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757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docx

小班组数学启蒙教案

数学活动:

《有趣的盒子》

活动目标:

1、锻炼宝宝的专注力,初步认识智慧盒。

2、培养宝宝区分物体不同特征的能力。

活动准备:

空的智慧盒以及各种物品的盒子。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宝宝们今天孙老师给你们带神奇的礼物来了,想看吗?

教师出示:

(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盒子),

请宝宝到前面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这些盒子是什么样子?

大家都在哪里见过这些盒子?

二、认识智慧盒

1、出示插板盒:

教师变魔术请出神奇智慧盒,请幼儿观察神奇的盒子看谁能发现它和其它盒子有什么不一样?

(有许多小孔,可以伸进我们的手指)

2、教师先讲解取的方法,打开的方法。

请宝宝每人取一个空的智慧盒,摸一摸、看一看、想想它能干什么?

是做什么用的?

这些小坑像什么?

像树坑?

像小碗?

像马蜂窝?

像树洞?

像奶酪上的孔?

像……

三、介绍智慧盒的使用规则及方法

1、教师介绍智慧盒各部分的名称,示范收取和使用智慧盒的方法。

2、讲解使用智慧盒的要求和规则。

四、幼儿练习取放智慧盒

1、请宝宝听音乐有序的到固定的地方去空的智慧盒,放到自己的桌子上,练习开关智慧和的方法,认识智慧盒各部分的名称。

2、请宝宝用手指一个一个插智慧盒上的孔洞。

3、请宝宝听音乐有序的将智慧盒放到固定的地方收好。

五、教师小结

告诉宝宝,这个盒子叫百变智慧盒,里面有很多的秘密和惊喜,宝宝如果爱护它,它会变出许多好玩的东西,下次我们一起看看它能变出什么!

活动延伸:

今天回家把百变智慧宝盒的神奇告诉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

教师通过各种趣味游戏刺激幼儿的看、听、触各种感官,激发幼儿对百变智慧盒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数学活动:

《棋子的家1》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让宝宝了解智慧盒,熟悉棋子及位置。

活动准备:

在智慧盒里摆放好部分棋子:

每种个数是2个的棋子和每种个数是5个的棋子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1、“因为上次宝宝们都能够爱护智慧盒,所以今天智慧盒又来和宝宝们一起做游戏,那请小朋友有秩序的请出你的智慧盒朋友吧。

2、请幼儿在缓慢的音乐中按指定路线拿取智慧盒,提醒幼儿轻拿轻放。

二、认识棋子,学插棋子

1、“今天有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瞧一瞧都有谁?

老师在大演示板上出示两个红苹果、两个绿苹果、两个黄苹果、两个粉苹果、两个橙苹果。

2、请宝宝们到自己的智慧盒里找出红苹果,(黄梨、绿树、红萝卜-----)插在自己的智慧盒上,然后在请孩子们依次将棋子送回。

3、老师在大演示板上出示5只黑熊、5只白熊;可以边说儿歌边插小熊:

“小熊小熊你转一圈,小熊小熊你摸一下地,小熊小熊你抬一下脚,小熊小熊你举起双手,小熊小熊你跳一跳。

”请宝宝在自己的智慧盒上找出小熊,边说儿歌边插在自己的智慧盒上。

4、教师在大演示板上出示5只黑蚂蚁、5只白蚂蚁;可以边说儿歌边插蚂蚁:

“一只蚂蚁来搬豆,两只蚂蚁来搬豆,三只蚂蚁来搬豆,四只蚂蚁来搬豆,五只蚂蚁来搬豆,搬回家去吃个饱。

”请宝宝在自己的智慧盒里找出蚂蚁,边说儿歌边插在自己的智慧盒上。

5、“这些小棋子可以一个一个排好队,就像老师一样可以叠起来,试试看,像高楼一样把它们叠到一起。

三、记住棋子的固定位置

“下面老师告诉你们它们住在哪里,以后就到哪里去找它们,我们要记住它们的家。

”让宝宝记住棋子的固定位置。

四、将插板检查完毕后,收好,放回教室的固定位置。

活动反思:

教师通过设计各种操作游戏让幼儿熟悉插板的基本操作和各种棋子,规范插板操作的常规要求。

插板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幼儿良好倾听能力作为近期培养目标。

数学活动:

《棋子的家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宝宝了解智慧盒,熟悉棋子及位置。

2、练习手眼协调。

活动准备:

在智慧盒里摆放好部分棋子:

每种个数是1个的棋子和每种个数是10个的棋子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取插板,懂得轻拿轻放

将智慧盒摆到固定的玩具柜上,请幼儿在缓慢的音乐中按指定路线拿取智慧盒,提醒幼儿轻拿轻放,爱惜保护智慧盒。

二、认识棋子,学插棋子

1、出示棋子:

“宝贝们看看今天谁到我们这里做客了,你们认识它们吗?

引起宝宝对棋子的好奇”,

2、请宝宝说说:

“你看见了什么?

在哪里见过?

它们在干什么?

有什么用途?

”幼儿一个一个按顺序轮流说出,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别的宝宝说不一样的答案。

3、听儿歌插棋子:

儿歌说的比较慢,说到哪里就请宝宝拿出自己的棋子摆放到任意位置,练习插的动作。

“要想盖房先种树,我先种了一棵树;小小房子排成行,房前是树能乘凉;树上树叶绿油油,毛虫躺在树叶上;树下鲜花一朵朵,看见许多大苹果;蜜蜂来玩鸟来玩,山羊和猪也来玩;青蛙和鸭在比赛,裁判是只小老虎;滴滴滴滴车来了,老鼠开车赶来了;小黑猫,乘着船,也来到了小农场;智慧盒里真热闹,故事人物全来到。

4、宝宝认一认这些动物,下面老师再说一遍儿歌说到哪里宝宝就把相应的棋子拿起来。

5、“这些小棋子可以一个一个排好队,就像老师一样可以叠起来,试试看,像高楼一样把它们叠到一起。

三、记住棋子的固定位置

“下面老师告诉你们它们住在哪里,以后就到哪里去找它们,我们要记住它们的家。

”让宝宝记住棋子的固定位置。

四、将插板检查完毕后,收好,放回教室的固定位置。

活动反思:

教师通过设计各种操作游戏让幼儿熟悉插板的基本操作和各种棋子,规范插板操作的常规要求。

插板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幼儿良好倾听能力作为近期培养目标。

数学活动:

《我会插棋子》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比较能力。

2、练习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智慧盒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今天,智慧盒里的小动物要排排坐分果果,请宝宝们帮忙按照老师说的顺序将小动物们请到插板上做好。

二、老师说口令,幼儿按要求完成任务。

1、“请让3只小鸡坐坐好。

”请幼儿把小鸡插到插板上的任意位置。

“小鸡做好了,那下面轮到小黑兔了!

请你让小黑兔也坐好(依此类推,把后面的小动物也都插好)。

”一起说儿歌排排坐分果果-------

2、果果分完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请小朋友们一个一个棋子都拿下来,重新放回智慧盒中。

三、加大难度,练习插棋子

“这次小动物可不能随便坐了,一定要做整齐,看看老师让它们坐在哪里,你们也让它们坐在哪里。

”老师在演示板上按顺序把每个棋子都插在第一行,按先后顺序插好,请小朋友模仿。

四、将棋子放回智慧盒中,检查完毕后,收好,放回教室的固定位置。

活动反思:

正确的取放旗子是插板操作的关键,教师应培养幼儿的插旗子的能力和速度,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了幼儿的倾听力、专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活动:

《我喜欢》(找相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力。

2、引导幼儿了解“相同”和“相似”的实际含义。

3、引导幼儿学会轮流和等待。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要求种类越多越好,并且每种玩具要有相同的两件)、大洗澡盆。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小朋友,请你们说一说幼儿园里都有些什么?

你最喜欢什么?

你觉得什么东西的数量最多?

(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小朋友都喜欢各种各样的玩具,幼儿园的玩具的种类和数量可真多呀!

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清点一下咱们身边做常见的玩具和生活用品吧?

