞垟山。

  也像圆月弯刀。

  哈哈。

  )奥特曼石(秀垟水库人脸石旁边。

  我们这代人,看着这个难免有这个联想。

  难道,奥特曼厌倦了打怪兽的生活隐居在大罗山?

)寿桃石(山鸡坑水库旁的山顶。

  这个大蟠桃,莫非是孙悟空当年偷蟠桃时掉落的一颗?

)山鸡石(天河水库附近山头的奇石。

  远看像山鸡,近看像松鼠。

  我的朋友冰上看法与众不同,他说是妈妈背孩子。

  )大象石(文曲城登山的最初一段路上。

  大罗山名为大象石的石头很多。

  也许史前大象化身山中?

)秀水大罗山上水库众多,碧波荡漾,映照青山。

  青山有了绿水相伴,显得更为清幽。

  可惜近来许多水库都在检修库水几乎放干,风光为之失色。

  还难得有个自然湖,龙王水库(洪岩殿上来的第一个水库。

  茶山游客多数会到达此处。

  也是大罗山各处路线的汇集点。

  从这里上竹有三种上法:

千步梯、卧龙潭峡谷、老鼠梯岭。

  )天河水库(大罗山最大最美的水库。

  从下图这个位于塞垟山的角度,正好可以看到天河水库分为天河东水库天河西水库、天河北水库。

  另一个看天河的绝佳处,是百岗尖。

  我从水干看到水涨,深感有了水库存在,大山才有了神韵。

  )山鸡坑水库(大罗山最高的水库。

  水质也清澈。

  可以从光岙风景区进去。

  也可以从龙脊绕度山林场过来。

  从个雷达站可以俯视。

  水库旁的山上有寿桃石。

  )茅田水库(文曲城上来的路旁。

  这段路是有点累人,可以在这里歇口气。

  水库面积不大,群山环抱,显得十清幽。

  还有户人家,散养了几只鹅和鸭。

  这种山居生活,我是羡慕嫉妒恨呀。

  )金河水库(大罗山南面山腹中,八水峡谷之上。

  也是仙岩盘山公路必经之处。

  这里还可以徒步去化成洞、罗洞、十祖庙、天河等处。

  )丰台水库(大罗山东面山中。

  也叫峰台水库。

  水库中央有小岛。

  前段时间,水位下降,可以走到岛上。

  丰台库下方还有四个小水库。

  它们都为白水水电站供水。

  )瑶溪水库(瑶溪风景区,旁边还有瑶湖水库。

  都是绿得发蓝。

  坐公交车到瑶溪,从茶山穿越到瑶溪,从双岙库到瑶溪,都可以。

  )清池所谓清池,指的是大罗山上一处处清澈见底的水池。

  它们名不经传,但我对它们情有独钟。

  不同于水库的幽静谧,它们清爽宜人。

  行走在大罗山山中,如果有机会能坐在这些绿幽幽的天池边,身心澄净。

  天柱寺清池(天柱寺瀑布上方。

  我的最爱。

  坐在此处,心情闲适恬淡。

  )花船坑清池(后坑引水渠的尽头。

  不大,但够清澈。

  )蘑菇石清池(蘑菇石和乌龟石中间的水塘上游。

  我曾扑到在地,伸手去洗。

  清幽映入灵魂。

  )双岙峡谷清池(峡谷里常有这种清水池。

  也直接取来喝水。

  甘甜清冽。

  )峡谷大罗山有许多溪流,溪流流经的地方往往形成峡谷。

  峡谷怪石嶙峋,本无路可走。

  最近几年大罗山户外群里渐兴起爬峡谷的热潮。

  亲身体验,感觉真棒!