二、实践游戏:

教师出示:

(大洗澡盆中投放许多幼儿喜欢的玩具或生活用品,有单件的,也有两件一模一样的)。

教师请幼儿到前面来,在大盆里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请他找找和这个一模一样的玩具。

如果找到了就把另一个拿走,如果没找到,就请其他幼儿来帮忙看看,是否真的没有一模一样的玩具。

三、请幼儿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并引导幼儿理解“一模一样”、“相似”、和“相同”的含义。

四、让每个幼儿手里拿一个或两个玩具,请大家互相看看有没有两个人手里拿的玩具是一模一样的。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幼儿对“相同”“向似”的概念有些混淆,通过各种操作游戏,孩子能准确区分两者的不同,效果比较好。

 

数学活动:

《认识行》

活动目标:

1、知道横着的是行。

2、了解行的空间概念。

活动准备:

跳绳几根或彩色纸条;智慧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在地上横着摆上几根跳绳,让宝宝轮流来跳一跳,边跳边提示:

这是横着的线,我们在按行跳。

二、教师示范,幼儿进行操作

1、在黑板上横着粘贴彩色纸条让宝宝看是一行一行的,老师拿个玩具兔,让宝宝指挥,玩具兔按行跳一跳。

2、“我们从智慧盒里请出一只跳跳虎,从左至右跳一跳,跳跳虎在第一行、跳在第二行、跳在第三行、跳在第四行、跳在第五行,好极了,请跳跳虎休息。

3、老师只让宝宝摆放前五行,再请出小青蛙试试看,按照刚才的要求重复用青蛙做一遍。

三、模仿摆放

1、“现在小鸟和蜜蜂来排队,请宝宝按照老师在大演示板的方法,摆放在你的智慧盒上。

2、将小棋子一个一个排好队叠起来,放回到它们的家里去。

让宝宝记住棋子的固定位置。

四、将智慧盒检查完毕后,收好放回教室的固定位置。

活动反思:

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也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学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认识行、列及辨别颜色的能力。

在整个活动组织中,幼儿学会了听音乐收拿学具盒,这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通过对学具盒的操作,幼儿初步学会了简单的行和列的关系。

 

数学活动:

《认识列》

活动目标:

1、知道竖着的是列。

2、了解列的空间概念。

活动准备:

跳绳几根或彩色纸条;智慧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在地上竖着摆上几根跳绳,让宝宝侧着跳一跳,老师提示:

这是竖着的线,我们再按列跳。

二、教师示范,幼儿进行操作

1、在黑板上竖着粘贴彩色纸条让宝宝看是一列一列的。

老师拿个毛绒玩具,让宝宝指挥,毛绒玩具按列跳一跳。

2、“我们从智慧盒里请出一只小老鼠,从上至下跑一跑,小老鼠跑到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再到第四列、第五列,好极了,请小老鼠休息。

3、猫捉老鼠来了,请出小猫试试看,按照刚才的要求重复用小猫做一遍。

三、模仿摆放

1、“现在小蚂蚁和小蜜蜂练兵了,摆放2列小蚂蚁和2列小蜜蜂。

请宝宝按照老师在大演示板上的方法,摆放在你的智慧盒上”。

2、将小棋子一个一个排好队叠起来,放回到它们的家里去。

让宝宝记住棋子的固定位置。

四、将智慧盒检查完毕后,收好放回教室的固定位置。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认识行、列及辨别颜色的能力。

在整个活动组织中,幼儿学会了听音乐收拿学具盒,这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通过对学具盒的操作,幼儿初步学会了简单的行和列的关系。

 

数学活动:

《复习行和列》

活动目标:

1、知道横着是行,竖着是列。

2、了解行和列的空间概念。

活动准备:

粉笔、两色纸条若干,用纸剪的地毯、胶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在地上画好一个16宫格,4行4列。

2、老师先请宝宝跳到行上,4行站满后,老师发口令,第一行坐下,第二行蹲下,第三行叉腰,第四行双手搭肩,可以随意变化动作。

二、听口令,做动作

老师在请宝宝跳到列上,4列站满后,老师发口令,第一列拍头,第二列摸脸,第三列拍手,第四列双手拍屁股,可以随意变化动作。

三、走走、跳跳

老师说行,宝宝就跳行;老师说列,宝宝就走列。

四、制作地毯

老师先做示范,将5条红色的纸条横着摆放在用纸剪的地毯上,然后用胶棒粘好;再将5条粉色的纸条横着摆放在用指尖的地毯上,然后用胶棒粘好;一个地毯就做好了。

五、请宝宝自己制作地毯,老师进行指导。

活动反思:

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也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学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认识行、列及辨别颜色的能力。

在整个活动组织中,幼儿学会了听音乐收拿学具盒,这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通过对学具盒的操作,幼儿初步学会了简单的行和列的关系。

 

数学活动:

《认识圆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

2、培养发散性思维。

3、增加对形状和线条的敏感性。

活动准备:

圆形图片、盘子、表盘、圆形饼干等实物,纸张作业、彩笔。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客人(出示圆形图片),我们在哪里见过它呢?

”“它像什么?

”(像月亮、像太阳、像汉堡、像盘子、像饼干……)

2、“请小朋友摸摸看,它长得什么样?

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图形叫圆形。

二、幼儿操作,找出圆形并涂色

给幼儿一张有各种形状的纸张作业,请幼儿看见圆形就涂色(任意颜色)。

三、请幼儿欣赏添画

老师在几张纸上都画一个基础圆形,当着幼儿的面来加工这个圆形,例如:

第一个圆变成了螃蟹,第二个圆变成了瓢虫,第三个圆变成了带线的气球,第四个圆变成了太阳……

延伸活动:

将此活动投放到活动区供幼儿操作,复习巩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

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

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数学活动:

《点数1、2、3》

活动目标:

1、幼儿手口一致点数1——3,不需要知道数量的总和。

2、初步接触数概念。

活动准备:

智慧盒、每种数量都是3个的玩偶。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出

一二三,三二一,三只小兔来买梨,一只小兔买一个,请你想想几个梨。

提问:

刚才你们在儿歌里听到了什么?

有什么小动物?

有什么好吃的?

还说了什么数字?

二、手口一致点数

1、老师多说几遍儿歌,然后问一问幼儿:

“刚才儿歌里,老师说的是几只小兔子?

”(3只)“好,那我们找3只小兔子,放在神奇的魔盒上,请你把小兔子放在和老师一样的位置上。

”(老师带领宝宝一起把小兔子放在第一行的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的位置上)

2、请幼儿伸出一根小手指,和老师一起数(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手口点数一、二、三)。

3、“刚才儿歌里还说了,一只小兔还买了一个梨,现在我们就把梨分给小兔子,看看一共要几个梨呢?

”(老师带领幼儿拿3个梨,放在第二行的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的位置上,并带幼儿一起手口点数一遍)

三、幼儿再次进行点数,加深巩固

1、把三个相同的玩偶掉在空中,和幼儿点数,数量只限于3;

把三个不同的物品放到地上,和幼儿点数,数量只限于3;

2、在一个大盆里放上许多水果,没种的数量都是三个,和幼儿一起点数、分类。

活动反思: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激励了幼儿自主探索。

给了幼儿一个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再一次次的尝试中积累了经验。

学会了自主的学习。

 

数学活动:

《认识红色与不是红色》

活动目标:

1、数学前准备颜色的认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从小培养宝宝对颜色的敏感对今后学习数学有一定帮助。

2、区分辨别能力与评估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版、智慧盒、红色的生活物品。

活动过程:

一、猜拳游戏

老师两手握拳,请宝宝猜哪只手里有东西?

哪只手里没有东西?

猜对的宝宝可以上来当猜拳人让大家猜。

(老师用一颗红色的棋子当道具)大家猜对了,老师要强调“红色的被发现了。

二、区分红色与不是红色

1、再次猜拳,老师两手都有棋子,不过一只手是红色的,一只手是其他颜色的,老师问:

“红色的在哪只手?