在岩石面上手脚并用,腾挪跳跃。

  偶尔还能有攀岩体验,总能惊无险地完成。

  不过,为了安全,建议还是戴好安全头盔,防滑手套。

  八水峡谷(瑞安八水村游泳池后方进入。

  峡谷由易入难,由难入易。

  中段比较险峻,注意安全。

  )卧龙潭峡谷(龙王水库前方山谷中。

  峡谷入门。

  难度不大。

  爬上去就是石竹村。

  )双岙峡谷(双岙水库进入左方山中,有两条平行的峡谷。

  最左边的一条,即为双岙峡谷。

  难度不大,没什么特色的石头,路程较长,要早点进退。

  最难在上端浅石滩,水多无路。

  需向左侧山脊上爬,上到丰台水库旁的石阶路。

  )龙王峡谷(和双岙峡谷平行的峡谷。

  有特点的石头有几处。

  和双岙峡谷一样,特别长。

  出口,可以选择末端左侧山脊,可到西山岗背岭,经鲳鱼石,到度山林场。

  )八野峡谷(久闻大名,没爬过。

  在郑岙千步梯的上半段,从水管旁进入。

  从网上照片看,还是比较险峻的。

  )天梯天梯,即千步梯。

  它们都位于水电站上方,与引水管平行。

  都笔直陡峭,拾级而上,既能锻炼体力,也能挑胆量。

  郑岙千步梯(位于龙湾区三甲。

  这个爬过两次,白天黑夜各一次。

  第一次累,第二次反而轻松,可能是埋头反而不累。

  上千步梯,绝对是体力的大挑战,也可以克服下恐高症。

  心愿是什么时候从上面下来一次。

  )白水千步梯(坐公交到天柱寺站下,坐三轮到白水水电站下。

  在水电站内。

  需要保安放行。

  当天我是一个人保安没为难。

  要比郑岙千步梯陡峭。

  但两边都有靠得近的扶手,不用担心恐高。

  距离比郑岙千步梯短。

  我大半小时到顶。

  到顶是后坑水库群。

  可以到丰台水库或者度山林场。

  )龙王水库千步梯(小千步梯。

  没有前面两条出名。

  但同样陡峭。

  没有扶手,有破损台阶。

  上下注意安全。

  通红旗渠、石竹。

  )八水千步梯(八水游泳池附近,路过,但没走过,感觉和龙王水库小千步梯类似。

  到顶沿着土路可以到金河库。

  )长渠长渠,即引水渠,也是水电站的衍生物,却也成为独特风景。

  有的水渠,水流丰盈,一路喧哗,看多了,不有些晕水。

  有的水渠,下临深谷,让人恐高,行走在上面,风稍微大一点,都让人心惊胆颤。

  红旗渠(龙王水库千步梯尽头,水渠通向石竹。

  这个水渠虽临峡谷,但有草木遮蔽,视觉上不是那么可怕。

  间有条石交叉处,稍微要注意下。

  行走其上,总能听到下面卧龙潭峡谷的喧哗声。

  )天河引水渠(最具有代表性的水渠。

  最长,最险,风光最好。

  从天河水库最北边有山路进入。

  在百岗尖上看路很明显。

  大段路途,下临深谷,走在上面,有点提心吊胆。

  胆小的往往跳入水渠里走。

  水渠通向气象雷达站后坑引水渠(后坑水库到花船坑的水渠。

  比较低,没什么风险。

  从对面看,还是蛮漂亮的风景。

  )丰台引水渠(不知正式名称。

  因在丰台水库附近,就姑且这么叫。

  类似于天河引水渠,还是有点危险的。

  这不好跳入水渠走,总有积水处。

  下临双岙峡谷。

  尽头可以上到度山林场处。

  )银坑引水渠(从茶山走到仙岩,容易绕到公路上,偏离景区。

  遇到岔路走右边山路,经过休凉寺,如果能走这里,上水渠到底,便是最正确的路线。

  可以直到雷响潭。

  水渠不长,没有什么危险。

  )八水引水渠(八水千步梯尽头处。

  沿着走,能走到八水峡谷的末端。

  我去的时候,水流湍急,沿着走,有点晕。

  水渠末端,有处平台,可以做扎营地。

  )双塔双塔其实指两对双塔。

  分别是两个雷达站、两座佛塔。

  雷达站位于大罗山最高处的两座山头,居高而建,着现代科技气息。

  佛塔则位于东西两边山脚,建在寺庙旁边,各自镇守一方。

  航空雷达站(大罗山最明显的路标,最高处的两个雷达站。

  这个据说是航空雷达站。

  有狼狗把守,走近叫得凶由徐岙盘山路可以骑车开车到达。

  可以由此下盘垟,到天河。

  )气象雷达站(印象中,气象雷达站位于大罗山最高点。

  造型宛若莲花,阳光照射下,庄严肃美。

  此处风景绝佳可以通向度山林场、山鸡坑水库等地。

  )千佛塔(大罗山东北端皇岙村,国安寺。

  宋代始建。

  塔外刻有众多佛像,得名千佛塔。

  可从李王尖下到此处慧光塔(仙岩景区圣寿禅寺外。

  )幽洞大罗山上山洞为数不少。

  有些洞穴深入进去,颇有探险味道,如顾公洞;有些则别有洞天,层层相叠,如山楼。

  顾公洞(其实不算山洞,是山石塌陷而成。

  这个洞是要爬进去的,里面很深处,据说有空间大的地方。

  进去要戴好照明,做好路绳标记。

  我和朋友仅爬了一点点,就退出来了。

  )山重楼(文曲城上山路上,猪头岩前有山路上到山坡。

  走到废弃的石房子处,再往前二十分钟可到。

  一个很的洞穴,有自然光进入,里面有好几层,所以又名三重楼。

  )化成洞(金河水库沿右侧山路进入。

  洞穴成佛教场所了。

  有千年茶花树在此!

)罗隐洞(经化成洞往东北方向走,可以到达。

  这处倒有点像道教场所。

  里面还供着四大领导人像!