”同样另一只手里肯定就“不是红色”。

2、宝宝在智慧盒里取出一串红色的棋子,当每次自己答对了,就在盒上插一个红色的棋子,看看谁答对的次数最多,谁先把一串红色棋子用完。

三、教师出示生活用品,幼儿进行区分

1、老师在一堆生活物品中请宝宝找出红色的物品:

红色的纱巾、红色的袜子、红色的皮球、红色的纸张,红色的杯子等。

(老师在指出其它物品让宝宝说出这些不是红色的就可以了)

2、请把红色的棋子摆在第一行,请把不是红色的棋子摆满最后一行。

活动延伸:

1、让宝宝用红色的纱巾一起来跳舞。

2、请宝宝们在回家的路上寻找红色的东西。

明天来与伙伴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本节课孩子的参与性很高,孩子们很感兴趣,孩子们都能轻松的认识红色了。

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了培养、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色彩有了初步的审美感。

 

数学活动:

《认识黑白》

活动目标:

1、认识黑白是人的本能,但对颜色名称的认识有些宝宝还很模糊,因此我们再次强调生活中的最基本颜色。

2、了解黑、白也是一种色彩。

活动准备:

黑色和白色的生活物品,大有黑白格子的纸张、没有黑白棋子的智慧盒。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1、在宝宝面前的白纸上用墨笔点一个大黑点,请问:

“宝宝看到了什么?

哪里是白色的?

哪里是黑色的?

2、在黑板上用白色的粉笔涂一个大白点,请问:

“宝宝看到了什么?

哪里是黑色的?

哪里是白色的?

二、认识黑色和白色

1、“你们都在哪里见过这两种颜色?

2、老师拿出一个画有黑白格子的图,具体指到哪里,请宝宝说出是黑色还是白色?

3、提问:

找找看自己的智慧盒里有没有黑白颜色?

(没有)老师轮流给大家的智慧盒里放上一颗白棋子和一颗黑棋子。

4、黑白棋子还特别有魔力,请你冲它吹口气,说:

“小熊小熊快来吧,大家把棋子翻过来看看谁来啦?

白熊黑熊出现了。

三、幼儿操作,区分黑色和白色

1、教师在将蚂蚁黑白棋子发给幼儿,告诉幼儿从今天开始宝宝的智慧盒里又有新朋友。

2、请宝宝将所有黑色的棋子放在智慧盒最上面一行,请你把所有的白棋子摆在最下面一行。

猜猜看第一个黑色的是蚂蚁还是熊?

翻过来看看对不对?

让宝宝自己边翻边说:

“这个黑色的是黑蚂蚁,或这个白色的是白熊等。

活动反思:

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了培养、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色彩有了初步的审美感。

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孩子们很感兴趣,孩子们都能轻松的认识黑色了。

数学活动:

《颜色游戏》

活动目标:

1、复习已经学会的几种颜色。

2、让宝宝对色彩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智慧盒、红、粉、白水粉、笔、大纸若干、乐器。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1、老师在桌子上用红、黑、白棋子组成不同的图案,例如小房子等。

2、老师请宝宝像老师一样,在智慧盒上拼出多种造型,请宝宝说出自己的创作。

二、听声音插棋子

宝宝听到鼓声,就插红旗子;听到手铃声,就差黑棋子;听到木鱼声,就插白棋子。

三、看颜色做动作

老师举红棋子,宝宝就拍手;老师举白棋子,宝宝就拍腿;老师举黑棋子,宝宝就踏脚。

四、幼儿创作

老师放给每组宝宝一张大纸,请宝宝在纸上用红、黑、白三色水粉自由在大纸上图画,请宝宝说出自己的创作。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很高,孩子们很感兴趣,孩子们都能轻松的认识颜色了。

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了培养、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色彩有了初步的审美感

 

数学活动:

《分分合合》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感。

2、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3、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活动准备:

教师把废旧的彩色图书(最好有整体的人物或动物)过塑,从中裁成两半(竖线、横线、曲线、不规则线)做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小朋友,你是不是每天都和好朋友在一起呢?

好朋友都想在一起。

旧了的小图书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请你帮忙找到它美丽的另一半吧!

二、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看看这半张图片里画的是什么?

是什么颜色的?

周围有什么?

轮廓是什么样子的?

在拼图之前,让幼儿仔细观察这半幅图片,以便找到另外半幅图。

2、教师出示另外半幅图(要同时出示几个半幅图),请幼儿找找看,手中的图片和刚刚出示的那几张,哪两张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合在一起才是一幅完整的图片?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把图片放在一起,一幅一幅做比较,让他们知道颜色和轮廓都能吻合上的才是一副完整的图片。

2、发给幼儿每人几组拼图,请幼儿拼好后相互欣赏,并看看是否有拼错的图片。

活动延伸:

1、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加大难度调换方向让幼儿操作。

2、将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供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丰富的操作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轻轻松松的掌握了活动的重点,让幼儿体验了成功增强了自信心,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快学数学。

数学活动:

《谁的工具》

活动目标:

1、学习一一对应。

2、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初步掌握正确握笔姿势。

4、培养自信心及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纸张作业(上面画有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工具)、彩笔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我们幼儿园里的宝宝不光是明星宝宝,还是聪明宝宝,今天老师就来考考我们班的聪明宝宝!

2、提问:

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的时候都能看见谁?

(看门奶奶、伙房叔叔、阿姨、老师,还有许多工具)

二、幼儿完成纸张作业

请幼儿将这些人物和他们工作时所需要的工具用彩笔连在一起。

三、根据作业上的人物,幼儿进行表演

作业完成后,老师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

老师说一个纸张作业上有的人物,幼儿就为大家表演那个人工作时的动作。

活动反思:

活动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轻轻松松的掌握了活动的重点,让幼儿体验了成功增强了自信心,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快学数学。

 

数学活动:

《相同对应》

活动目标:

1、培养宝宝观察力和比较的能力。

2、再次熟悉棋子的名称。

活动准备:

智慧盒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1、还记得我们上周认识的朋友们吗?

它们长的什么样子?

现在还好吗?

2、“去找找它们的家在哪里?

”让宝宝找找睡在那里的分别是什么?

再次熟悉它们的家。

二、教师在大插板上演示并讲解

“还记得谁来我们这里做过客吗?

“要想盖房先种树,我先种了一棵树;小小房子排成行,房前是树能乘凉;树上树叶绿油油,毛虫躺在树叶上;树下鲜花一朵朵,看见许多大苹果;蜜蜂来玩鸟来玩,山羊和猪也来玩;青蛙和鸭在比赛,裁判是只小老虎;滴滴滴滴车来了,老鼠开车赶来了;小黑猫,乘着船,也来到了小农场;智慧盒里真热闹,故事人物全来到。

老师边说儿歌边在大演示板上摆放棋子。

三、找出相同对应事物

1、老师拿出三种动物,如:

猫、鱼、鸭子。

请宝宝在自己的棋子中找到与它们一模一样的棋子放到老师摆放的位置,找对的拿出一个苹果插在最下面一行奖励自己。

2、教师在拿出三颗棋子,如:

树叶、船、青蛙。

请宝宝在自己的棋子中找到与它们一模一样的棋子放到老师摆放的位置,找对的拿出一个苹果插在最下面一行奖励自己。

反复练习几次。

四、找朋友游戏

老师请三个宝宝到前边各自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大棋子,站在前面举起来,请其他宝宝快速找到三个相同的朋友,看谁找得快。

活动反思:

本节课孩子的参与性很高,孩子们很感兴趣,孩子们都能轻松的学习。

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了培养、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数学活动:

《关系对应》

活动目标:

1、懂得事物之间相关联的关系。

2、了解对应的深层概念。

活动准备:

牙刷、牙膏、钥匙、锁、笔、铅笔盒、智慧盒。

活动过程:

一、快乐引言

1、老师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物品,老师拿起一个牙刷,“牙刷应放在哪呢?

”宝宝回答“和牙膏放在一起”。

2、老师又拿起一把钥匙,“钥匙是做什么的呢?

”宝宝回答“是开锁的。

”老师将钥匙插进锁孔里把锁打开。

3、老师又拿起一支笔“这支笔应该放到哪里?

”宝宝回答“放在铅笔盒里”。

谢谢宝宝帮我把东西都放到了合适的地方。

二、教师操作并讲解

1、老师摆上一组:

绿树、苹果、红花、蜜蜂、鸭子、鱼:

请宝宝讲讲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老师摆上另一组:

树叶、猫、小熊、蜜蜂、鼠、毛毛虫,请宝宝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收棋子,寻找相关联事物

每收起一个老师启发宝宝想想还有什么跟它有关系,一个一个轮流说。

如:

树——桃子、花——花盆、蜜蜂——小熊、树——树荫、苹果——苹果酱、毛毛虫——蝴蝶、树——树苗、树叶——虫子、虫子——瓢虫、树——木头、房子——木头、猪——肉。

寻找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