)水帘洞(从天河水库下到天柱寺路中,右侧山上有处洞穴。

  没去过。

  据说里面也是好几层的洞天。

  )尖峰大罗山上群山耸立,有些山头有路可以攀援而上,一览小天下。

  尖峭的山头用尖为名,如百岗尖、寨城尖李王尖。

  平缓点的山头用山为名,如八份山、塞垟山、大度山等。

  百岗尖(又名百家尖。

  位于天河水库旁,是花岗岩裸露的山尖。

  我同事说可以叫它小黄山。

  有台阶可以上底,末端有点危险。

  上到顶上平台,还有奇石簇拥。

  游目骋怀,周围景象一览无余。

  )寨城尖(大学城正对的山峰,依稀可见山顶红旗。

  俗名洪岩尖。

  从老鼠梯岭尽头,左侧山路登山。

  )李王尖(相传唐皇族李氏一支曾避乱于此,因而得名。

  位于大罗山北部山腹中,经大茶山牌坊、罗山村,可上山。

  也可以从响动岩村登顶。

  从龙岗寺方向过来也可以。

  )塞垟山(天河水库最佳观景点。

  从秀垟水库进入,翻越数座山头,一路奇石众多,俯视天河水库,风景绝妙塞垟山可以下到天河水库的长桥上。

  )大度山(从坦头下车,坐三轮到达山脚。

  高度三百多米。

  难度一般。

  有山路通向双岙水库、丰台水库。

  )飞瀑瀑布也是大罗山一大神奇,每处瀑布各具情态。

  梅雨潭(仙岩景区最著名的景点。

  朱自清先生散文《绿》便是为它而作。

  )雷响潭(仙岩景区。

  山谷包围,飞瀑直下,声响巨大,回响更大。

  )龙须潭(仙岩景区。

  几缕白须,飘拂而下,真有点龙须味道。

  )五折瀑(倒垄坑到底一处瀑布。

  难得看全五处飞瀑,勉强能照出四处。

  )金钟瀑(瑶溪景区。

  香山寺去瑶溪路上,经分岔口进入。

  烧烤污染,应该警惕。

  )花木青山绿水,怎能没有些花木点缀呢?

大罗山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奇花异草自然也是有一些的。

  千年茶花树(位于化成洞。

  茶花祖宗。

  世界上年纪最大的茶花树,1200多年。

  相传是唐皇族李氏种植。

  )春来映山红(春天爬山,看处处映山红。

  )夏时杨梅(五六月间爬山,你有口福可以尝尝大罗山特产——杨梅。

  酸酸甜甜。

  )金秋丹桂(十月登山,总有桂花清香陪伴。

  )深秋瓯柑(深秋季节,瓯柑登场了。

  它那种苦中带甜的味道,吃了回味无穷,让人还想再尝。

  )冬月红枫(入冬了,枫叶红了。

  红枫古道,龙王水库旁一条,汀岙上山路一条。

  )今年最大的收获之一,情迷大罗山。

  五个月,穿越大罗山24次。

  虽然走了不少路线,但我慢慢感觉到:

不时令、不同气象、不同角度的大罗山,都有不一样的风采。

  不由感叹:

大罗山的路线或可穷尽,但她的神奇远无法穷尽!

大罗山是身边的美丽风景!

何必随旅游团走马观花,只得一些浮光掠影?

何妨轻装出发,走进大罗山?

相信我你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大罗山可以满足你不同的需求。

  你休闲,也可以暴走急行军,还可以开辟新路去探险;你徒步,也可以骑自车上山,还可以驾车登临大罗山;你烧烤,也可以篝火晚会,还可以露营、真人cs等等。

  朋友,有机会多走走大罗山,但请你一定要爱护大罗山!

请带走垃圾,不要破坏,减少惊扰。

  }山东师范大学科研论文全景分析JOURNALOFSHAND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13年第58卷第1期(总第246期)2013Vo1.58No.1(SerialNo.246)山东师范大学科研论文全景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情报分析组(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250014)  关键词:

文献计量分析;科研论文;科研影响力;优势学科中图分类号:

G353.I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5973(2013)Ol一0135—26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008年达到高峰又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的数据统计不完全)。

  这样的趋势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报告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客观数据来全面地揭示和反映科研论文所体现出来的山东师范大学的科研产出趋势、科研成果影响力分布、来源出版物分布、高产作者分布、高被引作者分析、科研合作国家和地区分布、科研合作机构分布、科研成果学科和主题分布等方面的内容,分析结果有助于增强对山东师范大学整体研究实力和科研产出以及国内外科研影响力的认识和把握。

  本报告所用数据来自清华同方CNKI、汤森路透WebofScience(SCI)、汤森路透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Vil-lage(EI)四个数据库;检索日期为2012年1O月,2.历年被引频次分布从1983年至今我校学者所发表论文的总被引频次达到了102660次,从2000年开始到2011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12年的数据统计不完全),并在2006年和2007年有一个大的跳跃,说明我校的学术成果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学检索完成之后,再对所得数据进行深入整理,最后得出本报告的分析结果。

  二、基于CNKI数据库的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一)机构统计1.历年发文量分布一术影响力正逐年提高。

  另外,通过将山东师范大学的被引量与国内流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被从历年发文量的统计来看,山东师范大学学者发表的论文从1980年至今总发文量达到了引量进行比对,我们发现从2000-2011年这12年期间,这三所高校的被引量都呈上升的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